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辨读本: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

中学生思辨读本: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党绪 著
图书标签:
  • 思辨教育
  • 古典诗歌
  • 中学生
  • 语文
  • 阅读理解
  • 生命教育
  • 文化素养
  • 诗歌鉴赏
  • 情感教育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58054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302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学生思辨读本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每一首诗词,都有打动人心的特定角度、特定内容、特定表达特点。读古诗,还是为了做今人。读古诗,关键在于“理解”。没有理解,难有共鸣。
  《中学生思辨读本: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中余党绪共选99首古诗,是受王朝闻先生“不到顶点”这个命题的启发,寓意着古诗的阅读是没有止境的,对一首诗歌的阅读也是没有止境的。

作者简介

  余党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参与多部教材编写工作。潜心探索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思辨性阅读与“基于公民表达的写作教学”。迄今发表散文、随笔、论文、杂文百多万字。出版《人文探究》《议论文写作新战略》《公民表达与写作教学》等著作,主编和参编教育读物与文化读物多部。

目录

序一 于漪
序二 孙绍振
前言 余党绪
第一部分 生与死
1.最终极的追问:《黍离》
2.最壮烈的挽歌:《国殇》
3.最惊骇的人生观:《生年不满百》
4.最悲怆的生命:《登幽州台歌》
5.最哲理的光阴:《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6.最偶然的人生:《和子由渑池怀旧》
7.最断肠的悼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8.最忠贞的殉情:《摸鱼儿·雁丘词》
9.最无常的红尘:《一世歌》

第二部分 情与怨
10.最节制的思慕:《关雎》
11.最本能的反抗:《伐檀》
12.最无情的手足情:《七步诗》
13.最要命的爱情:《华山畿》
14.最决绝的爱情宣言:《离思》(其四)
15.最智慧的拒绝:《陌上桑》
16.最阻隔的思念:《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7.最幽深的闺怨:《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18.最女人的缠绵:《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9.最绝望的邂逅:《钗头凤》(红酥手)

第三部分 功与名
20.最滑稽的还乡:《般涉调.口肖遍·高祖还乡》
21.最文艺的求贤诗:《短歌行》
22.最体面的干谒:《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23.最神圣的茅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最委婉的拒绝:《节妇吟》
25.最张狂的“老夫”:《江城子·密州出猎》
26.最悲哀的忠烈:《满江红》(怒发冲冠)
27.最酣畅的白日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8.最焦虑的年龄:《书愤》
29.最悲壮的殉节:《过零丁洋》

第四部分 家与国
30.最忠孝的女杰:《木兰诗》
31.最荒唐的战争:《古从军行》
32.最心痛的旁观:《石壕吏》
33.最悲悯的情怀:《兵车行》
34.最朴素的良知:《寄李儋元锡》
35.最职业的讽喻:《卖炭翁》
36.最揪心的边患:《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37.最危险的怀念:《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8.最无辜的歌女:《泊秦淮》
39.最珍稀的兵魂:《读陆放翁集》

第五部分 物与我
40.最永恒的距离:《蒹葭》
41.最纯美的山水画:《山居秋暝》
42.最有家国情怀的雨:《春夜喜雨》
43.最奇异的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4.最孤独的姿态:《江雪》
45.最美丽的驻足:《山行》
46.最石破天惊的声音:《李凭箜篌引》
47.最孤高的梅:《山园小梅》
48.最有风姿的荷:《苏幕遮》(燎沉香)
49.最绚烂的落花:《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第六部分 穷与达
50.最寒微的愤青:《咏史》(郁郁涧底松)
51.最落寞的劳军:《使至塞上》
52.最孤独的畅饮:《月下独酌》
53.最狂放的劝酒辞:《将进酒》
54.最体贴的邻居:《又呈吴郎》
55.最沉郁的登临:《登高》
56.最凄迷的谪居:《踏莎行·郴州旅舍》
57.最澄澈的胸襟:《念奴娇·过洞庭》
58.最男儿的幽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59.最苍凉的回忆:《虞美人》(听雨)

