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实秋经典雅舍系列全新修订珍藏版,具有极大收藏价值。
2梁实秋是一代散文大师,《雅舍小品》是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集,刷新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纪录。
3所写事物看似平常,却分外有趣。机智闪烁的文字中透出作者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恬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4这些妙趣横生的文字提醒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被我们忽略的美与乐,且让我们懂得了如何享受生活,如何自娱,如何自乐。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集,所描绘的都是寻常事物,或一茶一酒,或一草一木。这些机智闪烁、谐趣横生的文字,透露出的不仅是作者细致入微的洞察力,还有他那恬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梁实秋的小品文自成风格,在语言上文白相济,有着别样的幽默和雅趣。他曾言此书为“写作自遣”,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本书让无数读者懂得了如何享受生活,学会了如何自遣、如何自娱、如何自乐。
梁实秋(1902—1987),
原名梁治华,笔名子佳、秋郎等。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梁实秋学贯中西,一生笔耕不辍,其中散文创作尤为突出,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纪录。不论是调侃柴米油盐,还是描摹风花雪月,抑或探讨琴棋书画,他的文字都清雅简洁,充满幽默和智慧。代表作主要有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谈吃》《雅舍忆旧》,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沉思录》,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等。
★说不清我这是第几次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全集了,每次读读笑笑,赞叹连连。
——艾小柯
★实秋不但能说会道,写起或译起来,下笔千言,谐而不俗。
——冰心
★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
——季羡林
第一辑
眼观人间001
雅舍 / 003
书房 / 006
文房四宝 / 009
下棋 / 016
写字 / 018
画展 / 020
读画 / 022
看报 / 024
书 / 026
我看电视 / 029
不亦快哉 / 032
信 / 034
匿名信 / 036
洋罪 / 039
结婚典礼 / 042
婚礼 / 045
照相 / 048
旅行 / 051
球赛 / 054
高尔夫 / 057
胡须 / 060
头发 / 062
理发 / 064
洗澡 / 067
衣裳 / 069
领带 / 072
鞵(鞋) / 074
垃圾 / 076
病 / 078
疟 / 080
睡 / 082
梦 / 085
运动 / 088
退休 / 091
讲价 / 093
看相 / 096
第二辑
心窥世相097
鼾 / 099
聋 / 102
谦让 / 105
第六伦 / 107
握手(一) / 110
握手(二) / 112
排队 / 114
客 / 117
送行 / 119
“旁若无人” / 122
幸灾乐祸 / 125
汽车 / 127
穷 / 130
同学 / 133
大学教授 / 136
乞丐 / 137
诗人 / 140
医生 / 143
警察 / 146
暴发户 / 149
好汉 / 152
观光 / 155
音乐 / 157
脸谱 / 160
厌恶女性者 / 163
女人 / 165
男人 / 168
孩子 / 170
哈佛的嬉皮少年 / 173
老年 / 175
中年 / 177
猪 / 180
狗 / 183
鸟 / 185
第三辑
情系北平187
北平的冬天 / 189
北平的街道 / 192
北平的垃圾 / 195
北平年景 / 197
台北家居 / 200
平山堂记 / 204
故都乡情 / 207
同乡 / 209
东安市场 / 212
双城记 / 217
窗外 / 223
过年 / 226
正月十二 / 228
爆竹 / 231
对联 / 234
雪 / 237
滑竿 / 239
痰盂 / 242
干屎橛 / 244
图章 / 246
算命 / 249
商店礼貌 / 252
喜筵 / 255
听戏听戏,不是看戏 / 258
放风筝 / 261
偏方 / 265
旧 / 268
树 / 271
不 亦 快 哉
金圣叹作“三十三不亦快哉”,快人快语,读来亦觉快意。不过快意之事未必人人尽同,因为观点不同时势有异。就观察所及,试编列若干则如下。
其一,晨光熹微之际,人牵犬(或犬牵人),徐步红砖道上,呼吸新鲜空气,纵犬奔驰,任其在电线杆上或新栽树上便溺留念,或是在红砖上排出一摊狗屎以为点缀。庄子曰:道在屎溺。大道无所不在,不简秽贱,当然人犬亦应无所差别。人因散步而精神爽,犬因排泄而一身轻,而且可以保持自己家门以内之环境清洁,不亦快哉!
其一,烈日下行道上,口燥舌干,忽见路边有卖甘蔗者,急忙买得两根,一手挥舞,一手持就口边,才咬一口即入佳境,随走随嚼,旁若无人,蔗滓随嚼随吐。人生贵适意,兼可为“你丢我捡”者制造工作机会,潇洒自如,不亦快哉!
其一,早起,穿着有条纹的睡衣裤,趿着凉鞋,抱红泥小火炉置街门外,手持破蒲扇,对着火炉徐徐扇之,俄而浓烟上腾,火星四射,直到天地霰缊,一片模糊。烟火中人,谁能不事炊爨?这是表示国泰民安,有米下锅,不亦快哉!
