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及应用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及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任智,姚玉坤,曹建玲 等 著
图书标签:
  • 无线网络
  • 自组织网络
  • 路由协议
  • MANET
  • 无线通信
  • 网络安全
  • 移动Ad-hoc网络
  • 优化算法
  • 性能评估
  • 协议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512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66753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计算机、通信工程等专业高年级学生或相关专业科技人员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及应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多种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路由协议及其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多种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现有和作者提出的路由协议及其应用。全书共分为七章。第1 章介绍无线自组织网络及其路由协议的基础知识,第2~6 章分别介绍移动Ad Hoc 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Mesh 网络、机会网络、车载Ad Hoc 网络、无线认知自组织网络、多跳卫星网络、水声传感器网络和无线体域网的路由协议及其应用,第7 章介绍了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设计的新技术。
  本书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图文并茂。在整体内容上注重点面结合,力求兼顾系统性、创新性和通俗性,可供从事相关研究和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教材。

作者简介

  任智,男,1971年出生,四川内江人,博士(后),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IEEE学会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员。1989.9-1993.7,在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就读本科并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9-2002.3,在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测量技术专业就读硕士研究生并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3-2005.12,在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就读博士研究生并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1-2008.2,在美国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从事无线网络方向博士后研究;2008.3,到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相关技术。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无线自组织网络概述 1
1.1.1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1
1.1.2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主要特点 2
1.1.3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应用与发展 2
1.2 典型的无线自组织网络 4
1.2.1 移动Ad Hoc网络 4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 6
1.2.3 无线Mesh网络 8
1.2.4 机会网络 10
1.2.5 其他无线自组织网络 11
1.3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基础 23
1.3.1 传统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研究现状 24
1.3.2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设计条件与要求 24
1.3.3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的类型 27
1.3.4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的应用与发展 30
参考文献 32
第2章 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及其应用 36
2.1 概述 36
2.1.1 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与要求 36
2.1.2 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 37
2.1.3 移动Ad Hoc 网络典型路由协议 38
2.2 AODV路由协议优化研究 50
2.2.1 基于跨层设计的高效按需路由协议 50
2.2.2 基于跨层设计的Ad Hoc按需定向路由协议 55
2.2.3 基于MPR泛洪的按需路由协议 60
2.3 OLSR路由协议优化研究 66
2.3.1 基于拓扑维护的自适应多信道表驱动路由协议 66
2.3.2 基于源路由的并发多径表驱动路由协议 72
2.4 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应用 77
参考文献 77
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及其应用 80
3.1 概述 80
3.1.1 路由协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81
3.1.2 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简介 81
3.2 LEACH路由协议优化研究 88
3.2.1 一种多轮分簇的分环多跳路由协议 88
3.2.2 基于定向天线阵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路由协议 93
3.2.3 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 97
