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编排科学、新颖、实用,且易于携带,检索方便。
*关键词检索:既简化了考生对复杂法条的繁琐记忆,又能帮助考生迅速把握法规的脉络,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
*高频考点和重难点法条提示:以【难点注释】、【对比记忆】等方式讲解说明,帮助考生有选择地掌握重点难点内容和高频考点。
*相关法条和历年真题链接:针对部分法条编排【真题演练】和【出题点自测】,帮助考生学练结合。
*法规实时更新和免费增补:全面收录了截至目前司法考试中刑法部分所需的法律法规。同时为了帮助读者掌握新出台的与司法考试相关的法律规定,本书讲以电子版的形式增补,届时请读者登陆中国法制出版社网站http://www.zgfzs.com免费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刑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更新。
作者简介
飞跃司考辅导中心是隶属于中国法制出版社的司法考试图书出版部门。目前专职从事司法考试命题及复习方略的研究,并研究出版司法考试相关辅导用书。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11年2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
(2011年4月25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1998年12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
(2009年8月2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
(2009年8月2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2002年4月28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2002年4月28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
(2002年8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
(2002年12月28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规定的解释
(2005年12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文物的规定适用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解释
(2005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年1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0年12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8年4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9年3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
(2010年12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2年1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
(2011年4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4年12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3年12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年2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4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9年5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5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9年12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9年11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0年12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4年8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4年12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1年1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5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
(2013年10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9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年1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1年3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11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年5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7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2月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5年5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0年8月3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6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4年8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4年12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1年1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5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
(2013年10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9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年1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1年3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11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年5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7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2月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5年5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0年8月3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6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4年9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10年2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2年12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8年4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7年7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2年12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12年12月7日)
附录:
Ⅰ 刑法分则单位犯罪罪名一览表
Ⅱ 法定量刑情节一览表
前言/序言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刑法》内容排除书目简介 本书聚焦 2015年度司法考试大纲要求,对《刑法》学科的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及相关法规进行系统化、精细化的梳理与汇编。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一个高度浓缩、便于携带、即时检索的法律文本工具,以满足考生在备考和考试过程中的精准定位需求。 因此,以下图书的介绍将严格排除与《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刑法》直接相关的内容,即不包含任何关于刑法总则、分则条文、历年司法解释的收录、分类逻辑、注释体例、或针对2015年法条更新的对比分析等信息。 --- 排除范围外的参考书目类型及内容概述 本部分将介绍几类在法律学习领域中与纯粹的“法规条文汇编”有显著区别,或侧重于不同法律领域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的内容不会在《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刑法》中出现: 一、 侧重于实体法理论深度解析与法学史研究的著作 这类书籍通常不以法条的完整罗列为主要目的,而是致力于对刑法学核心概念进行思辨性探讨和体系性重构。 1. 《刑法基本范畴的理论溯源与当代展开》 内容侧重: 本书深入剖析了“责任”、“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等刑法基本范畴在大陆法系乃至英美法系中的历史演变脉络。它可能包含大量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古典法哲学家学说的引用和阐释,并结合当代德国、日本刑法学界关于“行为无价值论”与“责任无价值论”的学理争鸣。 排除原因: 这类书籍属于纯理论研究,其篇幅主要用于论证和批判,而非罗列或解释现行有效的、需要考生记忆的法律条文原文。它探讨的是“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法律条文规定是什么”。 2. 《中国刑法学百年流变史论》 内容侧重: 专注于考察自清末修律运动以来,中国刑法典制定过程中各阶段的立法思想、主要学者观点及其对后世法律实践的影响。书中会详细梳理特定历史时期(如民国时期或特定历史阶段)颁布的刑法条例,并进行社会史和思想史的交叉分析。 排除原因: 核心是历史回顾与学术史梳理,其收录的法条多为已废止或非现行有效的立法文本,不直接服务于最新的司法考试对现行《刑法》条文的考察要求。 二、 侧重于刑事诉讼程序、证据规则及司法实践操作的工具书 这类书籍聚焦于法律的运行机制和程序性规范,与纯粹的刑法实体法内容界限分明。 3. 《刑事诉讼法前沿问题实务操作指南(2016版)》 内容侧重: 本书完全围绕《刑事诉讼法》及其配套的司法解释展开,详细讲解了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到执行的全流程操作规范。重点可能在于电子证据的收集、律师会见制度的保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具体应用技巧和文书制作范本。 排除原因: 性质完全不同。《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刑法》仅涵盖《刑法》,而该书关注的是程序法领域,涉及的法条和司法解释体系与刑法实体规范不相交叉。 4. 《刑事证据规则与司法鉴定实务手册》 内容侧重: 专门讲解刑事案件中证据的三性认定标准(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对DNA、指纹、电子数据等专业鉴定意见的审查要求。书中可能包含大量证据排除规则的实务案例剖析和鉴定机构的资质要求。 排除原因: 虽然证据规则对刑事实体认定有影响,但本书的焦点是证据的合法采信和程序保障,而非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 三、 跨学科领域或应用法学类书籍 这类书籍将刑法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治理或经济活动背景下进行考察。 5. 《金融犯罪的国际追诉与资产返还研究》 内容侧重: 重点讨论洗钱、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在国际合作层面遇到的法律障碍,包括引渡条约的适用、国际刑警组织的协作机制,以及跨境资产的冻结与追回的技术性操作。可能包含大量国际公约和双边协定的内容。 排除原因: 该书的侧重点在于国际法、金融监管法与刑法实践的交叉点,其内容远超2015年司法考试对刑法基础条文的考察范围。 6. 《环境侵权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衔接机制研究》 内容侧重: 探讨在环境污染事件中,民事侵权责任(损害赔偿)与刑事责任(污染环境罪)如何并存、如何衔接。书中会详细分析环境损害鉴定标准、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以及如何运用刑法手段对企业高管进行追责。 排除原因: 这是一个法条的综合运用研究,聚焦于某一特定领域的部门法交叉问题,而非系统性收录和梳理《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全部基础条文。 四、 侧重于案例教学与法律文书写作的教材 这类书籍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对法条的引用往往是片段化和功能性的。 7. 《中国刑法判例精选与裁判思路解析(1997-2014)》 内容侧重: 精选了特定时间段内具有指导意义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书中每一案例后附有详细的“裁判理由分析”,着重阐释法官是如何适用现有法条(包括对条文文义的解释)来构建裁判逻辑的。 排除原因: 案例分析的目的是解释法条,但其主体内容是案例本身及其分析逻辑,而非条文的系统汇编。考生需要的是条文,而非针对特定案例的司法推理过程。 8. 《法律文书写作教程:刑事部分》 内容侧重: 教导学生如何撰写起诉书、辩护词、法庭辩论意见等刑事法律文书。书中会提供大量的模板和格式要求,并在其中穿插引用《刑法》或《诉讼法》的相关条文作为引述依据。 排除原因: 教学和应用导向,核心是文书格式和写作技巧,刑法条文仅作为引文素材,不构成系统性的法规汇编。 --- 总结 综上所述,《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刑法》作为一本专为应试设计的工具书,其功能被精确限定在收录、分类和呈现2015年有效的《刑法》相关法律条文原文。因此,任何侧重于理论思辨、历史梳理、程序法操作、跨学科研究或文书写作技能的法律读物,均不属于该法规随身查工具书所涵盖的范畴。它的价值在于“我法条在哪里”,而非“我如何理解法条背后的深层学理”或“我如何运用其他法律知识来解决复杂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