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作者在工廠多年實戰經驗的積纍,加工方法非常實用。2、隨書附光盤有作者對全書案例的詳細講解,邊看邊學,即學即會。
內容簡介
UG NX8是德國西門子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齣品的一款集成化的CAD/CAM/CAE係統軟件,其多軸數控銑編程曆史悠久而且技術成熟。本書以實例的編程及加工過程為主綫,全麵介紹瞭多軸數控加工工藝分析、工藝實現、UG NX8數控編程過程、後處理、VERICUT仿真及實際問題的解決等,以幫助讀者盡快熟悉和掌握多軸數控加工技術。
《UG NX8.0數控銑多軸加工工藝與編程》還附上精心錄製的視頻講解,幫助讀者藉助先進的數控編程軟件和現代化的虛擬仿真軟件在電腦上體驗到鮮活的五軸數控加工知識。
本書適閤具有初步數控編程及3D繪圖知識,希望進一步學習多軸數控編程技術的讀者閱讀。本書雖然隻以有限的實例為導嚮進行講解,但對其他類型零件的多軸加工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本書適閤自學,也可以作為崗前職業培訓、職業院校、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教材。
作者簡介
寇文化,萬威電子(深圳)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本人自1993年從西北工業大學畢業至今20年來一直從事CAD/CAM的開發應用工作。從西安航空發動機公司開始從事軍用飛機發動機研製,到深圳萬威集團公司開發民用的電子文儀産品,一直參與這些産品的模具設計、模具製造以及數控編程、數控加工等工作,積纍瞭一定的工作經驗。尤其在數控加工方麵是本人的特長。先後參加過EDS公司(UG)、PTC公司(Pro/E)、ICT智誠公司(Solidworks)、冠德公司(Mastercam)、達索公司(Catita)等的正規培訓。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多軸數控銑工藝概述
1.1 本章要點和學習方法 1
1.2 多軸銑機床 1
1.2.1 認識多軸銑機床 1
1.2.2 坐標軸定義 2
1.2.3 五軸聯動機床常用類型 2
1.3 多軸銑加工工藝 3
1.4 多軸銑工藝的基本原則 3
1.5 多軸銑工藝實施步驟 4
1.6 UG多軸銑編程功能 5
1.7 本章總結及思考練習 6
第2章 底座零件定位加工
2.1 本章要點和學習方法 8
2.2 多軸定位加工概述 8
2.3 底座多軸加工編程 9
2.3.1 工藝分析 9
2.3.2 圖形處理 10
2.3.3 編程準備 11
2.3.4 創建開粗刀路K02A 13
2.3.5 創建外形麯麵精加工刀路K02B 16
2.3.6 創建斜平麵頂部精加工K02C 18
2.3.7 創建外形凹槽清角刀路K02D 23
2.3.8 創建外形凹槽精加工刀路K02E 33
2.3.9 創建外形A1凹槽進一步清角K02F 38
2.3.10 創建鑽孔刀路K02G 40
2.3.11 創建凹槽麯麵精加工路K02H 43
2.3.12 用UG軟件進行刀路檢查 45
2.3.13 後處理 46
2.3.14 使用VERICUT進行加工仿真檢查 47
2.3.15 填寫加工程序單 48
2.3.16 現場加工問題處理 49
2.4 本章總結及思考練習 50
第3章 優勝奬杯變軸輪廓銑加工
3.1 本章要點和學習方法 51
3.2 變軸輪廓銑概述 51
3.3 優勝奬杯零件編程 52
3.3.1 工藝分析 52
3.3.2 圖形處理 53
3.3.3 編程準備 54
3.3.4 創建開粗刀路K03A 55
3.3.5 創建外形麯麵半精加工刀路K03B 60
3.3.6 創建外形變軸麯麵精加工刀路K03C 64
3.3.7 創建底座斜麵精加工刀路K03D 70
3.3.8 創建刻字精加工刀路K03E 73
3.3.9 用UG軟件進行刀路檢查 77
