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

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欧阳敏 著
图书标签:
  • 旅行
  • 治愈
  • 成长
  • 感悟
  • 随笔
  • 散文
  • 慢生活
  • 自我发现
  • 心灵鸡汤
  • 在路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ISBN:9787557000103
版次:1
商品编码:1166643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12
字数:3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24岁这年,一个中国女孩送给自己的人生一份礼物。
  *这份礼物,有点苦涩。
  *起于一意孤行,无人能阻;终于豁然开悟,满身风雨归来。
  *旅途中,她曾经沉痛反省,当睡在1美元的后院床位上听着彻夜不息的喧闹,当陷入色狼沙发主的圈套以为会被抛尸荒野,当遇上一场高原夺命之旅……
  *那时她会想:每个人,真的都有必要来一场肆无忌惮的旅行么?
  *但当黑夜散去,光明洒在世人喂鸽子的广场,这位中国女孩站在世界的心脏,早已把“意义”抛在脑后,只愿如此便好,生活在此便好。
  *这一年,她24岁,走过41个国家。
  *
  *《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的主旨,其实不是旅行,而是归来。“圣诞老公公”会走,再神魂颠倒的法国属于别人,中国女孩欧阳敏的行走,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而这一次,她会带着希望、顿悟、爱与勇气。
  *世界各地上百位沙发主热情推荐的中国女孩,用很具性灵美的行走文字,告诉你很美好的穷游方式。
  *丽萨(意大利)
  *敏令人愉快,而且风趣,跟她交谈永远不会厌倦!我们谈天论地,涉及很多话题,十分快乐。
  -
  *伊沃娜(波兰)
  *敏是个亲切友好、勇敢可爱的女孩。她不会逃避面对自己的梦想。敏,愿你一路上只遇到好人,照顾好自己,并永远像现在这个样子。
  -
  *玛丽埃塔(匈牙利)
  *敏很聪明、很坚强,是中国女孩的榜样。很遗憾我没有太多时间跟她待在一起,她有说之不尽的故事,关于她的人生,关于她的旅行。
  -
  *朱莉(澳大利亚)
  *敏亲切、聪慧,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她安静地融入我们,快乐地生活,很有启发性。
  -
  *伊洛蒂(法国)
  *一个思维开放、能启发人、善于侃侃而谈的女孩!
  -
  *加斯娜(斯洛文尼亚)
  *敏友好,精力充沛,幽默,遇到她我非常开心,我佩服她孤身一人环游世界的勇气,当然,我也非常留恋她做的面汤……

内容简介

  《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是一场惊险与美好轮番来袭的环球旅行,更是一个女孩献给自己的24岁生日礼物——给自己的青春一次思考人生、爱与责任的间隔年旅行。
  *一年里,欧阳敏像个精灵般的女子,在全世界游走,一路上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旅行方式,独侠型、互助型、搭伙型、打工换食宿型、志愿者型、沙发客型……游走了亚、非、欧、大洋洲41个国家,说着二十几种语言的“Hello”“Thankyou”“Byebye”,被外国人戏称为“一个没有去过美国的美国人”。
  *一年里,她在旅行里收获了一生中密度很高的赞美,笑容的次数超过前几年的总和。在泰国体验Permaculture农场文化;在天堂净土巴厘岛当老师;一脚迈入澳洲,与考拉和“屌丝”主人过一段“逗逼式”农场生活;还有一段在斯里兰卡与佛教徒共处的禅修历程……深入十几个家庭,实践了一场西式沙发冲浪暴走欧洲24国;走进古老又新鲜的中东,路过枪声作响的古国……
  *上百位欧非澳亚沙发主热情推荐的中国女孩,带你体验很接地气的四大洲游走经历。

作者简介

  欧阳敏(minimum),“我患上了如下疾病:公主病、拖延症、任性、暴戾、乖张跋扈……一句话:无法接受循规蹈矩的人生。我开始了一次旅行,将病症一一治愈。然后回来,接受人生,接受爱,接受小确幸。”
  1988年出生,狮子座。毕业于西南大学,环球旅行控。
  大学时头一次走出国门去印度做志愿者,辞职后开始暴走世界计划。
  喜欢美食,喜欢体验当地生活,喜欢探索不同NGO模式。

