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2版)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澎,赵丽芹,张淼 编
图书标签:
  • 食品安全
  • 食品法律
  • 食品法规
  • 食品标准
  • 食品行业
  • 法律法规
  • 食品科学
  • 质量安全
  • 食品监管
  • 食品卫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3409
版次:2
商品编码:1176346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8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2版)》紧密结合当前人们所关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据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分九章系统介绍了食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食品标准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标准体系、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标签、认证与计量认证、食品认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等。
  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贮运与营销专业、食品机械与管理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粮食工程等食品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食品生产、科研、销售单位的技术人员以及各级食品监督、检验机构的人员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等的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吴澎,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主编全国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两部,其中《中国饮食文化》一书获全国化学工业部教材类二等奖,《食品标准与法规》获山东省软科学科技成果二等奖。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三部。主持国家等课题三项,参与五项。

目录

第一章 食品法律法规概述
Summary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001
第一节 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002
一、法律、法规的定义
Definition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002
二、法的基本特征
Properties of laws 002
第二节 我国的立法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egislation 005
一、立法体制
Legislative system 005
二、我国的立法程序
Chinese legislative process 007
第三节 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
System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009
一、我国食品法律法规概念
Construction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009
二、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
Enforcement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010
三、我国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监督管理
Establishment and supervision of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014
参考文献 022
第二章 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023
第一节 食品安全法
Food safety law 024
一、我国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发展进程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food hygien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024
二、食品安全法的颁布
Promulgation of food safety law 025
三、《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Table of Contents 025
四、《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
Ext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safety law 025
五、新修订食品安全法
The revised food safety law 027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
Product Quality Law 029
一、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
Adjustment objects of PQL 029
二、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Ext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PQL 030
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032
四、产品质量法律责任
Product quality statutory responsibility 033
第三节 其他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Other laws related to food safety 035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Law 035
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Dairy Product Regulations 036
三、计量法
Metrolog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039
四、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The PRC’s law on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y inspection 041
五、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Measures for the Safety Administration of Imported and Exported Food 043
六、商标法
Trademark Law 044
七、食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Administra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department rules 045
参考文献 046
第三章 食品标准概述
Food standards summary 047
第一节 标准化基础知识
Basic knowledge of standardization 048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Concept of standards and standardization 048
二、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ndards and standardization 050
三、标准化的目的
Objectives of standardization 051
四、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tandardization 052
五、标准化的主要作用
Main functions of standardization 053
六、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
Basic principles of standardization 055
第二节 标准分类和标准体系
Standards categories and system 056
一、我国标准的分类
Standards categories in China 056
二、标准体系
