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九栋是我小时候住过的一栋楼,现在这栋楼已经被炸掉了,重新盖起了一幢更高更大的九栋,我的这些文字只与那些旧楼有关。——邹静之
内容简介
《九栋(精装本)》是诗人、作家、剧作家邹静之的一部文学力作。
《九栋(精装本)》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九栋》描绘了作者少年时期在北京某机关大院的成长历程,第二部分《风中沙粒》则讲述了作者作为知青在北大荒的青春岁月,整个作品情感深厚,笔触精湛,同时折射出那个年代中国大陆独特的时代气息。
作者简介
邹静之,男,1952年生。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著有诗集《幡》、《邹静之诗选》;散文集《美人与匾》、《神秘的汁液》、《知青咸淡录》、《风中沙粒》;小说诗文集《骑马上街的三哥》;戏剧集《邹静之戏剧集》等。
创作影视作品:电视剧《琉璃厂传奇》《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五月槐花香》、《倾城之恋》;电影《千里走单骑》、《一代宗师》、《归来》等。
创作戏剧作品:歌剧《夜宴》、《西施》;话剧《我爱桃花》、《莲花》、《操场》、《花事如期》;京剧《新白蛇传》等。
目录
九栋
引子
八天
垃圾车
抓住的匙子
标本
图案
房勇的公鸡
段五
笊篱天线
春天
生病
我爱奚小妹
鸡血
羊坊店
坛子人
小儿无赖
风中 沙粒
一只茶杯
一支牙膏皮
一个脸盆
斑蝥虫
避雷针
第一次割麦
毫毛
假领子
酒嗝
破
春天
伐木
扛包
拉琴是一种技艺
劳动(三则)
青蔓
谈心
伪造的情书
想起些人
作曲
走火
女的
一个偏方
语录时代的颗粒
装病
那样的女子,那样的布
欣嫂
因为门德尔松
后记
附录诗十首
精彩书摘
《九栋(精装本)》:
他手里的那只肉鸟睡着。
姚男说,干吗扫墓在春游前边呀。他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等着春游,随便去哪,他常在春游的前一夜睡不着觉,他把装了面包和水壶的书包放在床头,他总是做那种起床起晚了的梦,春游的汽车开走了,他一个人在集合的地点哭泣。每次这个梦的结尾都是他下定决心,远离这个城市远离所有的人,他觉得委屈。
那只小肉鸟的皮特别老,有青色的皱纹,如果翻过来,能看见它的肚子一起一伏,在呼吸。刚生下来的鸟又丑又老,慢慢才会长得年轻像一只小鸟,这和人一生下来像个小老头一样。如果现在把这只鸟,扔到空中去,它肯定像块泥巴一样落下来摔碎。
干吗不扔呢,它要真死了的时候,就摔不碎了。
姚男说今年扫墓最好玩了,那么多墓碑被推倒了,有的打了大黑又,连平时准备了的歌都没唱,他看见有一个人的墓碑上写的是——这个人是搞女人死的,死得活该。我说,我也看见了。他又说,写什么也没用,反正他死了,他什么都不知道,给他唱歌,骂他,他都不知道,我如果死了就把自己埋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就像没赶上春游一样,独自地死,远走高飞。
……
前言/序言
再版序
流水
2009年下半年,狗子来电话,想在他就职的法律出版社帮我出本书。
陆续寄去了一些文稿。
2010年初夏的一天晚上,在太阳园门口的小卖部前,与狗子把出版《九栋》的合同签定,高星也在,三人分喝啤酒。
6—9月就书稿的筛选及一些编辑问题,与狗子通话及互发邮件。
为《九栋》题写书名。
2010年10月,《九栋》出版。首印5000册,自购500册。
2011年2月,《九栋》入选《时代周刊》2010年被低估了的十本书。
2011年,出版社加印2000册。
2012年初春,狗子与编辑高山到半山枫林,谈出精装本的想法。
秋天,经悦然、徐累引见,认识华文翻译家程异先生。(之后,程异先生《九栋》的译文得到了PEN的翻译资金,并在英美的刊物上刊登了一些片断。)
2013年底,高山来电:《九栋》书已售馨,合同也已过期,准备重签合同,出精装本。
2014年8月,狗子、高山、易明群,到半山枫林谈再版事。
2014年9月,重签《九栋》再版合同。
2014年9月出书四年后,重读《九栋》,感受良多——怀旧如怀春,其隐秘之处,得而复失。
2014年9月30日
九栋:一段关于家的记忆与传承 引子: 九栋,这三个字,并非仅仅是一个建筑物的代号,它更像是一个符号,一种情感的寄托,一段被时光尘封却又历久弥新的记忆。它代表着一个家,一个家族,一群人,一段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生活图景。精装本的《九栋》,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那些曾经在这栋房子里发生过的故事,那些流淌在血脉中的情感,那些代代相传的智慧与温暖。 一、 老房子的故事:时光的印记与温度 九栋,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用沉默诉说着往昔的岁月。它的砖瓦,每一块都浸润着风雨的洗礼;它的窗棂,每一扇都映照过春夏秋冬的更迭。作者并非直接描绘九栋的宏伟或精致,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九栋的每一个角落,都赋予了生命与情感。 晨曦微露的静谧: 想象一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蒙着薄薄一层灰尘的玻璃窗,落在吱呀作响的地板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陈年木头的味道,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炊烟的香气。那是九栋苏醒的时刻,安静而祥和。作者会捕捉这样的瞬间,用文字勾勒出老房子特有的宁静与安详。 午后斜阳的暖意: 当太阳爬上中天,光线透过树叶的缝隙,在院子里投下斑驳的光影。也许是爷爷奶奶在院子里晒太阳,手中摇着蒲扇,嘴里聊着陈年的往事;也许是孩子们在廊下追逐嬉戏,笑声回荡在老宅的院墙内。九栋的午后,总是充满了温暖与惬意,一种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 月光下的沉思: 夜晚降临,当家家户户灯火阑珊,九栋却在静谧的月光下,展现出另一种别样的韵味。月光透过高大的梧桐树叶,洒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映出点点银辉。也许是母亲在院子里纳凉,望着星空,思念远方的亲人;也许是父亲在书房里,灯光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九栋的夜晚,是反思的时刻,是情感得以沉淀的时刻。 