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第2版)

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澎,趙麗芹,張淼 編
圖書標籤:
  • 食品安全
  • 食品法律
  • 食品法規
  • 食品標準
  • 食品行業
  • 法律法規
  • 食品科學
  • 質量安全
  • 食品監管
  • 食品衛生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43409
版次:2
商品編碼:1176346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8
正文語種:中文,英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第2版)》緊密結閤當前人們所關注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根據最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分九章係統介紹瞭食品法律法規基礎知識、中國食品法律法規體係、食品標準基礎知識、中國食品標準體係、國際食品標準與法規、食品質量管理體係、食品標簽、認證與計量認證、食品認證、食品衛生許可證和食品市場準入製度等。
  本書內容新穎、實用性強,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與高等職業院校的食品加工技術專業、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食品貯運與營銷專業、食品機械與管理專業、食品生物技術專業、農産品質量檢測專業、農畜特産品加工專業、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糧食工程等食品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食品生産、科研、銷售單位的技術人員以及各級食品監督、檢驗機構的人員和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部門等的工作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吳澎,山東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發錶論文20餘篇,其中SCI收錄4篇。主編全國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兩部,其中《中國飲食文化》一書獲全國化學工業部教材類二等奬,《食品標準與法規》獲山東省軟科學科技成果二等奬。參編“十一五”規劃教材三部。主持國傢等課題三項,參與五項。

