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黑眼睛 IELTS 考试技能训练教程》是北京语言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的教师积多年的IELTS 培训教学经验、对IELTS 考试进行细致分析后编写而成的。自1997 年首版出版以来,《教程》以其内容丰富广泛、练习形式多样、编排科学实用、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考试的重点和中国考生的难点等特点,受到广大IELTS 考生和培训教师的好评,被公认为IELTS 考试辅导书之经典。 内容经典:历经5次改版,热销17年,业内有口皆碑,成就无数高分考生。
内容简介
《IELTS考试技能训练教程》(被广大读者称作“‘黑眼睛’雅思教程”)是为参加雅思考试的考生进行短期强化训练而设计的。第5版《教程》分为5册:听力(上)、听力(下)、口语、阅读、写作。阅读分册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IELTS阅读技能训练,按题型分为7个单元,共61项不同主题内容的训练。每单元训练之前提供简明的题型介绍、题型分析、阅读技能要求和答题要领。第二部分为7套模拟试题,帮你进行学前评估、学后检测、考前演练。
作者简介
陈卫东,教育部北京语言大学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主任。1982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留校任教至今。1986—1987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Moray House教育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91—1992年在英国 Manchester 大学教育系进修。自1987年留学回国后,20多年来一直负责北京语言大学的雅思培训,在雅思考试的阅读题型研究、试题及教材编写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并担任雅思阅读和写作培训的主讲教师,除《IELTS考试技能训练教程·阅读》外,还著有《IELTS应试指南》《IELTS雅思直快──写作》等。
王冰欣,教育部北京语言大学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副主任,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9月至1998年9月在爱丁堡大学Moray House教育学院进修,2002年7月至9月和2005年10月分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任笔译。著有多部雅思应试类教材及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五级(PETS 5)应试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Unit One Matching the Headings
Exercise 1 A Giant Step for Artificial Enzymes
Exercise 2 More Than Sympathy
Exercise 3 Energy from Biological Sources
Exercise 4 Sleeping Secrets
Exercise 5 It Never Rains
Exercise 6 Farmers Harvest the Wind
Exercise 7 Germs and Sickness in a Shrinking World
Exercise 8 On the Wing
Unit Two Cloze
Exercise 1 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Exercise 2 The Func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Exercise 3 The Properties of Systems in the Human Body
Exercise 4 Analysis and Synthesis
Exercise 5 The Properties of Elements, Compounds and Mixtures
Exercise 6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
Exercise 7 The Carbon Cycle
Exercise 8 Vitamins
Exercise 9 Thermostats
Exercise 10 Pressure
Exercise 11 Space and Distance
Exercise 12 The Theory of Emotion
Exercise 13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xercise 14 Attitude Functions
Exercise 15 Functions of Leadership
Unit Three Multiple Choice
Exercise 1 Are You a Machine of Many Parts?
Exercise 2 Making Allowances for Your Kids' Dollar Values
Exercise 3 The Lost City of De Mille Emerges from the Desert Sands of California
Exercise 4 Separate, but EQ
Unit Four Summarizing
Exercise 1 Adapting to Road Conditions
Exercise 2 Biogas: a Solution to Many Problems
Exercise 3 A 19th Century Killer Disease: Tuberculosis
Exercise 4 For Each Astronaut, a "Buddy"
Exercise 5 Management in Cyberspace
Exercise 6 Our Dying Seas
Exercise 7 Ethics and Archaeology
Unit Five YES/NO/NOT GIVEN
Exercise 1 The World of the Flat-footed Fly
Exercise 2 Energy, Fission and Fusion
Exercise 3 Will Britain Turn Its Back on Wave Power?
Exercise 4 Talk to Kids about Drugs? Parents Just Don't Do It
Exercise 5 A New Learning Tool
Exercise 6 111 Winds
Exercise 7 Stuffed
Exercise 8 Brain Drain
Exercise 9 Morphing Winglets Make for Greener Aircraft
Exercise 10 Transporter of Delight
Unit Six Scanning for Answers
Exercise 1Batteries Now Included
Exercise 2 A Light Bulb that Lasts
……
Unit Seven Integrated Exercises
Unit Eight Practice Tests
前言/序言
