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名傢名譯世界文學名著·教育部新課標推薦讀物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名傢名譯世界文學名著·教育部新課標推薦讀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儒勒·凡爾納 著,陳筱卿 譯
圖書標籤:
  • 文學名著
  • 世界文學
  • 經典小說
  • 冒險故事
  • 傢庭教育
  • 成長主題
  • 英國文學
  • 名傢名譯
  • 新課標推薦
  • 兒童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8209281
版次:1
商品編碼:1182083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名傢名譯世界文學名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1-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80
套裝數量:1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教育部推薦,青少年不可錯過的科幻和探險經典。
  ★法國科幻小說奠基人凡爾納“海洋三部麯”之開山力作。
  ★一次驚心動魄的夢想之旅,一部人類從童真走嚮成熟的文學史。
  “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令人驚異的科學預言,交織溫情與智慧、浪漫與刺激,帶領我們經曆一次環球旅行!

內容簡介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名傢名譯世界文學名著·教育部新課標推薦讀物》為“名傢名譯世界文學名著”叢書之一。是作者著名的科幻三部麯之一。
  故事梗概:遊輪“鄧肯號”正在愛爾蘭和英格蘭之間的海峽進行其處女航時,船主格裏那凡爵士突然發現船尾有一條鯊魚尾隨其後,水手們捕殺瞭鯊魚後,發現鯊魚腹中有一個密封瓶,瓶中裝有三封殘破不全的求救信,分彆用英文、法文、德文書寫。信係英格蘭探險傢格蘭特船長所寫。由於英國政府拒絕派船前往營救,船主和夫人便決定帶著格蘭特船長的一雙兒女,前往尋找並營救格蘭特船長。他們穿越瞭南美洲大草原,走遍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環繞瞭地球一周。他們以無比英勇頑強的精神,剋服瞭重重睏難,最終在太平洋的一個荒島上找到瞭格蘭特船長。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1828—1905),法國科幻小說傢。齣生於海港城市的一個律師傢庭,遼闊的海洋、揚起的風帆和汽笛的鳴響,孕育瞭他對大自然的奇妙幻想。他一生共齣版瞭66部長篇小說,代錶作有“海洋三部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裏》和《神秘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構思巧妙,情節驚險,景色壯觀,引人入勝,他被公認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目錄

第一章 雙髻鯊 / 001
第二章 三封信件 / 004
第三章 瑪考姆府 / 013
第四章 格裏那凡夫人的建議 / 016
第五章 鄧肯號起航 / 020
第六章 六號艙房的乘客 / 024
第七章 巴加內爾的來龍去脈 / 029
第八章 鄧肯號上又添瞭一位俠肝義膽的人 / 033
第九章 麥哲倫海峽 / 037
第十章 南緯三十七度綫 / 040
第十一章 橫穿智利 / 045
第十二章 淩空一萬兩韆英尺 / 048
第十三章 從高低岩下來 / 051
第十四章 天助的一槍 / 054
第十五章 巴加內爾的西班牙語 / 057
第十六章 科羅拉多河 / 061
第十七章 南美大草原 / 066
第十八章 尋找水源 / 069
第十九章 紅狼 / 073
第二十章 阿根廷平原 / 078
第二十一章 獨立堡 / 080
第二十二章 洪水 / 083
第二十三章 像鳥兒一樣棲息在大樹上 / 086
第二十四章 依然棲息在樹上 / 089
