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思辨讀本:古典詩歌的生命情懷

中學生思辨讀本:古典詩歌的生命情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餘黨緒 著
圖書標籤:
  • 思辨教育
  • 古典詩歌
  • 中學生
  • 語文
  • 閱讀理解
  • 生命教育
  • 文化素養
  • 詩歌鑒賞
  • 情感教育
  • 中華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教育齣版社
ISBN:9787544458054
版次:1
商品編碼:1158302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學生思辨讀本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1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每一首詩詞,都有打動人心的特定角度、特定內容、特定錶達特點。讀古詩,還是為瞭做今人。讀古詩,關鍵在於“理解”。沒有理解,難有共鳴。
  《中學生思辨讀本:古典詩歌的生命情懷》中餘黨緒共選99首古詩,是受王朝聞先生“不到頂點”這個命題的啓發,寓意著古詩的閱讀是沒有止境的,對一首詩歌的閱讀也是沒有止境的。

作者簡介

  餘黨緒,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參與多部教材編寫工作。潛心探索以“批判性思維”為核心的思辨性閱讀與“基於公民錶達的寫作教學”。迄今發錶散文、隨筆、論文、雜文百多萬字。齣版《人文探究》《議論文寫作新戰略》《公民錶達與寫作教學》等著作,主編和參編教育讀物與文化讀物多部。

目錄

序一 於漪
序二 孫紹振
前言 餘黨緒
第一部分 生與死
1.最終極的追問:《黍離》
2.最壯烈的挽歌:《國殤》
3.最驚駭的人生觀:《生年不滿百》
4.最悲愴的生命:《登幽州颱歌》
5.最哲理的光陰:《浣溪沙》(一麯新詞酒一杯)
6.最偶然的人生:《和子由澠池懷舊》
7.最斷腸的悼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8.最忠貞的殉情:《摸魚兒·雁丘詞》
9.最無常的紅塵:《一世歌》

第二部分 情與怨
10.最節製的思慕:《關雎》
11.最本能的反抗:《伐檀》
12.最無情的手足情:《七步詩》
13.最要命的愛情:《華山畿》
14.最決絕的愛情宣言:《離思》(其四)
15.最智慧的拒絕:《陌上桑》
16.最阻隔的思念:《無題》(相見時難彆亦難)
17.最幽深的閨怨:《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18.最女人的纏綿:《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鞦)
19.最絕望的邂逅:《釵頭鳳》(紅酥手)

第三部分 功與名
20.最滑稽的還鄉:《般涉調.口肖遍·高祖還鄉》
21.最文藝的求賢詩:《短歌行》
22.最體麵的乾謁:《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23.最神聖的茅屋:《茅屋為鞦風所破歌》
24.最委婉的拒絕:《節婦吟》
25.最張狂的“老夫”:《江城子·密州齣獵》
26.最悲哀的忠烈:《滿江紅》(怒發衝冠)
27.最酣暢的白日夢:《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28.最焦慮的年齡:《書憤》
29.最悲壯的殉節:《過零丁洋》

第四部分 傢與國
30.最忠孝的女傑:《木蘭詩》
31.最荒唐的戰爭:《古從軍行》
32.最心痛的旁觀:《石壕吏》
33.最悲憫的情懷:《兵車行》
34.最樸素的良知:《寄李儋元锡》
35.最職業的諷喻:《賣炭翁》
36.最揪心的邊患:《漁傢傲》(塞下鞦來風景異)
37.最危險的懷念:《虞美人》(春花鞦月何時瞭)
38.最無辜的歌女:《泊秦淮》
39.最珍稀的兵魂:《讀陸放翁集》

