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从开端到1760年的权力史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Volume 1):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 1760]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从开端到1760年的权力史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Volume 1):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 176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迈克尔·曼(Michael Mann) 著,刘北成,李少军 译
图书标签:
  • 权力
  • 社会史
  • 历史
  • 政治史
  • 社会权力
  • 西方文明
  • 1760年之前
  • 历史学
  • 权力结构
  • 文明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ISBN:9787208131217
版次:2
商品编码:1174043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前沿
外文名称: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Volume 1):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 1760
开本:16开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从开端到1760年的权力史》是关于人类社会权力性质系列研究的第一卷。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从开端到1760年的权力史》作者定义了社会权力的四种来源,即经济、意识形态、军事和政治。通过从新石器时代,到地中海的古典时代、中世纪欧洲乃至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的权力叙述,探讨了这四种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舍弃了陈旧的“社会”概念,取而代之以一个重叠交叉的社会权力网络的模型。运用这个模型,作者在本卷中对国家的出现、社会分层、城市政治、军事帝国、宗教、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动态变化提供了自己的解释。

作者简介

  迈克尔·曼(Michael Mann),西方影响力极高的历史社会学家。牛津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教授。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LSE)、艾塞克斯大学和剑桥大学等。
  曼的的写作方式属于“终生写作”,著述不多却极为深刻,致力于探索人类社会权力的本质,近年来从对历史框架下的一般权力分析转向了对我们当代生活中的最阴暗角落的研究:人类中的大恶与现代性—民主的关系。
  主要著作有《社会权力的来源》(四卷,已完成两卷)、《不连贯的帝国》、《法西斯主义者》等。其中,长达数年跨度完成的《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二卷)获“全美社会学联合会”杰出学术著作奖,是社会学领域的权威著作,在西方思想界赢得了与马克斯·韦伯等量齐观的赞誉,曼本人也被视为韦伯之后最伟大的社会学家。而作为社会思想的里程碑,他的著作“表现出惊人的广博、罕见的深刻和雄辩的理论”。

目录

新版前言
中文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作为有组织的权力网络的社会
第二章 一般社会进化的结束:史前人如何躲避权力
第三章 美索不达米亚的分层、国家和多种权力行为者文明的出现
第四章 对分层、国家和多种权力行为者文明出现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最初的支配性帝国:强制性合作的辩证法
第六章 “印欧人”与铁器:扩张中的多样化权力网络
第七章 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分散化的多种权力行为者文明
第八章 复兴的支配性帝国:亚述和波斯
第九章 罗马人的领土型帝国
第十章 超越性意识形态:基督教信徒世界
第十一章 世界宗教的比较:儒教,伊斯兰教,(尤其是)印度种姓
第十二章 欧洲的动态发展(一):深入阶段,800至1155年
第十三章 欧洲的动态发展(二):协调性国家的兴起。1155至1477年
第十四章 欧洲的动态发展(三):国际资本主义与有机的民族国家,1477至1760年
第十五章 关于欧洲的结论:欧洲动力的解释——资本主义、基督教和国家
第十六章 农业社会世界历史发展的模式
译者后记

