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丛书》选取二十余位近代海内外公认的学术大师,为其“作人传、立学案”,全面评价和把握他们的学术成就及其传承脉络,带领读者重新了解和领悟国学巨子的学术生涯、为学风范和心灵历程。
刘义林,1964年生,1992年获江西师范大学西方哲学专业硕士学位。多年潜心于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罗庆丰,1966年生,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主要从事中西法律思想比较研究。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呈现了学术思想的高度繁荣。两汉时代,经学成为正统;魏晋之世,玄学称盛;隋唐时代,儒释道三教并尊;到宋代而理学兴起:迨及清世,朴学蔚为主流。各个时代的学术各有特色。综观周秦以来至于近代,可以说有三次思想活跃的时期。第一次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胜。第二次为北宋时代,张程关洛之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同时并兴,理论思维达到新的高度。第三次为近代时期,晚清以来,中国遭受列强的凌侵,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于是志士仁人、英才俊杰莫不殚精积思,探索救亡之道,各自立说,期于救国.形成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第三次众说竞胜的高潮。
试观中国近代的学风,有一显著的倾向,即融会中西。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对于中国学人影响渐深。深识之士,莫不资西学以立论。初期或止于浅尝,渐进乃达于深解。同时这些学者又具有深厚的旧学根柢,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故能在传统学术的基础之上汲取西方的智慧.从而达到较高的成就。
试以梁任公(启超)、章太炎(炳麟)、王静安(国维)、陈寅恪四家为例,说明中国近代学术融会中西的学风。梁任公先生尝评论自己的学术云:“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辈,……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盖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绌灭裂,固宜然矣。”(《清代学术概论》)所谓“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正表现了融合中西的倾向,不过梁氏对西学的了解不够深切而已。梁氏自称“适成为清代思想史之结束人物”,这未免过谦,事实上梁氏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诚如他自己所说“为《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诸杂志,……二十年来学子之思想颇蒙其影响,……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梁氏虽未能提出自己的学说体系,但其影响是深巨的。他的许多学术史著作今日读之仍能受益。
章太炎先生在《蓟汉微言》中自述思想迁变之迹说:“少时治经,谨守朴学……及囚系上海,三岁不觌,专修慈氏世亲之书,……乃达大乘深趣……既出狱,东走日本,尽瘁光复之业,鞅掌余间,旁览彼土所译希腊德意志哲人之书……凡古近政俗之消息、社会都野之情状,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割制大理,莫不孙顺。”这是讲他兼明华梵以及西哲之说。有清一代,汉宋之学争论不休,章氏加以评论云:“世故有疏通知远、好为玄谈者,亦有言理密察、实事求是者,及夫主静主敬、皆足澄心……苟外能利物,内以遣忧,亦各从其志尔!汉宋争执,焉用调人?喻以四民各勤其业,瑕衅何为而不息乎?”这是表示,章氏之学已超越了汉学和宋学了。太炎更自赞云:“自揣平生学术,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秦汉以来,依违于彼是之间,局促于一曲之内,盖未尝睹是也。乃若昔人所谓专志精微,反致陆沉;穷研训诂,遂成无用者,余虽无腆.固足以雪斯耻。”太炎自负甚高,梁任公引此曾加评论云:“其所自述.殆非溢关。”章氏博通华梵及西哲之书,可谓超越前哲,但在哲学上建树亦不甚高,晚岁又回到朴学的道路上了。
王静安先生早年研习西方哲学美学,深造有得,用西方美学的观点考察中国文学,独辟蹊径,达到空前的成就。中年以后,专治经史,对于殷墟甲骨研究深细,发明了“二重证据法”,以出土文物与古代史传相互参证,达到了精确的论断,澄清了殷周史的许多问题。静安虽以遗老自居,但治学方法却完全是近代的科学方法,因而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称赞。
陈寅恪先生博通多国的语言文字,以外文资料与中土旧籍相参证,多所创获。陈氏对于思想史更有深切的睿见,他在对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审查报告》中论儒佛思想云:“是以佛教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之影响者,皆经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其忠实输入不改本来面目者,若玄奘唯识之学,虽震动一时之人心,而卒归于消沉歇绝……在吾国思想史上……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实在是精辟之论,发人深思。陈氏自称“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张南皮之间”,但是他的学术成就确实达到了时代的高度。
此外,如胡适之在文化问题上倾向于“全盘西化论”,而在整理国故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冯友兰先生既对于中国哲学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又于40年代所著《贞元六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融会中西的哲学体系,晚年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表现了热爱真理的哲人风度。
胡适之欣赏龚定庵的诗句:“但开风气不为师。”熊十力先生则以师道自居。熊氏戛戛独造,自成一家之言,赞扬辩证法,但不肯接受唯物论。冯友兰早年拟接续程朱之说,晚岁归依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这些大师都表现了各自的特点。这正是学术繁荣,思想活跃的表现。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有鉴于中国近现代国学大师辈出,群星灿烂,构成中国思想史上第三次思想活跃的时代,决定编印《国学大师丛书》,以表现近代中西文明冲撞交融的繁盛景况,以表现一代人有一代人之学术的丰富内容,试图评述近现代著名学者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凡在文史哲任一领域开风气之先者皆可入选。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编辑部同志建议我写一篇总序,于是略述中国近现代学术的特点,提供读者参考。
张岱年—1992年元月,序于北京大学