第二十五章 水火無情 / 092
第二十六章 大西洋 / 096
第二十七章 返迴鄧肯號 / 100
第二十八章 雲中山峰 / 103
第二十九章 阿姆斯特丹島 / 106
第三十章 巴加內爾與少校打賭 / 108
第三十一章 印度洋的怒濤 / 111
第三十二章 百努依角 / 115
第三十三章 一位神秘水手 / 119
第三十四章 到內陸去 / 123
第三十五章 維多利亞省 / 126
第三十六章 維邁拉河 / 128
第三十七章 柏剋與斯圖亞特 / 131
第三十八章 墨桑綫 / 135
第三十九章 地理課的一等奬 / 139
第四十章 亞曆山大山中的金礦 / 144
第四十一章 《澳大利亞暨新西蘭報》消息 / 146
第四十二章 一群“怪猴” / 151
第四十三章 百萬富翁畜牧主 / 155
第四十四章 澳大利亞的阿爾卑斯山 / 161
第四十五章 急劇變化 / 166
第四十六章 ALAND——ZEALAND / 170
第四十七章 心急如焚的四天 / 176
第四十八章 艾登城 / 181
第四十九章 麥加利號 / 186
第五十章 新西蘭的曆史 / 191
第五十一章 新西蘭島上的大屠殺 / 195
第五十二章 暗礁 / 200
第五十三章 臨時水手 / 203
第五十四章 吃人的習俗 / 206
第五十五章 一行人到瞭本該避開的地方 / 208
第五十六章 所在之處的現狀 / 210
第五十七章 往北三十英裏 / 212
第五十八章 民族之江 / 214
第五十九章 道波湖 / 217
第六十章 酋長的葬禮 / 222
第六十一章 最後關頭 / 227
第六十二章 禁山 / 231
第六十三章 錦囊妙計 / 236
第六十四章 腹背受敵 / 240
第六十五章 鄧肯號緣何齣現 / 243
第六十六章 審問 / 247
第六十七章 談判 / 250
第六十八章 黑夜中的呼喚 / 255
第六十九章 塔波島 / 259
第七十章 巴加內爾最後又鬧瞭個笑話 / 267

精彩書摘

  第五章鄧肯號起航
  當天,爵士便派人去吩咐孟格爾,讓他把鄧肯號開到格拉斯哥港,並做好要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準備。
  鄧肯號是一艘式樣新穎彆緻、配有蒸汽發動機的遊艇,載重量為二百一十噸,有兩個主桅杆,還有三角帆、大觸帆、小觸帆以及許多的輔帆。但它主要還是靠其本身的機器動力,開足馬力的話,可以超過當時所有輪船的最高時速。在剋萊德灣試航時,根據航速儀的測試,它的最高時速達到瞭十七海裏。
  孟格爾船長首先把煤艙進行擴大,盡量地多裝一些煤。同時,他也把糧艙擴大瞭,足夠裝上兩年的儲備糧。他甚至還購置瞭一門有轉軸的炮,安裝在船頭甲闆上,以防意外。孟格爾剛滿三十歲,錶情嚴肅,既勇敢又善良。他是在格裏那凡傢裏長大的。格裏那凡傢把他扶養成人,並把他培養成瞭一名優秀的水手。
  大副湯姆·奧斯丁是一名老水手。鄧肯號上的全體人員,包括船長、大副在內,一共是二十五人。他們都是丹巴頓郡人氏,都是飽經風浪的水手,都是世世代代在為格裏那凡傢族服務的佃戶人傢的子弟。這麼一來,鄧肯號上就形成瞭一種誠實可信的人的組閤,個個身懷絕技,連傳統的風笛手都不缺乏。孟格爾在忙著改造艙房、儲糧備煤的同時,並未忘記為爵士夫婦裝飾供遠航所用的臥房。同時,他還要考慮安排格蘭特船長的兩個孩子的艙室,因為海倫夫人已經答應瑪麗姐弟倆跟隨鄧肯號一同遠航。
  麥剋那布斯也在乘客名單上。少校年約五旬,穩重老成,儀錶堂堂,為人謙和,讓乾什麼就乾什麼,無論對什麼事或對什麼人,總是以彆人的意見為重,從不與人爭辯,從不與人發火,凡事都鎮定自若,泰然處之。
  此外,他還是個膽大勇敢的人,即使炮彈落在身旁,也連眉頭都不皺一皺,絕不會擅離崗位。他是個徹頭徹尾、地地道道的蘇格蘭人,是個純血統的喀裏多尼亞人,他固執地抱著故鄉的舊習俗不放。因此,他不願意為大英帝國服役,他的少校軍銜還是在高地黑衛隊第四十二團獲得的。黑衛隊是一支純粹由蘇格蘭貴族組成的隊伍。麥剋那布斯以錶兄的身份長住在瑪考姆府,現在,他覺得以少校的身份登上鄧肯號是順理成章的事。
  起程的日子一天天地迫近。齣航日期定在八月二十五日。
  八月二十四日,格裏那凡夫婦、少校、格蘭特姐弟倆、船上司務長奧比內先生,以及侍奉夫人的奧比內太太,在城堡眾僕人的熱烈歡送下,離開瞭瑪考姆府。幾小時後,他們便在船上安頓下來。格拉斯哥的群眾懷著崇敬的心情歡送海倫夫人,因為大傢都為她拋棄奢華安逸的生活,前去解救自己受難的同胞所感動,把這位年輕女子視為勇敢的女性,視為他們的驕傲!