3.3 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路由协议的优化研究 101
3.3.1 一种跨层设计的节能双向最小跳数路由协议 101
3.3.2 一种能耗均衡的最小跳路由协议 106
3.4 ZigBee路由协议优化研究 110
3.4.1 一种能耗均衡的混合路由协议 110
3.4.2 一种高效低时延的ZigBee网络多径路由协议 114
3.4.3 一种能耗均衡的高效跨层路由协议 119
3.4.4 基于邻居信息的Zigbee网络高效路由协议 122
3.5 移动Sink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优化研究 126
3.5.1 一种低时延的移动Sink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126
3.5.2 一种低开销的移动Sink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131
3.6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应用 133
参考文献 134
第4章 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及其应用 138
4.1 概述 138
4.1.1 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138
4.1.2 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分类 140
4.1.3 典型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简介 140
4.2 WPAN Mesh网络中基于拓扑服务器的路由协议优化研究 150
4.2.1 基于自适应选路的高效能耗均衡路由协议 151
4.2.2 一种带自适应快速路由修复策略的路由协议 156
4.3 认知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优化研究 160
4.3.1 基于主用户行为的稳定路由协议 160
4.3.2 基于主用户活跃度的高稳定低时延路由协议 165
4.4 一种快速的最小化期望端到端时延路由协议 170
4.4.1 最小化期望端到端时延路由判据 170
4.4.2 最小化期望端到端时延路由判据的改进 171
4.4.3 新的最小化期望端到端时延路由协议的性能 172
4.5 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的应用 173
参考文献 174
第5章 机会网络路由协议及其应用 177
5.1 概述 177
5.1.1 机会网络路由协议设计的关键问题 178
5.1.2 机会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 178
5.1.3 典型的机会网络路由协议简介 179
5.2 Epidemic路由协议优化研究 183
5.2.1 基于分组索引增量交互的高效低时延路由协议 184
5.2.2 基于邻居信息交换的机会网络高效低时延路由协议 187
5.2.3 基于网络编码的高效路由协议 189
5.2.4 带免疫机制的低开销机会网络路由协议 193
5.2.5 基于自适应矢量压缩的路由协议 196
5.3 Ferry路由协议优化研究 199
5.3.1 基于FIMF的低能耗路由协议 200
5.3.2 基于FIMF的低时延路由协议 205
5.4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优化研究 210
5.4.1 基于DIG的低时延路由协议 211
5.4.2 基于DREAM的低能耗路由协议 216
5.5 机会网络路由协议的应用 223
参考文献 224
第6章 其他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及其应用 227
6.1 车载Ad Hoc网络路由协议 227
6.1.1 典型的车载Ad Hoc网络路由协议 227
6.1.2 车载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应用 231
6.2 认知无线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及其应用 232
6.2.1 典型的认知无线Ad Hoc网络路由协议 232
6.2.2 认知无线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应用 236
6.3 多跳卫星网络的路由协议及其应用 237
6.3.1 多跳卫星网络中的典型路由协议 237
6.3.2 一种改进的高效LEO卫星网络路由协议 241
6.3.3 多跳卫星网络路由协议的应用 246
6.4 水声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246
6.4.1 典型的水声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 246
6.4.2 水声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应用 251
6.5 无线体域网路由协议及其应用 252
6.5.1 无线体域网中的典型路由协议 252
6.5.2 无线体域网路由协议的应用 256
参考文献 257
第7章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设计新技术 261
7.1 跨层优化 261
7.1.1 跨层优化简介 261
7.1.2 典型的跨层优化路由协议 265
7.1.3 基于相遇节点跨层感知的机会网络高效低时延路由协议 267
7.1.4 基于跨层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双向梯度路由协议 270
7.2 网络编码 273
7.2.1 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274
7.2.2 网络编码的优点 275
7.2.3 基于MAODV协议的网络编码方案 276
7.2.4 基于网络编码的机会网络高效路由协议 278
7.3 绿色节能路由协议 281
7.3.1 绿色节能路由协议的含义和特点 282
7.3.2 典型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节能路由协议 282
7.3.3 基于跨层设计的能量高效路由协议 284
7.3.4 基于跨层功率控制的机会网络节能路由协议 287
7.3.5 基于异步休眠调度的机会网络节能路由协议 289
7.4 无线Ad Hoc网络机会路由协议 292
7.4.1 机会路由的基本思想及优势 292
7.4.2 典型的机会路由协议 294
7.5 基于博弈论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 296
7.5.1 博弈论概述 297
7.5.2 典型的基于博弈论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 298
7.5.3 一种基于Barter的高效改进路由协议 301
7.6 其他新发展方向 303
7.6.1 节点自供能 303
7.6.2 网络层次扁平化 308
7.6.3 移动社会网络路由 309
7.6.4 粒子群优化 310
参考文献 311

