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书同文字:汉字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二十四品系列图书) | 作者 | 黄德宽 |
| 定价 | 30.00元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14175304 | 出版日期 | 2017-02-01 |
| 字数 | 143000 | 页码 | 193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介绍中国文字的发展、应用与魅力,介绍其对中国文化及其在现代文化生活中的运用规律。汉字古老悠远,是一条蜿蜒无垠的历史长河;汉字构形奇妙,是先人伟大智慧的结晶。本书作者通过通俗流畅的语言,详实的资料,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有特点。 |
| 作者简介 | |
| 黄德宽,安徽大学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长,著有《汉语文字学史》(合著)、《汉字理论丛稿》、《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汉字的释读和探索》、《古文字谱系疏证》(合著)。 |
| 目录 | |
| 导言:文字·汉字·文字学 文字的一般性质/ 汉字的主要特点和性质/ 汉字研究与文字学/ 初作书契文明肇启——汉字的初创和形成 古代关于汉字起源的猜想/ 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的文字起源线索/ 殷商甲骨文之前的汉字踪迹/ 汉字创制和形成的可能路径/ 依类象形孳乳浸多——“六书”与汉字构造 汉字构造与“六书”说/ 以形表意:汉字符号创制的基本方法/ 形声相益:汉字孳乳浸多的主要途径/ 依声托事:汉字系统日趋完善的必然选择/ 篆隶楷体今古殊形——汉字的形体及其发展 汉字常见的形体/ 汉字形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汉字形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整理和研究/ 占卜与卜辞/ 殷墟甲骨的分期与断代/ 商代的文字和典册/ 【附录】甲骨文选释/ 铸鼎勒铭明著后世——西周青铜器铭文 古代的青铜器/ 青铜器铭文/ 青铜器铭文的著录和考释/ 【附录】西周金文选释/ 书同文字为典为范——字书与汉字的规范 汉字的早期规范——书同文字/ 汉代“小学”的兴盛与《说文解字》/ 历代字书的编纂与文字规范/ |
| 编辑推荐 | |
| 关于“中国文化二十四品”系列: “中国文化二十四品”系列图书全24本。本系列图书是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读物,“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图书。 本系列图书由著名学者饶宗颐、叶嘉莹担任顾问,整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学者,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24个侧面进行深入剖析、展示,充分呈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结构与精神。 丛书文字深入浅出,既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又有较高的学术性,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丛书附有有关中国文化二十四品延伸阅读及原典导读的微信二维码,扫一扫,即可在线进入传统文化的广阔天地。 关于《书同文字: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古老悠远,是一条蜿蜒无垠的历史长河;汉字构形奇妙,是先人伟大智慧的结晶;汉字灵动飘逸,展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艺术创造。“文”是花纹,是万事万物的象形符号;“字”是生育,是文与文相亲相爱繁衍出的子子孙孙,中国文化的基因和血脉由汉字组成。汉字的理想是“书同文字”,统一的字形与书写,锻造了中国文化的坚强骨骼。汉字以整齐的身姿站立着,砌成中华文明的长城。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汉字,在我看来,它们不仅仅是符号,更是承载着千年历史和情感的生命体。这本书的标题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书同文字”,光是这四个字,就充满了历史的张力,让人联想到统一文字的伟大壮举。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读汉字背后的文化意蕴时,那种深入浅出的方式。他没有用晦涩的学术语言,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复杂的文化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比如,他对“仁”这个字的拆解,从“人”和“二”的组合,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使用的这个字,蕴含着如此深刻的哲学思想。书中对一些常用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也做了细致的梳理,这让我对日常书写和阅读的汉字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常常会因为一个字的细微变化,而回溯到它的远古形态,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增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又有些许忐忑的。我曾经尝试过阅读一些关于汉字起源的书籍,但往往因为过于专业或内容过于零散而放弃。然而,《书同文字》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非常系统地梳理了汉字与中国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仅是在讲文字本身,更是在讲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基因。比如,书中对“家”字的分析,从最初的房屋符号,到如今包含着亲情、责任、归属等丰富内涵,让我对这个最基本的汉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理解。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和典故,但都处理得非常得当,既保证了内容的严谨性,又不至于让读者感到枯燥。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有一章节专门探讨了汉字的“象形”与“意会”相结合的特性,以及这种特性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次颠覆性的认知。这本书的呈现方式,就像是将一副宏大的文化画卷徐徐展开,而汉字,则是这幅画卷中最灵动的笔触。
评分从封面设计上,就透着一股温润如玉的中国风,沉稳大气,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值得细细品读的书。打开扉页,墨色的印章仿佛古人留下的印记,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泡上一杯龙井,坐在窗边,指尖滑过那些细腻的纸张,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书中的内容,我才刚刚开始接触,但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就像一位博学的老者在轻声讲述,一点点地将我带入中国文字的奇妙世界。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汉字演变过程时,那种逻辑清晰又富有画面感的笔触。比如,当他讲到甲骨文的“日”字,如何从一个圆圈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我就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的人们,如何用最简洁的符号来记录他们的生活和信仰。这种对文字起源的探究,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知识灌输,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对汉字的智慧和生命力有了更深的敬畏。这本书的装帧也很考究,纸张的触感,字体的排版,甚至是章节之间的过渡,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的时候,身心都能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愉悦。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有更多的惊喜。
评分我向来对“中国文化二十四品系列图书”这个品牌有着特别的信赖,他们出的书总是能做到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可读性。这次的《书同文字》也不例外。首先,从整体的编排来看,非常人性化。章节的划分清晰明了,每一个主题都围绕着汉字与中国文化的联系展开,逻辑性很强。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汉字与哲学思想结合的部分,作者能够巧妙地将汉字的结构、字形与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人生观联系起来,比如对“道”字的解读,从象形到哲学意境的演变,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书中还会穿插一些与汉字相关的趣味小知识,比如关于偏旁部会的由来,或是汉字在诗词歌赋中的巧妙运用,这些都让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愉快,也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我发现,通过这本书,我更能理解为什么汉字能够成为中华文明的灵魂,为什么它能够跨越时空,连接古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非常享受,不似枯燥的教科书,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艺术气息,读起来就像在与一位智者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作为一本关于汉字的书。它更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中国文化深处的大门。从书名“书同文字”的宏大历史背景,到书中对每一个汉字细致入微的解读,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洞察。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部分。这让我意识到,文字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书中对汉字书写方式演变的梳理,也让我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尝试理解那些流传千古的墨迹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学术分析,又不乏文学性的优美表达,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每一次翻开它,都仿佛踏上了一场新的文化探索之旅。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