细节的温度: 作者的笔下,九栋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故事。可能是某个墙角新刷的白灰,掩盖不住的旧日痕迹;可能是某个门栓上磨损的铜绿,承载了多少次开关的记忆;可能是某个窗台上摆放的、早已干枯的花朵,却依旧保留着主人的用心。这些细节,仿佛是九栋的“毛孔”,透露出它曾经鲜活的生命力。 二、 家人的故事:血脉的连接与情感的羁绊 九栋之所以被称为“九栋”,是因为它承载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生活。而这栋房子,也成为了连接这些家人的情感纽带。作者并不刻意去堆砌宏大的家族史,而是从最细微处,描绘出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 祖辈的智慧与坚韧: 祖辈是九栋的奠基者,他们的身影,或许已经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却深刻地烙印在九栋的每一处。他们勤劳朴实,将汗水与智慧倾注在九栋的建设与维护上。他们经历过时代的变迁,见证过风雨的侵袭,却始终坚守着一份家园的信念。作者可能会通过回忆,通过老一辈人留下的物件,来展现他们的品格。 父母的辛劳与付出: 父母是九栋的守护者,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的日子,或许不尽如人意,但他们从未停止为这个家奔波劳碌。从早到晚的辛勤工作,为孩子们铺就一条更平坦的人生道路。他们的爱,深沉而内敛,藏在每一次的叮嘱,每一次的默默付出之中。作者会捕捉父母在九栋里忙碌的身影,他们脸上岁月的痕迹,以及他们眼中对家人的深情。 子女的成长与离别: 在九栋里,一代代子女成长起来,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也在这里经历了青春的迷茫与叛逆。九栋见证了他们的欢笑与泪水,见证了他们的考试成绩,他们的青涩爱恋,以及最终的离家闯荡。每一次的离别,都给九栋带来一丝淡淡的感伤,但也孕育着对未来的希望。 亲情的温暖与羁绊: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家人身在何处,九栋始终是他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节日里,家人团聚在九栋,共享天伦之乐;遇到困难时,家人会回到九栋,寻求慰藉与支持。亲情的羁绊,是九栋最动人的旋律,也是作者在字里行间反复吟咏的主题。 三、 生活的印记:那些平凡却动人的细节 九栋的故事,并非惊心动魄的传奇,更多的是那些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这些细节,或许平凡,却因为与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变得格外有温度和意义。 餐桌上的烟火气: 作者会细腻地描绘九栋的厨房,灶台上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的味道。餐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母亲的手艺,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即使是最普通的家常菜,在九栋的餐桌上,也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温暖。 院子里的四季轮回: 九栋的院子,就像一个微缩的自然生态。春天,桃花盛开,带来芬芳;夏天,绿树成荫,带来清凉;秋天,落叶满地,带来诗意;冬天,白雪皑皑,带来宁静。院子里的四季轮回,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更替。 老物件的时代印记: 九栋里或许还保留着一些老物件,比如一台老式收音机,一个掉了漆的衣柜,一本泛黄的相册。这些老物件,是时代的见证,也是家族记忆的载体。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唤醒着家人沉睡的记忆。 邻里间的温情: 九栋,也并非与世隔绝。它坐落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社区里,邻里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照与帮助。也许是隔壁王奶奶送来的自家种的蔬菜,也许是楼下李叔叔帮忙修理坏掉的门锁。这些来自外部的善意,也构成了九栋生活的一部分。 四、 情感的升华:家的意义与传承 《九栋》所要传达的,绝不仅仅是对一栋房子的描绘,更是对“家”这个概念的深刻诠释。它探讨了家在一个人生命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家的精神传承下去。 家是根: 无论走到哪里,九栋始终是那个最深的根,是无论如何也割舍不掉的牵绊。它是最初的记忆,是最初的安全感,是最初的归属感。 家是港湾: 在人生的风雨中,家是那个永远为你敞开的避风港。它给予温暖,给予力量,给予重新出发的勇气。 家是传承: 家不仅仅是物理的空间,更是精神的延续。九栋所承载的,是家族的价值观,是家人的情感,是世代相传的文化。作者通过描绘九栋的故事,实际上是在探讨如何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下一代。 时间的价值: 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九栋》提醒我们,要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珍视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家”的意义,不仅仅是居住的空间,更是情感的寄托,生命的源泉。 结语: 精装本的《九栋》,是一本用心写就的书。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有着最真挚的情感,最细腻的描绘,最动人的力量。它邀请读者走进九栋,走进那个平凡而温馨的家,去感受那份久违的温暖,去体会那份深刻的羁绊,去思考“家”的真正含义。它是一本读完后,会让人心生宁静,又充满力量的书,仿佛自己也曾在九栋的某个角落,留下过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