内页插图

目录

引子/ 24 岁,送给自己的人生一份礼物

东南亚/ 西方殖民遗迹中的人间百态
老挝/ “香火”的热闹与寂寞
泰国/ 农场之外是情妇后花园
缅甸/ 佛陀在这里神秘微笑
越南/ 是眼迷离了还是美味欺骗了我?
柬埔寨/ 大人要谋生,孩子要糖果
菲律宾/ 地盘很小,世界很大
马来西亚/ 混搭出一个清新小美人
印度尼西亚(上)/ 热情与优雅,巡逻警察与旅馆女主
印度尼西亚(下)/ 一个很美的梦,巴厘岛的中国志愿者
新加坡/ 承诺了来看你

澳大利亚/ 在袋鼠奔跑的国度打工旅行
珀斯/ 在世界上最孤寂的城市做了一场噩梦
墨尔本/ 邂逅一城温暖
悉尼/ 在人人都爱造访的地方逛一圈
澳洲农场/ 生活在袋鼠和考拉的地盘

南亚—祖国/ 灵魂上天堂,身体下地狱
斯里兰卡/ 在锡兰茶香里看西式古堡
马尔代夫/ 看来穷背包客只有暴晒的分
中国西藏/ 命悬一波三折

西欧/ 站在欧洲的心脏,怎能不目瞪口呆
意大利/ 多少浪漫在这里上演
梵蒂冈/ 在世界最小的国度见识教皇真容
希腊/ 废墟之外是爱琴海
比利时/ 到布鲁塞尔逛市集
卢森堡/ 申根诞生的地方,安详如同天堂
荷兰/ 热情奔放难以招架

北欧/ 寒冻孕育童话和忧郁
丹麦/ 北欧的初始点,骑着自行车听童话
瑞典/ 炸药奖跟我无关,寻的是瑞典设计
芬兰/ 圣诞老人下班了,北极圈还在

波罗的海三国/ 美女与琥珀随处可见
爱沙尼亚/ 这个东欧国家听起来很美
拉脱维亚/ 欢乐的地盘住着失落的人
立陶宛/ 美女和琥珀随处可见的国度

中欧/ 历史带来重与轻
波兰/ 不露历史悲伤,只显人间温爱
捷克/ 生活在戏剧和音乐中
斯洛伐克/ 寂寥之城
匈牙利/ 寻找布达佩斯的风情
奥地利/ 怎能忘了音乐大师?
斯洛文尼亚/ 沐浴着清新的阳光走回家
列支敦士登/ 把国家卖给比尔?盖茨
瑞士/ 上帝可能真的来过

南欧/ 美酒酝酿出绝世风情
西班牙/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葡萄牙/ 葡萄美酒夜光杯,请来一杯波尔多酒
法国/ 只为十八天与你相聚