第五部分 物與我
40.最永恒的距離:《蒹葭》
41.最純美的山水畫:《山居鞦暝》
42.最有傢國情懷的雨:《春夜喜雨》
43.最奇異的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4.最孤獨的姿態:《江雪》
45.最美麗的駐足:《山行》
46.最石破天驚的聲音:《李憑箜篌引》
47.最孤高的梅:《山園小梅》
48.最有風姿的荷:《蘇幕遮》(燎沉香)
49.最絢爛的落花:《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第六部分 窮與達
50.最寒微的憤青:《詠史》(鬱鬱澗底鬆)
51.最落寞的勞軍:《使至塞上》
52.最孤獨的暢飲:《月下獨酌》
53.最狂放的勸酒辭:《將進酒》
54.最體貼的鄰居:《又呈吳郎》
55.最沉鬱的登臨:《登高》
56.最淒迷的謫居:《踏莎行·郴州旅捨》
57.最澄澈的胸襟:《念奴嬌·過洞庭》
58.最男兒的幽怨:《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59.最蒼涼的迴憶:《虞美人》(聽雨)

第七部分 進與退
60.最本真的生命:《飲酒》(其五)
61.最自由的迴歸:《歸園田居》(其一)
62.最舒心的作客:《過故人莊》
63.最紛亂的餞彆:《宣州謝朓樓餞彆校書叔雲》
64.最悵然的遊仙:《夢遊天姥吟留彆》
65.最糾結的升遷:《泊船瓜洲》
66.最中國的曠達:《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67.最純粹的幸福:《清平樂·村居》
68.最煎熬的閑趣:《臨安春雨初霽》
69.最玩世的自白:《南呂·一枝花·不伏老》

第八部分 今與昔
70.最沉重的穿越:《齣塞》
71.最詭異的曆史:《放言五首》(之三)
72.最滄桑的燕子:《烏衣巷》
73.最宜懷古的都城:《西塞山懷古》
74.最偶然的曆史:《赤壁》
75.最徒勞的文字獄:《焚書坑》
76.最神傷的艷羨:《念奴嬌·赤壁懷古》
77.最智慧的掉書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8.最民本的史觀:《山坡羊·潼關懷古》
79.最人道的解讀:《馬嵬》

第九部分 離與閤
80.最自由的越軌:《黃鶴樓》
81.最勵誌的鄉思:《次北固山下》
82.最豁達的酬贈:《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3.最惘然的追憶:《錦瑟》
84.最蒼涼的歸思:《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85.最冷落的景語:《雨霖鈴》(寒蟬淒切)
86.最默契的守望:《踏莎行》(候館梅殘)
87.最夢幻的重逢:《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88.最黯然的送彆:《滿庭芳》(山抹微雲)
89.最驚艷的組閤:《天淨沙·鞦思》

第十部 分悲與喜
90.最暢快的歸程:《早發白帝城》
91.最欣悅的孤獨:《滁州西澗》
92.最陌生的知音:《琵琶行》
93.最無來由的閑愁:《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94.最快意的偷閑:《登快閣》
95.最蕪雜的閑愁:《青玉案·橫塘路》
96.最嫵媚的嬌嗔:《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97.最苦難的女人:《聲聲慢》(尋尋覓覓)
98.最悲涼的城池:《揚州慢》(淮左名都)
99.最潮濕的春愁:《一剪梅》(舟過吳江)
附錄:中國古代最詩歌·編年目錄
後記:讓情懷撫慰生命

精彩書摘

  《中學生思辨讀本:古典詩歌的生命情懷》:
  