3.3.10 後處理 78
3.3.11 使用VERICUT進行加工仿真檢查 79
3.3.12 填寫加工程序單 80
3.3.13 現場加工問題處理 80
3.3.14 多軸銑驅動方式概述 81
3.4 本章總結及思考練習 81
第4章 印章變軸多工位加工
4.1 本章要點和學習方法 83
4.2 多工位加工概述 83
4.3 印章零件編程 83
4.3.1 工藝分析 84
4.3.2 圖形處理 84
4.3.3 編程準備 85
4.3.4 創建第一工位開粗刀路KA04A 87
4.3.5 創建字麵精加工刀路KA04B 90
4.3.6 創建第一工位外形及頂麵精加工刀路KA04C 92
4.3.7 創建第一工位刻字精雕刀路KA04D 97
4.3.8 創建第二工位手把開粗刀路KA04E 105
4.3.9 創建第二工位水平麵精加工刀路KA04F 110
4.3.10 創建第二工位球形麵精加工刀路KA04G 112
4.3.11 用UG軟件進行刀路檢查 118
4.3.12 後處理 119
4.3.13 使用VERICUT進行加工仿真檢查 121
4.3.14 填寫加工程序單 126
4.3.15 現場加工問題處理 127
4.3.16 多軸投影矢量概述 127
4.4 本章總結及思考練習 128
第5章 軸流式葉輪多軸加工
5.1 本章要點和學習方法 129
5.2 葉輪概述 129
5.3 軸流式葉輪編程 129
5.3.1 工藝分析 130
5.3.2 圖形處理 131
5.3.3 編程準備 131
5.3.4 創建葉輪型腔開粗刀路KA05A 135
5.3.5 創建對輪轂的二次開粗刀路KA05B 138
5.3.6 創建葉形半精加工刀路KA05C 142
5.3.7 創建葉形精加工刀路KA05D 145
5.3.8 刀路陣列變換 151
5.3.9 用UG軟件進行刀路檢查 152
5.3.10 後處理 152
5.3.11 使用VERICUT進行加工仿真檢查及糾錯 153
5.3.12 填寫加工程序單 156
5.3.13 現場加工問題處理 156
5.3.14 刀軸控製概述 157
5.4 本章總結及思考練習 157
第6章 渦輪式葉輪多軸自動編程
6.1 本章要點和學習方法 159
6.2 渦輪式葉輪概述 159
6.3 渦輪式葉輪編程 160
6.3.1 工藝分析 160
6.3.2 圖形處理 161
6.3.3 編程準備 162
6.3.4 創建葉輪外開粗刀路KA06A 166
6.3.5 創建葉輪外形精加工刀路KA06B 169
6.3.6 創建葉形包裹麵精加工刀路KA06C 175
6.3.7 創建葉形精加工刀路KA06D 176
6.3.8 刀路陣列變換 187
6.3.9 用UG軟件進行刀路檢查 188
6.3.10 後處理 188
6.3.11 使用VERICUT進行加工仿真檢查及糾錯 189
6.3.12 填寫加工程序單 192
6.3.13 現場加工問題處理 192
6.4 本章總結及思考練習 193
第7章 UG五軸後處理器製作
7.1 本章要點和學習方法 194
7.2 五軸後處理器概述 194
7.2.1 五軸聯動後處理器的工作原理 194
7.2.2 五軸後處理器難點 194
7.3 雙轉颱五軸後處理器製作 195
7.3.1 機床參數調研 195
7.3.2 設定機床綫性行程 195
7.3.3 設定鏇轉軸行程參數 196
7.3.4 設定鏇轉軸越界處理參數 198
7.3.5 修改輸齣數控程序的擴展名 201
7.3.6 修改後處理器的其他參數 202
7.3.7 五軸後處理器的測試 203
7.4 本章總結及思考練習 203
第8章 VERICUT刀路仿真
8.1 本章要點和學習方法 205
8.2 數控程序VERICUT仿真 205
8.2.1 五軸機床仿真模型的建立 205
8.2.2 定義毛坯 213
8.2.3 定義夾具 213
8.2.4 裝配設計零件 214
8.2.5 定義刀具 214
8.2.6 定義加工坐標係G54 218
8.2.7 數控程序的輸入 219
8.2.8 運行仿真 219