前言/序言

  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种由带有无线通信装置的计算机设备通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方式形成的分布式数据传输自治系统。它融合了无线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两类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工作在网络层的路由协议是实现网络路由功能的规则和约定,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体系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网络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书以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类别为线索,以路由协议为核心,以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为支撑,采用自顶向下的视角,对当前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个全面、综合、新颖的介绍。以移动AdHoc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Mesh网络、机会网络等无线自组织网络为背景,本书介绍了多种经典和作者提出的路由协议,并对它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使得这些路由协议的原理和应用易被各个层次的读者所理解,力求在不损失分析深度和逻辑严谨性的前提下,为每种路由协议给出深入浅出的说明。同时,还介绍了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研究和设计的新领域,如网络编码、基于博弈论的节点自私性抑制、节点自供能、移动社会网络路由等,尽量让读者了解到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发展的前沿和方向。
  本书着重对四种典型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多个路由协议及其改进方案进行了翔实的论述和深入的研究,具有论述全面、系统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力求突出创新性和研究深度,同时仍不失通俗性。
  本书中的每一章都给出了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路由协议或一个相关的主题。路由协议是用文字加插图的方式来描述的,从原理、步骤、特点等方面依次进行介绍,尽量给读者呈现一个脉络清晰的印象,使对网络和协议接触不多的人也能看懂。
  本书是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方面的新作,积淀了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全书的架构设计和内容取舍由任智负责,本书第1章、第2章、第4章、第5章由姚玉坤负责编写,第3章、第6章由曹建玲、姚玉坤负责编写,第7章由任智负责编写,全书的统稿和审校由姚玉坤负责。雷宏江参与了第2章、第4章的编写,陈前斌教授对全书的完成提出了宝贵意见。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陈曦、余志龙、徐亚伟、刘文辉、杨及开、余俊、王冠、孙希胜、易建琼、彭双、索建伟、任海、王路路、王敏、彭晨、黄希凯、武杨、刘艳伟等研究生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并绘制和修改了相关插图,在此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本书的撰写和出版工作得到重庆邮电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的大力资助,在此表示诚挚感谢!此外,非常感谢显中教授和曾孝平教授对本书出版给予的宝贵支持!
  本书可供从事相关研究和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无线网络及路由协议相关课程使用。由于作者的水平和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谅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作者
  于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2014年12月18日
智能家居中的物联网安全:构建可信的互联生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家居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愿景,而是悄然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实。从智能灯泡、恒温器到安防摄像头、扫地机器人,物联网(IoT)设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丰富着我们的居住体验,带来了便利、舒适和效率的提升。然而,在这股智能化浪潮之下,一股潜在的危机也随之涌现——物联网安全。智能家居设备数量的激增,以及它们之间复杂且日益互联的网络,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对家庭隐私、财产安全甚至人身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物联网安全挑战的深度剖析 智能家居的安全隐患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其独特的架构和技术特点。首先,设备碎片化与标准化缺失是核心问题之一。市场上存在着数以万计的物联网设备,它们来自不同的厂商,采用各异的通信协议和安全标准。这种多样性导致了统一的安全管理和防护变得异常困难。许多设备在出厂时就可能存在固有的安全漏洞,或者缺乏必要的安全更新机制,使其成为网络攻击的薄弱环节。 其次,数据隐私泄露风险不容忽视。智能家居设备收集了大量关于用户生活习惯、作息规律、地理位置乃至家庭成员信息的数据。一旦这些数据被窃取或滥用,将可能导致身份盗窃、财产损失,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例如,智能门锁的密码被破解,安全摄像头的画面被非法访问,都可能将家庭暴露在危险之中。 再者,网络攻击的复杂性与演变性给安全防护带来了持续的压力。攻击者不断改进其攻击手段,从简单的密码破解到复杂的DDoS攻击、恶意软件植入,再到针对特定设备的定制化攻击,都可能对智能家居网络造成破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许多物联网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有限,难以部署复杂的安全软件,使得它们更容易成为僵尸网络的一部分,被用于发起更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形成“恶意循环”。 此外,用户安全意识的不足也加剧了物联网安全问题的严峻性。