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湾教语文 从故事开始学古文

我在台湾教语文 从故事开始学古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诗佳 著
图书标签:
  • 台湾
  • 语文教学
  • 古文
  • 故事教学
  • 中小学
  • 教材
  • 文化
  • 教育
  • 华语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05619
版次:1
商品编码:116884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我在台湾教语文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80
字数:144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教孩子用中华智慧来建设日常生活

■上一堂有情怀的语文课,培养真正具备理解、表达、思考能力的完整行为能力人

■用文化的、自由的、传承的台湾语文教育,重塑孩子的独立人格

■给现行语文教育的一剂“补药”

■让孩子学到的东西,在考试结束之后仍然对人生有着重要价值

■适合中国孩子的语文课 多位教育界人士强力推荐


内容简介

  台湾金牌语文老师高诗佳,用发散性思维,带领孩子从多角度多侧面来看古人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增进对中国古代的道德、秩序的理解。本书从《古文观止》与历代的笔记小说、传奇、古典小说中精心挑选,精选出重要的经典古文50篇和名句50则,让孩子在增强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一同分享古人的智慧。

作者简介

  高诗佳,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台湾创意语文名师、作文师资培训专业讲师、语文教育书籍畅销作家、《国语日报周刊》专栏执笔、《幼狮文艺》“学测作文轻松学”专栏执笔、“新汇流基金会”网络专栏“诗佳老师的绘本阅读”执笔、《未来少年》“高诗佳创意作文”专栏执笔。为帮助学生们更自由轻松地读经、读诗与写作,高诗佳老师所研发出系列作文与阅读学习法,已在台湾广受台湾老师、家长及学生的肯定。

内页插图

目录

【春秋】
1.烛之武的离间计003
2.退避三舍的用心007
3.多行不义的后果012
4.是谁杀了国君?017
5.信任的真谛022
6.没有嘴唇,牙齿就会受寒026
7.子鱼论作战030
8.一鼓作气的奥妙035
9.介之推的风骨040
10.王孙满用言词退敌045
11.勾践雪耻复国050
12.勤奋方能成材055
13.只用眼神表达的悲哀060
【战国】
14.人不可以无耻067
15.技艺的最高境界071
【汉】
16.战胜虚荣心079
17.触龙说服赵太后084
18.颜镯说服齐王089
19.人才的重要094
20.望帝春心托杜鹃099
21.鸡鸣狗盗的领袖104
22.屈原和渔夫109
23.人不可貌相114
24.幽默的说服力118
25.智勇双全的蔺相如123
【魏晋南北朝】
26.宋定伯卖鬼131
27.桃花源奇幻旅程136
28.眉间尺的复仇141
29.此物最相思146
30.才德兼备的许允妇151
【唐】
31.泥水匠王承福159
32.少年勇士区寄164
33.死亡与赋税169
34.驴子的下场173
【宋】
35.英雄如梦,人生如戏179
36.天才不学成庸才184
37.隐侠方山子传奇189
【明】
38.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197
39.挂羊头卖狗肉201
40.小病不医,成大病205
41.深藏不露真豪杰209
【清】
42.逆旅小子217
43.一日为师,终生为父221
44.聪明的鱼226
45.千古奇女费宫人230
46.诈骗的伎俩235
47.吃果子要拜树头240
48.鹅笼夫人传奇245
49.口技惊四座250
50.想象力就是超能力255
【附录】
1.烛之武退秦师261
2.介之推不言禄264