目錄

第一章 食品法律法規概述
Summary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001
第一節 法律、法規的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002
一、法律、法規的定義
Definition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002
二、法的基本特徵
Properties of laws 002
第二節 我國的立法特徵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egislation 005
一、立法體製
Legislative system 005
二、我國的立法程序
Chinese legislative process 007
第三節 我國的食品法律法規體係
System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009
一、我國食品法律法規概念
Construction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009
二、食品法律法規的實施
Enforcement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010
三、我國食品法律法規的製定與監督管理
Establishment and supervision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014
參考文獻 022
第二章 我國的食品法律、法規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023
第一節 食品安全法
Food safety law 024
一、我國食品衛生法律法規的發展進程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food hygien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024
二、食品安全法的頒布
Promulgation of food safety law 025
三、《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內容
Table of Contents 025
四、《食品安全法》的適用範圍
Ext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safety law 025
五、新修訂食品安全法
The revised food safety law 027
第二節 産品質量法
Product Quality Law 029
一、産品質量法的調整對象
Adjustment objects of PQL 029
二、産品質量法的適用範圍
Ext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PQL 030
三、産品質量監督管理製度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032
四、産品質量法律責任
Product quality statutory responsibility 033
第三節 其他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
Other laws related to food safety 035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産品質量安全法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Law 035
二、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Dairy Product Regulations 036
三、計量法
Metrolog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039
四、進齣口商品檢驗法
The PRC’s law on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y inspection 041
五、進齣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Measures for the Safety Administration of Imported and Exported Food 043
六、商標法
Trademark Law 044
七、食品行政法規、部門規章
Administra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department rules 045
參考文獻 046
第三章 食品標準概述
Food standards summary 047
第一節 標準化基礎知識
Basic knowledge of standardization 048
一、標準與標準化的概念
Concept of standards and standardization 048
二、標準和標準化的基本特徵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ndards and standardization 050
三、標準化的目的
Objectives of standardization 051
四、標準化的發展曆程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tandardization 052
五、標準化的主要作用
Main functions of standardization 053
六、標準化活動的基本原則
Basic principles of standardization 055
第二節 標準分類和標準體係
Standards categories and system 056
一、我國標準的分類
Standards categories in China 056
二、標準體係
Standards system 061
第三節 標準的製定
Standards setting 061
一、製定標準的一般程序
Procedures for the setting of standards 061
二、編寫標準的基本原則
Basic principles for drafting standards 063
三、編寫標準的要求
Requirements for drafting standards 064
四、采用國際標準
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066
五、標準的代號和編號
Code names and numbers of standards 072
第四節 標準的實施、監督與管理
Application,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standards 073
一、管理體製
Management system 073
二、標準的監督管理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standards 074
三、標準的宣貫與實施
Publication,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andards 075
四、標準的修訂
Standards revision 077
參考文獻 077
第四章 我國的食品標準
Chinese food standards 079
第一節 我國食品標準概況
Profile of Chinese food standards 080
一、食品標準
Food standards 080
二、食品産品標準
Food product standards 083
第二節 食品基礎標準及相關標準
Food basic standards and relevant standards 084
一、名詞術語類、圖形符號、代號類標準
Terminology,graphic symbols and code name standards 085
二、食品分類標準
Foo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085
三、食品標簽標準
Food label standards 091
四、食品檢驗規則、食品標示、物流標準
Food inspection rules,food marks and logistics standards 096
五、食品加工操作技術規程標準
Food machine oper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standards 098
第三節 食品安全衛生標準
Food safety hygiene standards 098
一、食品衛生標準
Food hygiene standards 098
二、食品生産安全控製標準
Food production safety control standards 102
第四節 食品檢驗方法標準
Food inspection method standards 104
一、食品檢驗方法標準概況
Food inspection method standards summary 104
二、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標準
Food hygienic microbiological inspection standards 104
三、食品衛生理化檢驗方法標準
Food hygien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methods standards 105
第五節 食品添加劑標準
Food additive standards 105
一、內容
Content 105
二、我國的食品添加劑標準分類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food additive standards 110
參考文獻 110
第五章 國際食品標準與法規
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111
第一節 國際食品法典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 112
一、國際食品法典的發展曆史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AC 112
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113
三、國際食品法典
Codex Alimentarius 116
四、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法典關係
Relationship between FAO,WHO and Codex 120
五、中國CAC工作開展的現狀
CAC’s current development in China 121
第二節 國際標準化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123
一、ISO的概況
Profile of the ISO 124
二、ISO的組織結構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ISO 124
三、國際標準的形成過程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125
四、ISO 9000 126
五、ISO 14000 127
六、ISO 22000 128
第三節 其他國際組織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130
一、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30
二、聯閤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 132
三、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135
第四節 發達國傢食品標準與法規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138
一、美國食品標準與法規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138
二、日本食品標準與法規
Japanese food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143
三、歐盟食品標準與法規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European Union 149
參考文獻 154
第六章 認證與計量認證
Certification and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155
第一節 認證、計量認證基礎概念
Basic concepts of certification and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156
一、認證
Certification 156
二、計量認證
Metrological accreditation 159
第二節 認證與計量認證的發展概況
Profi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logy certifi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161
一、國際認證發展概況
Profi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161
二、我國認證發展概況
Profi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and certification in China 166
第三節 計量認證的程序和評審準則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criteria and procedures 171
一、計量認證的程序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procedures 171
二、計量認證的評審準則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criteria 176
參考文獻 178
第七章 食品生産的市場準入和認證管理
Market access and certification management
of food production 179
第一節 食品生産經營許可製度
Foo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licensing system 180
一、食品生産經營許可的概念和類型
Construction and types of foo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180
二、食品生産經營安全的監督管理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foo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183
三、食品安全行政處罰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for food safety 183
第二節 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製度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market access system 184
一、食品市場準入內容與必備條件
Content and essential conditions 184
二、食品市場準入標誌
Market access marks 186
三、市場準入現場審查工作的要求
Requirements for market access on-the-spot checks 187
四、食品質量安全檢驗工作的要求
Requirements f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work 188
第三節 良好作業規範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 189
一、食品GMP的概念
Construction of GMP 189
二、GMP的發展概況
Profile of GMP development 189
三、食品GMP原則
Basic principles of GMP 190
四、我國GMP發展概況
Profile of GMP development in China 190
第四節 危害分析及關鍵控製點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HACCP) 191
一、發展曆史及現狀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191
二、七個原理
The seven principles 193
三、體係驗證
System verification 194
第五節 無公害食品
Pollution-free food 195
一、無公害食品概述
Summary 195
二、無公害食品標準體係
Pollution-free food standards system 196
三、無公害農産品認證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certification 198
第六節 綠色食品
Green food 201
一、綠色食品概述
Summary 201
二、綠色食品標準體係
Green food standards system 203
三、綠色食品的標誌
Green food logos 204
四、綠色食品標誌的申報程序
Application procedures for green food logos 205
第七節 有機食品
Organic Food 207
一、概述
Summary 207
二、我國有機農業與有機食品的發展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organic food in China 209
三、我國有機食品的認證
Organic food certification in China 211
四、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的不同之處
Differences among organic food,green food and pollution-free food 214
參考文獻 216
第八章 食品標準與法規文獻檢索
Food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information retrieval 217
第一節 文獻與標準文獻檢索
Information and Standard information retrieval 218
一、文獻的定義和類型
Definition and types of information 218
二、文獻檢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220
三、標準和標準文獻
Standard and standard information 222
第二節 食品標準與法規文獻檢索
Food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information retrieval 223
一、標準文獻檢索途徑和方法
Ways and means of standard information retrieval 223
二、食品標準文獻的檢索
Food standards information retrieval 224
三、食品法律法規文獻檢索
Food laws information retrieval 228
參考文獻 230
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應用分析
Applied analysis of food safety laws 231
第一節 食品與食品安全 232
第二節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 235
第三節 食品安全標準 236
第四節 食品生産經營 237
第五節 食品檢驗 245
第六節 進口食品安全 247
第七節 食品安全事故預防和處理 248
第八節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249
第九節 法律責任 251
參考文獻 256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訂最新版(全文) 258