精彩书摘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从开端到1760年的权力史》:
  这些最初的社会突出程度如何?这取决于其中的人民受到限制的程度。伍德伯恩(Woodburn,1980,1981)作了这样的论证,即如果它们是“延迟回报”(delaye dretum)而不是“立即回报”(immediate return)的“劳动投入系统”,则原始社会中的永久性就是有保证的。在群体把劳动投入于创造工具、生活必需品、田地、水坝等等的地方,他们的经济回程就是延迟的,长期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是集中化的组织对于管理劳动、保护投入并分配其产品是必不可少的。让我们来考虑延迟回程的劳动投入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含义。第一种是在自然之中,也就是在土地和牲畜方面——种植庄稼,兴修水利,驯养家畜,等等。所有这些暗示地域的固定化。家畜的放牧场所可能是变动的,而庄稼,作为种子时是可以移动的,但除了这些例外,在自然界中的延迟回程投入越大,生产的地域固定性就越大。固定化的种植园艺学使得一个群体,至少是其核心成员受到约束。如果一个群体通过定期焚烧树桩使土地肥沃化,如果他们在草地上放牧牲畜,那么“刀耕火种”就使得他们在若干年中受到了约束。然后土壤肥力下降了。某些人移往他处,要么通过砍伐森林重复这一过程,要么去寻找轻质土的田地。整个群体几乎不可能作为一个单元迁徙,因为它的组织与旧的生态协调,而不适合移动或新的生态。较小的家族或毗邻的群体,大概伴随着年轻人的过分渲染,倾向于各奔东西。正如我们将会在本章后面看到的那样,永久性的社会组织还未产生。随处游荡的放牧者,特别是在草原型地带,是较少固定性的。然而,放牧者获得了不容易携带的物品、装备和各种不同的家畜;他们为了牲畜饲料,在草地放牧,交换产品等等而同农耕者发展关系。正如拉铁摩尔的评论,最地道的纯粹游牧者乃是贫穷的游牧者。不过,地域性束缚并不像就农耕者而言那样大。
  农耕者和放牧者可能还都因另外的原因而受到地域性束缚。与诸如水、木材那样的原材料或其他群体之家畜的临近性,或是在不同生态环境之间的交换网络中的战略定位,也都束缚人。所有这些因素中的最有约束力的是土地,它靠自然肥沃化,能支持永久性农业和牧业——位于河谷、湖边和易受洪涝和淤积的三角洲。那里的人口不寻常地受到了地域约束。别的地方典型变化较大,但比较采集-狩猎者却具有某些趋向更大固定化的倾向。
  第二,投入可以在生产和交换的社会关系之中,以劳动群组、劳动分工、市场等等为形式。这些是趋向于社会性而非地域性的固定化。有规律的劳动关系(没有军事力量)需要可见于人们之间的标准的信赖,这些人是同一群体——家庭、邻居、部落、宗族、村庄、阶级、民族、国家或不论什么——的成员。比较交换关系,这种情况对于生产来说更加真实,因为生产的合作性更强。标准的一致是合作的必要条件,它趋向于固化互动网络并促进一种公众的意识形态同一性。长时期的投入意味着一种在世代中间、甚至在活着的和将要出生者中间的更紧密地共享的文化。它拉紧了村庄和像部落那样的亲属集团的纽带,以暂时的连续性使之成为社会。
  然而,这种情况达到了什么程度?与采集-狩猎者相比较,农耕者更加固定。不过在生态之间并且贯穿时代,还是存在着变异性。由于季节、由于刀耕火种的循环(在砍树阶段比后来的合作更多),以及由于其他农业循环而带来的变动支撑着相当灵活的合作。还有,倘若灌溉是可能的,则禁闭的极端就是河谷的冲积平原。这需要远远超出农业规范的协作劳动,在下一章我将回过头来谈这一点。
  ……