8.2.9 分析仿真結果 221
8.3 過切及撞刀的預防 222
8.4 本章總結及思考練習 222
前言/序言
編寫目的
UG NX8.0是西門子公司開發研製的曆史悠久的專業CAD/CAM軟件,在多軸數控加工方麵因為其技術穩定成熟,經受住瞭廣大用戶在應用實踐中的考驗,深受高端用戶的青睞。在我國,多軸加工技術剛剛進入民用領域,應用它進行多軸數控編程的公司也越來越多。
對於多軸機床,特彆是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因其係統復雜、機床製造難度大且價格昂貴,如果齣現加工事故,將給企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製定閤理的加工工藝及編製好高效的五軸數控程序就成為高效利用這些多軸機床的關鍵。社會上急需培訓齣一大批既會編多軸數控程序,又會熟練操作多軸機床的工程技術人員。
本書主要以實際零件加工的具體流程為主綫,從多軸加工工藝的編排、應用UG NX8.0進行數控編程、多軸後處理、VERICUT虛擬仿真以及現場問題處理等方麵進行講解。希望能帶領讀者領略五軸加工的全過程。
書中雖然主要是以五軸加工方式為例進行講解,但卻覆蓋多軸加工的重要技術要領、工作流程和編程步驟。讀者可以根據本書的思路靈活解決其他多軸加工的問題。
為瞭適應全國數控大賽及職業學院對學生進行技能考試培訓的需要,還特意介紹瞭VERICUT數控仿真軟件的機床模型構建、刀庫製作以及五軸後處理器的製作。讀者能夠利用書中知識對於至少一種類型的五軸數控程序進行後處理及仿真,增強五軸編程內容的實用性。
本書總結作者多年來應用軟件的經驗及五軸機床操作加工的經驗,精選瞭工廠實踐案例進行講解,希望能幫助有誌從事數控編程的人士掌握真本領,從而盡快走嚮本行業的工作崗位,實現人生的目標。
主要內容
全書共分8章。
第1章 多軸數控銑工藝概述。重點介紹多軸數控編程工藝的基本概念、多軸機床的應用、加工工藝的實施方法等。幫助讀者對數控編程工作有一定的瞭解。
第2章 底座零件定位加工。通過對底座零件采用五軸定位加工進行數控編程。這是多軸加工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式。
第3章 優勝奬杯變軸輪廓銑加工。重點將對優勝杯零件進行數控加工編程及仿真,著重說明五軸聯動方式編程及加工的方法步驟。
第4章 印章變軸多工位加工。本章重點學習類似印章零件進行多工位數控加工編程及仿真。
第5章 軸流式葉輪多軸加工。重點學習如何用UG軟件對軸流式葉輪零件進行數控加工編程,著重介紹非自動化編程和自動化編程的靈活運用,高效解決類似零件編程問題。
第6章 渦輪式葉輪多軸自動編程。重點學習如何用UG軟件對具有分流葉片的渦輪式葉輪零件進行數控加工編程。著重介紹自動化編程的靈活運用,高效解決類似零件編程問題。
第7章 UG五軸後處理器製作。主要講述如何利用Post Builder製作五軸加工中心的後處理器。五軸後處理的優劣決定五軸數控程序的效率,好的後處理是解決五軸加工問題的關鍵。
第8章 VERICUT刀路仿真。講述如何利用VERICUT軟件對事先編好的五軸數控程序進行仿真檢驗。學好本章可以將撞機等嚴重事故僅僅發生在虛擬世界裏,提高數控程序的可行性。
為瞭幫助讀者學習,書中安排瞭“本章要點和學習方法”,“思考練習及答案”,以及“知識拓展”、“小提示”、“要注意”等特色段落。“知識拓展”:對當前的操作方法介紹另外一些方法,以開拓思路。“小提示”:對當前操作中的難點進行進一步補充講解。“要注意”: 對當前操作中可能齣現的錯誤進行提醒。文中長度單位除指明外默認為毫米。
另外,為瞭幫助讀者理解操作,本書配帶的光盤裏有經過精心錄製的講課視頻,這些文件是EXE文件,可以直接雙擊打開。播放過程中可以隨時暫停、快進或者倒退,可以一邊看書、一邊看視頻,同時一邊跟著練習,提高學習效果。
如何學習
為學好本書內容,建議讀者先學習如下知識:
1.能用UG軟件或者其他軟件進行基本的3D繪圖和數控編程。
2.機械加工工藝的基本知識。
3.能應用Office辦公軟件及Windows操作係統的基本操作。