西亚/ 战火那么近,生活那么远
星月旗飘荡的地方,土耳其
黎巴嫩/ 耳边传来呼啸枪声
约旦/ 沙漠中的玫瑰城

北非/ 神秘的昔日,狂乱的当下
埃及/ 旅行的终点,终于来到神秘埃及

结语/ 最后一秒,去享受作为人类的福气
TIPS索引

精彩书摘

  *营救考拉*
  连续好几天睡觉前总听到墙外有奇怪的叫声,像猪一样“哼哧哼哧”,我也不知道是何方妖怪,干脆关灯蒙头大睡。快到黎明时,又经常听见各种怪叫此起彼伏。
  早上,我告诉安东尼晚上野兽们都开始出没。
  他“嗯”了两声:“这两天有考拉来过。”
  “啊!在哪?你看见了?”
  “我没有看见,Lily嗅到了,每一次发现考拉都是Lily的功劳。”
  “Lily真牛!”
  “你不是都听见了么?晚上就是考拉在叫。”
  “你说那个像猪‘哼哧哼哧’的叫声?考拉原来叫起来像猪啊!谁惹了它才会那样叫?”
  “发情的时候。”
  说实话,到澳洲来我至今还没看过考拉,这下可以看野外考拉更加兴奋了。有些州规定除非在动物园内,否则在外不能私自触碰考拉。
  只要有空我们就去寻找考拉的足迹。
  渐渐盛夏了,空气越发干燥,考拉这种没什么天敌的动物成天赖在桉树上了。
  因为食物也快没有了,它必须下树,开始跋涉去找另一棵桉树。白天太危险,只好晚上行动,晚上同时也是考拉呼朋找伴的时候。
  它发出时而憨厚时而怒吼的哼哧声,在寂静的夜里响亮地划破我的美梦,至少,我听不出来它寂寞难耐的饥渴啊!
  安东尼的领域里有片桉树林,不大,但那里已经是最有可能出现考拉的地方了。我们几乎看过了那儿的每棵桉树,稀稀拉拉的叶子根本藏不住一只考拉。
  安东尼倒是发现了树干上的划痕还未愈合,说明考拉最近来过,而且有好几只,只是没停留在这里。
  看样子,这毛茸茸的家伙爪子倒很锋利呢。
  来来回回地,我们早上都会收到Lily发出的信号,它会带我们到某个地点,表示考拉曾在这里停留过。但我们搜寻一番后还是一无所获。
  有一天,大家午睡正酣,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在客厅大作,我跑去接电话。原来是安东尼,他正在大池塘的那头,发现了一只考拉,要我带个大碗去。
  放下了电话,我抄了一只不锈钢碗,叫醒法国小情侣。
  和我们的相机一起,三人一路小跑赶了过去。
  一只灰色的毛茸茸的家伙正坐在一棵桉树底下。
  “它太渴了,走不动了。”安东尼接过碗赶紧去池塘舀水。
  考拉耷拉着头,看起来特别累,眼睛红红的。
  水放在它面前,它动作很迟缓地低下头,喝水速度不快。
  烈日烤得我们后背在燃烧,可怜的考拉已经脱水许久,陷入危险的境地。
  安东尼采集了一些桉树叶送到它口中,它也只是默默地吃着。它的皮肤很松垮,是缺水导致还是衰老导致,现在无法确定。
  我们商量怎么营救这只考拉。
  安东尼想了个主意。他回去把脏衣篮拿了过来,宽大的脏衣篮很透气,我们随时可以观察考拉的状态。
  安东尼抱起考拉,装进篮子里。我们抬着考拉回到屋子里,把它放在阴凉的阳台上。
  晚上睡觉前我出去探望了下考拉,这个家伙又在睡觉,两只爪子抱着树枝,嘴里还有半片桉叶,歪着头留着哈喇子靠在篮子一头。仔细一听,有很小的呼噜声。
  次日清晨5点,安东尼又用了一个篮子罩在原本的脏衣篮上面固定,以防考拉爬出来或者颠出来,然后载着它开车去100多公里以外的动物营救站。
  回来后他告诉我们,考拉并没有生病,只是太老了,干旱的天气让它频繁地上树下树还要找树,它走不动了,爬不了树了。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发现,那它很可能就要一命呜呼了。
  这下有了动物救护站人员的悉心调养,它还能活好长一阵子呢。
  虽然它不一定是在我墙外怪叫的那只考拉,但是自那以后,夜晚我就再也没有听到过考拉的“哼哧哼哧”了。
  *袋鼠群带来一场“地震”*
  艾乐和罗曼都告诉我傍晚去散步的时候有机会看见袋鼠,安东尼开车出门的时候在路上甚至看见过巨型袋鼠在打架。
  于是我从屋里蹦出来,下午干完活就去散步。
  刚开始喜欢带上Tess,它比较活泼,也可以给我壮胆。
  真正利用来养花的面积占这块土块的二十分之一不到,剩下的大片大片草地、树林几乎都是开放给了野生动物。
  前面是茫茫的一片草地,高于膝盖,我漫无目的地走着,四处张望也没发现一只袋鼠。