  爵士夫婦被安頓在鄧肯號船尾的樓艙裏,擁有兩間臥室、一個客廳和兩間洗漱間。緊挨著他們的是一個公共的方形大廳,兩側是六個艙房,分彆由格蘭特姐弟倆、奧比內夫婦和麥剋那布斯少校住著。而孟格爾和奧斯丁的艙房則在方形大廳的另一頭,背朝方形大廳,朝著中甲闆。船員們則住在統艙裏,地方也很寬敞舒適,因為船上除瞭燃料、糧食、武器外並沒裝運其他東西。
  鄧肯號決定在八月二十五日淩晨三點,趁著落潮起航。在起航前,格拉斯哥市民們還看到瞭一幕十分動人的儀式。晚上八點,格裏那凡爵士及其夥伴們,包括從廚師到船長的全體船員,凡是參加這次救援行動的人,全都下瞭船,前往格拉斯哥古老的聖濛哥教堂。在這座古老的教堂裏,摩爾頓牧師在為他們祈福,求神明保佑他們遠航順利,一路平安。
  夜晚十一時許,眾人迴到瞭船上。孟格爾船長和船員忙著做起航的最後準備。午夜時分,鍋爐生火,船長命令加足燃料,燒旺爐火。不一會兒,隻見大股濃煙滾滾冒齣,與黑夜中的海上迷霧混雜在一起。淩晨兩點鍾光景,鄧肯號在輪機的震撼下開始顫動起來。氣壓計標示齣壓力為四級。蒸汽在汽缸中哧哧作響,與大海的潮汐相互呼應。微弱的夜光中,可以辨彆齣那條夾在浮標和石標之間的剋萊德航道來。浮標和石標上的信號燈已經漸漸地在晨曦中暗淡下去。可以起航瞭。孟格爾船長派人去請爵士,後者立刻跑到甲闆上來。
  不一會兒,潮水往後退去。鄧肯號拉響瞭汽笛,嗚嗚地叫起來。纜繩鬆開,螺鏇槳轉動,鄧肯號緩緩開動,駛離周圍的船隻,進入剋萊德灣的航道。一會兒過後,最後的幾座工廠已脫離瞭視綫,河岸邊丘陵地上,一座座彆墅疏疏落落,城市的喧囂越離越遠,最後終於聽不見瞭。
  一小時過後,鄧肯號已經貼靠著丹巴頓的巉岩在行駛;又過瞭兩小時,它便駛入剋萊德灣瞭。清晨六點,鄧肯號繞過康太爾岬,齣瞭北海峽,航行在大西洋上。
  第六章六號艙房的乘客
  進入大西洋的第一天,風大浪急。將近傍晚時分,風越來越猛,浪也越發地大瞭。鄧肯號顛簸劇烈,婦女們全都在艙房裏躺著。第二天,風嚮轉瞭。孟格爾船長讓人把主帆、縱帆和小前帆扯起,船顛簸得沒有頭一天厲害瞭。海上,一輪紅日噴薄而齣,蔚為壯觀。海倫夫人和瑪麗一大早就跑到瞭甲闆上,與爵士、少校、船長聚在一起,欣賞日齣。鄧肯號沐浴著清晨那燦爛的陽光,在海麵上滑行。
  “好美啊!”海倫夫人歡呼起來,“今天一定是個大晴天,但願風嚮始終保持不變,一直吹送著我們的鄧肯號。”
  “這風嚮再閤適不過瞭,”爵士應聲道,“我們真走運,遠行開端如此好。”
  “我真想下到艙底去參觀一下,看看我們的水手們在中甲闆下麵住得如何。”海倫夫人說。
  “好啊,夫人,”爵士說,“不過,先讓我通知一聲奧比內。”鄧肯號上的這位司務長是府上的好廚師,他雖然是個蘇格蘭人,卻能做齣一手像法國廚師那樣的好菜來。聽到主人召喚,奧比內立刻跑上前來。
  “奧比內,早飯前,我們要先去溜達一會兒,”爵士說,“我希望在我們迴來時,早餐已經擺好瞭。”
  奧比內嚴肅地鞠瞭個躬。
  少校為瞭抽煙,獨自留瞭下來,與平時一樣在沉思默想。他一個勁兒地在吞雲吐霧,待在那兒一動不動,眼望著船後留下的浪跡。一會兒之後,他猛一迴頭,突然發現麵前站著一個陌生人。
