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裴寿镛 著
图书标签:
  • 量子力学
  • 物理学
  • 量子
  • 现代物理
  • 理论物理
  • 微观世界
  • 波函数
  • 薛定谔方程
  • 量子纠缠
  • 量子计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49200
版次:1
商品编码:11632000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Quantum Mechanic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量子力学》是适合54学时教学的量子力学教材,着重讲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取材比较简练。《量子力学》共八章,内容包括量子论、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的理论结构、二态系统、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纠缠态、近似方法和散射理论简介等。
  《量子力学》可以作为大学物理系本科生的量子力学教材,或者化学、天文等理科专业的量子力学教材。

目录

算符和矢量符号的说明
第一章 量子论波粒二象性
1 光波光量子
2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3 电子电子的波性
4 自由粒子的波方程波包
5 海森伯不确定度关系
习题

第二章 薛定谔方程
6 波函数薛定谔方程
7 箱中粒子
8 一维方势垒隧道效应
9 一维线性谐振子
10 转子角动量量子化
11 氢原子
习题

第三章 量子力学的理论结构
12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13 算符可观察物理量
14 测量平均值守恒量
15 算符对易性和不确定度关系
16 全同粒子体系
17 量子力学的态空间狄拉克符号
18 基矢和表象
习题

第四章 二态系统
19 电子的自旋
20 光子的极化
21 电子在磁场中自旋状态的演化 自旋共振
22 氨分子
习题

第五章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23 电磁势的规范变换和波函数的相位变换
24 阿哈罗诺夫-玻姆效应
25 塞曼效应
习题

第六章 纠缠态
26 两个费米子自旋角动量之和
27 密度矩阵
28 EPR佯谬隐变量贝尔不等式
习题

第七章 近似方法
29 定态微扰论
30 变分法
31 氢分子离子
32 含时微扰论
习题

第八章 散射理论简介
33 散射截面
34 玻恩近似
35 分波法
36 全同粒子的散射
习题

附录A 一维线性谐振子的能级和本征函数
附录B 角动量算符的球坐标形式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附录C 库仑势场中电子的径向波函数
参考文献
部分插图的来源
好的,为您提供一份符合要求的图书简介,该书名为《地球简史:从起源到未来》。 --- 地球简史:从起源到未来 本书简介 这是一部跨越了近四十六亿年时空,从宇宙尘埃的初次聚集,到生命在蓝色星球上迸发出绚烂火花的宏大叙事。它不是一部简单的地质学教科书,而是一部关于我们共同家园——地球——波澜壮阔的生命史诗。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深入浅出的时间旅行,探索地球如何从一个炙热的、熔融的岩石球,逐步演化为一个孕育生命的复杂生态系统。 第一部分:混沌的开端——行星的诞生与地质学奠基 (约46亿年前 - 40亿年前) 我们的旅程始于太阳系形成之初的混乱与狂暴。本书详细描绘了太阳星云的坍缩,以及原始地球——这个“胎儿行星”——如何在数十亿次的撞击中逐渐增大切锯,并最终冷却凝固。我们将深入探讨地球内部的剧变:核聚变产生的热量如何驱动了地核的形成,磁场的诞生如何为生命的未来提供了必要的保护伞。 重点章节将解析“大撞击假说”,即忒伊亚(Theia)的撞击如何塑造了早期的月球,并解释了这次灾难性事件对地球自转轴倾角及潮汐力的深远影响。此外,我们还将考察地球早期大气层的构成——一个充满火山气体、缺氧且严酷的环境。原始海洋的形成,不仅仅是水蒸气的凝结,更是一场持续数百万年的全球性降温事件的成果。这一阶段,地球表面布满了活火山和频繁的小行星撞击,为生命的诞生埋下了必要的化学原料。 第二部分:生命的曙光与氧气的革命 (约40亿年前 - 5.4亿年前) 在稳定的环境出现后,生命的奇迹悄然发生。本书将梳理当前科学界关于生命起源的几大主流假说,从深海热液喷口到原始汤中的化学反应,力求客观呈现生命萌芽的复杂性。最初的单细胞生物,那些不起眼的古细菌和蓝藻,在接下来的数十亿年里,成为了地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师”。 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是“大氧化事件”。本书将详尽描述蓝藻如何通过光合作用,缓慢而坚定地将有毒的甲烷和氨气从大气中清除,释放出致命的氧气。这一过程对当时厌氧的生命形式而言是一场浩劫,却为后续更复杂、更有效率的需氧生命打开了演化的大门。我们将探讨雪球地球事件——冰封期的反复出现及其对生物圈的筛选作用——这证明了地球气候系统的极端脆弱与惊人的恢复力。 第三部分:寒武纪的爆发与多细胞生命的繁荣 (约5.4亿年前 - 2.5亿年前) 寒武纪,地球生命史上最富戏剧性的转折点。在相对短暂的地质时间内,几乎所有现代动物的“蓝图”都在海洋中首次出现。本书将细致描绘那些奇特而转瞬即逝的生命形态——如怪诞的怪诞虫(Hallucigenia)——并探讨是什么触发了这场空前的生物多样性爆炸。 随后,我们将跟随生命走出水域,征服陆地。从早期的苔藓和蕨类植物开始,植物如何重塑了土壤,并为动物的登陆创造了条件。泥盆纪的“鱼石螈”如何演化出四肢,走上了陆地,成为了早期的两栖动物。这些转变不仅改变了生物形态,也深刻地改变了大气成分和岩石圈的化学循环。我们还将回顾二叠纪末期那场“大灭绝”,一场覆盖了全球90%以上物种的灾难,它如何为恐龙时代的来临清空了舞台。 第四部分:恐龙的时代与哺乳动物的崛起 (约2.5亿年前 - 6600万年前) 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统治的时代。本书不会仅仅罗列恐龙的种类,而是侧重于分析它们成功的生态策略、社会行为的推测,以及对全球气候的适应性。我们将探讨恐龙如何成为生态系统的主宰,以及它们与早期哺乳动物的共存关系。 高潮部分聚焦于白垩纪末期的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本书将结合最新的古生物学证据和冲击波物理学模型,重现那场终结恐龙霸权的灾难。随后,在幸存的哺乳动物中,那些体型较小、适应夜间活动的群体如何抓住机遇,迅速占据了生态位的空白,开启了哺乳动物的黄金时代。 第五部分:人类世的印记与地球的未来 (约6600万年前至今)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目光聚焦于新生代,特别是人类的出现。我们将追溯从古猿到智人的漫长演化路径,分析气候变化(如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如何推动了认知能力的飞跃。现代人类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及当前正在发生的全球性环境变化,都被置于地球数十亿年历史的宏大背景下进行审视。 “人类世”——一个由人类活动主导的地质时代——的概念,将被细致讨论。我们讨论塑料污染、核试验的放射性沉降物,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空前增长。最终,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地球系统中,我们如何理解我们对这个星球的影响,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无论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还是对未来地质记录的塑造——究竟意味着什么。 《地球简史:从起源到未来》是一部献给所有对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充满好奇心的人的指南。它将严谨的科学知识与引人入胜的叙事相结合,让你以全新的视角理解“时间”的重量,以及地球生命永恒的韧性。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科学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最看重的是书籍的可读性和启发性。我并不追求成为一名量子物理学家,但我渴望能够理解这个深刻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看法的理论。如果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流畅的语言,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或者在引入专业术语时给出易懂的解释,那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福音。我希望它能够让我感受到量子世界的奇妙和美丽,而不是被复杂的数学公式所吓倒。如果书中能够穿插一些与量子力学相关的有趣故事,比如那些著名的科学家的轶事,或者量子力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例如激光、半导体、量子计算等),那一定会让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我需要的是一扇窗户,让我能够窥见量子世界的奥秘,而不是一个冰冷的实验室。

