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現代分析技術應用叢書:食品安全分析檢測技術》與其他同類書相比,具有以下的特色:
1.內容全麵——《現代分析技術應用叢書:食品安全分析檢測技術》介紹瞭食品安全理化分析中重要的、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的檢測技術。
2.思路新穎——《現代分析技術應用叢書:食品安全分析檢測技術》內容不過多糾纏於方法原理,重在啓發工作思路,提供解決方案。
3.關注熱點——《現代分析技術應用叢書:食品安全分析檢測技術》對於當前食品安全領域中的熱點問題涉及的檢測對象(如抗病毒藥物、三聚氰胺及雙氰胺、瘦肉精、塑化劑等)的分析方法均有詳盡的討論。
4.指導性強——《現代分析技術應用叢書:食品安全分析檢測技術》編著者均為在食品安全分析第一綫從事檢測技術工作的科技人員,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紮實的理論基礎,他們的經驗總結和體會可對食品安全基層實驗室分析工作者有所幫助,同時也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藉鑒參考。
內容簡介
《現代分析技術應用叢書:食品安全分析檢測技術》內容以實際應用為導嚮,結閤食品安全領域的國傢政策、國際標準和檢測技術等,以應用在食品安全理化分析中重要的、常用的檢測方法為主體進行介紹。第1章簡要介紹瞭食品安全檢測主要的樣品處理技術、檢測儀器的基本原理以及設計一個實驗方案的基本步驟,第2章~第5章分彆介紹瞭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的檢測技術,重點介紹如何設計、選擇測試方案,並提供瞭大量的檢測方法範例,同時對當前食品安全熱點問題涉及的檢測對象(如抗病毒藥物、三聚氰胺及雙氰胺、瘦肉精、塑化劑等)的分析方法進行瞭詳盡討論;第6章主要介紹瞭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的質量控製技術,如方法的驗證、過程質量控製等。附錄中收錄瞭部分食品安全理化檢測方法標準題錄,方便讀者在工作時查閱相關標準。
《現代分析技術應用叢書:食品安全分析檢測技術》凝結瞭作者們在食品安全分析一綫多年的工作經驗,重在啓發工作思路,提供解決方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供檢驗檢疫機構的技術人員、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技術人員、食品生産企業從事分析檢測及質量控製的技術人員、大學和科研院所從事食品分析的師生和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林峰,廣東齣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食品實驗室儀器分析部,部長、研究員,自1984年起,一直從事食品中液相色譜、液質聯用檢測技術應用研究工作,現任中國質譜學會理事,全國進齣口食品安全檢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食品安全專傢委員會成員,廣東省分析測試協會色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方嚮為食品中痕量有毒有害物質的液相色譜-質譜的檢測技術研究及殘留檢測實驗室的質量控製技術研究,主持或作為主要技術人員完成瞭多項獸藥殘留檢測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製訂工作,主持完成國傢十五重大專項課題子課題“苯並咪唑類藥物殘留檢測和確證方法研究”研究工作,先後獲得國傢質檢總局科技興檢奬一等奬、三等奬、中國標準創新貢獻奬二等奬、廣東省科學技術奬三等奬等多項科技奬勵。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原理簡述
1.1 樣品處理技術
1.1.1 提取
1.1.2 淨化
1.1.3 濃縮富集
1.1.4 復溶解
1.2 測定技術
1.2.1 色譜法
1.2.2 色譜�倉勢琢�用技術
1.2.3 免疫分析法
1.2.4 流動注射分析法
1.3 實驗方案設計考慮因素
1.3.1 檢測要求
1.3.2 樣品處理方法
1.3.3 測定儀器
1.3.4 快速篩選與準確確證
1.3.5 單組分檢測方法與多組分檢測方法
1.3.6 空白實驗
1.3.7 檢測成本
第2章 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2.1 概述
2.1.1 農藥分類與使用
2.1.2 食品中農藥的殘留與規管
2.1.3 殘留物檢測中的結果計算問題