第七部分 进与退
60.最本真的生命:《饮酒》(其五)
61.最自由的回归:《归园田居》(其一)
62.最舒心的作客:《过故人庄》
63.最纷乱的饯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4.最怅然的游仙:《梦游天姥吟留别》
65.最纠结的升迁:《泊船瓜洲》
66.最中国的旷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7.最纯粹的幸福:《清平乐·村居》
68.最煎熬的闲趣:《临安春雨初霁》
69.最玩世的自白:《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第八部分 今与昔
70.最沉重的穿越:《出塞》
71.最诡异的历史:《放言五首》(之三)
72.最沧桑的燕子:《乌衣巷》
73.最宜怀古的都城:《西塞山怀古》
74.最偶然的历史:《赤壁》
75.最徒劳的文字狱:《焚书坑》
76.最神伤的艳羡:《念奴娇·赤壁怀古》
77.最智慧的掉书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8.最民本的史观:《山坡羊·潼关怀古》
79.最人道的解读:《马嵬》

第九部分 离与合
80.最自由的越轨:《黄鹤楼》
81.最励志的乡思:《次北固山下》
82.最豁达的酬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3.最惘然的追忆:《锦瑟》
84.最苍凉的归思:《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85.最冷落的景语:《雨霖铃》(寒蝉凄切)
86.最默契的守望:《踏莎行》(候馆梅残)
87.最梦幻的重逢:《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88.最黯然的送别:《满庭芳》(山抹微云)
89.最惊艳的组合:《天净沙·秋思》

第十部 分悲与喜
90.最畅快的归程:《早发白帝城》
91.最欣悦的孤独:《滁州西涧》
92.最陌生的知音:《琵琶行》
93.最无来由的闲愁:《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94.最快意的偷闲:《登快阁》
95.最芜杂的闲愁:《青玉案·横塘路》
96.最妩媚的娇嗔:《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97.最苦难的女人:《声声慢》(寻寻觅觅)
98.最悲凉的城池:《扬州慢》(淮左名都)
99.最潮湿的春愁:《一剪梅》(舟过吴江)
附录:中国古代最诗歌·编年目录
后记:让情怀抚慰生命