Standards system 061
第三节 标准的制定
Standards setting 061
一、制定标准的一般程序
Procedures for the setting of standards 061
二、编写标准的基本原则
Basic principles for drafting standards 063
三、编写标准的要求
Requirements for drafting standards 064
四、采用国际标准
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066
五、标准的代号和编号
Code names and numbers of standards 072
第四节 标准的实施、监督与管理
Application,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standards 073
一、管理体制
Management system 073
二、标准的监督管理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standards 074
三、标准的宣贯与实施
Publication,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andards 075
四、标准的修订
Standards revision 077
参考文献 077
第四章 我国的食品标准
Chinese food standards 079
第一节 我国食品标准概况
Profile of Chinese food standards 080
一、食品标准
Food standards 080
二、食品产品标准
Food product standards 083
第二节 食品基础标准及相关标准
Food basic standards and relevant standards 084
一、名词术语类、图形符号、代号类标准
Terminology,graphic symbols and code name standards 085
二、食品分类标准
Foo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085
三、食品标签标准
Food label standards 091
四、食品检验规则、食品标示、物流标准
Food inspection rules,food marks and logistics standards 096
五、食品加工操作技术规程标准
Food machine oper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standards 098
第三节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Food safety hygiene standards 098
一、食品卫生标准
Food hygiene standards 098
二、食品生产安全控制标准
Food production safety control standards 102
第四节 食品检验方法标准
Food inspection method standards 104
一、食品检验方法标准概况
Food inspection method standards summary 104
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
Food hygienic microbiological inspection standards 104
三、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标准
Food hygien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methods standards 105
第五节 食品添加剂标准
Food additive standards 105
一、内容
Content 105
二、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food additive standards 110
参考文献 110
第五章 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
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111
第一节 国际食品法典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 112
一、国际食品法典的发展历史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AC 112
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113
三、国际食品法典
Codex Alimentarius 116
四、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法典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FAO,WHO and Codex 120
五、中国CAC工作开展的现状
CAC’s current development in China 121
第二节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123
一、ISO的概况
Profile of the ISO 124
二、ISO的组织结构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ISO 124
三、国际标准的形成过程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125
四、ISO 9000 126
五、ISO 14000 127
六、ISO 22000 128
第三节 其他国际组织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130
一、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30
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 132
三、世界贸易组织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135
第四节 发达国家食品标准与法规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138
一、美国食品标准与法规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138
二、日本食品标准与法规
Japanese food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143
三、欧盟食品标准与法规
Foo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European Union 149
参考文献 154
第六章 认证与计量认证
Certification and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155
第一节 认证、计量认证基础概念
Basic concepts of certification and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156
一、认证
Certification 156
二、计量认证
Metrological accreditation 159
第二节 认证与计量认证的发展概况
Profi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logy certifi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161
一、国际认证发展概况
Profi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161
二、我国认证发展概况
Profi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and certification in China 166
第三节 计量认证的程序和评审准则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criteria and procedures 171
一、计量认证的程序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procedures 171
二、计量认证的评审准则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criteria 176
参考文献 178
第七章 食品生产的市场准入和认证管理
Market access and certification management
of food production 179
第一节 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Foo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licensing system 180
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概念和类型
Construction and types of foo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180