  就在我准备掉头回去的时候,前面很远的草丛里显出个椭圆的头,还有两只耳朵。我确定那就是袋鼠了,马上收住腿,一动不动盯着。
  Tess也没有动静,它一动不动盯着远方这只比它体积稍微大点的动物,不敢轻举妄动。
  这只袋鼠侧着耳朵,一直在吃草,突然就立直了身子,警觉地看看周围,然后又继续吃草。
  我非常缓慢地挪着脚步,一点一点向它靠近,想挨近一点看看它。
  很快袋鼠觉察到了什么,慢慢地往前挪了几步,突然就回头看着我,迟疑了几秒,蹦了起来,然后越蹦越远,去到了远处的几棵小树背后,树背后也出现了几只一直埋头吃草的袋鼠,它们立刻奔走相告,一起蹦得越来越远,不见了身影。
  后来我越来越有经验,基本可以判断袋鼠们会在哪里出现,喜欢躲在什么样的地方吃草,看到的袋鼠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不知不觉,我走到了一块腹地,离我5米处就有只袋鼠,它看见我,“嗖”地跳起来蹦开。
  我分明感受到了它粗大的尾巴打在地面的那股冲力,就像一根铁棒骤然打地一样,强有力的尾巴拍打地面,给它的跳跃带来巨大的动力。
  有机会我真想亲手摸一摸它那条比我胳膊还粗的尾巴。
  它向自己的核心团体奔去,引出了二三十只隐藏在树林里的大袋鼠。它们集体奔起来,向森林深处奔去,几十根尾巴齐齐鞭打在沙地上,扬起一阵尘雾。
  它们蹦过的地方像震源,一股股横向波传到我的脚底下,震感直接传递到我的后脑勺,一场小型的三级地震刚刚结束……
  这种散步,根本就不会记得要随时把相机扛身上,因为还是不习惯在日常生活里用相机去捕捉每一次的记忆。
  不过这次我后悔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路边的石头旁有个奇怪的球,它突然动了动,探了个脑袋出来,这时我才看清它有个超长的嘴巴,又尖又长,在石头缝里不停拨弄着。
  这货是什么玩意?
  它全身都是刺,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刺猬,但是比刺猬体积大,而且哪有刺猬长那么长的嘴巴?
  我看着它的样子,想起了安东尼的屋子里有只毛绒玩具差不多长这样。安东尼告诉我这叫“Echidna”,我至少记了五遍才把这名字记下来。
  它就是食蚁兽的种类之一,名字又叫“针鼹”,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
  它和鸭嘴兽一样,是世界上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和袋鼠一样都是有袋动物。
  这只食蚁兽的刺非常漂亮,很花,以亮黄色为主调,交叉着深蓝和一些黑点,非常打眼。它根本没管我,自己一直在石头边寻寻觅觅,吃得很来神。
  我观察它很长一段时间,也无法引起它的注意。然后我飞奔回家,告诉安娜我刚才看见了什么。
  “那百分之百是食蚁兽啊,我们以前只看过灰色的,还没看见过黄色这么稀少的呢。”
  大伙儿跟我一块赶回去,拿着相机。
  等我们到了原点,针鼹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一块明显被刨开了的石头缝隙。
  很可惜,不过,安东尼说我的运气很好,可以看见它会交好运的!
  嘿嘿,是么?
  听说针鼹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会像刺猬那样卷成一个球,亮出尖刺呢!
  *越来越美,美奈*
  天还只微微亮,被人叫醒,说要去追逐太阳。
  “轰隆隆”,我们租了台摩托车,没有地图,出发吧。
  美奈比我们醒得早,渔民已经登上渔船,密密麻麻的渔船沿着海岸线摆放着。一天之计在于晨,劳作已经开始。
  一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辆,摩托车真的飞一样前进,红沙丘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找到了。可是太阳已经赶上了我们,笑嘻嘻地露出了半张脸。
  听说美奈是世界上唯一一处海水与沙漠共存的地方。这么小的地方,受着海风的滋润,却有沙丘。
  在一家饭馆吃了碗牛肉粉。老板借给我们两张垫子,“去滑沙吧”。
  一滑滑上了瘾。像七八岁时的样子,上上下下,乐此不疲。