好的,下面是一份关于不包含《黑眼睛·IELTS考试技能训练教程:阅读(第5版)》内容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描述另一本假设的、不同主题的图书。 --- 书名: 现代建筑设计原理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作者: [虚构作者姓名 A] / [虚构作者姓名 B] 出版日期: 2024年春季 页数: 580页 (含插图与图表) 装帧: 精装 建议零售价: 188.00 元 图书简介: 《现代建筑设计原理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是一部全面深入探讨当代建筑设计理念、技术前沿与生态责任的权威专著。本书旨在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城市规划师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跨越理论与实践鸿沟的知识框架,重点聚焦于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实现设计美学、功能效率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完美融合。 本书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从基础概念到复杂案例分析的逻辑递进。全书分为六个主要部分,共计二十二个章节,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力求展现现代建筑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 第一部分:现代建筑语境的重塑(约 90 页) 本部分首先确立了理解当代建筑的文化与技术基础。 第一章:后工业时代的建筑哲学:探讨自20世纪中叶至今,建筑思潮如何从功能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乃至参数化设计演变。重点分析了技术进步(如BIM的普及)对设计师思维模式的根本性影响。 第二章:城市密度与公共空间叙事:分析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空间挑战,研究如何通过创新的垂直绿化、空中连廊和多功能中庭设计,重新定义城市中的“公共性”与“社区感”。本章结合了新加坡与东京的案例,阐释了紧凑型城市设计中的人本尺度。 第三章:材料的回归与革新:深入剖析了传统材料(如夯土、竹材)在现代技术加持下的复兴,以及新型复合材料(如自修复混凝土、透明木材)在结构和美学上的潜力。 --- 第二部分:可持续性设计的核心机制(约 120 页) 这是本书的核心组成部分,详细阐述了实现净零能耗建筑和生态友好的关键策略。 第四章:被动式设计策略的精细化应用:侧重于气候适应性设计。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优化建筑朝向、围护结构的气密性、自然通风路径(如文丘里效应、烟囱效应)来实现建筑能耗的大幅降低。案例分析集中在北欧的寒冷气候与中东的热带沙漠气候。 第五章:能源系统的集成与优化:从宏观到微观,讲解了太阳能光伏(BIPV)、地热交换系统、高效热回收通风系统(HRV/ERV)的最新发展。特别关注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如何通过大数据实时调控能源分配。 第六章:水资源循环与零排放蓝图:讨论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标准、规模计算与微生物处理技术。并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单体建筑层面上的落地实施方案。 第七章:生命周期评估(LCA)与碳足迹计算:系统介绍了LCA的评估方法论,从材料的开采、运输、施工、运营到最终拆除的全过程碳排放核算,为决策者提供量化的环境绩效指标。 --- 第三部分:数字化工具与参数化建模(约 100 页) 本部分聚焦于先进的计算设计方法如何赋能复杂的几何形态与性能优化。 第八章:从CAD到BIM的深度协同:超越基础的3D建模,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BIM平台实现跨专业(结构、机电、幕墙)信息的无缝集成与冲突检测,提升项目交付效率。 第九章:参数化设计与形态生成:详解Grasshopper、Dynamo等视觉化编程工具在建筑形态优化中的应用。通过迭代算法,探索结构效率最优或日照最大化的复杂曲面设计。 第十章:性能驱动的几何优化:结合流体动力学(CFD)和能耗模拟软件,展示如何将性能分析结果直接反馈给参数模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性能驱动设计”,而非事后的性能校验。 --- 第四部分:先进结构与外围护系统(约 110 页) 本部分探讨了支撑现代建筑形态实现的技术骨架。 第十一章:轻量化与高强度结构新秀:详细分析了拉伸结构、空间桁架结构(如张弦梁)在超大跨度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先进工程木材(CLT、Glulam)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的突破。 第十二章:智能幕墙与动态立面:聚焦于响应气候变化的外墙系统。包括自适应百叶窗、光敏变色玻璃(Electrochromic Glass)和动态通风呼吸式幕墙的设计细节与安装挑战。 第十三章:装配式建筑(MiC)的集成化挑战:探讨模块化、预制化建造模式如何与定制化设计需求进行平衡,重点分析了构件连接节点的设计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 第五部分:功能性空间设计前沿(约 90 页) 本部分关注特定类型建筑的特殊需求与创新解决方案。 第十四章:灵活适应性的教育建筑:研究中小学和大学校园的设计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教学模式,强调模块化教室和可转换空间的应用。 第十五章:未来医疗建筑的设计范式:探讨在疫情后时代,医疗空间如何平衡高效流程、感染控制与患者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关注自然采光与空气质量的提升。 第十六章:混合功能与垂直社区:分析垂直城市综合体(如TOD项目)中,居住、商业、办公功能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交通流线和共享设施实现有机互联。 --- 第六部分:伦理、法规与未来展望(约 80 页) 第十七章:韧性城市与灾害应对设计:探讨建筑在面对极端气候事件(地震、洪水、高温)时的抗压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包括冗余系统和分散式基础设施的规划。 第十八章:无障碍环境的普适性设计:超越最低法规要求,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实现真正的全龄友好和包容性环境,关注认知障碍群体的空间体验。 第十九章:法规与标准:全球视野下的比较研究:对比中美欧在绿色建筑标准(如LEED v5, BREEAM Outstanding,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核心差异与趋同点。 第二十章:建筑的数字化孪生与运营维护:阐述如何通过“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实现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预测性维护和持续的性能优化。 第二十一章:建筑师的角色转型:讨论在高度专业化和技术驱动的未来,建筑师如何从纯粹的“形式创造者”转变为“系统整合者”与“可持续性倡导者”。 第二十二章:总结与展望:对未来十年建筑设计可能面临的颠覆性技术(如AI辅助设计、太空建筑概念)进行前瞻性思考。 --- 目标读者: 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 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可持续发展顾问。 关注城市发展和绿色建筑技术的高级管理人员。 本书特色: 案例驱动: 汇集了来自全球超过四十个前沿建筑项目,配有详细的剖面图、热力图和系统流程图。 技术深度: 首次将参数化设计的前沿应用与严格的能源性能计算相结合,提供可操作的工程参考。 跨学科视野: 强调环境科学、社会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对话。 《现代建筑设计原理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不仅是一本教材,更是对未来城市形态和人居环境负责任的思考指南,是每一位致力于塑造可持续未来的专业人士案头必备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