二、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的监督管理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foo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183
三、食品安全行政处罚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for food safety 183
第二节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market access system 184
一、食品市场准入内容与必备条件
Content and essential conditions 184
二、食品市场准入标志
Market access marks 186
三、市场准入现场审查工作的要求
Requirements for market access on-the-spot checks 187
四、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要求
Requirements f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work 188
第三节 良好作业规范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 189
一、食品GMP的概念
Construction of GMP 189
二、GMP的发展概况
Profile of GMP development 189
三、食品GMP原则
Basic principles of GMP 190
四、我国GMP发展概况
Profile of GMP development in China 190
第四节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HACCP) 191
一、发展历史及现状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191
二、七个原理
The seven principles 193
三、体系验证
System verification 194
第五节 无公害食品
Pollution-free food 195
一、无公害食品概述
Summary 195
二、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
Pollution-free food standards system 196
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certification 198
第六节 绿色食品
Green food 201
一、绿色食品概述
Summary 201
二、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Green food standards system 203
三、绿色食品的标志
Green food logos 204
四、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程序
Application procedures for green food logos 205
第七节 有机食品
Organic Food 207
一、概述
Summary 207
二、我国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organic food in China 209
三、我国有机食品的认证
Organic food certification in China 211
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不同之处
Differences among organic food,green food and pollution-free food 214
参考文献 216
第八章 食品标准与法规文献检索
Food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information retrieval 217
第一节 文献与标准文献检索
Information and Standard information retrieval 218
一、文献的定义和类型
Definition and types of information 218
二、文献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220
三、标准和标准文献
Standard and standard information 222
第二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文献检索
Food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information retrieval 223
一、标准文献检索途径和方法
Ways and means of standard information retrieval 223
二、食品标准文献的检索
Food standards information retrieval 224
三、食品法律法规文献检索
Food laws information retrieval 228
参考文献 230
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应用分析
Applied analysis of food safety laws 231
第一节 食品与食品安全 232
第二节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235
第三节 食品安全标准 236
第四节 食品生产经营 237
第五节 食品检验 245
第六节 进口食品安全 247
第七节 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理 248
第八节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249
第九节 法律责任 251
参考文献 256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最新版(全文) 258

前言/序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事关消费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食品安全问题是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食品安全与生存权紧密相连,具有唯一性和强制性,通常属于政府保障或强制的范畴。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保障食品安全都是企业和政府对社会应负的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政策、监管、行业自律、企业道德、市场规范等很多因素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凸显了一个严峻问题,那就是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人才还很缺乏。尽管教育部于2001年批准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并且十几年来全国已有超过百所的高校新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但长期以来,传统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检验检测技术、轻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这种培养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食品安全的宏观形势和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针对这一现实,各高校纷纷开设了一批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技术的课程,如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原理、食品质量与安全行政法规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化管理技术等。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一门新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食品生产与质量管理中涉及的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食品标准,以及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密切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及标准。本课程内容是食品专业学科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将来从事食品相关专业所必备的理论基础。