读罢此书,我的脑海中仿佛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关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如何面对时代洪流的抉择。作者似乎对张君劢先生的学术思想,特别是他与同时代其他思想巨擘之间的辩论与交锋,进行了极为深刻的剖析。这已经超出了简单的生平叙述,而是上升到了思想史的高度。书中对不同理论体系的梳理清晰明了,即便是初涉相关领域的读者,也能被引导着逐步理解其思想演变的关键节点。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其政治理念时,那种超脱党派立场、直抵思想本源的冷静与深刻。这种不依傍任何既有框架的批判性思维,使得整部作品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对张君劢的“评传”,更是对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深刻侧写。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力实在令人赞叹,它不仅仅是在记录一个人的生平,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文学上的重构。行文间充满了古典的韵味,但又不失现代史学的严谨。很多章节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如大江东去,气势磅礴地展现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政治角力;时而又转入幽微之处,细腻地捕捉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抉择。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在引用史料时的考究,那些鲜为人知的私人信件、日记片段被巧妙地融入叙事,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现场感和亲密感。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与历史人物的深度对话,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对于一个历史爱好者来说,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极其珍贵的,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硝烟弥漫却又思想激荡的年代,真可谓是一部兼具学术价值与阅读快感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细节处理也体现出一种匠人精神,虽然这不直接关乎内容,但它烘托了阅读的氛围。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处理那些敏感的历史节点时,展现出的那种克制与洞察力,令人印象深刻。他没有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简化为善恶二元对立,而是将张君劢置于那个特定时空,去审视他所能做出的“最优解”或“次优解”。这种历史的同情心,并非盲目的赞美,而是一种建立在扎实史料和严密逻辑基础上的理解。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张君劢本人,更被引导去思考“我们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及“个人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能动性与局限性”。这是一部真正能启发思考、值得反复品读的优秀之作。
评分那本《张君劢评传》真是让人读得欲罢不能,它不像那种枯燥的学术传记,而是充满了鲜活的历史气息。作者似乎对张君劢先生的生平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笔触细腻得仿佛能让人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从他早年的求学经历到后来投身于政坛的波澜壮阔,每一个转折点都被描绘得有血有肉。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叙述那些重大历史事件时,那种旁征博引、抽丝剥茧的功力,让人在了解张君劢个人的命运轨迹时,也能清晰地看到整个民国风云的变迁。书里对一些关键决策的分析尤其到位,既肯定了他的远见卓识,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其局限性,这种公允的态度让整个评价显得格外可信。读完后,对这位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历史人物,我的认识不再是教科书上那些扁平化的符号,而是一个立体丰满的、有血有肉的灵魂。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人物传记抱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总担心会落入“美化”或“过度批判”的窠臼。然而,《张君劢评传》却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呈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它成功地捕捉到了张君劢身上那种理想主义的炽热与现实政治的无奈之间的巨大张力。作者没有简单地将他标签化,而是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所承受的压力、做出的妥协以及坚守的原则。这种“立体的”刻画,让人对他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敬佩他的远见,又为他的坎坷命运感到唏嘘。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在看一部精心打磨的人物纪录片,镜头聚焦精准,情感张力十足,让人在合上书卷后,久久不能平息心中的思绪。
评分好。
评分好书!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文化守成论者之一。他为创建中国现代政治学提供了实践基础,被称为中国宪政之父”。《张君劢评传》,带你认识一位传奇学者。
评分好书!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文化守成论者之一。他为创建中国现代政治学提供了实践基础,被称为中国宪政之父”。《张君劢评传》,带你认识一位传奇学者。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书!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文化守成论者之一。他为创建中国现代政治学提供了实践基础,被称为中国宪政之父”。《张君劢评传》,带你认识一位传奇学者。
评分好书!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文化守成论者之一。他为创建中国现代政治学提供了实践基础,被称为中国宪政之父”。《张君劢评传》,带你认识一位传奇学者。
评分好。
评分好书!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文化守成论者之一。他为创建中国现代政治学提供了实践基础,被称为中国宪政之父”。《张君劢评传》,带你认识一位传奇学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