精彩书摘

  《中学生思辨读本: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
  
  此诗就是苏轼给弟弟的和诗。
  苏轼写诗,起笔往往飘然而来,使人匪夷所思,犹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来势汹涌却不知其踪,所谓“凌空如天马,游戏如飞仙”。苏辙的原诗句句不离“别”,苏轼的和诗却句句超出“别”。苏轼从“雪泥”引发议论,开首发语奇特,却并不突兀。前人对宋人“以议论为诗”多有指摘,实际上,苏轼借寓意深刻的意象来传达自己的人生理念,正是其诗的魅力。
  “雪泥鸿爪”的比喻,表现了苏轼独特的人生观。虽有些许的迷惘无措,但性格中的自信、自适、旷达与豪放已经显露无遗。苏轼的与众不同,或在于此。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谁知道它飞到哪里去了呢?人生是那么偶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也无法操控自己的死,一步一步向前走,却不知远方在哪里。每个人都被命运所操控,而命运又是如此缥缈和难测。站在今天看昨日,真是感慨万千:老僧在哪里?题字在哪里?想一想当初,兄弟俩为了仕宦而进取,在崎岖的人生路上苦苦奋斗,如今又怎样呢?苏轼对人生的概括,对生命的理解,既道出了人生的苦衷,也揭示了生命的本质:生命是个过程,未知与偶然正是其魅力之所在。
  不过,苏轼对人生的理性透视,并未使他走向放弃与消极。苏轼对人生是看透不看破,看穿不看淡。这正是其智慧之所在,也是其刚毅之所在。苏轼的人生,其实是一种看穿与看透基础上的达观与奋进,既清醒,又深刻,与那些建立在盲目、无知、空洞基础上的乐观主义大相径庭。
  人生有不可知的一面,命运有捉弄人的一面,但苏轼依然选择了前行。
  过去虽已消逝,但对生命来说,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骑着蹇驴,在崎岖山路上颠簸的经历,岂不就是一段历练,一种经验,一笔人生的财富?不因看透而放弃,不因多舛而消极,这才是苏轼。
  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上,“雪泥鸿爪”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后人往往用此成语比喻人生无常,如梦如寄。例如黄宗羲:“雪泥鸿爪知无定,相对那能不黯然”;如钱谦益的“人生出处遇合,如雪泥鸿爪,岂可以一迹哉”。
  也有学者认为此喻有鸿鹄展翅高飞之意。“鸿”即我们平常说的“鸿鹄”。其展翅翱翔、搏击长空的能力,非一般鸟类所能比,故“鸿”字本身就蕴涵一种气势,一种能力,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陈涉曾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如刘邦的《鸿鹄歌》:“鸿鹊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赠缴,尚安所施!”写此诗时,苏轼年方24岁,正如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鹄,虽有乌云翻滚,依然不坠青云之志。他借用“鸿”的比喻,表达了自己乐观的人生志向:在偶然的生命旅程中,寻找生命的必然。
  ……
《少年心迹:那些未曾言说的古诗情深》 引言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星空中,古典诗歌如同璀璨的群星,点亮了千百年来无数人的心灵。它们不仅是文字的瑰宝,更是情感的载体,是智慧的凝结,是连接过去与现在、古人与我们的无形纽带。然而,对于正值青春年华、心智初开的中学生而言,古诗歌往往被贴上“晦涩”、“枯燥”、“遥远”的标签,其内在的生命力与深刻的情感共鸣,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层难以逾越的薄纱。 《少年心迹:那些未曾言说的古诗情深》正是为打破这层隔阂而生。本书并非旨在对古典诗歌进行枯燥乏味的考据分析,也不是对繁复的格律进行冰冷的剖析,而是致力于发掘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穿越时空而来的“生命情怀”。这些情怀,是诗人们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真挚情感流露,是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的深刻体悟,更是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呐喊与抒发。本书希望通过精选一批恰合中学生成长心境、易于引发共鸣的古典诗歌,引导读者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鲜活的生命力,并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照亮自己探索世界的道路。 本书内容精要: 本书的核心在于“情怀”二字。我们将围绕几个核心的情感主题,精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古典诗歌,并以深入浅出的解读方式,带领中学生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第一篇:初遇人间——对生活的热爱与困惑 青春是好奇、是探索、是迷茫。在这个阶段,少年们开始以更敏锐的目光打量世界,对生活中的美好与不如意,对人情世故的初次体验,都充满了新奇与不解。本书将从这一视角出发,精选那些描绘初次感受人间烟火、对生活充满向往与好奇的诗歌。 四季流转,生命初萌: 我们将探讨描绘春耕秋收、夏雨冬雪的诗句,感受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会生命在四季中的轮回与勃发。例如,孟浩然的《春晓》,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闲适,是对初醒的春日世界最自然的感受;而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的“玉露凋伤枫树林”,则展现了生命在成熟后的凋零,却也蕴含着一种成熟的壮美。 乡愁初染,离别滋味: 少年离家求学,或因战乱、或因仕途,离别成为青春中不可避免的一课。本书将精选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如李白的《静夜思》,虽然简短,却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是将离别前的叮咛与不舍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诗句,引导读者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理解思念的重量。 少年壮志,初露锋芒: 青春的血液里流淌着梦想与抱负。本书将精选那些抒发少年锐气、渴望建功立业的诗歌。如曹植的《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 Jangan dengar, jangan dengar,”,描绘了青年才俊的英姿,表达了建功立业的壮志。岳飞的《满江红》,虽然饱含家国情怀,但其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警醒,恰恰是对少年珍惜时光、奋发图强的有力呼唤。 第二篇:情感初绽——爱与友情的多彩画卷 青春期是情感萌发的关键时期,对爱与友情有着最真挚、也最纯粹的向往。本书将选取那些歌颂真挚情谊、描绘动人情感的诗歌,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情感的多种面向。 挚友相伴,肝胆相照: 友谊是青春的阳光。本书将精选描写友谊深厚、患难与共的诗歌。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夸张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感情。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字里行间透露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友人前路的真挚祝福。 青梅竹马,懵懂情愫: 青春期的情窦初开,往往伴随着羞涩与懵懂。本书将选取那些隐约描绘男女之情的诗歌,例如,乐府民歌《上邪》,其“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虽然强烈,却也传递出一种纯粹而执着的情感。我们将引导读者感受诗人们如何用含蓄的笔触,描绘那份初遇的情感,体会“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微妙。 亲情暖意,慰藉心灵: 父母的爱,是永远的港湾。本书将精选那些歌颂亲情的诗歌,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字字句句都饱含着母爱的深沉与无私,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亲情的温暖与伟大。 第三篇:心系家国——对社会责任的初探 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对社会的不公、对国家的命运,开始产生自己的思考。本书将精选那些体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怀、表达社会责任感的诗歌。 忧民之忧,民之所忧: 诗人并非只关注个人悲欢,更心系天下苍生。本书将选取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引导读者体会诗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理解何为真正的责任感。 壮志报国,心怀天下: 面对国家危难,许多诗人都慷慨激昂,抒发报国之志。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描绘了金戈铁马的战场景象,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遗憾和渴望收复失地的决心。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心系国家,这种精神力量值得我们学习。 批判现实,洞察世事: 并非所有的时代都是太平盛世。本书将选取那些对社会黑暗面有所揭露、对不公现象有所批判的诗歌,引导读者学会独立思考,辨析事物的本质。白居易的《卖炭翁》,通过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官吏的贪婪与压迫,引发读者对社会公平的思考。 第四篇:哲思之光——对人生意义的初步追问 青春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少年们开始对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产生深刻的追问。本书将选取那些富有哲理、引人深思的诗歌,帮助读者在诗歌中寻找答案,或启发他们自己去探索。 人生无常,珍惜当下: 生命的短暂与变幻莫测,常常引发诗人的感慨。李白的《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充满乐观,但其背后是对人生道路坎坷的认知,并激励读者要坚持梦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不完美,展现了超脱的智慧。 顺应自然,返璞归真: 一些诗人将目光投向田园,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恬淡宁静的生活,表达了对官场虚伪的厌倦和对自然纯真的向往。本书将引导读者体会这种“归园田居”的心境,反思现代生活的意义。 生命短暂,何以永恒: 面对有限的生命,诗人们常常思考如何让生命更有价值,留下不朽的印记。我们也将探讨那些关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理解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以及如何通过精神传承而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永恒。 本书特色与价值: 精选名篇,贴合心境: 本书严选适合中学生阅读理解、且能引起共鸣的古典诗歌,避开过于艰涩或主题过于成人化的篇章,力求让每一首诗都能触动少年心灵。 情怀引领,深入解读: 不同于传统的诗歌鉴赏,本书以“生命情怀”为主线,从情感、理想、责任、哲思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解读诗歌背后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智慧,帮助读者理解诗人的“为什么”。 语言通俗,不失韵味: 解读语言力求简洁明了,易于中学生接受,同时又不失诗歌本身的韵味和美感,让读者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激发思考,启迪人生: 本书旨在启发读者主动思考,将古诗中的情感与智慧融入当下生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精神伙伴。 穿越时空,连接古今: 通过对古诗中“生命情怀”的解读,本书帮助中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千年前的先贤对话,感受人类共通的情感与智慧,拓展精神视野。 结语: 《少年心迹:那些未曾言说的古诗情深》期待与每一位中学生读者一同踏上这段诗意的旅程。我们相信,古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深刻智慧,能够如同清泉般滋养少年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并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更加从容地前行。让这些古老的诗句,成为你们心底最温暖的回响,指引你们勇敢地去感受、去探索、去爱、去创造,书写属于你们自己的生命华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洗练的古韵,浅褐色的底色,烫金的字体,还有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瞬间就将人的思绪拉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翻开书页,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探寻其中的奥秘。我一直对古典诗歌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常常觉得很多诗句过于晦涩,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而这本书的定位,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诗歌,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去“思辨”,去“体味”诗歌中的“生命情怀”。 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本供中学生阅读的书,更适合所有对古典文化、对中国传统诗歌有探索欲望的成年人。我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启发式的、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尘埃,去感受那些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深沉情感,去理解诗人是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升华为永恒的艺术。 这种对生命情怀的挖掘,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们读诗,更是在教我们如何感受生活,如何体察内心,如何与这个世界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评分