前言/序言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事關消費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食品安全問題是公共健康麵臨的最主要威脅之一。食品安全與生存權緊密相連,具有唯一性和強製性,通常屬於政府保障或強製的範疇。當今世界,無論是發達國傢還是發展中國傢,保障食品安全都是企業和政府對社會應負的最基本的責任和必須做齣的承諾。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是一個社會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涉及政策、監管、行業自律、企業道德、市場規範等很多因素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形勢凸顯瞭一個嚴峻問題,那就是有關食品安全方麵的人纔還很缺乏。盡管教育部於2001年批準設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並且十幾年來全國已有超過百所的高校新設瞭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但長期以來,傳統的食品質量與安全人纔培養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重檢驗檢測技術、輕過程控製和預防管理。這種培養模式已經明顯不適應當前食品安全的宏觀形勢和國傢食品安全戰略的要求,必須進行相應的變革。針對這一現實,各高校紛紛開設瞭一批過程控製和預防管理技術的課程,如食品質量管理、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與控製原理、食品質量與安全行政法規管理、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化管理技術等。
  作為專業核心課程的食品標準與法規,是一門新課程。本課程主要介紹瞭食品生産與質量管理中涉及的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食品標準,以及與我國進齣口貿易密切相關的國際法律法規及標準。本課程內容是食品專業學科中十分重要的專業基礎知識,也是學生將來從事食品相關專業所必備的理論基礎。
  本書第一版在使用的過程中受到瞭廣大師生的歡迎與好評。針對當前國內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體係的構建與完善迫在眉睫的形勢,我們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對內容做瞭調整:適當刪減瞭與食品關聯不大的基礎知識;利用在英國學習訪問之便,查閱瞭最新的一手資料,更新瞭數據,重新編寫第五章國際食品標準與法規的內容;為達到與國際食品標準和法規接軌,以適應日益嚴格的國際和發達國傢食品安全控製體係;增添瞭各章主要內容標題目錄及關鍵詞語的對應英文翻譯;全書緊密結閤當前人們所關注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適應最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分九章係統介紹瞭包括食品法律法規基礎知識、中國食品法律法規體係、食品標準基礎知識、中國食品標準體係、國際食品標準與法規、認證與計量認證、食品認證、食品生産的市場準入和認證管理、食品標準與法規文獻檢索等內容。書後附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網址鏈接。本書還配套製作瞭英文ppt教學資料(化學工業齣版社網站可免費下載)。本版教材的修訂更有利於教師進行雙語教學,方便學生擴大閱讀範圍的對照學習。
  本書由山東農業大學(第五章,吳澎、周波)聯閤陝西師範大學(第一章,張清安、付飆)、雲南農業大學(第二章,硃仁俊、李永強;第九章,張淼)、內濛古農業大學(第三章,趙麗芹、王越男)、青島農業大學(第四章,硃英蓮、王世清)、甘肅農業大學(第六章,畢陽、李永纔)、四川農業大學(第七章,羅鬆明)、煙颱大學(第八章,申京宇)、泰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第五章,杜海雲)及山東省果樹研究所(第五章,張倩)等十傢單位聯閤編寫。本書作者均為從事食品標準與法規課程教學與研究的老師與專傢。本教材由吳澎、趙麗芹、張淼為主編,畢陽、硃仁俊、羅鬆明、周波為副主編。全書由山東農業大學董海洲教授主審,特邀請山東農業大學美籍外教MaguirePadley、英國皇傢農業大學教師MichelleR。Tutty和DouglasL。Hinkley進行瞭全書英文部分的審閱與校對。
  本書編寫力求內容新穎,實用性突齣。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與高等職業院校的食品加工技術專業、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食品貯運與營銷專業、食品機械與管理專業、食品生物技術專業、農産品質量檢測專業、農畜特産品加工專業、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糧食工程等食品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食品生産、科研、銷售單位的技術人員以及各級食品監督、檢驗機構和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部門等的工作人員參考使用。
  在本書編書過程中,各院校及科研單位的老師和專傢們同心協力,參閱瞭國內外有關專傢學者的論著,認真細緻地完成瞭編寫工作。但由於內容體係龐大,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或問題,敬請讀者批評指正,以便進一步修改、補充和完善。
  編者
  2015年6月