前言/序言


《权力史:文明曙光与近代序曲》 这是一部宏大叙事,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漫长的人类历史,探索社会权力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演变与形塑。本书并非仅仅罗列帝王将相、战争征服,而是深入挖掘塑造人类社会结构、秩序与变革的根本动力——权力。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塑造文明曙光的古老土壤,追溯人类从原始群体走向复杂社会的过程中,权力如何萌芽、发展、组织,以及最终成为支配社会运转的核心要素。 第一部分:权力之源——文明的黎明与早期形态 在文明的初始阶段,权力并非集中于某个单一的实体,而是呈现出一种分散而多样的形态。从狩猎采集社会中首领的威望与经验,到早期农业社区中土地与资源的分配,权力的根基深植于生存与繁衍的必需之中。 血缘与宗族: 在早期社会,血缘关系是构建社会结构的最基本单位。族长、长老凭借其年龄、智慧或武力,在部落内部享有自然而然的权威。这种权力并非制度化的,而是建立在亲情、义务与忠诚之上,但其影响力足以协调群体行动,解决内部矛盾。我们将会看到,如何从分散的血缘单位逐渐形成更大规模的社会组织,而权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宗教与神权: 早期文明的兴起,往往伴随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超自然存在的信仰。祭司阶层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他们通过解读神意、主持仪式,成为沟通人与神之间的桥梁。这种宗教权力不仅是精神上的统治,也常常与物质财富、土地占有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紧密相连。本书将细致梳理宗教信仰如何被用来巩固统治、解释不平等,以及如何成为早期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军事与暴力: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分化,争夺资源、领土以及生存空间的冲突变得不可避免。拥有强大武力的人或群体,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主导地位。军事首领的出现,是权力从经验与信仰向组织化与强制力的转变。我们将会探讨,部落间的征服如何催生了早期国家的雏形,以及暴力在权力扩张和维持过程中所扮演的直接而 brutal 的角色。 经济与资源: 土地、水源、生产工具等核心资源的控制,是权力存在的重要基石。在农业社会,掌握土地的精英阶层,通过土地所有权和租佃关系,对底层劳动者施加经济上的控制。这种经济权力,往往与政治和军事权力相互交织,形成统治阶级的巩固。我们将深入分析,经济基础如何决定了社会权力的分配格局,以及如何通过对资源的垄断来维持统治。 早期国家与官僚体系的萌芽: 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分散的权力需要被整合和制度化。早期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都孕育出了最早的国家形态。这些国家通过建立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制定法律,征收赋税,组建常备军队,将权力集中于统治者手中。本书将详细考察这些早期国家如何运用法律、行政、财政等手段,将松散的社会力量转化为有组织的国家权力。 第二部分:帝国的兴衰与权力的扩张 从公元前几世纪到公元1760年,人类历史见证了无数帝国的兴起与衰落。这些庞大的政治实体,是权力集中与扩张的集中体现。从罗马的横扫地中海,到中国的秦汉大一统,再到蒙古的铁蹄踏遍欧亚大陆,权力在这些帝国中展现出其强大的塑造力。 帝国统治的机制: 帝国之所以能够维系,并非仅仅依靠军事征服,更重要的是其高效的统治机制。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军事总督到行省总督,帝国通过精密的行政网络,将首都的命令传达至最偏远的角落。法律、税收、度量衡的统一,以及文化、语言的传播,都是巩固帝国统治的重要工具。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帝国是如何通过一套复杂的权力运作体系,将多元的民族和地区整合在一起。 军事力量的战略运用: 军事是帝国扩张和维持权力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帝国并非只依靠 brute force,而是将军事力量与外交、经济、文化渗透相结合。我们将探讨,帝国如何通过训练有素的军队、先进的军事技术以及灵活的战略战术,征服敌人,抵御外侮,并向周边地区输出其权力。 经济动员与贸易网络: 庞大的帝国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来支撑其运转。帝国通过税收、征发劳役、控制关键生产和贸易路线,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动员。贸易的繁荣不仅为帝国带来了财富,也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反过来又巩固了帝国的统治。本书将分析,经济力量在帝国扩张和维系中所起到的支撑性作用。 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合法性: 任何持久的统治都需要某种意识形态来为其提供合法性。帝国常常通过宣扬其统治的“天命所归”、“文明使命”等理念,来争取民心,压制反对声音。统治者通过修建宏伟的建筑、赞助文化艺术、制定官方历史,来塑造自身的形象,并巩固其统治的合法性。我们将考察,意识形态在维护帝国权力稳定中的作用。 帝国衰落的权力动因: 帝国的衰落并非偶然,而是由内部权力结构的松动和外部压力的积累所致。内部的腐败、权臣的专权、皇位的继承危机、经济的困境、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激化,都可能削弱帝国的根基。同时,外部新兴势力的崛起、游牧民族的侵扰,也给帝国带来致命的打击。本书将剖析,导致帝国瓦解的深层权力动因。 第三部分:近代前夜的权力格局 1760年之前的世界,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夜。一些重要的权力因素正在孕育,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巨变。 民族国家的崛起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在欧洲,一些中央集权化的民族国家开始逐渐成型,如法国、英国。这些国家通过削弱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统一的法律体系和税收制度,以及发展常备军队,逐步巩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为日后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将关注,这种权力转移的过程以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商业革命与新阶层的兴起: 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全球贸易的兴起,商业活动空前繁荣,催生了强大的商人阶层。这个阶层通过积累财富,开始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挑战传统贵族的支配地位。他们对政治权力的诉求,以及对自由贸易和财产保护的追求,都将成为未来社会变革的重要推手。 启蒙思想的传播与对传统权力的挑战: 17世纪和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质疑和批判传统的权力结构。卢梭、洛克、孟德斯鸠等思想家提出的关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的理念,深刻地动摇了君权神授和等级制度的合法性。这些思想的传播,为后来的革命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武器。我们将探讨,思想的力量如何开始渗透并挑战既有的权力秩序。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萌芽: 科学技术的缓慢但持续的进步,也开始为未来的权力格局埋下伏笔。航海技术的提升促进了全球贸易,火药的运用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印刷术的普及加速了知识的传播。这些技术进步,虽然在1760年之前尚未完全释放其颠覆性的力量,但它们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为更高效的生产和更广泛的社会组织提供了可能。 《权力史:文明曙光与近代序曲》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结合丰富的历史史料,为读者呈现一幅关于社会权力流变的全景图。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梳理,更是对人类社会内在动力机制的深度探寻,帮助我们理解权力如何在文明的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从部落的起源到帝国的辉煌,从宗教的神秘到市场的活力,从思想的火花到技术的进步,本书将带领我们一同解开权力这一人类社会永恒主题的奥秘。