精彩书摘

  1烛之武的离间计
  (春秋·左丘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经典故事】
  外头来报:“晋公子重耳一行人正向国都走来。”
  郑文公摆摆手说:“我知道了,退下吧!”却没有交代任何话。
  大夫叔瞻上前劝告:“听说晋公子贤明,他的随从都是国家的栋梁,又与大王同姓姬,有同宗的情谊,应该以礼节迎接。”
  郑文公摇了摇头,说:“从自己的国家逃出来、又经过我国的公子实在太多了,怎可能都按礼仪接待呢!”
  叔瞻建议:“您如果不打算以礼相待和重耳交个朋友,不如杀掉他,免得将来遭到他的报复。”
  郑文公哈哈大笑,根本不相信重耳有那么大的能耐报复自己,也没有听从劝告礼遇重耳。后来重耳终于回到晋国,即位为晋文公。
  过了几年,晋国、秦国联合起来围攻郑。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泛南,随时可以发动攻击。晋文公对大夫子犯说:“在我逃难时,郑伯不以礼相待而态度冷淡,这就算了,郑还和楚国亲近,显然对我有二心。今天我就要一举灭了郑国!”
  郑文公坐在大殿上,得知晋、秦联手攻来,焦急得不得了。大夫佚之狐思索了片刻,提出建议:“国家正在危急存亡之际,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军一定撤走,晋军就无法独自进攻了。”郑文公听后便下令召见烛之武。
  烛之武见了郑文公,却慢条斯理地推辞道:“臣壮年时还远不如他人,现在老了更不中用啦。”
  郑文公放低姿态说道:“唉,我不能及早任用你,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你,是我的错。但郑国灭亡,对你也不是什么好事啊!”烛之武便答应了。
  到了晚上,烛之武就在腰间绑了根绳子,吊下城去求见秦穆公。他见了秦穆公就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已经知道要亡。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利,那就没话说了。但是越过别国,以别人的土地当作自己的国境,那是很难的。您这么做,等于是灭掉郑国来增加晋国的土地,晋国扩大了,您就削弱了啊!”
  果然秦穆公面色一变,心想自己从未考虑过这点。
  烛之武察言观色,接着说:“如果您不攻打郑国,而以郑作为东方的盟友,只要贵国有使者来,郑可以供应所缺,对您没有害处啊!而且您曾经对晋文公有恩,晋君承诺要给您焦、瑕二地作为报答,但他早上才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防备秦军,这是您早就知道的。晋哪里会满足呢?既在东边的郑国开拓疆域,又想在西边扩展领土,未来如果不侵犯秦国,那要到哪里取得土地呢?恐怕是晋君有意要削弱秦国才攻打郑,请您多加考虑。”
  秦穆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和郑国结盟,一起防卫晋国,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诗佳老师说
  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的话,是利用秦、晋两大强国之间的矛盾,分化两国的合作关系。秦、晋既合作联合攻郑,又存在着竞争和潜在的敌对关系,烛之武便见缝插针,从两国过去的恩怨切入:第一,指出晋国曾对秦穆公失信,有不良记录;第二,联合攻郑所为何来?是晋文公为报私仇及企图吞并郑国,但晋国距离郑国近而离秦国远,秦国耗费兵马攻郑,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而已,自己得不到利益,却便宜了晋。果然秦穆公退出。烛之武处处为秦穆公设想,因而能打动穆公的心。
  【漫画经典】
  名句经典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1之,不仁。——《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假如没有别人的力量,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依靠别人又反过来害他,这是不仁义的。比如说自己过了河,便把帮助自己过河的桥拆掉,达到目的之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这都不符合道义。相关词是“过河拆桥”。
  1敝:毁坏。
  ……