2.1.4 農藥殘留的管理
2.2 有機磷農藥殘留的檢測
2.2.1 有機磷類農藥的基本信息
2.2.2 有機磷類農藥殘留檢測方案的設計
2.2.3 測定方法示例 食品中甲胺磷殘留量的檢測方法
2.3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的檢測
2.3.1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基本信息
2.3.2 檢測方案的設計
2.3.3 測定方法示例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法
2.4 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殘留的檢測
2.4.1 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基本信息
2.4.2 檢測方案的設計
2.4.3 測定方法示例 氣相色譜檢測法
2.5 有機氯農藥殘留的檢測
2.5.1 有機氯農藥的基本信息
2.5.2 檢測方案的設計
2.5.3 測定方法示例
2.6 農藥殘留的多殘留檢測技術
2.6.1 QuEChERS法
2.6.2 檢測方案的設計
2.6.3 測定方法示例1液相色譜�泊�聯質譜檢測法
2.6.4 測定方法示例2氣相色譜�泊�聯質譜檢測法
參考文獻
第3章 獸藥殘留檢測技術
3.1 概述
3.1.1 獸藥分類
3.1.2 獸藥的殘留與規管
3.1.3 標誌殘留物
3.2 酰胺醇類抗生素藥物殘留的檢測
3.2.1 酰胺醇類藥物的基本信息
3.2.2 檢測方案的設計
3.2.3 測定方法示例1酶聯免疫法
3.2.4 測定方法示例2液相色譜�泊�聯質譜法
3.3 硝基呋喃類藥物殘留的檢測
3.3.1 硝基呋喃類藥物的基本信息
3.3.2 檢測方案的設計
3.3.3 測定方法示例 液相色譜�泊�聯質譜檢測法
3.4 染料類藥物殘留的檢測
3.4.1 染料類藥物的基本信息
3.4.2 檢測方案的設計
3.4.3 測定方法示例 液相色譜�泊�聯質譜法
3.5 β2受體激動劑類藥物殘留的檢測
3.5.1 β2受體激動劑類藥物的基本信息
3.5.2 檢測方案的設計
3.5.3 測定方法示例
3.6 激素類藥物殘留的檢測
3.6.1 激素類藥物的基本信息
3.6.2 檢測方案的設計
3.6.3 測定方法示例 液相色譜�倉勢追�
3.7 氨基糖苷類藥物殘留的檢測
3.7.1 氨基糖苷類藥物的基本信息
3.7.2 檢測方案的設計
3.7.3 測定方法示例1放射免疫檢測法
3.7.4 測定方法示例2液相色譜�泊�聯質譜法
3.8 磺胺類抗生素藥物殘留的檢測
3.8.1 磺胺類藥物的基本信息
3.8.2 檢測方案的設計
3.8.3 測定方法示例1放射受體分析法
3.8.4 測定方法示例2液相色譜法
3.8.5 測定方法示例3液相色譜�泊�聯質譜檢測法
3.9 抗病毒類藥物金剛烷胺和利巴韋林殘留的檢測
3.9.1 金剛烷胺和利巴韋林的基本信息
3.9.2 檢測方案的設計
3.9.3 測定方法示例 液相色譜�泊�聯質譜檢測法
參考文獻
第4章 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檢測
4.1 概述
4.1.1 食品添加劑分類和使用情況
4.1.2 食品添加劑的規管
4.2 食品中著色劑的檢測
4.2.1 概述
4.2.2 檢測方法
4.2.3 典型方法實例1高蛋白魚肉製品中色素的測定
4.2.4 典型方法實例2固相萃取�睭PLC法同時測定葡萄酒中8種人工閤成色素
4.2.5 典型方法實例3離子對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果汁中的閤成色素
4.2.6 典型方法實例4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奶酪和人造黃油中胭脂樹橙
4.3 食品中防腐劑的檢測
4.3.1 概述
4.3.2 測試方案的選擇
4.3.3 典型方法實例1固相萃取�哺噝б閤嗌�譜法測定肉製品中山梨酸、苯甲酸含量
4.3.4 典型方法實例2蒸餾法檢測葡萄酒中的防腐劑
4.3.5 典型方法實例3堿溶液反萃取�哺噝б閤嗌�譜法測定醬油中苯甲酸、山梨酸的含量
4.3.6 典型方法實例4攪拌棒吸附萃取結閤氣相色譜�倉勢�/質譜法同時測定飲料和果醬中7種防腐劑
4.4 食品中抗氧化劑的檢測
4.4.1 概述
4.4.2 測試方案的選擇
4.4.3 典型方法實例1氣相色譜�倉勢琢�用法測定植物油和雞肉中抗氧化劑BHA、BHT和TBHQ
4.4.4 典型方法實例2乙腈為提取溶劑直接提取法測定食用油脂中TBHQ和BHA
4.4.5 典型方法實例3基質固相分散萃取�哺噝б閤嗌�譜法測定植物油中抗氧化劑BHA、BHT、TBHQ和PG
4.4.6 典型方法實例4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食品中的12種抗氧化劑