其一,天近黎明,牌局甫散,匆匆登车回府。车进巷口距家门尚有三五十码之处,任司机狂按喇叭,其声呜呜然,一声比一声近,一声比一声急,门房里有人竖着耳朵等候这听惯了的喇叭声已久,于是在车刚刚开到之际,两扇黑漆大铁门呀然而开,然后又轰的一声关闭。不费吹灰之力就使得街坊四邻矍然惊醒,翻个身再也不能入睡,只好瞪着大眼等待天明。轻而易举地执行了牝鸡司晨的事务,不亦快哉!
其一,放学回家,精神愉快,一路上和伙伴们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尚不足以畅叙幽情,忽见左右住宅门前都装有电铃,铃虽设而常不响,岂不形同虚设?于是举臂舒腕,伸出食指,在每个钮上按戳一下。随后,就有人仓皇应门,有人倒屣而出,有人厉声叱问,有人伸头探问而瞠目结舌。躲在暗处把这些现象尽收眼底,略施小技,无伤大雅,不亦快哉!
其一,隔着墙头看见人家院内有葡萄架,结实累累,虽然不及“草龙珠”那样圆、“马乳”那样长、“水晶”那样白,看着纵不流涎三尺,亦觉手痒。爬上墙头,用竹竿横扫之,狼藉满地,损人而不利己,索性呼朋引类乘昏夜越墙而入,放心大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饱餐一顿。松鼠偷葡萄,何须问主人,不亦快哉!
其一,通衢大道,十字路口,不许人行。行人必须上天桥,下地道,岂有此理!豪杰之士不理会这一套,直入虎口,左躲右闪,居然波罗蜜多达彼岸,回头一看天桥上黑压压的人群犹在蠕动,路边的警察戟指大骂,暴躁如雷,而无可奈我何。这时节颔首示意,报以微笑,扬长而去,不亦快哉!
其一,宋周紫芝《竹坡诗话》:“……有一人,极廉介,一日有家问,即令灭官烛,取私烛阅书,阅毕,命秉官烛如初。”做官的人迂腐若是,岂不可嗤!衙门机关皆有公用之信纸信封,任人领用,从中抓起一叠塞入公事包里,带回家去,可供写私信、发请柬、寄谢帖之用,顺手牵羊,取不伤廉,不亦快哉!
其一,逛书肆,看书展,琳琅满目,真是到了琅嬛福地。趁人潮拥挤看守者穷于肆应之际,纳书入怀,携归细赏,虽蒙贼名,不失为雅,不亦快哉!
其一,电话铃响,错误常居十之二三,且常于高枕而眠之时发生,而其人声势汹汹,了无歉意,可恼可恼。在临睡之前或任何不欲遭受干扰的时间,把电话机翻转过来,打开底部,略做手脚,使铃变得喑哑。如是则电话可以随时打出去,而外面无法随时打进来,主动操之于我,不亦快哉!
其一,生儿育女,成凤成龙,由大学卒业,而漂洋过海,而学业有成,而落户定居,而缔结良缘。从此螽斯衍庆,大事已毕,允宜在报端大刊广告,红色套印,敬告诸亲友,兼令天下人闻知,光耀门楣,不亦快哉!
……
初次接触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就被他那股子“不动声色”的韵味所吸引。他的文字,不像某些大家那样磅礴大气,也不似某些作家那样尖锐犀利,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读他的文章,就像在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友家中做客,听他娓娓道来,不急不躁,却字字珠玑,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领悟了许多人生道理。 他写“看花”,写得那样细腻,仿佛能闻到花香,触摸到花瓣的质感。他不仅仅是在描绘花的形态,更是在描绘他对花的感受,对生命美的感悟。他笔下的花,不再是单纯的植物,而是承载着情感,寄托着思绪的精灵。这种将寻常事物赋予生命和情感的能力,不得不令人佩服。 先生对于“忙”的理解,也别有一番见解。他并非提倡人们整日无所事事,而是指出,真正的忙碌,应该是忙得有意义,忙得有价值。他反对那种为了忙而忙,或者被琐事缠身的无效忙碌。他更推崇一种有节奏、有目标、能带来内心平静和充实的忙碌。这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社畜”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雅舍小品》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的态度。无论描写的是令人捧腹的趣事,还是触动人心的感悟,先生的笔调总是那么沉稳,那么客观。他不会去刻意煽情,也不会去强行说教,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受。这种“留白”的艺术,反而更具力量。 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如此美好。即使在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也可以找到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梁实秋先生用他那淡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几分诗意和韵味。
评分《雅舍小品》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那种不动声色的洞察力。梁实秋先生似乎拥有一双看透世事的慧眼,却又从不锐利,总是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他笔下的文字,不带任何矫揉造作,如同涓涓细流,缓缓地注入你的心田,让你在不经意间,就触碰到那些关于人生、关于生活的真相。 他写“教育”,写得那样朴实,却又直击要害。他批评那些脱离实际的教育方式,提倡回归本源,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他的观点,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他反对填鸭式的教学,强调因材施教,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先生对于“食物”的热爱,也体现在字里行间。他不仅仅是在描写食物的味道,更是在描写食物背后所承载的人情味和文化气息。他能从一道简单的菜肴中,品出人生的百味,也能从一次家常的聚餐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种对生活细节的珍视,让他的文字充满了温暖。 《雅舍小品》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关于“从容”。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内心的从容,是多么重要。先生的文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从容的气质。他不会因为外界的纷纷扰扰而乱了阵脚,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内心节奏,用一种平和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文学作品,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生活的“人生指南”。它没有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那些跌宕起伏的命运,但它却能让你在平凡的日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平静和力量。