  本书第一版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好评。针对当前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迫在眉睫的形势,我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内容做了调整:适当删减了与食品关联不大的基础知识;利用在英国学习访问之便,查阅了最新的一手资料,更新了数据,重新编写第五章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内容;为达到与国际食品标准和法规接轨,以适应日益严格的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增添了各章主要内容标题目录及关键词语的对应英文翻译;全书紧密结合当前人们所关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适应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分九章系统介绍了包括食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食品标准基础知识、中国食品标准体系、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认证与计量认证、食品认证、食品生产的市场准入和认证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文献检索等内容。书后附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网址链接。本书还配套制作了英文ppt教学资料(化学工业出版社网站可免费下载)。本版教材的修订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方便学生扩大阅读范围的对照学习。
  本书由山东农业大学(第五章,吴澎、周波)联合陕西师范大学(第一章,张清安、付飙)、云南农业大学(第二章,朱仁俊、李永强;第九章,张淼)、内蒙古农业大学(第三章,赵丽芹、王越男)、青岛农业大学(第四章,朱英莲、王世清)、甘肃农业大学(第六章,毕阳、李永才)、四川农业大学(第七章,罗松明)、烟台大学(第八章,申京宇)、泰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第五章,杜海云)及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第五章,张倩)等十家单位联合编写。本书作者均为从事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与研究的老师与专家。本教材由吴澎、赵丽芹、张淼为主编,毕阳、朱仁俊、罗松明、周波为副主编。全书由山东农业大学董海洲教授主审,特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美籍外教MaguirePadley、英国皇家农业大学教师MichelleR。Tutty和DouglasL。Hinkley进行了全书英文部分的审阅与校对。
  本书编写力求内容新颖,实用性突出。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贮运与营销专业、食品机械与管理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粮食工程等食品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食品生产、科研、销售单位的技术人员以及各级食品监督、检验机构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等的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在本书编书过程中,各院校及科研单位的老师和专家们同心协力,参阅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著,认真细致地完成了编写工作。但由于内容体系庞大,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或问题,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
  编者
  2015年6月

新世纪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文论精粹与思想脉络 书籍信息: 书名: 新世纪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文论精粹与思想脉络 作者: 李文海、张思远 联合编著 出版社: 燕山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开本: 16开 页码: 880页 定价: 168.00 元 --- 内容提要 《新世纪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文论精粹与思想脉络》是一部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文论思想精髓的学术专著。本书并非对既有文献的简单汇编,而是旨在以跨越千年的宏大视角,剖析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如何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发展、演变,并最终形成影响至今的独特话语体系。全书以“精粹”为核心,精选了自先秦至清末,最具代表性、理论深度和时代穿透力的文论文本,并辅以严谨的现代学术框架进行解读和重构,旨在为当代学者、研究者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深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清晰、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导览图。 本书的重点在于揭示中国古代文论内部的思想脉络与内在逻辑,而非仅仅停留在对具体篇章的考据。我们力求将文论家的个体思考置于其所处的社会、哲学和美学背景之中,探寻“言不尽意”的东方哲学如何塑造了“风骨”、“气韵”、“意境”等核心审美范畴。 第一部分:源起与奠基(先秦至魏晋) 本部分聚焦于中国文论的萌芽期和关键性奠基阶段。 1.1 先秦诸子与文学观念的雏形: 重点分析《诗经》中的“风”义,以及孔孟荀三家对文学的“载道”与“教化”功用的早期界定。我们详细梳理了《周易》中的象征思维如何渗透到后世的审美阐释中,为中国文论的隐喻传统埋下伏笔。 1.2 汉赋的勃兴与理论的觉醒: 探讨汉代对文章形式的追求(铺张扬厉)如何引发了早期对“文”与“质”的争论。着重研究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关于史学与文学关系、情志表达的先声,并深入解读扬雄《法言》中对辞藻与义理的辨析。 1.3 魏晋风度与“玄学”对文论的形塑: 这是中国文论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向。本章详尽分析了“竹林七贤”的审美趣味如何催生了对“自然”、“真性情”的推崇。核心内容包括: 曹丕《典论·论文》的里程碑意义: 首次将文学视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提出“文以载道”的成熟观点,并界定文学批评的初步标准。 陆机与西晋辞赋的集大成: 重点剖析《文赋》中对创作过程的精细化描述,特别是其“思”与“文”的辩证关系,以及对“心手相应”的早期探讨。 钟嵘《诗品》的开创性贡献: 分析其“品第”的等级划分方法,以及“上上”、“妙品”等评价体系背后隐藏的生命力和气象论标准。 第二部分:中古盛世的理论高峰(唐宋) 本部分是本书论述的重点,集中展现了中国文论在唐宋时期的理论高度与流派纷呈。 2.1 初唐与盛唐:体裁的规范与诗歌的革新: “初唐四杰”与格律的成熟: 分析近体诗的声律学基础如何影响了审美趣味的转向。 陈子昂与“汉魏风骨”的复兴: 探讨其“上承汉魏”的文化自觉,以及对文风颓靡的反思。 李白与杜甫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投射: 不拘泥于文本细节,而是探讨“诗仙”的浪漫主义想象力与“诗圣”的现实关怀如何在理论上映射出盛唐气象的两种极致表达。 2.2 中唐:韩愈、柳宗元与古文运动的理论张力: 深入剖析古文运动的核心思想,即“文以明道”的再次高扬。重点解析韩愈关于“文非比而常”的论断,以及其以“气”统摄一切文体要素的理论体系,及其对“奇险”风格的推崇。 2.3 晚唐与宋代:诗学的转向与理性的回归: 皮日休、陆龟蒙的晚唐遗风: 探讨对自然、闲适和个人趣味的细腻描摹。 宋代诗学的新视野——“学力”与“理”的结合: 分析宋诗的转向,即对技法与学养的空前重视。 苏轼的“论诗”哲学: 重点解读苏轼关于“论诗不必在诗”的观点,阐释其以哲理入诗、追求“无意于佳乃佳”的旷达境界,以及对“意境”概念的深化。 黄庭坚与“点铁成金”的艰深之路: 细致梳理江西诗派的风格形成,探讨黄庭坚对语言的“拗折”与提炼,以及“换骨夺胎”的创作方法论。 第三部分:审美哲学的沉淀与晚期发展(宋元明清) 本部分考察了文论如何从诗歌领域扩展到散文、小说等更广阔的文本领域,并最终与市民文化和思想变迁相结合。 3.1 诗学理论的细化与争鸣: 研讨严羽《沧浪诗话》的革命性意义,特别是“妙悟”说的提出,标志着文论对直觉、体悟的重视达到顶峰,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对比分析袁枚“性灵说”中对个人情感的绝对肯定,及其对僵化格律的反抗。 3.2 散文与小说理论的勃兴: 明代公安派的“独抒性灵”: 剖析袁宏道对功利主义文风的批判,及其倡导的真性情的解放,这是对韩愈“道”的回归的另一种面向的颠覆。 小说理论的边缘化与自觉: 考察《金瓶梅》、《红楼梦》等小说杰作的创作经验如何在文人圈中被讨论,特别是对“世情”描写的理论价值的初步探讨。 3.3 清代文论的集大成与反思: 梳理清代对前代理论的总结与批判。重点分析王士禛对“神韵”说的精致化,以及王夫之在《船山诗说》中体现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对文学本质的深刻洞察,体现了传统文论在清末面临的巨大挑战。 结语:回响与启示 本书最后将视野拉回当代,探讨中国古代文论的“活的遗产”: 1. “气”与“道”的现代诠释: 如何在后现代的语境下理解传统文论中的“气韵生动”与主体精神。 