前言/序言


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 篇章序曲:当古老的回响遇见宝岛的晨曦 台湾,这座被碧海环绕的岛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多元的文化脉络。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我,一个语文教育的实践者,踏上了探索古文教学新路径的旅程。我的书,暂且名为《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论著,也不是对古代文学的陈腐梳理。它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读者可以看到台湾的教育土壤如何孕育出对古文学习的独特理解;它是一座桥,连接起现代学生的思维与古代文人的智慧;它更是一条河流,载着我与学生们,在“故事”的滋养下,溯游而上,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第一章:缘起——为何是古文?为何是台湾? 在现代社会,语文,尤其是古文,似乎常常被视为“不合时宜”的学科。考试的压力、应用的匮乏,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然而,古文的魅力,如同深埋地下的宝藏,一旦发掘,便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光彩。它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精华,情感的载体,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 选择台湾作为我教学的舞台,并非偶然。台湾的华人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又深受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其教育环境为古文教学的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里,我看到了学生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也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们对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因此,我的教学实践,便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环境中展开。 第二章:破冰——“故事”的力量,让古文不再遥远 “故事”是人类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学习媒介。我坚信,将古文的学习与引人入胜的故事相结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他们对古文的刻板印象。 我的教学方法,核心在于“故事化”。这意味着,我不会一开始就抛出晦涩的文言词语和复杂的句式,而是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切入。这些故事,可以是古代的传说、历史的片段,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情节,甚至可以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经过巧妙的改编,与古文的学习内容紧密联系。 例如,学习“之”字,我可能会讲述一个关于古代君臣之间关系的宫廷故事,用“之”字来表示所属、连接;学习“而”字,我可能会讲述一个关于两位好友分别的故事,用“而”字来连接前后动作,展现时间的流逝或情感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在听故事、品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触并理解了古文的意义和用法。 第三章:筑基——从“听”到“说”,再到“写”的古文炼金术 古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看懂”的层面,更要追求“运用”的能力。我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多维度展开的“炼金术”。 从“听”开始: 故事的讲述,首先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觉理解能力。我注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让故事在学生耳边“活”起来。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中加深对故事细节和其中古文词句的印象。 转向“说”: 在学生对故事和其中部分词句产生兴趣后,我会鼓励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文的意思,或者用古文的表达方式来描述现代的场景。这个过程,是将理解转化为表达的关键一步。例如,学习“甚”字,我会引导学生用“很”、“非常”来替换,并让他们尝试用“甚”来造句,表达程度的加深。 最终落脚“写”: 写作,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终关卡。我设计的写作练习,也并非传统的命题作文。我会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改编续写,或者用古文的风格来描写自己身边的生活。例如,学习了描绘景物的古文段落后,我可能会让学生尝试用类似的笔触来描写他们眼中的台湾风景。这个过程,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创造性输出的实践。 第四章:解码——古文背后的“人”与“情” 古文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智慧。我的教学,致力于帮助学生“解码”古文,理解字词背后的“人”与“情”。 体察作者心境: 在解读一段古文时,我不会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翻译,而是会引导学生去想象作者创作时的情境,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例如,读到李白《静夜思》,我会引导学生想象身处异乡的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抬头望月,心中涌起的思乡之情。学生们在代入情感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探寻文化底蕴: 古文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在教学中,我会穿插介绍与古文相关的历史典故、社会风俗、哲学思想等,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拓展人文知识,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例如,学习《论语》,我会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介绍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连接现代情感: 尽管时代变迁,但人类的基本情感是相通的。我会引导学生发现古文中的情感与现代情感的共通之处,让他们意识到,古人与我们一样,也会有喜悦、悲伤、爱恋、思念。这种情感上的连接,是消除古文隔阂、激发学习共鸣的重要途径。 第五章:实践——在课堂内外,点燃古文学习的星火 我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我深知,真正的学习,需要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课堂互动与游戏化: 课堂上,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如古文词语接龙、情景演绎、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我还引入一些与古文相关的游戏,如改编的“成语接龙”挑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 课外延伸与实践: 我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去发现生活中的古文元素。这可能是一块古老的牌匾,一篇历史文献的片段,甚至是一句流传至今的俗语。我还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参加文化讲座,让他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古文的魅力。 家校合作,共育古文之花: 我深信,家庭教育是古文学习的重要支撑。我也会与家长沟通,分享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鼓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引导孩子接触古文,如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等,共同营造学习古文的良好氛围。 第六章:回响——学生眼中的古文,以及未来的期许 当学生们不再将古文视为畏途,当他们开始主动去探究古文的奥秘,当他们能在古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人情味,读出智慧光芒,那便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这本书,记录了我在台湾教学的点点滴滴,也承载了我对古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期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更多人看到古文的价值,感受到古文的美丽,并愿意加入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 《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不仅仅是一本书名,它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体现,一份对古文教育的热忱的表达,以及对中华文化传承的美好期许。我希望,它能成为一束光,照亮更多学生学习古文的道路,让他们在古文的海洋中,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份宝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这个书名,就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了我对古文学习的平静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一直以来,我对古文的印象,都是“高冷”且“难懂”的。总觉得那是属于少数文人雅士的领域,与我这样普通人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然而,“从故事开始”这四个字,却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我开始想象,这扇窗后面,可能不是堆砌如山的字词解释,也不是晦涩难懂的语法分析,而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比如,讲到《鸿门宴》,会不会详细描绘项羽和刘邦在那个紧张时刻的心理博弈?讲到唐诗,会不会穿插李白纵情山水的豪迈,或是杜甫忧国忧民的深情?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走进古代中国的故事世界,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而且,“在台湾教语文”这样的地域性,也让我觉得充满了新鲜感,或许能够看到一些独特的视角和教学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让古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温度、有情感、有故事的宝藏。