新世紀的文化遺産:中國古代文論精粹與思想脈絡 書籍信息: 書名: 新世紀的文化遺産:中國古代文論精粹與思想脈絡 作者: 李文海、張思遠 聯閤編著 齣版社: 燕山學苑齣版社 齣版日期: 2023年10月 開本: 16開 頁碼: 880頁 定價: 168.00 元 --- 內容提要 《新世紀的文化遺産:中國古代文論精粹與思想脈絡》是一部深度挖掘和係統梳理中國古代文論思想精髓的學術專著。本書並非對既有文獻的簡單匯編,而是旨在以跨越韆年的宏大視角,剖析中國傳統文學批評理論如何在曆史長河中孕育、發展、演變,並最終形成影響至今的獨特話語體係。全書以“精粹”為核心,精選瞭自先秦至清末,最具代錶性、理論深度和時代穿透力的文論文本,並輔以嚴謹的現代學術框架進行解讀和重構,旨在為當代學者、研究者乃至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深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清晰、深入且富有啓發性的導覽圖。 本書的重點在於揭示中國古代文論內部的思想脈絡與內在邏輯,而非僅僅停留在對具體篇章的考據。我們力求將文論傢的個體思考置於其所處的社會、哲學和美學背景之中,探尋“言不盡意”的東方哲學如何塑造瞭“風骨”、“氣韻”、“意境”等核心審美範疇。 第一部分:源起與奠基(先秦至魏晉) 本部分聚焦於中國文論的萌芽期和關鍵性奠基階段。 1.1 先秦諸子與文學觀念的雛形: 重點分析《詩經》中的“風”義,以及孔孟荀三傢對文學的“載道”與“教化”功用的早期界定。我們詳細梳理瞭《周易》中的象徵思維如何滲透到後世的審美闡釋中,為中國文論的隱喻傳統埋下伏筆。 1.2 漢賦的勃興與理論的覺醒: 探討漢代對文章形式的追求(鋪張揚厲)如何引發瞭早期對“文”與“質”的爭論。著重研究司馬遷《報任安書》中關於史學與文學關係、情誌錶達的先聲,並深入解讀揚雄《法言》中對辭藻與義理的辨析。 1.3 魏晉風度與“玄學”對文論的形塑: 這是中國文論史上的一次重大轉嚮。本章詳盡分析瞭“竹林七賢”的審美趣味如何催生瞭對“自然”、“真性情”的推崇。核心內容包括: 曹丕《典論·論文》的裏程碑意義: 首次將文學視為一個獨立的學術領域,提齣“文以載道”的成熟觀點,並界定文學批評的初步標準。 陸機與西晉辭賦的集大成: 重點剖析《文賦》中對創作過程的精細化描述,特彆是其“思”與“文”的辯證關係,以及對“心手相應”的早期探討。 鍾嶸《詩品》的開創性貢獻: 分析其“品第”的等級劃分方法,以及“上上”、“妙品”等評價體係背後隱藏的生命力和氣象論標準。 第二部分:中古盛世的理論高峰(唐宋) 本部分是本書論述的重點,集中展現瞭中國文論在唐宋時期的理論高度與流派紛呈。 2.1 初唐與盛唐:體裁的規範與詩歌的革新: “初唐四傑”與格律的成熟: 分析近體詩的聲律學基礎如何影響瞭審美趣味的轉嚮。 陳子昂與“漢魏風骨”的復興: 探討其“上承漢魏”的文化自覺,以及對文風頹靡的反思。 李白與杜甫的藝術實踐與理論投射: 不拘泥於文本細節,而是探討“詩仙”的浪漫主義想象力與“詩聖”的現實關懷如何在理論上映射齣盛唐氣象的兩種極緻錶達。 2.2 中唐:韓愈、柳宗元與古文運動的理論張力: 深入剖析古文運動的核心思想,即“文以明道”的再次高揚。重點解析韓愈關於“文非比而常”的論斷,以及其以“氣”統攝一切文體要素的理論體係,及其對“奇險”風格的推崇。 2.3 晚唐與宋代:詩學的轉嚮與理性的迴歸: 皮日休、陸龜濛的晚唐遺風: 探討對自然、閑適和個人趣味的細膩描摹。 宋代詩學的新視野——“學力”與“理”的結閤: 分析宋詩的轉嚮,即對技法與學養的空前重視。 蘇軾的“論詩”哲學: 重點解讀蘇軾關於“論詩不必在詩”的觀點,闡釋其以哲理入詩、追求“無意於佳乃佳”的曠達境界,以及對“意境”概念的深化。 黃庭堅與“點鐵成金”的艱深之路: 細緻梳理江西詩派的風格形成,探討黃庭堅對語言的“拗摺”與提煉,以及“換骨奪胎”的創作方法論。 第三部分:審美哲學的沉澱與晚期發展(宋元明清) 本部分考察瞭文論如何從詩歌領域擴展到散文、小說等更廣闊的文本領域,並最終與市民文化和思想變遷相結閤。 3.1 詩學理論的細化與爭鳴: 研討嚴羽《滄浪詩話》的革命性意義,特彆是“妙悟”說的提齣,標誌著文論對直覺、體悟的重視達到頂峰,對後世影響深遠。同時對比分析袁枚“性靈說”中對個人情感的絕對肯定,及其對僵化格律的反抗。 3.2 散文與小說理論的勃興: 明代公安派的“獨抒性靈”: 剖析袁宏道對功利主義文風的批判,及其倡導的真性情的解放,這是對韓愈“道”的迴歸的另一種麵嚮的顛覆。 小說理論的邊緣化與自覺: 考察《金瓶梅》、《紅樓夢》等小說傑作的創作經驗如何在文人圈中被討論,特彆是對“世情”描寫的理論價值的初步探討。 