用户评价

评分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从开端到1760年的权力史》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史诗般的吸引力。我一直对人类社会是如何从蛮荒走向文明,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权力扮演了怎样至关重要的角色充满了好奇。《社会权力的来源》这个名字,承诺要深入挖掘那些塑造了我们世界的根源性力量。而“从开端到1760年的权力史”则更是明确了它的宏大视野和时间跨度。我期待作者能够带领我穿越漫长的岁月,去探寻权力最原始的形态——或许是基于个体力量的威慑,或是基于群体认同的凝聚力。然后,我希望能看到随着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权力是如何从家庭、部落演变为更为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体系。书中对1760年的关注,也让我觉得非常巧妙。这个时间点,往往被认为是旧时代落幕、新时代(例如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的前奏。我渴望了解,在那个前夜,权力格局是怎样的,又是哪些因素在暗流涌动,最终导致了剧烈的变革。这本书,无疑将为我提供一个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脉络的独特视角。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欲罢不能,从书名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对人类社会的运作机制,特别是权力是如何产生、演变并最终塑造我们所处世界的这个问题深感兴趣。《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似乎就提供了一个宏大的视角,试图追溯权力的根源,从人类历史的黎明时分一路讲到1760年。想象一下,作者将带我们穿越漫长的时光隧道,去探寻那些驱动文明进程的原始力量。是部落首领的威严,是氏族制度的约束,还是宗教的号召力?亦或是随着农业文明的兴起,土地和资源的分配如何催生了新的权力结构?书中的内容一定会非常丰富,从古代的城邦国家到中世纪的封建领地,再到近代早期商业的勃兴,每一步都可能隐藏着权力的崭新形式。我尤其期待作者如何解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权力实践,比如古埃及法老的神权统治,古希腊城邦的公民民主,罗马帝国的军事征服,以及中国古代王朝的集权制度。1760年这个时间节点也颇有意味,它预示着一个即将被工业革命颠覆的时代,而这本书将在此之前,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权力图景,让我对现代社会权力的形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收到这本《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从开端到1760年的权力史》后,我感到了一种知识的渴求感。我一直觉得,理解“权力”是理解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钥匙。这本书的书名就直指核心,它承诺要探索社会权力最根本的来源,并且将时间跨度拉得如此之长——从人类文明的起点一直到1760年。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猜想,作者一定会在书中深入剖析不同社会形态下,权力是如何运作的。例如,在早期人类社会,权力可能更多地与个体的武力、智慧或宗教感召力相关;而在文明程度逐渐提高的社会,权力则可能与土地所有权、军事组织、法律体系、甚至意识形态的传播紧密相连。1760年这个截然的时间点,似乎暗示着本书将为我们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或者说一个重要的权力发展阶段。它可能是为后续的工业革命和现代社会的权力结构打下基础的时期。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不同类型的权力(经济权力、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权力等)是如何相互作用,如何融合或冲突,最终塑造了历史的走向。这种宏观的历史视角,对于我理解当下社会现象也会有极大的启发。

评分

这本书的选题——《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从开端到1760年的权力史》——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人类历史的进程,就必须深刻理解“权力”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运作的。本书似乎正是要从最根本的层面来解答这个问题,而且将时间跨度拉得非常长,从人类文明的初始一直到1760年。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充满期待。我设想,作者一定会带领读者回顾早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探讨部落首领、长老议事会等原始权力的形态。随着文明的演进,例如农业革命、城邦国家的兴起,权力又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是军事领袖的武力,还是统治者的神权,或者是新兴的经济精英?书中对1760年这个节点的关注,也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这个时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很多现代社会的权力基础可能就在这个时候奠定。我希望能够在这本书中,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权力运作机制,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演变的。这种宏观而微的视角,对于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体系,定然会有极大的帮助。

评分

这本《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从开端到1760年的权力史》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宏大的历史叙事和对“权力”这一核心概念的深度挖掘。我一直认为,权力是理解人类社会运行逻辑最关键的要素之一,而本书则承诺将权力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梳理得清清楚楚。从史前时代到1760年,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跨度,足以涵盖人类社会最 fundamental 的变革时期。我期待作者能够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早期人类社会中,权力是如何从个体能力、部落联盟中萌芽的?农耕文明兴起后,土地和资源的集中如何催生了更复杂的权力结构?宗教在社会权力格局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古代帝国是如何通过军事、行政和意识形态来维持其统治的?到了近代早期,商业经济的发展又如何挑战了传统的权力分配模式?1760年这个时间点,恰好是许多重大变革的前夜,作者对这一时期的权力分析,想必会为理解近代世界的形成提供重要的线索。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权力是如何以不同的形态和机制,不断塑造和重塑人类社会。

评分

社会权利的来源,四卷值得看

评分

好书,对权力的来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评分

迈克尔·曼(Michael Mann),西方影响力极高的历史社会学家。牛津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教授。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LSE)、艾塞克斯大学和剑桥大学等。

评分

评价审核通过后,您将有机会获得京豆(最多不超过20个)

评分

不错

评分

非常好,物流很快,第二天就到了,很满意,信任京东,以后还会继续支持京东的。

评分

好书,好书。买了二本。加油。

评分

很好的一套书,经典之作,值得一读。

评分

精彩好书,值得拥有,赞一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