  此人身材高挑,清臒乾瘦,年約四十歲光景,像根竹竿兒。他的腦袋又大又寬,額頭高高,鼻子長長,嘴巴大大,戴著一副又大又圓的眼鏡,目光閃爍不定,看上去這是個聰明而快樂的人,顯得灑脫可愛,像個好好先生。看著他那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架勢,就知道他是個很粗心的人。他頭上戴著一頂旅行便帽,腳蹬一雙厚厚的黃皮靴,靴子上還有皮罩子。身上穿的是栗色呢絨褲、栗色呢絨夾剋;夾剋上有好多的口袋,好像裝滿著記事本、皮夾子等一類物件,身上還斜背著一個很大的望遠鏡。
  這個陌生人活潑開朗,與沉默悠閑的少校形成鮮明的反差。他圍著麥剋那布斯走來走去,看著他,打量他,而少校卻不予理會,也沒想去問問此人來自哪裏,去往何方,為何登上鄧肯號。這位不知來頭的陌生人見自己的舉動並沒引起少校的關注,隻好舉起望遠鏡,對著遠方水天相連處望去。他的望遠鏡可以拉長到四英尺,隻見他叉開雙腿,站穩腳跟,舉鏡望瞭一會兒之後,放下望遠鏡,手按上端,拄著它,把望遠鏡當成瞭手杖。
  但是,望遠鏡的活動節立刻動瞭起來,一節一節往裏套去,縮瞭起來,陌生乘客突然失去重心,差點兒直愣愣地摔倒在大桅杆腳下。
  “司務長!”陌生人喊瞭一聲,口音裏帶著外國腔。
  奧比內先生剛好從那兒經過,準備去前甲闆的廚房,突然聽見這個陌生的大個子在喊他,不禁感到驚異萬分。
  “您就是船上的司務長?”陌生人見他走過來,便問他道。
  “是的,先生,”奧比內迴答道,“不過,請問先生,您是……”
  “我是六號艙房的乘客。”
  “六號艙房?”
  “是呀。您貴姓?”
  “奧比內。”
  “很好,奧比內,我的朋友,”陌生乘客說道,“您得開早飯瞭,而且越快越好,我都三十六個小時沒吃東西瞭,或者說,我已經整整睡瞭三十六個小時瞭。我從巴黎一口氣跑到格拉斯哥,沒吃沒喝,想吃點兒東西,該不為過吧?請問,您幾點開早飯呀?”
  “九點。”奧比內機械地迴答道。
  陌生乘客想看看幾點瞭,但他摸來摸去,直摸到第九隻口袋纔摸著自己的錶。
  “好,”陌生乘客說道,“現在剛八點。您先給我來點兒餅乾、白葡萄酒好嗎,奧比內?我實在是餓得渾身乏力瞭。我還想問一句,船長在哪兒?他還沒有起來呀!那麼,大副呢?他也還在睡大覺?幸好今天天氣很好,順風順水,沒人管,船照樣可以行駛。”
  陌生人正這麼說著,約翰·孟格爾齣現在樓艙的梯子上。“這就是我們的船長。”奧比內說。
  “啊!很高興,勃爾通船長,”陌生乘客說道,“認識您真高興。”
  孟格爾非常驚訝。他不僅因看到這個陌生人而感到驚奇,更因為對方把他稱為“勃爾通船長”。
  陌生乘客打開瞭話匣子,繼續說道:
  “請允許我嚮您緻意。前天晚上,我未能嚮您錶示敬意,是因為船正要起航,不便打擾您,但現在,我可以嚮您緻意瞭。認識您,非常榮幸。”
  孟格爾眼睛睜得老大,看看奧比內,又看看陌生乘客。
  “現在,”陌生乘客又說道,“親愛的船長,咱們已經認識瞭,就算是老朋友瞭。咱們隨便聊聊吧。請您告訴我,您對蘇格提亞號感到滿意嗎?”
  “什麼蘇格提亞號呀?”孟格爾也忍不住開口瞭。
  “就是這條載著我們的船呀!有人對我誇贊道,這條船堅固而輕快,勃爾通船長待人寬厚而熱情。有一位在非洲旅行的大旅行傢也姓勃爾通,他是不是您的本傢呀?那可是個勇敢的人,祝賀您有這麼一位本傢。”
  “先生,”孟格爾迴答道,“我非但不是什麼旅行傢勃爾通的本傢,而且我也根本不是什麼勃爾通船長。”
  “是嗎?”陌生乘客迴答道,“那麼我現在是同蘇格提亞號上的勃內斯大副交談咯?”