  此詩就是蘇軾給弟弟的和詩。
  蘇軾寫詩,起筆往往飄然而來,使人匪夷所思,猶如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來勢洶湧卻不知其蹤,所謂“淩空如天馬,遊戲如飛仙”。蘇轍的原詩句句不離“彆”,蘇軾的和詩卻句句超齣“彆”。蘇軾從“雪泥”引發議論,開首發語奇特,卻並不突兀。前人對宋人“以議論為詩”多有指摘,實際上,蘇軾藉寓意深刻的意象來傳達自己的人生理念,正是其詩的魅力。
  “雪泥鴻爪”的比喻,錶現瞭蘇軾獨特的人生觀。雖有些許的迷惘無措,但性格中的自信、自適、曠達與豪放已經顯露無遺。蘇軾的與眾不同,或在於此。在蘇軾看來,不僅具體的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瞭不可知,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誰知道它飛到哪裏去瞭呢?人生是那麼偶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生,也無法操控自己的死,一步一步嚮前走,卻不知遠方在哪裏。每個人都被命運所操控,而命運又是如此縹緲和難測。站在今天看昨日,真是感慨萬韆:老僧在哪裏?題字在哪裏?想一想當初,兄弟倆為瞭仕宦而進取,在崎嶇的人生路上苦苦奮鬥,如今又怎樣呢?蘇軾對人生的概括,對生命的理解,既道齣瞭人生的苦衷,也揭示瞭生命的本質:生命是個過程,未知與偶然正是其魅力之所在。
  不過,蘇軾對人生的理性透視,並未使他走嚮放棄與消極。蘇軾對人生是看透不看破,看穿不看淡。這正是其智慧之所在,也是其剛毅之所在。蘇軾的人生,其實是一種看穿與看透基礎上的達觀與奮進,既清醒,又深刻,與那些建立在盲目、無知、空洞基礎上的樂觀主義大相徑庭。
  人生有不可知的一麵,命運有捉弄人的一麵,但蘇軾依然選擇瞭前行。
  過去雖已消逝,但對生命來說,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騎著蹇驢,在崎嶇山路上顛簸的經曆,豈不就是一段曆練,一種經驗,一筆人生的財富?不因看透而放棄,不因多舛而消極,這纔是蘇軾。
  這首詩的理趣主要體現在前四句上,“雪泥鴻爪”作為一個成語被後世廣泛傳誦。後人往往用此成語比喻人生無常,如夢如寄。例如黃宗羲:“雪泥鴻爪知無定,相對那能不黯然”;如錢謙益的“人生齣處遇閤,如雪泥鴻爪,豈可以一跡哉”。
  也有學者認為此喻有鴻鵠展翅高飛之意。“鴻”即我們平常說的“鴻鵠”。其展翅翱翔、搏擊長空的能力,非一般鳥類所能比,故“鴻”字本身就蘊涵一種氣勢,一種能力,常用來比喻誌嚮高遠的人。陳涉曾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如劉邦的《鴻鵠歌》:“鴻鵲高飛,一舉韆裏。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贈繳,尚安所施!”寫此詩時,蘇軾年方24歲,正如一隻展翅高飛的鴻鵠,雖有烏雲翻滾,依然不墜青雲之誌。他藉用“鴻”的比喻,錶達瞭自己樂觀的人生誌嚮:在偶然的生命旅程中,尋找生命的必然。
  ……
《少年心跡:那些未曾言說的古詩情深》 引言 在中國浩瀚的文學星空中,古典詩歌如同璀璨的群星,點亮瞭韆百年來無數人的心靈。它們不僅是文字的瑰寶,更是情感的載體,是智慧的凝結,是連接過去與現在、古人與我們的無形紐帶。然而,對於正值青春年華、心智初開的中學生而言,古詩歌往往被貼上“晦澀”、“枯燥”、“遙遠”的標簽,其內在的生命力與深刻的情感共鳴,也因此被濛上瞭一層難以逾越的薄紗。 《少年心跡:那些未曾言說的古詩情深》正是為打破這層隔閡而生。本書並非旨在對古典詩歌進行枯燥乏味的考據分析,也不是對繁復的格律進行冰冷的剖析,而是緻力於發掘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穿越時空而來的“生命情懷”。這些情懷,是詩人們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真摯情感流露,是他們對生活、對社會、對自然的深刻體悟,更是他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呐喊與抒發。本書希望通過精選一批恰閤中學生成長心境、易於引發共鳴的古典詩歌,引導讀者走進詩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們鮮活的生命力,並從中汲取智慧與力量,照亮自己探索世界的道路。 本書內容精要: 本書的核心在於“情懷”二字。我們將圍繞幾個核心的情感主題,精選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古典詩歌,並以深入淺齣的解讀方式,帶領中學生們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第一篇:初遇人間——對生活的熱愛與睏惑 青春是好奇、是探索、是迷茫。在這個階段,少年們開始以更敏銳的目光打量世界,對生活中的美好與不如意,對人情世故的初次體驗,都充滿瞭新奇與不解。本書將從這一視角齣發,精選那些描繪初次感受人間煙火、對生活充滿嚮往與好奇的詩歌。 四季流轉,生命初萌: 我們將探討描繪春耕鞦收、夏雨鼕雪的詩句,感受古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體會生命在四季中的輪迴與勃發。例如,孟浩然的《春曉》,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閑適,是對初醒的春日世界最自然的感受;而杜甫的《鞦興八首》中的“玉露凋傷楓樹林”,則展現瞭生命在成熟後的凋零,卻也蘊含著一種成熟的壯美。 鄉愁初染,離彆滋味: 少年離傢求學,或因戰亂、或因仕途,離彆成為青春中不可避免的一課。本書將精選錶達離愁彆緒的詩歌,如李白的《靜夜思》,雖然簡短,卻道齣瞭無數遊子的心聲;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齣陽關無故人”,更是將離彆前的叮嚀與不捨刻畫得淋灕盡緻。通過這些詩句,引導讀者體會“但願人長久,韆裏共嬋娟”的祝願,理解思念的重量。 少年壯誌,初露鋒芒: 青春的血液裏流淌著夢想與抱負。本書將精選那些抒發少年銳氣、渴望建功立業的詩歌。如曹植的《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 Jangan dengar, jangan dengar,”,描繪瞭青年纔俊的英姿,錶達瞭建功立業的壯誌。嶽飛的《滿江紅》,雖然飽含傢國情懷,但其中“莫等閑,白瞭少年頭,空悲切”的警醒,恰恰是對少年珍惜時光、奮發圖強的有力呼喚。 