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艺物语:立体设计的裁切与折叠技术》作为保罗 杰克逊著作的《纸艺物语》系列的第三册,向你展示了如何通过二维材质来创建三维立体结构;所有的设计均由一张卡纸而来,个中神奇自不必言说。书中每章都会介绍全新的技术和思路,读者掌握后便可轻松创建自己的独特作品。所有设计师,包括建筑师、纺织品设计师、时装设计师以及布景设计师都不妨一读,定会从中受益。
保罗 杰克逊(PaulJackson),出生在英国利兹附近。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已经成了一名专业的纸艺艺术家和设计师。保罗 杰克逊专业经历丰富:写过30多本关于折纸和纸艺的书,在50多所艺术和设计类高校讲授过折纸技巧。为印刷、电视和其他媒介完成了许多模型制作项目。担任耐克、西门子等公司的顾问。在全球各地的画廊和博物馆展出他的折纸艺术作品。2000年他遇见了美里 戈蓝(MiriGolan)——以色列折纸中心的创始人和董事。二人结婚后,保罗 杰克逊从伦敦迁至特拉维夫,在那里继续着他的国际性工作。
保罗获得了兰切斯特理工学院美术专业的荣誉学士学位(现名考文垂大学)。并获得了斯莱德美术学院实验媒体部美术专业的艺术硕士学位。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他休假了一段时间,获得了克兰菲尔德大学包装设计专业的荣誉学士学位。
1.准备工作
1.1 如何使用本书
1.2 什么是立体模切技术
1.3 如何裁切和折叠
1.3.1 裁切
1.3.2 折叠
1.4 设备
1.5 选择卡纸
1.6 软件
1.7 符号
1.8 如何制作立体模切
1.8.1 第一步,打草稿
1.8.2 优化
1.8.3 如何折叠立体模切
2.基本立体模切式样
2.1 如何制作立体模切“弹出”效果
2.2 对称立体模切
2.2.1 基本结构
2.2.2 “三和一”变化
2.2.3 “二和二”变化
2.3 不对称立体模切
2.3.1 基本结构
2.3.2 不对称变化
2.4 该如何制作
2.5 特别提示
3.进阶篇
3.1 移动裁切线
3.2 卡纸的形状
3.3 立体模切尺寸与卡纸尺寸的关系
3.4 不平行折叠
3.4.1 不与卡纸边缘保持平行
3.4.2 相交线折叠:对称形
3.4.3 相交线折叠:不对称形
4.折叠边缘变化
4.1 反复折叠裁切
4.1.1 基本技术
4.1.2 技术应用
4.1.3 多重裁切
4.1.4 立体模切尺寸
4.2 在卡纸边缘裁切
4.2.1 裁切到侧边缘
4.2.2 裁切到顶部和底部边缘
4.2.3 裁切到任何边缘
4.3 穿孔平面
4.3.1 半结构
4.3.2 全结构
4.3.3 无翼结构
4.3.4 不对称穿孔
5.多条沟槽和多代立体模切
5.1 多条沟槽
5.1.1 两条沟槽
5.1.2 多于两条沟槽
5.2 多代立体模切
5.2.1 多代原则
5.2.2 二代立体模切
5.2.3 不对称多代立体模切
5.2.4 不对称有角度的多代立体模切
5.2.5 反方向多代
创建自己的立体模切
如何生产立体模切
鸣谢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不同难度层次作品的平衡把握上。开篇的设计确实非常友好,适合“零基础”的爱好者,让我很快建立起成功的信心。但当我翻到中后段时,发现那些针对进阶读者的挑战性项目,其深度和创意都远超我的预期。特别是关于“动态纸艺”和“可动结构”的介绍部分,简直是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大门。作者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工程术语,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类比,将机械原理融入到纸张的运动中。这使得原本高冷的结构设计变得触手可及。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从入门到精通的桥梁,它不仅满足了我当前想做一些漂亮小物件的愿望,更点燃了我未来在复杂纸艺领域继续深耕的雄心壮志。
评分从装帧和印刷质量来看,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籍。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厚实且带有细腻的纹理,即使是高频翻阅和在操作台上使用,也不易损坏。装订也非常牢固,我敢肯定它能经受住长时间的反复使用,这点对于实操类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设计者在细节上的用心,从目录的编排就能看出来——它不仅按技术难度排序,还巧妙地根据“主题”进行了分类,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查找。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可持续性和环保材料使用的理念,这显示了作者对当代设计伦理的关注。它不仅仅是关于“制作”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有意识地进行创作的思考录。拥有一本如此精良制作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它让你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对待书中的每一个项目。
评分这本书的视觉呈现效果堪称业界标杆。摄影作品的质量极高,那种对光线和阴影的精准把握,完美地突显了纸艺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很多书籍的图解为了追求清晰度,往往牺牲了艺术感,但这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即便是平面的展开图和步骤示意图,也设计得非常简洁明了,关键的虚线、实线、折叠方向的标注都做了清晰的区分,即便是色弱的人也能轻松分辨。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似乎很懂得“留白”的艺术,页面布局松弛有度,不会让人产生信息过载的压迫感。翻阅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门手艺,而是在欣赏一系列微型的建筑艺术品。这种高水准的视觉传达,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动手欲望,每次看完一个章节,都恨不得立刻起身去实践一番。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讲解具体折叠和裁切技巧时,逻辑性极强,每一个步骤都仿佛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和优化。对于那些需要精确对齐和复杂造型的结构,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成品图,而是将整个过程分解成了极其微小、易于理解的单元操作。这种“化繁为简”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制作的门槛。我尝试了其中一个相对复杂的弹出式(pop-up)结构,原本以为会手忙脚乱,但在遵循书中的指导后,竟能毫不费力地完成模型的空间转换。尤其赞赏的是,书中不仅教你“怎么做”,更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比如为什么某个角度的折痕需要用骨刀而不是指甲去压实,这些深层次的原理讲解,对于提升读者的设计思维至关重要。它促使我不再满足于模仿,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创意调整现有的结构模型,这才是真正的高级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相当吸引人,那种带有微妙光影变化的纸张纹理,让人忍不住想伸手触摸。内页的排版更是令人称道,布局清晰,图文并茂,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基础工具和材料时所花费的心思,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非常到位,从不同克重的纸张如何影响最终效果,到切割工具的选择和保养,都有详尽的说明。这些看似基础的知识,却是构筑精美作品的基石,为后续复杂的技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穿插的那些关于纸张历史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纸艺发展的思考,更添了一份人文色彩,让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纸张艺术的深度探索之旅。读起来完全没有枯燥感,反而让人在学习技艺的同时,对纸张这种平凡的材料产生了全新的敬畏之心。整个阅读过程非常流畅,作者的叙事方式仿佛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着读者一步步走进立体纸艺的奇妙世界。
评分宝贝不错 包装和纸质还可以 下次还来
评分值得看看,动手更有意思
评分包装完整,还没有看,刚收到~
评分思维的转变,增加头脑煅炼的
评分好的品质好的品质好的品质好的品质好的品质好的品质
评分锻练立体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评分好好好好好~
评分书不错,很实用~
评分好。。。。。。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