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国学今读系列:五经全鉴(耀世典藏版)》增加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性项目,为读者扫除了字、词、句等阅读障碍,使几千年前的经典浅显易解。数百幅精美图片再现了当时历史背景、社会生活和人物的情感、精神风貌,诠释圣贤的思想和言论。图文配合,与经典古籍相得益彰,使阅读变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多彩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国学今读系列:五经全鉴(耀世典藏版)》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学习经典、感受经典。所谓“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这五本书的合称,经朱熹编定之后广为流传。“五经”自南宋定名后一直延续至今,影响极为深远。千百年来,“五经”启迪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受,启发了华夏儿女的智慧,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一生都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五经”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其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使我们既可以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可以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增智广识、立德励志。
内容简介
所谓“五经”,是《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这五《国学今读系列:五经全鉴(耀世典藏版)》的合称,它们经朱熹编定之后广为流传。“五经”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其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使我们既可以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可以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增智广识、立德励志。“五经”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重要哲学思想。它蕴合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千百年来,“五经”启迪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受,启发了华夏儿女的智慧,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阅读《国学今读系列:五经全鉴(耀世典藏版)》,通晓古今智慧,塑造完整人格,丰富美好情感,提高处世能力,让人自强不息而又能厚德载物,坚守正直而又能与时俱进。
作者简介
王志艳,笔名:芳园,资深编辑,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多年从事图书策划编写工作。先后策划编写过社科、家教、生活等多部图书,如《读懂心灵》、《为什么感到不幸福》、《学会感恩懂得爱》、《1/25的智慧》、《我的第一本探索书(系列)》、《早期教育决定一生》、《培养完美女孩的140个细节》等,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内页插图
目录
精彩书摘
《国学今读系列:五经全鉴(耀世典藏版)》:
虞舜隐居民间,出身微贱,尧帝听说他聪明睿智,就想让他继承帝位,多次拿棘手的事情考验他。史官根据这些情况,写成了《舜典》。
查考古代的旧事,可知舜帝的名字叫作重华,他的睿智圣明与尧帝相合。他深远的智慧,温顺谦恭的美德,溢满天地之间。他潜修品德的事迹上闻于朝廷,于是被授予官职。舜谨慎地赞美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臣民都能顺从这五常之教。
他又受命管理百官,百官也都能服从。他在明堂四门迎接前来朝见的四方宾客,四方宾客全都仪容整肃。
舜担任守护山林的官职,即使在狂风暴雨之中也不迷失方向。
尧帝说:“来吧,舜啊!我和你谋划政事,考察你的言论,按照你的意见办事,一定会取得成功。我已经考察你三年了,你现在可以登上帝位了。”舜要把帝位让给更有德行的人,不愿就位。舜以德行不够为由推辞,不愿就位。但是尧帝还是把帝位禅让给了虞舜。
在正月的一个吉日,舜在尧的太祖宗庙接受了禅让的帝位。他观察了北斗星的运行情况,列出了七项政务。接着向上天报告继承帝位的事情,祭祀天地四时以及山川和群神。舜又聚敛诸侯的圭玉。
这一年二月,舜到东方巡视,到了泰山,举行了柴祭,并依照地位尊卑依次祭祀了其他山川诸神,然后接受了东方诸侯国君的朝见。舜协合春夏秋冬的月份,确定了天数;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制定了公侯伯子男朝见的礼节,规定了各种献礼的制度。朝见结束后,舜帝便把五种瑞玉归还给诸侯。五月,舜帝到南方巡视,到达南岳,像祭祀泰山那样行礼仪。八月,舜帝到西方巡视,到了西岳,祭祀礼仪和在泰山、南岳时一样。十一月,舜帝到北方巡视,到达北岳,祭祀礼仪和在西岳时相同。舜帝回来后,到太庙祭祖,所用的祭品是一头公牛。
此后,舜每隔五年就巡视一次。各方诸侯都在四岳朝见,普遍地报告自己的政务。然后舜帝根据诸侯的政绩进行评定,论功行赏,赐给他们车马衣服。
舜帝开始划定十二个州的疆界,在十二州的名山上封土为坛,举行祭礼,并疏通了河道。
舜把五种常用刑罚的图样刻画在器物上,以警示民众,用流放的办法代替五刑以示宽大,以鞭打怍为官府的刑罚,把用木条责打定为学校的刑罚,还规定可以用金来赎罪。因为过失犯罪,可以赦免;要是有所依仗而不知悔改,就要施加刑罚。慎重啊,慎重啊,使用刑罚时一定要慎重!舜帝把共工流放到北方的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南方的崇山,把三苗驱逐到西方的三危,把鲧流放到东方的羽山。这四个罪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天下人都心悦诚服。