第二篇:情感初綻——愛與友情的多彩畫捲 青春期是情感萌發的關鍵時期,對愛與友情有著最真摯、也最純粹的嚮往。本書將選取那些歌頌真摯情誼、描繪動人情感的詩歌,幫助讀者認識和理解情感的多種麵嚮。 摯友相伴,肝膽相照: 友誼是青春的陽光。本書將精選描寫友誼深厚、患難與共的詩歌。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韆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用誇張的筆法,淋灕盡緻地展現瞭朋友間深厚的感情。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字裏行間透露齣送彆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以及對友人前路的真摯祝福。 青梅竹馬,懵懂情愫: 青春期的情竇初開,往往伴隨著羞澀與懵懂。本書將選取那些隱約描繪男女之情的詩歌,例如,樂府民歌《上邪》,其“山無陵,江水為竭,鼕雷震震,夏雨雪,天地閤,乃敢與君絕!”的誓言,雖然強烈,卻也傳遞齣一種純粹而執著的情感。我們將引導讀者感受詩人們如何用含蓄的筆觸,描繪那份初遇的情感,體會“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微妙。 親情暖意,慰藉心靈: 父母的愛,是永遠的港灣。本書將精選那些歌頌親情的詩歌,如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綫,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字字句句都飽含著母愛的深沉與無私,讓讀者深刻體會到親情的溫暖與偉大。 第三篇:心係傢國——對社會責任的初探 隨著年齡的增長,少年們開始將目光投嚮更廣闊的社會,對社會的不公、對國傢的命運,開始産生自己的思考。本書將精選那些體現詩人憂國憂民情懷、錶達社會責任感的詩歌。 憂民之憂,民之所憂: 詩人並非隻關注個人悲歡,更心係天下蒼生。本書將選取如杜甫《茅屋為鞦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韆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呐喊,引導讀者體會詩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胸懷,理解何為真正的責任感。 壯誌報國,心懷天下: 麵對國傢危難,許多詩人都慷慨激昂,抒發報國之誌。辛棄疾的《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描繪瞭金戈鐵馬的戰場景象,錶達瞭壯誌未酬的遺憾和渴望收復失地的決心。陸遊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颱。”,即使身處睏境,依然心係國傢,這種精神力量值得我們學習。 批判現實,洞察世事: 並非所有的時代都是太平盛世。本書將選取那些對社會黑暗麵有所揭露、對不公現象有所批判的詩歌,引導讀者學會獨立思考,辨析事物的本質。白居易的《賣炭翁》,通過一個普通勞動者的悲慘遭遇,揭露瞭官吏的貪婪與壓迫,引發讀者對社會公平的思考。 第四篇:哲思之光——對人生意義的初步追問 青春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少年們開始對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産生深刻的追問。本書將選取那些富有哲理、引人深思的詩歌,幫助讀者在詩歌中尋找答案,或啓發他們自己去探索。 人生無常,珍惜當下: 生命的短暫與變幻莫測,常常引發詩人的感慨。李白的《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雖然充滿樂觀,但其背後是對人生道路坎坷的認知,並激勵讀者要堅持夢想。而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閤,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以豁達的態度麵對人生的不完美,展現瞭超脫的智慧。 順應自然,返璞歸真: 一些詩人將目光投嚮田園,追求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陶淵明的《飲酒·其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繪瞭恬淡寜靜的生活,錶達瞭對官場虛僞的厭倦和對自然純真的嚮往。本書將引導讀者體會這種“歸園田居”的心境,反思現代生活的意義。 生命短暫,何以永恒: 麵對有限的生命,詩人們常常思考如何讓生命更有價值,留下不朽的印記。我們也將探討那些關於“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理解詩人對生命意義的追求,以及如何通過精神傳承而達到某種意義上的永恒。 本書特色與價值: 精選名篇,貼閤心境: 本書嚴選適閤中學生閱讀理解、且能引起共鳴的古典詩歌,避開過於艱澀或主題過於成人化的篇章,力求讓每一首詩都能觸動少年心靈。 情懷引領,深入解讀: 不同於傳統的詩歌鑒賞,本書以“生命情懷”為主綫,從情感、理想、責任、哲思等多個維度,深入淺齣地解讀詩歌背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智慧,幫助讀者理解詩人的“為什麼”。 語言通俗,不失韻味: 解讀語言力求簡潔明瞭,易於中學生接受,同時又不失詩歌本身的韻味和美感,讓讀者在理解內容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激發思考,啓迪人生: 本書旨在啓發讀者主動思考,將古詩中的情感與智慧融入當下生活,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精神夥伴。 穿越時空,連接古今: 通過對古詩中“生命情懷”的解讀,本書幫助中學生跨越時空的界限,與韆年前的先賢對話,感受人類共通的情感與智慧,拓展精神視野。 結語: 《少年心跡:那些未曾言說的古詩情深》期待與每一位中學生讀者一同踏上這段詩意的旅程。我們相信,古詩歌中蘊含的豐富情感與深刻智慧,能夠如同清泉般滋養少年們的心靈,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並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堅定、更加從容地前行。讓這些古老的詩句,成為你們心底最溫暖的迴響,指引你們勇敢地去感受、去探索、去愛、去創造,書寫屬於你們自己的生命華章。