评分

我一直对“科学”这个词怀有敬畏之心,也深知其严谨性。因此,在阅读一本关于量子力学的书籍时,我希望它能尊重科学的求真精神,同时又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科学的魅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准确地阐述量子力学的核心原理,不回避其深刻的含义,但也无需过于冗长的数学推导,除非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概念。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种对自然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对某个现象的表面描述。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一种批判性思维,让我能够辨别科学与伪科学,理解科学研究的边界和局限性,那将是极大的收获。我希望这本书能点燃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让我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并带着一份理性与求真的态度去探索。

评分

我特别喜欢那种能够引发思考的书籍,而不只是简单地陈述事实。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挑战我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我尝试去理解那些与宏观世界截然不同的量子规律。比如,如何去理解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的叠加?量子纠缠又是如何实现“隔空通信”的?这些概念确实非常颠覆常识,需要我们跳出日常经验的藩篱。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巧妙的比喻、生动的例子,甚至是思想实验,来帮助我触及这些难以想象的现象。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引导我去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哲学意义,比如决定论与概率论的冲突,观察者在量子世界中的角色等等。如果这本书能让我开始“质疑”我们对现实的认知,那它就成功了。我需要的是一次智识上的冒险,而不是一次枯燥的知识灌输。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一门学科,如果能了解到它发展的历史,会更有助于理解其核心思想。这本书会不会从量子力学的起源讲起?比如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解释,玻尔的原子模型,再到薛定谔、海森堡等人的贡献,这些都是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了解这些历史性的突破,不仅能让我们看到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克服困难,建立起如今的理论体系,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量子力学会有这些看似“怪异”的设定。我尤其想知道,在当时,这些颠覆性的观点是如何被接受的,又引起了怎样的争论。历史的视角往往能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让我们不至于被眼前的理论所局限,而是能看到它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和哲学思考。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有所侧重,让我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与伟大。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深邃的蓝色背景,点缀着抽象的光点和曲线,隐约勾勒出粒子运动的轨迹,一股神秘又严谨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一直对那些超越日常直觉的物理学理论感到好奇,而量子力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听说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比如波粒二象性、叠加态、量子纠缠等等,这些名词听起来就充满了魅力。我希望它能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象化,让我能够理解那些微观世界里奇妙的物理现象。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对量子世界的基本认知框架,为我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可不希望读完之后,那些概念还是如同一团迷雾,让人摸不着头脑。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很高,希望它能让我真正领略到量子力学的魅力所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游戏。

评分

好书...............

评分

好书...............

评分

帮弟弟买的,不错吧,给好评

评分

帮弟弟买的,不错吧,给好评

评分

好书...............

评分

好书...............

评分

好书...............

评分

好书...............

评分

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