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肉苁蓉栽培技术丛书: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栽培技术》根据作者二十多年的肉苁蓉研究成果和长期积累的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的大规模人工种植经验,在系统介绍中药肉苁蓉的基原考证、肉苁蓉属植物的资源与分布、药材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产业化前景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属植物生物学基础,作为管花肉苁蓉寄主植物柽柳的育苗和造林技术,管花肉苁蓉的种子生产和大规模栽培技术,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管花肉苁蓉药材的采收、加工技术与贮藏方法,管花肉苁蓉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肉苁蓉的便方与使用方法,为管花肉苁蓉的大规模人工种植及其生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内容简介
肉苁蓉为著名的补益中药,具有提高性功能、抗衰老、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抗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和帕金森病、抗疲劳、保肝、通便等药理作用,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处方、中成药和保健产品,为我国西北地区名贵中药材之一,被誉为“沙漠人参”。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大量采挖,其野生资源已濒于枯竭。管花肉苁蓉为中药肉苁蓉的来源之一,分布于新疆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围地区,寄生于柽柳属植物(习称“红柳”)根上。为了解决肉苁蓉的资源问题,促进沙漠治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作者根据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积累的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的大规模人工种植经验,编著《肉苁蓉栽培技术丛书: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栽培技术》,系统介绍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的人工种植技术、管花肉苁蓉的采收和加工技术;同时,为了便于大家利用肉苁蓉进行养生保健,《肉苁蓉栽培技术丛书: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栽培技术》还简要介绍了肉苁蓉常用的单方、药膳及其制作方法。
《肉苁蓉栽培技术丛书: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栽培技术》适合于科技人员和农牧民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肉苁蓉的基原与功用论述
第二节 肉苁蓉属植物的资源与分布
第三节 肉苁蓉药材鉴定
第四节 肉苁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第五节 肉苁蓉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
第六节 肉苁蓉临床应用研究
第七节 肉苁蓉生态产业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属植物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管花肉苁蓉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柽柳属植物的生物学基础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柽柳属植物的造林技术
第一节 柽柳育苗
第二节 柽柳造林
第四章 管花肉苁蓉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第二节 优质种子生产方法
第三节 管花肉苁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管花肉苁蓉的栽培技术
第一节 种子处理
第二节 管花肉苁蓉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柽柳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管花肉苁蓉的病虫冻害及其防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管花肉苁蓉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第一节 管花肉苁蓉的采收
第二节 管花肉苁蓉的产地加工
第三节 贮藏
第八章 管花肉苁蓉的质量标准
第一节 管花肉苁蓉药材质量标准
第二节 管花肉苁蓉饮片质量标准
第三节 管花肉苁蓉鲜切饮片质量标准
第九章 肉苁蓉的便方与使用
第一节 单方及其用法
第二节 药膳及其制作方法
第三节 历代名方及其使用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肉苁蓉栽培技术丛书: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栽培技术》:
第一章 总论
肉苁蓉又名大芸(西北地区俗称)、苁蓉(《本草品汇精要》)、肉松蓉(《吴普本草》)、黑司令(《吴普本草》)、纵蓉(《本草经集注》)、地精(《石药尔雅》)、金笋(《现代实用巾药》),为著名的补益巾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功效,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为历代使用频度最高的补肾阳药物。《巾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的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以下称为“荒漠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和管花肉苁蓉Ctubulosa(Schenk)R.Wight干燥的肉质茎。研究表明,肉苁蓉主要含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及其苷类、木脂素及其苷类、寡糖酯类、多元醇、生物碱及多糖类等成分,具有提高性功能、抗衰老、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抗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抗疲劳、保肝、通便等多方面的作用。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入地认识肉苁蓉,本书在系统介绍管花肉苁蓉的人工种植和采收加T技术前,简要介绍中药肉苁蓉的用药历史、资源与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