许多用户在享受智能设备带来的便利时,往往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例如使用弱密码、不及时更新固件、不重视网络设置等。这种“疏忽”往往是攻击者最容易利用的突破口。 构建可信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策略 面对上述挑战,构建一个安全、可信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涉及厂商、技术开发者、监管机构以及用户自身。 1. 强化设备设计与生产的安全标准: “安全设计”理念的普及: 制造商在产品研发的早期阶段就应将安全性作为核心考量,而非事后弥补。这包括采用安全的硬件设计(如安全芯片)、加密通信协议(如TLS/SSL)、以及提供定期的固件更新和安全补丁。 最小权限原则的应用: 设备在设计时应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仅获取完成其功能所必需的数据和访问权限。例如,智能插座无需访问家庭照片库。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机制的完善: 采用强身份认证机制,如多因素认证(MFA),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控制设备。同时,对设备间的通信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防止越权访问。 供应链安全管理: 确保物联网设备生产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防止恶意硬件或软件被植入。 2. 提升网络层面的安全防护能力: 安全的家庭网络配置: 用户应使用复杂的Wi-Fi密码,启用WPA3加密,并考虑为物联网设备创建一个单独的访客网络,将其与主要的家庭网络隔离,降低攻击扩散的风险。 路由器安全加固: 定期更新路由器固件,更改默认管理员密码,并禁用不必要的远程访问功能。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的部署: 在家庭网络边缘部署具备物联网安全防护能力的IDS/IPS,能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识别并阻止潜在的攻击行为。 利用云端安全服务: 许多物联网平台和服务提供商都在不断增强其云端安全能力,包括数据加密、异常行为检测、漏洞扫描等,用户应充分利用这些服务。 3. 加强数据隐私保护与合规性: 透明的数据收集与使用政策: 设备制造商和平台服务商应向用户清晰地说明其收集的数据类型、收集目的、存储方式以及共享范围,并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 数据加密与匿名化处理: 对敏感的用户数据进行端到端加密,并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匿名化或去标识化处理,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如GDPR、CCPA等数据保护法规,确保用户隐私得到充分保障。 用户对数据的控制权: 用户应有权访问、修改或删除其个人数据,并能够撤销数据收集的授权。 4.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与能力: 普及物联网安全知识: 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高用户对智能家居安全风险的认识,以及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技能。 提供易于理解的安全指南: 设备制造商和平台服务商应提供简单明了的安全设置指南,帮助用户轻松配置和管理设备安全。 鼓励用户定期检查与更新: 提醒用户定期检查设备固件更新,关注安全公告,并对不使用的设备进行安全处理。 建立安全响应机制: 当发生安全事件时,用户应知晓如何报告问题,并及时获得技术支持。 5. 推动行业协作与标准化发展: 行业安全标准的制定与推广: 鼓励行业组织制定统一的物联网安全标准和认证体系,推动行业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 信息共享与威胁情报交流: 建立厂商、安全研究机构之间的威胁情报共享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新的安全威胁。 跨平台互操作性的安全保障: 在推动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的同时,确保不同平台之间的安全通信和数据交换。 智能家居安全带来的新机遇 虽然物联网安全挑战重重,但这也催生了新的发展机遇。对安全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为网络安全企业、安全芯片制造商、安全软件开发商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对具备物联网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也急剧增加。 展望未来 智能家居的安全之路任重道远,需要技术创新、政策引导、行业自律以及用户参与的协同发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安全意识的普遍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智能家居将更加安全、可靠,真正成为我们温馨、安心的数字港湾。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守护我们日益智能化的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逻辑严谨,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的核心概念。从基础理论的铺垫,到各种经典与前沿协议的详细介绍,再到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精彩实践,整个过程都显得非常流畅和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路由协议的比较分析,它能够帮助我快速理解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选择哪种协议会更为合适。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即使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也能够轻松理解。而且,书中关于“应用”的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看到了MANET技术如何被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从智能家居到工业自动化,再到城市管理,它的身影无处不在。这些案例让我对MANET的实际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未来更多可能性的想象。这本书不仅是学习MANET路由协议的宝贵资料,更是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的绝佳指南,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把握这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评分