4.5 食品中水分保持劑的檢測
4.5.1 概述
4.5.2 測試方案的選擇
4.5.3 典型方法實例
4.6 食品中甜味劑的檢測
4.6.1 概述
4.6.2 測試方案的選擇
4.6.3 典型方法實例1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快速測定飲料中的安賽蜜、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鈉
4.6.4 典型方法實例2高效液相色譜�艙舴⒐饃⑸浼觳餛魍�時測定食品中5種甜味劑
4.6.5 典型方法實例3離子色譜法同時測定食品中的三種甜味劑和兩種防腐劑
4.7 食品中多種類食品添加劑的同時檢測
4.7.1 超高效液相色譜快速測定飲料中的16種食品添加劑
4.7.2 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食品中18種食品添加劑
參考文獻
第5章 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檢測
5.1 概述
5.2 食品中三聚氰胺和雙氰胺的檢測
5.2.1 三聚氰胺、雙氰胺的基本信息
5.2.2 檢測方案設計
5.2.3 測定方法示例1親水作用液相色譜�泊�聯質譜法
5.2.4 測定方法示例2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動物肌肉中的三聚氰胺殘留量
5.3 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的檢測
5.3.1 概述
5.3.2 檢測方案的選擇
5.3.3 典型方法實例1分散固相萃取�財�相色譜�倉勢追ú舛ü尥肥稱分�6種鄰苯二甲酸酯
5.3.4 典型方法實例2凝膠滲透色譜淨化�哺噝б閤嗌�譜法測定油脂食品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
5.3.5 典型方法實例3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油基食品中的18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化閤物
5.4 食品中非法色素的檢測
5.4.1 概述
5.4.2 檢測方案的選擇
5.4.3 典型方法實例1辣椒粉中堿性橙、堿性玫瑰精、酸性橙Ⅱ及酸性黃的測定——液相色譜和液相色譜�泊�聯質譜法
5.4.4 典型方法實例2飲料和糖果中5種非法添加色素的檢測
5.4.5 典型方法實例3液相色譜�泊�聯質譜法測定食品中紅2G、酸性紅和酸性紅
5.4.6 典型方法實例4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果汁和果蔬中柑橘紅2號染料
5.4.7 典型方法實例5高效液相色譜�捕�極管陣列檢測法測定食品中堅牢綠含量
5.4.8 典型方法實例6固相萃取�哺噝б閤嗌�譜法檢測食品中的羅丹明B
5.4.9 典型方法實例7飲料和糖果中40種色素的同時測定
5.4.1 0典型方法實例8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快速測定食品中18種水溶性閤成著色劑
5.4.1 1典型方法實例9超高效液相色譜�駁緡縹澩�聯四極杆質譜法檢測果汁和葡萄酒中的27種工業染料
5.5 乳品中皮革水解物的檢測
5.5.1 概述
5.5.2 檢測方法
5.5.3 典型方法實例1乳與乳製品中動物水解蛋白鑒定分光光度法
5.5.4 典型方法實例2液相色譜法測定乳製品樣品的羥脯氨酸
5.6 其他非法添加物的檢測
5.6.1 離子色譜法測定牛奶中硫氰酸根
5.6.2 食品中富馬酸二甲酯殘留量的測定
5.6.3 乳及乳製品中舒巴坦敏感β�材邗0訪咐嘁┪錛煆櫸椒ā�—杯碟法
5.7 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汙染的檢測
5.7.1 概述
5.7.2 放射性核素檢測技術
5.7.3 Genie2000軟件在食品樣品測量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6章 實驗室質量控製技術
6.1 概述
6.1.1 國內對食品實驗室質量管理要求
6.1.2 國外對食品實驗室質量管理要求
6.2 分析方法
6.2.1 定義
6.2.2 分析方法的選擇
6.2.3 確證方法的技術要求
6.2.4 篩選方法的技術要求
6.2.5 分析方法的確認和驗證
6.3 分析過程的質量控製
6.3.1 方法偏離的控製
6.3.2 質量控製樣
6.3.3 進樣序列
6.4 質量控製圖
6.4.1 概述
6.4.2 均數�脖曜疾鈧柿靠刂僕嫉慕�立和使用方法
6.4.3 質量控製圖通用要求
6.4.4 質量控製數據失控的處置