“生命情怀”,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一种厚重和温度。而当它与“古典诗歌”结合,并冠以“思辨读本”的名号时,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种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我一直认为,许多经典的古典诗歌,其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它们所触及到的,关于人生、关于自然、关于情感的最本质的表达。它们是诗人们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对生命进行深刻反思和情感抒发的结晶。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不仅仅是去欣赏那些优美的文字,更能深入地理解,这些文字背后所蕴含的,那些跨越时空的共通情感。 比如,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爱,抑或是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愁。这些情感,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普适性。 我相信,这本书会用一种非常接地气、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帮助我理解诗歌的“思辨”之处,去挖掘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作者的“生命情怀”,并从中获得对自身生命的启示。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中学生思辨读本: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这本书的书名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我一直相信,古典诗歌并非是陈旧的、不接地气的文字,而是蕴含着人类最真挚、最普遍的情感。那些千古传颂的诗句,穿越了漫长的岁月,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现代人的心灵,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到无比的惊喜,它似乎看到了我内心深处对诗歌的渴望,也正视了许多人在阅读古典诗歌时遇到的困惑。 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更能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面对人生时的种种情感体验——那些喜悦、悲伤、孤独、豪情,甚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引导我去发现诗歌中隐藏的哲理,去体悟那些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的情感表达。 能够通过这本书,重新连接那些伟大的灵魂,感受他们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对我来说,将是一场宝贵的精神之旅。