  太阳已经仰起脸嘲笑我们时,才想起还要去白沙丘呢。戴上安全帽,我们再次呼啸着上路了。
  老板告诉我们也就35公里远,并画了张草图,说白了就是先左拐两次再右拐一次,基本就能看见了。
  搭摩托上路了,没想到岔道这么多,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我说要下车问路,同伴说没事,应该就到了。又穿越了许多村庄,许多田地,终于知道彻底迷路了。
  好不容易等来了几个年轻人,过去攀谈,这么年轻,可一句英语都不懂啊。我在地上抓了一把沙子,使劲地说:“White!White!”对方似乎明白,给我们指了方向。
  又开了一个小时,遥遥无期,油箱指针越来越靠近“E”,同伴都绝望了。就在这时,来了辆吉普车,直觉告诉我,那一定是昨天我们没有选择的包车进沙漠的方式(就因为包车一人10美元,而我们俩租个摩托车只要5美元)。窗口里飘出一截丝巾,乱颤得厉害。对,跟着那辆吉普车就对了,它一定是去白沙丘!
  慢慢地,一条碧蓝色的绸带出现在眼前,那不是坐大巴进入美奈时美得我差点叫起来的湖泊么?沙丘在耀眼的阳光下好像被吸收掉了本来的黄色,显出白色轮廓,原来如此,白沙丘。
  前面有一条沙路,轮胎有时会陷入沙子里,不得不放慢速度。可是美景就在眼前,心一急速度又上去了。
  就在我偏头看着那片湖的一刻,“扑通”,我们在沙地上划了个小扇形,人连车一起甩出去了。摩托车压在我的小腿上,嗷!同伴看起来比我还惨,脚趾都血淋淋的。
  那就走这段沙路吧。一瘸一拐,一辆货车过去,尘沙四起,直接把我整个包围。
  就在大呛了几口,再次睁开眼睛时,另一个骑摩托的男人出现在面前,他的车子后面有个邮包。
  我问他:“你是邮递员?”他点头。
  好,上车,去白沙丘入口!
  他送我到了入口,没一会儿,同伴也骑车到了。向邮递员道谢后,我俩找商店要了纱布包扎。
  此时我们看见了停着的吉普车,以及前方两位姑娘,一位戴着纱巾。
  白沙丘其实有些沙漠的规模了。
  两个“瘸子”已经顾不上滚烫的沙子了,我们在沙滩里欢呼了好一会儿,尽情在沙丘里翻滚。好几个沙丘连在一起卷出美丽的曲线,没有真正的沙漠的一望无垠,这里有些许沙漠的风情,还有湖泊作伴,瞧,还有荷花荷叶的点缀。没有比这更精华的了。
  一步一回头地和白沙丘告别。出了门来到路上,却发现邮递员又骑车停到我面前,表示要再次带我过那段沙路。他的技术相当好,过沙路时小小的起伏和转弯的曲线像按摩一样。过了沙路,他放我下来,跟我招手道别。他话不多,却在我心底留下一份感动。
  回来的路上,我们看见了美奈最美丽的场景。那是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只一只小船像钻石一样,一种力量,一种生命的气息,让它们坚定地迎接着每一次出海,付出全力,然后平静地等待收获的喜悦。
  停下来拍照吧?同伴显然也被震撼到了。
  不,继续开吧。
  一段稍微有些曲折的路途没有不快,回忆里是满满的愉悦。
  有泪珠掉下来,一股巨大的暖流在胸口激荡,那是幸福,因为我终于终于,在路上。
  *“靴子国”的男人们*
  ……
  米兰站。
  主角是米兰大教堂的门卫。
  我在大教堂待了快两个小时,正在看靠近天花板的窗花时,他呼唤我说:“你来自哪里啊?”
  “中国。”
  他立刻就换成了中文:“你好!”
  “你好!”
  “漂亮,你好漂亮!”
  我感觉他拿我当复读机,本能地后退了一步。
  “谢谢。”我准备离开。
  “来吧,我可以单独放你进来,不过待会儿你要陪我喝咖啡。”
  他身后是一个需要付费的珍宝阁。我摇摇头走了。
  还是米兰。
  第一次开通欧铁通票,准备订趟从米兰到威尼斯的火车。那时候还不懂,而欧铁时刻表显示了从米兰到威尼斯的车全部要预订,我想就两个小时车程还要预订啊,以后岂不惨了?
  排队一个多小时,等到了一位帅小伙,他敏捷地办好一切手续,啪!欧铁通票被盖章正式生效了。
  “你到哪啊?”
  “威尼斯。”
  “Wow,那里美惨啦。”
  “是呀是呀!”被这么一肯定,心情大好。
  “我和你一起去好么?”他突然来这么一句,捏着我的票,等我回答。
  “好!”我笑靥如花,其实心里想:你这不务正业,工作时间还要挑逗顾客!
  “那我现在就买和你一起的票!”然后“噼里啪啦”,键盘一顿乱敲。
  吓坏我了,万一他自真搞出张票来,我可Hold不住!
  ……