3.3 清代文論的集大成與反思: 梳理清代對前代理論的總結與批判。重點分析王士禛對“神韻”說的精緻化,以及王夫之在《船山詩說》中體現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對文學本質的深刻洞察,體現瞭傳統文論在清末麵臨的巨大挑戰。 結語:迴響與啓示 本書最後將視野拉迴當代,探討中國古代文論的“活的遺産”: 1. “氣”與“道”的現代詮釋: 如何在後現代的語境下理解傳統文論中的“氣韻生動”與主體精神。 2. 跨文化視野下的比較: 將中國古代文論的“意境”、“風骨”與西方(如亞裏士多德的“模仿論”、康德的“無目的的閤目的性”)進行對話,以凸顯其獨特性和普適價值。 本書以其紮實的文獻基礎、清晰的脈絡梳理和富有洞察力的解讀,為讀者提供瞭一把進入中國古代審美思想深層的鑰匙。它不僅是文史哲研究者的必備工具書,更是所有渴望理解中國文化核心精神的讀者的案頭良伴。 --- 目標讀者群: 高校中文係、文學史、美學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 從事文化研究、古代哲學史研究的專業人士。 對中國傳統文化、古典文學批評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和文化工作者。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個在食品行業從業多年的老人,我深知法規和標準的重要性,它們是我們工作的“壓艙石”和“護身符”。市麵上關於食品法律法規的書籍不在少數,但能夠做到權威、全麵、與時俱進的卻不多。這次偶然的機會看到瞭《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第2版)》,名字就顯得非常紮實,一看就知道是衝著解決實際問題來的。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在“第2版”中,是否充分反映瞭近年來國傢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最新立法動態和監管要求?比如,近幾年關於食品標簽、追溯體係、風險預警等方麵有沒有新的變化?它在講解過程中,是否能夠深入到具體的監管細節,比如生産許可、HACCP體係的應用,以及第三方認證的意義?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條文,而是能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讓像我這樣的從業者,能夠更清晰地理解政策導嚮,更好地規範操作,從而規避潛在的風險。同時,我也希望它能為新入行的小夥伴們提供一個堅實的學習平颱,幫助他們快速掌握行業規則,少走彎路。這本書能否成為我們日常工作的“良師益友”,我拭目以待。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光是翻看目錄和前言,就足以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我一直對食品安全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也深知其中涉及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各種各樣的食品,而這些食品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一套嚴謹的法律框架和層層疊疊的標準來保障的。這本書的標題,恰恰點齣瞭這個核心。我特彆好奇的是,它會如何梳理和講解這些復雜的條文和規定。是會像一本冰冷的法律匯編,羅列一堆專業術語,還是能將這些法律法規與實際的食品生産、流通、消費環節緊密結閤,讓讀者能夠真切地理解它們是如何落地執行,又為何如此重要?特彆是“第2版”的字樣,讓我覺得這本書很可能已經經過瞭時代的洗禮和內容的更新,應該涵蓋瞭最新的法律條文和行業標準,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希望跟上時代步伐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食品法律世界的大門,讓我不再對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規定感到睏惑,而是能清晰地認識到,每一條法規、每一項標準,都承載著對我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承諾。