2. 跨文化视野下的比较: 将中国古代文论的“意境”、“风骨”与西方(如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进行对话,以凸显其独特性和普适价值。 本书以其扎实的文献基础、清晰的脉络梳理和富有洞察力的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把进入中国古代审美思想深层的钥匙。它不仅是文史哲研究者的必备工具书,更是所有渴望理解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读者的案头良伴。 --- 目标读者群: 高校中文系、文学史、美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 从事文化研究、古代哲学史研究的专业人士。 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批评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和文化工作者。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在食品行业从业多年的老人,我深知法规和标准的重要性,它们是我们工作的“压舱石”和“护身符”。市面上关于食品法律法规的书籍不在少数,但能够做到权威、全面、与时俱进的却不多。这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2版)》,名字就显得非常扎实,一看就知道是冲着解决实际问题来的。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在“第2版”中,是否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国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最新立法动态和监管要求?比如,近几年关于食品标签、追溯体系、风险预警等方面有没有新的变化?它在讲解过程中,是否能够深入到具体的监管细节,比如生产许可、HACCP体系的应用,以及第三方认证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条文,而是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让像我这样的从业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政策导向,更好地规范操作,从而规避潜在的风险。同时,我也希望它能为新入行的小伙伴们提供一个坚实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快速掌握行业规则,少走弯路。这本书能否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良师益友”,我拭目以待。

评分

我一直对食品的生产链条感到好奇,从农田到餐桌,中间有多少环节,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2版)》这个书名,正好触及了我最想了解的核心。我特别想知道,它在讲解过程中,会不会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了解整个食品安全的法律框架。比如,它是否会从最基本的《食品安全法》开始,然后深入到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再到具体的食品标准?我希望它能像一部“食品安全百科全书”,能够解答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问,比如,为什么某些食品的保质期设定是这样?某种添加剂是否被允许使用?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这本书能否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食品安全背后的逻辑,并能够做出更明智的消费选择?我期待它能让我感受到,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而这本书,将是引导我们认识这一切的重要钥匙。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是翻看目录和前言,就足以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我一直对食品安全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深知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食品,而这些食品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一套严谨的法律框架和层层叠叠的标准来保障的。这本书的标题,恰恰点出了这个核心。我特别好奇的是,它会如何梳理和讲解这些复杂的条文和规定。是会像一本冰冷的法律汇编,罗列一堆专业术语,还是能将这些法律法规与实际的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紧密结合,让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它们是如何落地执行,又为何如此重要?特别是“第2版”的字样,让我觉得这本书很可能已经经过了时代的洗礼和内容的更新,应该涵盖了最新的法律条文和行业标准,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跟上时代步伐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食品法律世界的大门,让我不再对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规定感到困惑,而是能清晰地认识到,每一条法规、每一项标准,都承载着对我们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承诺。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它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纸张的厚度,更是知识的厚重感。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食品的科普读物,它们更多地侧重于食品的营养成分、烹饪技巧,或是食品添加剂的“好”与“坏”,但往往对那些更根本性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涉及不多。而这本书的标题,直接指明了其核心价值——“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这让我看到了它与众不同之处,它不是一本简单的零食指南,也不是一本厨房秘籍,而是关于保障我们舌尖上安全的一部“硬核”著作。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场景: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餐馆里飘香的美食,这些背后都有着怎样的规则在支撑?这本书是否会像一位严谨的审查官,剖析这些规则的来龙去脉?我特别想知道,它在讲解过程中,是否会引用大量的案例,用真实的故事来阐释法律条文的意义,让抽象的规定变得生动具体?亦或是会深入浅出地解释各种食品标准背后的科学依据和风险评估,让我们明白这些标准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人类健康的深切考量。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食品行业的监管体系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

评分

我对食品安全的热情,源于一次非常不愉快的经历,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是多么重要。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留意市面上关于食品法律的书籍。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2版)》时,我立刻被它吸引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理论堆砌,更像是一个全面的“食品安全法律指南”。我尤其关注的是“标准”这个词,在我看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它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种食品类别的具体标准,比如农产品、肉制品、乳制品、婴幼儿食品等等?这些标准又如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对这些标准的解读,解释它们是如何从科学研究、风险评估,最终转化为强制性的执行条款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以及更多像我一样的消费者,不再对食品安全问题感到迷茫,而是能拥有辨别食品安全风险的“火眼金睛”,甚至能够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它能为我提供这样的知识和力量吗?我对这本书寄予了厚望。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评分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