前言/序言


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 在纷繁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疗愈。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如影随形,我们常常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丢失了与自己对话的机会,遗忘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身体的疲惫尚且可以通过休息来缓解,而心灵的创伤与焦灼,却往往需要更深沉的滋养。这时,旅行,便悄然成为一种疗愈的契机,一种重塑自我的修行。 《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并非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邀约,邀请你踏上一段回归内心、拥抱疗愈的旅程。这本书将带你探索那些能够安抚灵魂、滋养心灵的旅行方式和目的地,让你在行走中,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找回内心的平和与力量。 什么是治愈系旅行? 治愈系旅行,顾名思义,是以“疗愈”为核心目的的旅行。它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打卡,也非追求刺激的探险之旅。治愈系旅行更注重的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一种与自然、与文化、与自我的深度连接。它是一种放慢脚步,感受当下,倾听内心声音的旅行方式。 在这里,旅途中的每一个片段,都可能成为你心灵成长的阶梯。可以是清晨在山谷中听到的鸟鸣,可以是夕阳下染红海平线的壮丽,可以是与当地淳朴居民一次偶然的交流,亦或是独自一人在古老寺庙中感受到的宁静。治愈系旅行,不拘泥于形式,它存在于你对世界的感受,以及你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之中。 治愈系旅行的多元面向 这本书将从多个维度,为你深入解析治愈系旅行的丰富内涵: 亲近自然,重拾生命本源: 自然是最好的疗愈师。远离城市的喧嚣,置身于绿意盎然的山林、浩瀚无垠的星空、碧波荡漾的湖泊,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呼吸清新的空气,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书中将介绍那些能够让你与自然深度对话的目的地,例如: 隐居山林的静谧之所: 探寻那些隐藏在深山老林中的古朴村落,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生活。也许是藏区的静谧寺庙,让你在酥油灯的微光中感受信仰的力量;也许是江南水乡的烟雨小巷,让你在白墙黛瓦间寻觅诗意。在那里,你可以漫步古道,倾听风的低语,感受岁月的沉淀,让浮躁的心渐渐沉静。 拥抱海洋的疗愈能量: 海洋拥有无尽的蓝色,它能够包容一切,也能冲刷掉一切的烦恼。书中将推荐那些拥有绝美海岸线、适合冥想与放松的海岛与海湾。你可以赤脚走在细腻的沙滩上,感受海浪温柔的拍打,让阳光洒满全身,让海风吹散内心的阴霾。或许是马尔代夫的碧海蓝天,让你在无边无际的蓝色中忘却尘世;或许是东南亚海岛的日落,让你在金色的余晖中找回内心的平静。 探索森林的生命力量: 森林是地球的肺,也是心灵的庇护所。漫步在葱郁的森林中,呼吸带着泥土与植物芬芳的空气,聆听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你会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勃勃生机。书中将介绍那些拥有丰富生态系统、适合徒步与探索的森林公园。在原始森林中,你将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感受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文化体验,丰富心灵的地图: 深度的人文探索,同样是治愈系旅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进陌生的文化,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包容。 古老文明的低语: 探访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城、古镇、遗迹,去感受不同文明的独特魅力。也许是意大利的罗马,让你在古罗马竞技场的断壁残垣中回溯历史的辉煌;也许是中国的古丝绸之路,让你在骆驼的铃声中感受千年的商旅传奇。在这些地方,你可以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鸣,让心灵在时光的长河中得到沉淀。 艺术与创意的灵感碰撞: 艺术是心灵的语言,能够直接触动我们的情感。书中将推荐那些拥有丰富艺术氛围的城市和地区,例如那些充满独立画廊、街头艺术、音乐表演的城市。你可以漫步在充满创意气息的街区,感受艺术家的热情与灵感,或许还能参与一些艺术体验课程,亲手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传统手工艺的温度: 学习和体验一项古老的手工艺,不仅能让你获得一项新技能,更能让你在专注的劳作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书中将介绍那些保留着传统手工艺的村落,例如陶瓷制作、竹编、刺绣等。亲手制作一件物品,感受材料的温度,体会匠人的专注,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具疗愈意义的体验。 