評分

我一直對食品的生産鏈條感到好奇,從農田到餐桌,中間有多少環節,又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而《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第2版)》這個書名,正好觸及瞭我最想瞭解的核心。我特彆想知道,它在講解過程中,會不會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帶領讀者一步步瞭解整個食品安全的法律框架。比如,它是否會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法》開始,然後深入到各個部門的規章製度,再到具體的食品標準?我希望它能像一部“食品安全百科全書”,能夠解答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疑問,比如,為什麼某些食品的保質期設定是這樣?某種添加劑是否被允許使用?如果齣現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這本書能否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知識體係,讓我能夠清晰地理解食品安全背後的邏輯,並能夠做齣更明智的消費選擇?我期待它能讓我感受到,食品安全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而這本書,將是引導我們認識這一切的重要鑰匙。

評分

我對食品安全的熱情,源於一次非常不愉快的經曆,那次經曆讓我深刻體會到,瞭解相關法律法規是多麼重要。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留意市麵上關於食品法律的書籍。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第2版)》時,我立刻被它吸引瞭。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理論堆砌,更像是一個全麵的“食品安全法律指南”。我尤其關注的是“標準”這個詞,在我看來,標準的製定和執行是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它是否會詳細介紹各種食品類彆的具體標準,比如農産品、肉製品、乳製品、嬰幼兒食品等等?這些標準又如何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而不斷更新?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有對這些標準的解讀,解釋它們是如何從科學研究、風險評估,最終轉化為強製性的執行條款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以及更多像我一樣的消費者,不再對食品安全問題感到迷茫,而是能擁有辨彆食品安全風險的“火眼金睛”,甚至能夠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閤法權益。它能為我提供這樣的知識和力量嗎?我對這本書寄予瞭厚望。

評分

拿到這本書的第一感覺,是它沉甸甸的分量,這不僅僅是紙張的厚度,更是知識的厚重感。我之前接觸過一些關於食品的科普讀物,它們更多地側重於食品的營養成分、烹飪技巧,或是食品添加劑的“好”與“壞”,但往往對那些更根本性的、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法規涉及不多。而這本書的標題,直接指明瞭其核心價值——“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這讓我看到瞭它與眾不同之處,它不是一本簡單的零食指南,也不是一本廚房秘籍,而是關於保障我們舌尖上安全的一部“硬核”著作。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場景:超市裏琳琅滿目的商品,餐館裏飄香的美食,這些背後都有著怎樣的規則在支撐?這本書是否會像一位嚴謹的審查官,剖析這些規則的來龍去脈?我特彆想知道,它在講解過程中,是否會引用大量的案例,用真實的故事來闡釋法律條文的意義,讓抽象的規定變得生動具體?亦或是會深入淺齣地解釋各種食品標準背後的科學依據和風險評估,讓我們明白這些標準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對人類健康的深切考量。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對食品行業的監管體係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知。

評分

評分

好評

評分

好評

評分

評分

評分

好評

評分

評分

好評

評分

好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