本書是以解決實際數控編程問題為主綫,書中介紹的加工方案是適閤雙轉颱五軸聯動數控銑床的加工程序。讀者學習後可以根據本書的思路,在實際工作中再結閤自己工廠的機床設備的特點適當調整加工參數和對應的後處理,做齣靈活變通,以發揮設備的最大性能,力爭使所編程序符閤高效加工原則和目的。
讀者對象
1.對UG NX8.0數控編程及VERICUT仿真軟件的實際應用有興趣的初學者。
2.現在或者即將從事多軸數控編程的工程技術人員。
3.大中專或職業學校數控專業的師生。
4.其他UG NX8.0軟件及VERICUT軟件的愛好者。
本書由陝西華拓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寇文化主編,陝西理工學院張軍峰、重慶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易良培副主編,安徽工程大學王靜平、李俊萍,陝西理工學院王燕燕參加編寫,西安理工大學王蓀馨老師主審。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欠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為瞭便於和朋友們溝通,讀者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問題,除瞭可以給編者發電子郵件到k8029_1@163.com郵箱之外,對於典型性的解答在對讀者個人信息適當處理後還在答疑博客裏發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瀏覽參考,博客為http://blog.sina.com.cn/cadcambook。
寇文化
2015年3月於西安
機械加工技術前沿探索:現代數控加工編程與應用實例精選 本書聚焦於現代製造業對高精度、復雜麯麵加工日益增長的需求,深入剖析瞭數控(NC)編程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實踐應用,旨在為機械工程師、數控程序員以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一本既具理論深度又富含實戰價值的參考手冊。 本書嚴格避開瞭對UG NX8.0平颱下多軸銑削特定功能的討論,而是將視角投嚮更宏觀、更具通用性的數控加工理論體係與主流編程方法論。我們相信,掌握底層原理和跨平颱思維,是應對未來技術迭代的關鍵。 --- 第一部分:數控加工基礎理論與先進製造思維 本部分旨在夯實讀者對現代數控加工體係的整體認知,而非局限於某一特定軟件版本的功能實現。 1. 現代數控係統架構與功能解析 本章首先梳理瞭當代主流數控係統(如FANUC、西門子840D/828D、海德漢等)的硬件結構、軟件層次劃分及其核心功能模塊。重點探討瞭CNC係統如何實現對高速、高精度運動的實時插補控製,以及如何通過參數化編程提升機床的柔性。 運動控製原理: 詳細講解瞭直綫、圓弧插補算法在不同控製器中的實現差異,特彆是針對五軸聯動加工中涉及的運動學模型解算(如歐拉角法、變換矩陣法)的基本概念。 係統診斷與維護: 介紹瞭常見的係統報警代碼分類、初步故障診斷流程,以及如何利用係統內置的診斷工具來優化機床性能和保證加工精度。 2. 先進刀具理論與材料切削性能 刀具是實現切削加工的直接載體,本章著重於非UG特定環境下的先進刀具選擇與應用。 新型刀具材料與塗層技術: 深入分析瞭硬質閤金、陶瓷、PCD/PDC等新型刀具材料的微觀結構及其在不同材料(鈦閤金、高溫閤金、高強度鋼)切削中的性能錶現。重點討論瞭PVD/CVD塗層技術如何通過改變界麵摩擦係數和熱穩定性來延長刀具壽命。 刀具路徑的幾何優化: 探討瞭如何從幾何學角度分析切削軌跡對刀具磨損和加工錶麵質量的影響,包括如何選擇閤適的刀具角度(前角、主偏角)以適應特定的切削條件,而非簡單地依賴CAM軟件的預設參數。 3. 錶麵質量與殘餘應力控製 高質量的零件錶麵是衡量加工水平的重要指標。本章側重於從加工參數與工藝控製角度探討錶麵完整性。 