用戶評價

評分

當我第一次看到《中學生思辨讀本:古典詩歌的生命情懷》這本書的書名時,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共鳴。我一直相信,古典詩歌並非是陳舊的、不接地氣的文字,而是蘊含著人類最真摯、最普遍的情感。那些韆古傳頌的詩句,穿越瞭漫長的歲月,依然能夠觸動我們現代人的心靈,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生命力。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感到無比的驚喜,它似乎看到瞭我內心深處對詩歌的渴望,也正視瞭許多人在閱讀古典詩歌時遇到的睏惑。 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不僅僅停留在對詩句字麵意思的理解,更能深入到詩人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們麵對人生時的種種情感體驗——那些喜悅、悲傷、孤獨、豪情,甚至是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引導我去發現詩歌中隱藏的哲理,去體悟那些看似簡單卻意味深長的情感錶達。 能夠通過這本書,重新連接那些偉大的靈魂,感受他們對生命的理解與熱愛,對我來說,將是一場寶貴的精神之旅。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帶著一種洗練的古韻,淺褐色的底色,燙金的字體,還有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瞬間就將人的思緒拉迴瞭那個遙遠的年代。翻開書頁,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探尋其中的奧秘。我一直對古典詩歌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常常覺得很多詩句過於晦澀,難以理解其深層含義。而這本書的定位,恰恰抓住瞭這一點,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詩歌,更重要的是引導讀者去“思辨”,去“體味”詩歌中的“生命情懷”。 我相信,這不僅僅是一本供中學生閱讀的書,更適閤所有對古典文化、對中國傳統詩歌有探索欲望的成年人。我期待這本書能以一種啓發式的、引人入勝的方式,帶領我們穿越曆史的塵埃,去感受那些詩句背後所蘊含的深沉情感,去理解詩人是如何將生活中的點滴感悟,升華為永恒的藝術。 這種對生命情懷的挖掘,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我們讀詩,更是在教我們如何感受生活,如何體察內心,如何與這個世界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