评分

拿到《中学生思辨读本: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这本书,一股清新而古雅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真的能闻到墨香。书名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思辨”二字更是点出了这本书的独特性。我一直觉得,阅读古典诗歌,如果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那就太浪费了。那些优美的诗句,背后往往蕴含着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这本书以“生命情怀”为核心,让我看到了它试图深入挖掘诗歌内在情感的决心。 我渴望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止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 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这些古老的诗句能够流传至今,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这种共鸣,正是因为它们触及了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比如对爱、对友情、对家国的眷恋,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自然景物的赞叹等等。 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充满智慧的方式,引导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去体会诗歌中那种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以及它如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生活。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书,就被它沉静而富有韵律的书名吸引——《中学生思辨读本: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这名字本身就像一首婉约的词,轻轻诉说着一种古老而又永恒的情感。我一直认为,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心灵的呐喊,是历史的回响,是跨越时空的对话。特别是那些流传千古的古典诗歌,它们承载着文人墨客的喜怒哀乐,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更重要的是,它们以最凝练、最美的语言,触及了人类最深层的情感共鸣。读这些诗,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感受他们曾经的孤独、喜悦、忧伤与豪迈。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古典诗歌精神世界的大门,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理解那些诗句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更是作者当时的心境,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所要传达的普遍性生命体验。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找到那些能让我驻足、沉思、甚至潸然泪下的篇章,去感受古典诗歌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它如何在我们现代人的心中激荡起共鸣。

评分

东西收到,很不错,用的好,下次继续购买,相信京东的………………

评分

这套书真的挺棒的,关注很久一直没下手,这次碰到京东图书大促销,满减加领卷,太划算了,性价比不是一般的高,终于可以得偿所愿入手收藏了,绝对不止五折!纸张不错,内容很好,很喜欢,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绝对赞赞赞!很好!

评分

京东买书就是实惠,速度又快。

评分

不错1234567890

评分

书巳收到,服务很好物流也很快,非常满意

评分

还没用哦不知道怎么样也不知道怎么样你觉得怎么样

评分

这是余党绪老师编写的中学生思辨读本,对我们老师来说,启发很大,趁着这次活动把这套书买下来,多学习,多学习,获得自由。

评分

这本书很不错,有助于更深的了解诗歌的内容。

评分

不错1234567890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