切削參數的動態優化模型: 建立基於切削力的材料去除率(MRR)與錶麵粗糙度(Ra)的數學模型,指導讀者在不依賴特定軟件內置優化模塊的情況下,手動調整進給速度、主軸轉速和背吃刀量,以平衡效率與質量。 殘餘應力産生機製: 分析熱應力和機械應力在切削過程中對工件內部結構的影響,並提齣避免或釋放有害殘餘應力的預留餘量、分層加工和熱處理配閤工藝方案。 --- 第二部分:非特定平颱下的通用數控編程方法論 本部分迴歸到G代碼和M代碼的本質,並探討瞭現代CAM係統(不限於UG)生成代碼背後的通用邏輯。 4. 高效G代碼編程與循環結構設計 本章深入剖析瞭標準ISO 6983(G代碼標準)的精髓,強調程序邏輯的嚴謹性。 坐標係與變換: 詳細講解瞭工件坐標係(G54-G59)的設定邏輯,以及如何運用平移(G91/G90)和鏇轉(G68.2)編程來實現復雜路徑的快速布局,這對於理解後續復雜加工的底層邏輯至關重要。 宏程序(Macro Programming)的威力: 重點介紹利用IF/THEN/ELSE、WHILE循環和變量賦值(變量)等結構,編寫高度自動化的、可復用的通用程序塊,例如自動測量刀長、自動補償或實現參數化孔係加工。 5. 進給策略與動態補償技術 成功的數控編程不僅是路徑的生成,更是對機床動態性能的適應。 恒綫速度切削(CL/CVC)的原理與手動實現: 探討在麯麵加工中,如何通過實時調整主軸轉速(S代碼),確保刀具與工件接觸點的綫速度保持恒定,從而保證加工一緻性。本書將推導手動計算CL參數的公式,而非直接調用軟件功能。 幾何誤差與運動誤差的補償: 講解螺距補償、反嚮間隙補償等機床靜態誤差補償,以及如何利用係統內置的動態補償功能(如加速度/減速度補償)來平滑軌跡,減少高速進給時的衝擊和振動。 6. 專用加工工藝的編程思路 針對幾種關鍵的復雜加工場景,本書提供不依賴特定軟件界麵的編程思路。 復雜麯麵輪廓銑削的路徑規劃: 討論瞭等距刀補(G41/G42)在處理非綫性邊界時的應用局限性,並提齣瞭基於分段逼近和手動刀尖點控製的編程策略。 型腔特徵的下刀與清根策略: 針對深腔加工,分析瞭螺鏇下刀、Z軸步進策略與側壁斜角加工中,如何閤理規劃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餘量分配,以避免刀具過載和二次加工痕跡。 --- 第三部分:先進檢測與質量保證體係 本書最後一部分強調瞭編程與驗證的閉環,關注如何利用外部檢測手段來驗證和修正數控加工的準確性。 7. 離綫仿真與刀具軌跡驗證 在不使用特定CAM軟件仿真模塊的前提下,如何利用通用工具進行軌跡驗證。 G代碼解析器的原理與應用: 介紹市麵上通用的G代碼可視化工具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工具導入生成的代碼文件,直觀地檢查碰撞、刀具路徑的流暢性及終點位置的準確性。 逆嚮運動學驗證: 對於多軸加工,講解如何將G代碼中定義的末端點位置,通過三角函數或矩陣運算,反嚮推算齣各軸的轉角和位移值,以此來交叉驗證程序邏輯的正確性。 8. 接觸式與非接觸式在製檢驗(In-Process Gauging) 本書探討瞭如何將檢測環節融入加工流程,實現自適應製造。 探針測量的編程接口: 分析瞭CNC係統如何通過M代碼調用外部測量設備(如激光對刀儀、接觸式對刀塊),並講解瞭如何編寫程序來讀取測量反饋信號,自動修正工件坐標係或刀具補償值。 錶麵完整性評估: 介紹利用光學輪廓儀、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等外部設備對加工後的錶麵微觀形貌進行量化分析的方法,並將分析結果反哺到第一、二部分的加工參數選擇中,形成持續改進的循環。 --- 總結: 本書提供的是一套獨立於特定軟件版本、麵嚮底層邏輯和高級應用場景的數控加工知識體係。它強調的是“為什麼”和“如何控製”,而非“點擊哪裏”。通過對運動控製、高級編程技術和質量控製的深入剖析,讀者將能夠構建起一個堅實的、麵嚮未來的數控技術認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