评分对于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我总觉得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他的文字,像一股清流,涤荡着现代社会过于喧嚣的心灵。置身于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洪流裹挟,丢失了与自己对话的时间,也失去了欣赏生活细微之处的敏感。先生的笔,恰恰带领我们回到了那个慢下来的时光,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他写“抱怨”,写得那么贴切,仿佛是替我们说出了心底深处那些难以启齿的委屈。但细细品味,又会发现,那些抱怨背后,其实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完美的不懈追求,以及那份不甘平庸的执着。他并没有停留在抱怨本身,而是通过对抱怨的剖析,展现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又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引导我们去理解,去宽容。 先生对于“雅”的理解,也十分独到。这种“雅”,并非高高在上的脱俗,而是根植于生活,一种从容、淡定的气质。他可以在粗茶淡饭中品出滋味,可以在寻常巷陌中发现情趣。他的“雅”,是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尊重,是一种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更是一种对自我品格的锤炼。读他的文章,你会不自觉地被这种“雅”所感染,想要去过一种更有质感的生活。 《雅舍小品》不仅仅是梁实秋先生个人的生活记录,更是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缩影。从他笔下的衣食住行,到他对于人际交往的观察,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他的文字,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过去,也让我们思考现在。 总而言之,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生活的启示。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在最平凡的日常之中;真正的幸福,也无需刻意去追求,它就蕴藏在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里。
评分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总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置身于民国时期那个温婉而又充满风骨的年代,与先生一起,在雅舍中品茶、论道,看窗外细雨绵绵,听檐下燕语呢喃。先生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哲理,却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世事的洞察,以及那份淡然处世的智慧。 他笔下的生活场景,琐碎却又真实。无论是描绘一件寻常物件的来历,还是讲述一段街头巷尾的趣闻,都能让你会心一笑,感受到那份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比如他写“骂雨”,写得那么生动活切,仿佛真的能听到那细密的雨丝敲打在窗棂上的声音,也能感受到他那略带嗔怪又不失幽默的语气。又比如写“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那些懵懂稚嫩的喜怒哀乐,都仿佛昨日重现,让人怀念起自己那段纯真美好的时光。 先生对于人情世故的体察,更是入木三分。他对世间百态的观察,既有清醒的认知,又不失温和的理解。他能看到人性的复杂,却不苛责;他能品味世事的无常,却能泰然处之。读他的文章,你会觉得,原来人生中的许多烦恼,是可以被这样轻描淡写地化解的;原来,做一个通透而又善良的人,是如此的迷人。 《雅舍小品》最吸引我的,便是那种淡淡的忧伤中透露出的豁达,以及在琐碎生活中提炼出的诗意。先生的文字,像一杯陈年的黄酒,初品微涩,再品甘醇,三品则回味无穷。他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最真实的生活,也传递了最深刻的道理。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到一份宁静,一份力量。
评分在阅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的过程中,我常常被一种独特的“疏离感”所吸引。这种疏离,并非冷漠,而是一种超脱,一种旁观者的清明。他似乎总是站在一个略微远一点的位置,静静地观察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用一种不动声色的笔触,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他写“朋友”,写得那样真实,又带着一丝无可奈何的感伤。他看到了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贵,也看到了情谊可能面临的挑战。他没有去歌颂那些虚无缥缈的友情,而是实实在在地描写了朋友相处中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暖,那些摩擦,那些渐行渐远,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先生对于“阅读”的见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他认为,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充实精神,提升自我。他推崇那些能够带来思考,能够滋养心灵的书籍,反对那些流于表面的快餐文化。他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精神食粮”。 《雅舍小品》最打动我的,是那种淡淡的幽默感。梁实秋先生的幽默,不像相声段子那样密集,而是渗透在字里行间,一种不动声色的调侃,一种不动声色的讽刺。他用这种方式,化解了许多生活的苦涩,也让我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反思自己。 这本书,像一个老友,静静地坐在那里,和你分享他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话语,也许不那么惊世骇俗,但却句句都带着生活的智慧,带着岁月的沉淀。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原来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可以被这样轻松地化解;原来,做一个平和、通透的人,是多么的美好。
评分一次买了六本,慢慢看,书的质量挺好,第二天就收到货,好!
评分可以把
评分物流快,书也好值得购买
评分好书,是正版的,物美价廉。推荐。
评分不错的图书,很好看的好评最多
评分很好的书,包装也好?
评分不错,经典
评分收到,希望早点读完它,值得推荐
评分字迹太淡,,看着不舒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