舜帝继位二十八年后,尧帝去世了,群臣和百姓像失去父母一样悲痛。三年内,全国上下停止演奏音乐,一片沉寂。三年后的正月初一,舜帝到太庙告祭,召集四方诸侯谋划政务,打开明堂的四方之门宣布政教,使四方民众看得明、听得清。
“啊,十二州的君长!”舜帝说,“农业生产不要违背农时!要安抚远方的民众,要善待近处的臣民。要厚待有德之人,信任善良之人,远离奸佞小人。
这样,四方的外族都会臣服于你。”舜帝说:“啊,四方诸侯!谁能奋发图强,光大先帝的事业,管理百官,辅佐朝廷理顺政事呢?”众人都说:“让伯禹做司空吧。”舜说:“好啊!”告诫禹说:“你来治理水土,希望你更要努力做好百揆的事情啊!”禹行叩拜之礼,想推让给稷、契和皋陶。
舜说:“就这样了,还是你来担当吧!”舜说:“弃,现在民众都在忍饥挨饿,你去掌管农事,教导民众播种谷物吧。”舜说:“契,百官之间关系不和谐,父母兄弟子女之间关系不和顺,你去担任司徒,谨慎恭敬地施行五常之教,着重教导他们做人要宽厚仁慈。”舜说:“皋陶,外族侵扰中原,抢劫杀人,给我们制造祸端。你去处理刑狱,用五刑处置那些罪人。
五刑各有使用的方法,执行五刑要在郊野、市、朝三个不同的地方。五种流放各有处所,分别流放到远近不同的三个地方。明察案情,公正处罚,就能使人信服。”舜说:“谁能担任百工之长呢?”都说:“垂可以。”
……
国学今读系列:五经全鉴(耀世典藏版) 内容简介 《国学今读系列:五经全鉴(耀世典藏版)》是一部集萃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结晶的鸿篇巨著,它以系统、全面、深入的方式,呈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的博大精深。本书不仅是对经典文献的忠实梳理,更是对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治国方略、道德修养、人生智慧等方面的深刻解读与现代审视,旨在让古老的东方智慧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与光彩。 一、 经典溯源:五经之脉络与价值 本书将首先带领读者走进“五经”的源头。“五经”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石,它们并非孤立的文本,而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 《诗经》: 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以其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广泛的题材,勾勒出周代社会的风貌、人民的生活情趣以及贵族阶层的礼乐教化。本书将深入分析《诗经》的艺术成就、社会功能,以及它在情感表达、审美认知方面所提供的宝贵启示。从《国风》的民生疾苦与喜乐,到《雅》的朝堂颂歌与叙事,再到《颂》的祭祀赞美,每一首诗都饱含着古人的生活气息和精神世界。我们将探讨其“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如何通过直观的描绘、巧妙的比喻、生动的联想,传达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寓意。同时,也会关注《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开创性地位,以及它对后世诗歌创作的深远影响。 《尚书》: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又称《书经》,它以史官的视角,记录了从尧舜时期到春秋战国初期,历代君王的言行、施政方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尚书》作为政治教科书的意义,其中蕴含的“民本”思想、“敬天保民”的理念,以及对君王德行、治国方略的严格要求。我们将重点解读其中关于“五典”、“九德”、“六府”、“三事”等治国要则,以及“禹汤文武周公”等圣王事迹,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同时,也会探讨《尚书》作为史学典范,其在史料价值、叙事方式上的重要贡献。 《礼记》: 儒家关于礼制、规范、教育、道德的重要著作,它系统地阐述了古代社会的各项礼仪制度,涵盖了从国家政治、社会秩序到个人修养、家庭伦理的方方面面。本书将深入剖析《礼记》中关于“礼”的内涵,理解“礼”不仅仅是形式,更是维系社会和谐、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将重点解读《大学》、《中庸》这两篇被誉为“内圣”之学的经典,探讨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路径,以及“诚”与“中”的哲学思想,为现代人提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周易》: 充满辩证智慧的哲学巨著,它以“象”和“数”为载体,描绘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阴阳相生相克、刚柔并济的哲学思想。本书将引领读者领略《周易》的玄妙与深邃,理解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宏大世界观,以及“损益”、“比泰”、“临观”等卦象所蕴含的预测与启示。我们将重点介绍《周易》的六十四卦及其卦辞、爻辞,解析其中蕴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以及如何通过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洞察,趋吉避凶,顺应天道。本书将力求剥离《周易》的神秘色彩,揭示其作为认识世界、指导实践的深刻哲学智慧。 《春秋》: 鲁国史官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以其“春秋笔法”而闻名,寥寥数语,褒贬自见,寓意深远。本书将解读《春秋》所承载的“拨乱反正”的道义责任,以及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观。