身心调养,重塑内在的平衡: 治愈系旅行,更是对身心健康的深度关怀。它鼓励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去关照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心灵。 静修与冥想的实践: 瑜伽、冥想、正念练习,这些都是能够帮助我们回归内心、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书中将推荐一些提供专业静修课程的场所,让你在专业的指导下,学习如何通过呼吸、体式和专注,来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的探索: 关注身体的需求,选择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书中将介绍一些推崇健康饮食理念的餐厅、农场,以及那些鼓励有机生活、慢食主义的旅行目的地。你会发现,用心地对待自己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深沉的爱。 正念行走与内观: 所谓的“正念行走”,就是带着觉知去行走,去感受每一步的踩踏,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去倾听内心的声音。书中将倡导这种带着觉知的旅行方式,让你在旅途中,不再只是匆匆的过客,而是真正地融入其中,去体验每一个当下。 如何开启你的治愈系旅程? 明确你的需求: 在出发前,先问问自己,你最渴望在这次旅行中获得什么?是内心的平静,是灵感的激发,还是身体的放松?明确的需求,将帮助你选择更适合的目的地和旅行方式。 精心规划,但不失随性: 治愈系旅行并非完全没有计划,适度的规划能够让你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找到心仪的体验。但同时,也要保留一些随性,允许计划之外的惊喜出现。 慢下来,去感受: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放慢脚步。不要被行程表束缚,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发呆,去观察,去感受。用心去品味当地的美食,用心去倾听当地的故事,用心去与当地的人交流。 拥抱独处: 很多时候,独处是最好的疗愈方式。给自己留出充足的独处时间,与自己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 记录与反思: 旅途中,可以用文字、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下你的感受与思考。在旅途结束后,通过反思,将旅行中的体验转化为内在成长的动力。 《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它鼓励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探索那些能够滋养心灵的旅行方式。它告诉你,旅行不只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愿这本书成为你开启心灵疗愈之旅的启明灯,让你在每一次的行走中,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爱上治愈系旅行,就是爱上自己,爱上生活。 这是一场与世界的对话,更是一场与心灵的对话。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充满爱的治愈系旅程,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遇见那个更温柔、更强大、更完整的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旅行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目的地的推荐,更像是一本心灵的指南。我一直以为,旅行就是放下工作,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放松,但这本书告诉我,旅行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让我看到了旅行中蕴含的“修行”二字,那种内省、成长,以及与自然、与人、与自己的深刻连接。书里的一些章节,尤其是关于“放下执念”和“接纳不完美”的部分,让我感触颇深。在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状况,比如天气突变,比如行程被打乱,又或者是一些小小的失落。过去的我,可能会因此感到沮丧和烦躁,但这本书教会我,这些都是旅行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重要的不是阻止它们的发生,而是如何用一种更平和、更接纳的心态去面对。它引导我去发现,即使在看似“不顺利”的过程中,也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深刻的领悟。我开始尝试在旅行中,放下那些非要达成不可的目标,而是顺其自然,去享受每一次呼吸,每一次遇见。那些关于“倾听内心的声音”的描述,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写进了我心坎里,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治愈,是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旅行,正是达到这一境界的绝佳途径。