第一节肉苁蓉的基原与功用论述
肉苁蓉使用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并对其形态特征、产地、生境及功用进行了描述。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肉苁蓉的用药历史、基原变迁及其功用,本节对其种类和功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肉苁蓉的基原论述
肉苁蓉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有“生山谷””1的记载。《名医别录》载肉苁蓉“生河西及代郡雁门,五月五日采,阴干。”当时的河西泛指甘肃的黄河以西地区,包括酒泉、张掖、武威等地区。代郡为今河北省蔚县西南及其附近地区,雁门为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以北、恒山以西地区。从前采集地下部分入药,一般在花期,“五月五日采”,即说明其花期为农历五月(现在的肉苁蓉花期为公历4-6月,与现在肉苁蓉属Cistanche植物的分布和花期基本相符)。
吴普日:“肉苁蓉,一名肉松蓉。生河西山阴地。长三、四寸,丛生。或代郡、雁门,二月至八月采,阴干用之。”从其产地河西山阴和代郡、雁门,形态长三、四寸,数株丛生来看,与盐生肉苁蓉Cistanchesalsa(C.A.Mev.)G.Beck相符。
……
前言/序言
《肉苁蓉栽培技术丛书: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栽培技术》 内容概览: 本套丛书聚焦于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肉苁蓉的栽培技术,尤其侧重于其中药用价值极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管花肉苁蓉。丛书将系统、深入地探讨管花肉苁蓉从选址、播种、管理到采收的完整栽培流程,并详尽阐述其特有的寄生生活方式,以及与之共生的关键寄主植物——柽柳的栽培管理技术。本套丛书旨在为广大肉苁蓉种植者、科研人员、林业工作者以及相关产业从业者提供一套全面、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南,以期推动肉苁蓉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药材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章:肉苁蓉的药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1.1 肉苁蓉的药用历史与传统应用 起源与发展:追溯肉苁蓉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历史,阐述其在历代医书中的记载与地位。 传统功效:详细解读肉苁蓉在中医理论中的药性、归经及主要功效,如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 经典名方:列举包含肉苁蓉的经典中药方剂,分析其配伍应用与临床疗效。 1.2 现代药理研究与保健应用 活性成分分析:介绍肉苁蓉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如多糖、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苯乙醇苷类等,并阐述其含量与分布。 药理作用机制:深入探讨现代药理学对肉苁蓉各项功效的科学解释,包括其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 保健食品与功能性产品开发:分析肉苁蓉在开发保健食品、功能性饮料、化妆品等领域的潜力与应用案例。 1.3 肉苁蓉的全球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国内市场分析:评估当前国内肉苁蓉的市场规模、消费群体、价格波动及主要产区。 国际市场潜力:探讨肉苁蓉在国际医药、保健品市场的需求情况,分析其出口潜力与贸易壁垒。 产业发展前景:预测肉苁蓉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建设等方面。 可持续发展挑战:分析当前肉苁蓉产业面临的野生资源枯竭、人工栽培技术瓶颈、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第二章:管花肉苁蓉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基础 2.1 管花肉苁蓉的植物学特征 寄生习性:详细描述管花肉苁蓉作为一种半寄生植物的独特生活方式,以及其对寄主植物的依赖性。 形态结构:图文并茂地展示管花肉苁蓉的根、茎、花、果、种子的形态特征,包括其地下茎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长周期:阐述管花肉苁蓉从种子萌发、寄生吸取营养、生长发育到成熟采收的整个生命周期。 2.2 管花肉苁蓉的生态学要求 气候条件:分析管花肉苁蓉适宜生长的气候类型,包括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光照强度、昼夜温差等。 土壤条件:阐述管花肉苁蓉对土壤的要求,如土壤类型、土质、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等。 地形与海拔:分析适宜的种植地形(如沙地、盐碱地)和海拔高度范围。 2.3 寄主植物柽柳的生物学特性 植物学特征:详细介绍柽柳(Tamarix)属植物的形态、分类、分布等基本信息。 寄生关系:深入研究柽柳与管花肉苁蓉之间的共生寄生关系,包括寄生点、吸取营养的方式等。 柽柳的生态适应性:分析柽柳在干旱、半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 2.4 优良品种的选择与鉴定 品种分类:介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管花肉苁蓉品种及其主要区别。 选育技术:探讨如何通过选育、嫁接等方式获得高产、优质的管花肉苁蓉新品种。 品种鉴定方法:介绍鉴定管花肉苁蓉品种纯度的方法,确保种植的品种符合标准。 第三章:寄主植物柽柳的栽培管理技术 3.1 柽柳的选址与繁殖 选址原则:根据土壤、水源、光照等条件,选择适宜柽柳生长的场地。 繁殖方法:详细介绍柽柳的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等多种繁殖技术,并分析其优缺点。 优良种苗的选择:指导如何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柽柳种苗。 3.2 柽柳的种植与移栽 种植密度与株行距:根据土壤肥力、管理方式等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 种植时间:选择适宜的种植季节,提高成活率。 种植技术:讲解 Planting Techniques ,如穴施基肥、覆膜保墒等。 移栽管理:介绍柽柳移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减少移栽伤亡。 