評分

“生命情懷”,這個詞語本身就帶著一種厚重和溫度。而當它與“古典詩歌”結閤,並冠以“思辨讀本”的名號時,我腦海中立刻勾勒齣一種更加深刻的閱讀體驗。我一直認為,許多經典的古典詩歌,其真正的價值不在於辭藻的華麗,而在於它們所觸及到的,關於人生、關於自然、關於情感的最本質的錶達。它們是詩人們在特定時代背景下,對生命進行深刻反思和情感抒發的結晶。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不僅僅是去欣賞那些優美的文字,更能深入地理解,這些文字背後所蘊含的,那些跨越時空的共通情感。 比如,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灑脫,杜甫“安得廣廈韆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仁愛,抑或是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哀愁。這些情感,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具有普適性。 我相信,這本書會用一種非常接地氣、且富有啓發性的方式,幫助我理解詩歌的“思辨”之處,去挖掘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深層含義,從而更好地理解詩歌作者的“生命情懷”,並從中獲得對自身生命的啓示。

評分

拿到《中學生思辨讀本:古典詩歌的生命情懷》這本書,一股清新而古雅的氣息撲麵而來,仿佛真的能聞到墨香。書名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思辨”二字更是點齣瞭這本書的獨特性。我一直覺得,閱讀古典詩歌,如果隻是停留在字麵意思的理解,那就太浪費瞭。那些優美的詩句,背後往往蘊含著詩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對世界的獨特見解。這本書以“生命情懷”為核心,讓我看到瞭它試圖深入挖掘詩歌內在情感的決心。 我渴望從這本書中獲得的不止是知識,更是一種精神的滋養。 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為什麼這些古老的詩句能夠流傳至今,依然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這種共鳴,正是因為它們觸及瞭人類共通的生命體驗,比如對愛、對友情、對傢國的眷戀,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對自然景物的贊嘆等等。 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充滿智慧的方式,引導我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去體會詩歌中那種曆久彌新的生命力,以及它如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生活。

評分

初次翻開這本書,就被它沉靜而富有韻律的書名吸引——《中學生思辨讀本:古典詩歌的生命情懷》。這名字本身就像一首婉約的詞,輕輕訴說著一種古老而又永恒的情感。我一直認為,詩歌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心靈的呐喊,是曆史的迴響,是跨越時空的對話。特彆是那些流傳韆古的古典詩歌,它們承載著文人墨客的喜怒哀樂,記錄著時代的變遷,更重要的是,它們以最凝練、最美的語言,觸及瞭人類最深層的情感共鳴。讀這些詩,仿佛能穿越時空,與那些偉大的靈魂對話,感受他們曾經的孤獨、喜悅、憂傷與豪邁。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開啓瞭一扇通往古典詩歌精神世界的大門,讓我有機會更深入地理解那些詩句背後隱藏的深刻含義,不僅僅是字麵上的意思,更是作者當時的心境,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他所要傳達的普遍性生命體驗。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找到那些能讓我駐足、沉思、甚至潸然淚下的篇章,去感受古典詩歌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它如何在我們現代人的心中激蕩起共鳴。

評分

這次買書剛好趕上有活動,非常實惠

評分

中學生思辨讀本:古典詩歌的生命情懷

評分

東西不錯,物流很快!

評分

偶爾上京東買圖書.,主要圖個方便。

評分

孩子用的,還沒開始看,解釋還不錯。

評分

質量很好,包裝無破損,值得一讀。

評分

書已收到,是正版,不錯吧。非常不錯的一次購物

評分

自學 閱讀,自我成長的好教材

評分

送貨很快,東西質量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