评分

读完《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冗长的说教,而是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讲述着关于旅行,关于生活,关于成长的点滴感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治愈系旅行”的定义,它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冒险,也不是那种纸醉金迷的享乐,而是那种能够触及灵魂深处,让人感受到宁静、温暖和力量的旅程。书中描述的每一个场景,无论是清晨山间的薄雾,还是黄昏海边的晚霞,都仿佛跃然纸上,让我身临其境。我甚至能够感受到海风拂过脸颊的温柔,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在描绘风景的同时,也穿插了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思考。她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如何与陌生人建立联系,如何在孤独中找到力量,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开始意识到,旅行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剥离掉生活中的重重伪装,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自己。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旅行的期待,不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生活,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和从容。

评分

初翻开这本书,就被它温婉的标题吸引了,《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我一直觉得,旅行不仅仅是换个地方看看风景,更是一种与自己内心的对话。这本书让我对“修行”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禅院或深山,而是可以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甚至在我们踏上旅途的那一刻,就已经悄然展开。我特别喜欢它描述的那些目的地,不是声名赫赫的大都市,而是那些藏在地图角落,充满故事和人情味的小镇,或是那些能让人瞬间静下来的自然秘境。书中关于如何“慢下来”的建议,让我深思。我们总是习惯于匆匆赶路,追逐下一个景点,却忽略了途中的风景,以及那些触动我们心灵的瞬间。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她在旅途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生活态度,都像一盏盏温暖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我开始反思,我的旅行,是不是也可以少一些打卡式的匆忙,多一些沉浸式的体验?是否可以在陌生的街头,找一家咖啡馆,静静地坐上一个下午,感受当地的脉搏?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在我迷茫的时候,轻轻地推了我一把,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更富有人生况味,也更贴近灵魂的旅行方式。

评分

当我拿到《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旅行的书籍实在太多了。然而,这本书却出乎意料地打动了我。它没有那种刻意追求的“心灵鸡汤”的调调,反而更像是一次真诚的分享。作者用一种非常细腻、个人化的视角,去描绘她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我尤其喜欢她对于“连接”的探讨。她不仅仅关注风景本身的美丽,更关注人在旅途中的情感体验,以及与当地人、与自然产生的微妙联系。书中有很多让我眼前一亮的小故事,比如她如何在异国他乡,通过一个简单的微笑,和一个陌生人分享片刻的温暖;又比如,她如何在一场意外的徒步中,发现了隐藏在困难中的惊喜。这些细节,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真实,也非常有力量。它告诉我,旅行不仅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拓展。它让我们有机会跳出日常的樊笼,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去理解不同的文化,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下一次旅行,是否应该更注重心灵的滋养,是否应该去探索那些能够让我感到平静和疗愈的地方。它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旅行更深层次的可能性。

评分

《旅行即修行:爱上治愈系旅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老朋友在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必须怎样”的旅行理论,而是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导演读者去思考“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一直认为,旅行中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那些昂贵的纪念品,也不是拍出来的漂亮照片,而是那些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内心世界的体验。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作者对于“放慢脚步,去感受”的强调,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那种“到此一游”的旅行模式。她鼓励我们在旅途中,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倾听,去品味。比如,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不急于去景点,而是走进当地的市场,和摊贩聊聊天,感受市井的烟火气;或者是在一个宁静的湖边,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坐着,看云卷云舒,感受时间的流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蕴含着巨大的治愈力量。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刻意追求,而在于顺其自然,在于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它让我期待下一次的旅程,不再是为了某个目标,而是为了享受过程,为了与自己和世界更深的连接。

评分

内容经典,并且机智幽默。不仅讲了法国女人的健康饮食,还讲了她们的时尚、生活态度。这本书是对女性时尚和法式风格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之作。

评分

质量很好,非常满意,还会再来

评分

文字一般,可以看着玩儿

评分

还没看,买了好多书,包装还不错

评分

很值得看的书,有意思也有参考价值

评分

- 随时可见客的自然妆

评分

帮朋友买的,书还不错。

评分

很不错的书!!!!!!!!!

评分

旅行即是修行,一直在路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