6.4.5 質量控製圖的定期評估
6.5 檢測過程的其他問題
6.5.1 質譜的基質效應
6.5.2 結果判斷
6.5.3 不正常的色譜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農藥殘留檢測標準題錄
附錄2 獸藥殘留檢測標準題錄
附錄3 食品添加劑檢測標準題錄
附錄4 食品中非法添加物檢測標準題錄
附錄5 放射性核素檢測標準題錄289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為《現代分析技術應用叢書:食品安全分析檢測技術》這本書撰寫的一份圖書簡介,嚴格按照您的要求,不包含該書的具體內容,力求詳實且自然流暢,不帶任何人工智能痕跡。 --- 圖書簡介:現代分析技術應用叢書:食品安全分析檢測技術 一、 時代背景與研究需求 隨著全球貿易的日益頻繁和公眾對生命健康關注度的持續攀升,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檢驗一個國傢治理能力和國民福祉的關鍵指標之一。從農田到餐桌的復雜供應鏈中,潛在的風險點無處不在,包括農藥殘留、獸藥濫用、真菌毒素汙染、重金屬超標,乃至非法添加物和緻病微生物的侵擾。麵對這些日益精細化、隱蔽化的挑戰,傳統的、基於經驗的判斷方式已然失效。現代食品安全體係的構建,迫切需要一套科學、精準、高效的分析檢測技術作為支撐。這不僅關乎法規的嚴格執行,更直接影響消費者的信任基石和産業的健康發展。 二、 分析科學的革新浪潮 當代分析化學正經曆一場深刻的變革。以高分辨率質譜(HRMS)、超高效液相色譜(UHPLC)、核磁共振(NMR)為代錶的新一代儀器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靈敏度和選擇性,揭示著傳統手段難以觸及的微量乃至痕量物質。這些技術的進步,使得食品基質中復雜組分的解析成為可能,為快速篩查、靶嚮定量和非靶嚮溯源提供瞭堅實的硬件基礎。 此外,綠色分析化學的理念深入人心,研究人員正緻力於開發更少溶劑消耗、更高自動化程度的前處理技術,例如固相微萃取(SPME)、分子印跡技術(MIPs)以及微流控芯片技術,旨在提高效率、降低環境負荷,並適應現場快速檢測(On-site Testing)的需求。 三、 風險管理與技術整閤的挑戰 食品安全分析並非孤立的實驗室操作,它是一個與風險評估、法規標準緊密結閤的係統工程。當前麵臨的核心挑戰在於:如何將實驗室的尖端分析結果有效轉化為監管部門可操作的標準和流程?如何建立一套快速響應機製,以應對突發性的食品安全事件? 這要求分析技術必須具備更高的兼容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對不同基質(如乳製品、肉製品、水産品、糧油等)的復雜乾擾進行有效分離和識彆,是技術應用中的一大難點。例如,在檢測痕量農殘時,如何有效剋服高脂、高蛋白基質帶來的離子抑製效應,保證檢測的準確度,是需要深入探討的技術瓶頸。同時,對於新興的、結構多變的非法添加物(如新型減肥藥成分、閤成色素),分析方法必須保持足夠的前瞻性和靈活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非法手段。 四、 邁嚮智能化與標準化的未來 未來的食品安全分析將更加強調“數據驅動”。大數據的應用和人工智能(AI)在光譜解析、色譜圖譜比對中的介入,預示著分析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通過建立標準化的分析方法庫(Method Database)和質譜圖譜庫,可以極大地縮短未知物或可疑物的鑒定時間,提高監管的響應速度。 此外,從方法驗證(Validation)到標準物質(Reference Materials)的建立,是保障全球貿易中數據互認的基礎。如何設計具有代錶性的、基質復雜的標準物質,並確保實驗室間比對測試(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結果的有效性,是當前分析科學界必須攻剋的環節。 五、 結論與展望 本叢書旨在對當代食品安全分析技術領域的前沿動態、核心原理、關鍵應用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一次全麵的梳理與探討。它聚焦於如何運用最先進的分析工具,有效應對食品鏈中齣現的各種復雜汙染與風險挑戰。通過深入剖析各類主流檢測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勢與局限,為科研工作者、質量控製專業人員以及監管機構提供一個堅實的理論參考與實踐指導平颱,共同推動食品安全保障體係嚮著更科學、更高效、更值得信賴的方嚮邁進。 這不僅是對技術的展示,更是對保障公眾“舌尖上安全”這一社會責任的深刻迴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