初读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宏大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各种路由协议,而是将无线自组织网络(MANET)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审视,从网络的诞生、发展到其面临的挑战,都有着清晰的脉络。书中所描绘的MANET,如同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每个节点都自主地承担着路由的责任,这种去中心化的特性本身就充满了魅力。我特别关注到书中对不同路由协议的分类和比较,这让我得以系统地理解各个协议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路径。例如,一些协议可能更侧重于路径的创建和维护的效率,而另一些则可能更强调网络的鲁棒性和对动态变化的适应能力。这种多维度的分析,让我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理解为什么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选择不同的路由策略。书中对“应用”部分的着墨,也让我眼前一亮。我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领域,比如物联网、移动互联等,这些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我非常好奇,这些看似普通的网络技术背后,是如何依靠MANET的路由协议来支撑其高效运行的。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案例,揭示MANET在这些领域的独特价值和潜在的创新应用。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开启了一段探索无线自组织网络奥秘的旅程,充满了惊喜与启迪。从理论的深度到实践的广度,它都展现出了非凡的价值。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路由协议”的处理方式,它不是简单地列举,而是深入剖析了每种协议的设计哲学、算法细节以及性能权衡。让我对那些在复杂网络环境中默默工作的“隐形英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注意到书中提到了不少关于协议的仿真和实验分析,这对于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和评估协议的性能至关重要。这让我相信,书中的内容是经过严谨的科学验证的。而更令我兴奋的是,“应用”这一部分。我看到了MANET如何在各种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发挥作用,例如在偏远地区提供通信支持,在紧急情况下建立临时的通信网络,甚至在军事行动中保障信息的畅通。这些生动的案例,让我看到了MANET技术的实际意义和广阔前景。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将这些先进的路由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为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通信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印象深刻,简洁却又不失科技感,封面上那交织的光线仿佛预示着书中内容对复杂网络连接的深入探讨。当我翻开第一页,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我并非此领域的专家,但从目录和章节标题来看,书中对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相当详尽的介绍。特别是那些关于路由协议的章节,光是标题就让我对不同协议的特性、优势以及适用场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注意到书中提到了诸如AODV、DSR、OLSR等经典协议,这让我非常期待能够了解它们是如何在没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的。而且,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书中似乎还着重于“应用”层面,这对于我这样希望了解技术实际落地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吸引力。我猜想,书中可能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来展示这些路由协议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比如在应急通信、战场环境、传感器网络等领域,它们是如何发挥关键作用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研究,更能为工程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我尤其期待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路由协议,以及如何对这些协议进行优化和改进。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其对技术前沿的敏锐捕捉和对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不断演进的网络世界,感受着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无限可能。书中对于路由协议的介绍,并非止步于现有的成熟技术,而是触及了许多新兴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挑战。我注意到一些章节似乎在探讨如何应对MANET在高密度、高移动性场景下的性能瓶颈,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来优化路由决策。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MANET的未来发展方向,也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特别是书中关于“应用”部分的论述,让我对MANET的实际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一个概念,而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看到了一些关于智能交通、灾难救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案例,这些都让我对MANET在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上的巨大潜力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种将理论研究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做法,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充满智慧和前瞻性的洞察报告,它能够激发我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的热情。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书印刷质量不错,送货很快,内容嘛,路由技术分类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评分

不错,专业书籍,没得说的,赞

评分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及应用

评分

正版书籍 给好评 质量很好

评分

还可以,值得购买. 理论性强

评分

我需要发票。

评分

新书看着很舒服

评分

我需要发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