我们将探讨其“微言大义”的写作手法,以及“春秋无义战”等历史判断,理解其如何以史为鉴,为后世提供政治决策的参考。同时,也会关注《春秋》及其三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在中国历史叙事、价值判断上的重要作用。 二、 智慧精粹:古贤之思与现代启示 《国学今读系列:五经全鉴(耀世典藏版)》并非仅仅是对古籍的简单罗列,而是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今读”。本书将致力于提炼五经中那些超越时空的智慧精粹,并以现代人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阐释,使其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道德伦理的基石: 五经系统地构建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如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等。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道德范畴的内涵,探讨它们如何成为维系家庭、社会和谐的基石,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理解和践行这些传统美德。例如,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理解“仁爱”,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践行“诚信”,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治国理政的智慧: 五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政治哲学。从“民本”思想,到“德治”理念,再到“依法治国”的萌芽,本书将梳理这些思想的脉络,并结合历史上的实践,探讨其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借鉴意义。例如,《尚书》中关于君王如何求贤若渴、励精图治,《礼记》中关于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结构,《春秋》中关于如何保持政治清明,这些都为当代领导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人生修养的指南: 五经对个人品德的塑造、人格的完善提出了系统性的要求。从《大学》的自我修养到《中庸》的持之中道,《易经》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诗经》的情感抒发,《礼记》的规范行为,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古人是如何通过道德实践、精神追求来提升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们将探讨“君子”人格的养成,如何应对人生的起伏与挑战,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思维方式的启迪: 《周易》的辩证思维,《春秋》的史观,《诗经》的想象力,都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本书将尝试揭示这些思维模式的运作机制,帮助读者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理解《易经》中“变”的思想,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理解《春秋》的“春秋笔法”,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洞察事件的本质。 三、 典藏价值:精校细注与艺术呈现 《国学今读系列:五经全鉴(耀世典藏版)》的“耀世典藏”并非徒有其名,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严谨的校勘与注释: 本书的编纂团队在文本校勘上不遗余力,力求呈现最权威、最准确的五经原文。同时,书中配有深入浅出的注释,解释生僻字词、典故,以及学界主流的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无障碍地理解经典。这些注释不仅提供基础的字词解释,更包含对文本深层含义、历史背景的阐释,帮助读者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丰富的解读与导读: 除了原文和注释,《国学今读系列:五经全鉴(耀世典藏版)》还包含了由资深国学学者撰写的导读和解读。这些导读将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梳理五经的内在联系,揭示其核心思想,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影响与现代的价值。这些解读具有学术深度,又不失可读性,能有效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精美的装帧与排版: 作为一部典藏版图书,其物质形态同样至关重要。本书采用高品质的纸张、精美的装帧设计,力求在视觉和触觉上都带给读者极致的阅读体验。清晰的排版、合理的章节划分,都将使阅读过程更为愉悦和高效。 四、 结语 《国学今读系列:五经全鉴(耀世典藏版)》是一次对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深刻挖掘与时代化呈现。它不仅是一部承载着古老智慧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扇通往传统文化深邃殿堂的窗口,一盏照亮现代人精神迷茫的明灯。阅读本书,我们不仅是在回顾历史,更是在汲取力量,在传承文化,在理解自我,在塑造未来。它将带领每一位读者,在古今交融的智慧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启迪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