3.3 柽柳的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科学灌溉,保证柽柳生长所需水分。 养分管理:讲解施肥种类、时期、用量,以及有机肥和化肥的合理搭配。 病虫害防治:识别柽柳常见的病虫害,介绍有效的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法。 修剪整形:根据实际情况,对柽柳进行修剪,促进其生长,提高其寄生能力。 土壤改良与盐碱地治理:针对特定土壤环境,提供土壤改良和盐碱地治理的技术方案。 3.4 柽柳的采收与利用 采收时间:确定柽柳枝条或根系的适宜采收时间。 采收方法:讲解正确的采收方法,避免损伤植株。 采收后的处理:介绍采收后的枝条或根系的晾晒、烘干、储存等处理方法。 第四章:管花肉苁蓉的人工栽培技术 4.1 栽培场地的选择与准备 选址要求:结合管花肉苁蓉的生态学要求,详细阐述适宜的栽培场地特征,包括土壤、气候、水源、寄主植物分布等。 场地清理与改造:介绍如何对选择的场地进行清理、平整,以及进行土壤改良、防风固沙等准备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必要的灌溉设施、排水系统、围栏等。 4.2 寄生材料的准备与处理 种子采集与贮藏:指导如何采集成熟的管花肉苁蓉种子,并进行有效的贮藏,保持其发芽率。 种子处理:介绍种子在播种前的处理方法,如浸种、脱涩等,以提高发芽率和寄生率。 寄主植物准备:强调在适宜季节、适宜条件下播种或移栽作为寄主的柽柳。 4.3 播种与寄生管理 播种方式与时间:详细介绍管花肉苁蓉的播种方式(如点播、撒播)以及最佳播种时间。 播种密度与深度:根据土壤条件和管理模式,确定合适的播种密度和深度。 播种后的管理:介绍播种后的覆土、保湿、防晒等关键管理措施。 寄生诱导与促进: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促进管花肉苁蓉种子萌发并成功寄生于柽柳根系。 4.4 生长管理与养分管理 幼苗期管理:关注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生理性病害。 寄生生长期的管理:在管花肉苁蓉地下茎生长发育阶段,重点关注土壤湿度、温度、通气性等。 合理施肥:根据管花肉苁蓉和柽柳的生长需求,科学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负面影响。 水分管理:确保栽培区域的土壤湿度适宜,防止过干或过湿。 4.5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常见病害识别:介绍管花肉苁蓉及柽柳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病害,如根腐病、叶枯病等,并提供鉴别方法。 常见虫害识别:列举可能发生的常见虫害,如地下害虫、叶部害虫等,并提供鉴别方法。 综合防治策略:强调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病虫害防治模式。 安全用药指导:提供安全、有效的农药使用建议,保障药材质量和生态环境。 4.6 采收与初加工 采收时机判断:根据管花肉苁蓉的成熟度(如地下茎的粗壮程度、颜色等),确定最佳采收时间。 采收方法:讲解安全、高效的采收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植株和土壤的损伤。 采收后的处理:介绍采收后的管花肉苁蓉的清洗、去杂、切片、晾晒或烘干等初加工技术。 质量控制:强调在初加工过程中对药材品质的把控,确保其符合药用标准。 第五章:栽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5.1 寄生率低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种子质量问题:种子活力差、贮藏不当等。 环境因素不适:土壤湿度、温度、pH值等不符合要求。 寄主植物生长不良:柽柳生长虚弱,无法提供充足养分。 病虫害侵扰:影响种子萌发或幼苗生长。 对策:优化种子处理,科学调控环境,加强寄主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 5.2 植株生长缓慢与矮小怎么办 养分不足:土壤肥力低下,施肥不当。 水分失调:长期干旱或涝灾。 光照不足:遮阴过重或种植密度过大。 病虫害影响:持续的病虫害削弱植株生长势。 对策:合理施肥,科学灌溉,改善光照条件,加强病虫害管理。 5.3 根部腐烂或病变的处理 病因分析:真菌、细菌侵染,土壤积水,通风不良等。 早期识别与诊断:观察植株叶片萎蔫、颜色异常等迹象。 防治措施:改善土壤排水,加强通风,选用抗病品种,适时药剂防治。 5.4 采收期产量偏低的原因与提升建议 品种选择不当:选用低产品种。 栽培管理粗放:忽视精细化管理。 寄生不成功:大量植株未成功寄生。 病虫害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对策:选用优良品种,精细化管理,提高寄生率,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治。 第六章:管花肉苁蓉标准化栽培体系的建立 6.1 绿色栽培理念与实践 环境友好型种植:强调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有机种植标准:介绍有机肉苁蓉的生产标准与认证流程。 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栽培模式。 6.2 质量控制与溯源体系 从源头把控:建立从种子、种苗到成品的质量追溯体系。 检测与标准:介绍药材成分检测方法,确保符合药典标准。 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 6.3 科技创新与未来发展方向 新品种选育与引进:持续进行高产、抗逆新品种的研发。 智能化栽培技术:探索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化管理。 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开发肉苁蓉的衍生物,提高产品附加值。 产业化发展战略:整合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 本套丛书的价值与意义: 专业性强: 内容涵盖了管花肉苁蓉和柽柳栽培的各个环节,技术性强,操作性好。 系统性全: 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操作,从病虫害防治到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技术框架。 科学性高: 融合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确保技术的前沿性和有效性。 实用性广: 适合不同规模的种植户、科研机构、企业及相关从业者参考借鉴。 市场导向: 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为种植者提供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栽培方案。 通过本套丛书的学习与实践,相信广大读者能够掌握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的科学栽培技术,克服生产中的难题,实现增产增收,为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