评分

书名《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一出现,就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一直觉得,我们对于古文的认知,很大程度上被“应试教育”所塑造,变得死板而缺乏趣味。我们被要求记住词语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却很少有机会去了解这些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和情感。而“从故事开始”这几个字,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摆脱那种枯燥的“填鸭式”教学,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去串联起那些古文的精华。我想象着,作者或许会讲述一个关于诗人创作背景的趣闻,或者某个历史事件与某篇古文的关联,让读者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字句的含义,感受文字的魅力。尤其“在台湾教语文”这个背景,让我觉得这本书或许会带来一些与大陆传统教学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也许会更贴近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更容易被接受。我期待它能为我开启一个全新的古文学习体验,让我不再对古文感到畏惧,而是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它的美妙和价值,就像品一杯醇厚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我一直觉得古文离我们很遥远,枯燥乏味,但“故事”这个词立刻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一直觉得,学习任何东西,如果能找到最贴合人性的切入点,那效果会事半功倍。古人写下那些文字,背后一定有他们的故事、情感、时代背景。如果能从这些鲜活的故事出发,去理解字句的含义,去感受诗文的意境,那学习古文的过程,想必会是充满乐趣而非负担。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中学时学的古文,总让我们觉得像是被塞进了一个冰冷的知识体系?如果能像品味一部精彩的小说一样,去体会曹操的豪情壮志,去感受李白的洒脱不羁,去聆听苏轼的豁达人生,那古文的学习,或许会变成一种享受,一种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它有可能为那些对古文望而却步的人,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让古文不再是晦涩难懂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鲜活生命。我非常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个不一样的古文世界。

评分

当我看到《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这个书名时,一种久违的好奇心被点燃了。一直以来,我对古文的印象停留在课本上那些生涩的文字,以及需要反复背诵的解释。总觉得,学习古文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但是,“从故事开始”这几个字,立刻改变了我的看法。我开始想象,是不是作者会用讲述一个个历史人物的轶事,或是某个时代发生的趣闻,来串联起那些古文篇章?就像在听奶奶讲故事一样,在故事的起伏跌宕中,不知不觉地领悟了其中的道理,记住了其中的人物。我尤其期待,作者是否会分享一些她在台湾教学的独特经历,将台湾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古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古籍本身,更能与当下的生活产生关联。我一直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寓教于乐,是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体验。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它将不仅仅是一本古文学习书籍,更可能是一本能够唤醒我们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启蒙读物”。我渴望看到,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古文,在作者的笔下,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古文”这两个字有种莫名的畏惧感。总觉得那些字词、句子像是古代人留下的密码,解开它们需要艰深的学识和漫长的时间。然而,《我在台湾教语文:从故事开始学古文》这个书名,却像一股清流,瞬间消解了我一部分的抗拒。它点明了学习的方式——“从故事开始”。这让我联想到,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文,背后必然承载着作者彼时的心境、所处的环境,甚至是生活的琐事。如果能将这些故事抽丝剥茧地呈现出来,那么,我们学习古文,就不再是死记硬背生字僻词,而是走进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场景,去理解作者为何这样写,为何这样表达。就像品一杯陈年的老酒,你需要了解它的酿造过程、它生长在哪片土地,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我相信,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善于讲故事的语文老师,她能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那些看似高冷的古文,转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古文的精髓。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方式,对我这种“畏难”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内容一般,看看还可以吧,有一定的用处。北京时间我想你了?了!。

评分

挺好的,教我们要多思考,把课上得有趣,要是有些知识点总结或图片更好。

评分

书籍挺好的,是正版。下一步就是希望自己有闲暇的时间,可以用来看书。

评分

很好的教孩子的语文书,受益匪浅

评分

书不错,是正版。

评分

物超所值!很喜欢!

评分

别人推荐的书,看了一下应该是高年级的孩子看的,先屯着。质量很好。

评分

书很好,京东很给力,很划算

评分

台湾金牌语文教师高诗佳,用新鲜的方式教传统的文化,把时代悠远的寓言变成孩子容易接受的故事,并通过寓言教导孩子逆向思考,在阅读中学会树立自己的想法,反对被洗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