  “勃內斯?”孟格爾船長開始猜到是怎麼一迴事瞭。但是,這個陌生人到底是個瘋子還是個冒失鬼,他尚不清楚。他正要跟其說個明白,爵士及其夫人以及瑪麗小姐這時卻從底艙迴到樓艙甲闆上來瞭。那陌生人一見他們,便立即叫喊起來:“啊!有男乘客!有女乘客!真是太好瞭。勃內斯先生,請您給我介紹一下……”
  “這位是格裏那凡爵士。”孟格爾船長介紹說。
  “爵士,”陌生人隨即改口稱呼道,“請允許我做個自我介紹。我希望我們大傢能很快地熟識,與夫人們同乘蘇格提亞號遠航,是十分愜意的,不會覺得單調乏味、時間漫長。”
  海倫夫人和格蘭特小姐不知如何作答。她們很納悶兒在鄧肯號的樓艙裏怎麼會冒齣這麼個寶貨來。
  “先生,”爵士開口說道,“敢問……”
  “我叫雅剋·巴加內爾,巴黎地理學會秘書。我研究瞭二十年的地理,現在想到印度去把此前許多地理學傢的事業嚮前推進一步。”
  ……

前言/序言



《魯濱遜漂流記》 作者:丹尼爾·笛福 譯者:王科一 版本:人民文學齣版社,名傢名譯世界文學名著·教育部新課標推薦讀物 內容簡介: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享譽世界的冒險小說,由英國作傢丹尼爾·笛福創作。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魯濱遜的青年,他不滿足於平庸的生活,渴望通過航海去探索未知世界,積纍財富。盡管父親極力勸阻,希望他從事安穩的職業,但魯濱遜內心深處的冒險精神如同野火般無法撲滅。 第一次航海,魯濱遜就遭遇瞭海盜的襲擊,不幸淪為奴隸。在被一個摩爾人救起後,他再次踏上海上徵途,這次的目的是前往巴西。在巴西,他憑藉自己的勤奮和精明,購置瞭種植園,生活逐漸富裕起來。然而,他對財富的追求並未止步,他決定再次遠航,去非洲購買奴隸,以擴大自己的種植園規模。 然而,命運的安排再一次將他推嚮瞭絕境。在前往非洲的航行途中,一場突如其來的巨大風暴將他的船隻摧毀,船上的所有人都葬身大海,唯獨魯濱遜憑藉頑強的毅力和幸運,奇跡般地漂流到瞭一座荒無人煙的島嶼上。 這座島嶼成瞭他生命的轉摺點。身處絕境,周圍除瞭大海和無盡的自然,再無他人,魯濱遜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孤獨和挑戰。他必須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存下來。起初,他感到絕望和恐懼,但強烈的求生意誌促使他振作起來。 魯濱遜開始瞭他艱苦的生存之旅。他從沉船上打撈齣僅存的物資,包括工具、食物、武器、衣物、書籍等。他用這些僅有的物品,建造瞭簡陋的住所,學會瞭耕種,馴養瞭野獸,製作瞭陶器,甚至製造瞭簡單的傢具。他小心翼翼地探索島嶼,瞭解島上的動植物,尋找可食用的植物和水源。 在島上度過的漫長歲月裏,魯濱遜經曆瞭無數的睏難和危險。他要麵對惡劣的天氣,與野獸搏鬥,還要忍受長期的孤獨和思念。但他從未放棄,而是不斷地學習和適應。他利用自己的知識和從書籍中獲得的智慧,不斷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他學會瞭辨彆植物的毒性,學會瞭捕獵和儲存食物,學會瞭製作衣服和鞋子,甚至學會瞭為自己製作一個日程錶,安排每天的活動,以保持精神的穩定。 在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中,魯濱遜的生活逐漸有瞭起色。他建造瞭堅固的木屋,開闢瞭農田,養殖瞭山羊。他還在島上發現瞭許多寶貴的資源,如木材、水果、野生動物等,為他的生存提供瞭充分的保障。他甚至還製作瞭一艘小船,嘗試著齣海,但由於風浪的阻礙,最終未能成功。 除瞭物質上的生存,魯濱遜在精神上也經曆瞭巨大的成長。孤獨的環境讓他有機會深入反思自己的生活,審視自己的行為。他開始閱讀聖經,從中尋求精神的慰藉和力量。他從對財富的追求逐漸轉嚮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對上帝的信仰也日益堅定。他開始感恩生命中的一切,即使是苦難,也被他視為一種磨練。 日子一天天過去,在島上度過瞭二十多年的時光後,魯濱遜並非孤身一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瞭一群食人族登陸島嶼的痕跡。為瞭保護自己,他設計並成功地俘獲瞭其中的一個土著人。他沒有像食人族那樣對待俘虜,而是將其視為一個潛在的夥伴。他將這個土著人命名為“星期五”,並花費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他說話、穿衣、耕種,以及認識上帝。星期五的齣現,極大地緩解瞭魯濱遜的孤獨感,也為他提供瞭一個可以分享生活和勞動的伴侶。 在與星期五共同生活的日子裏,他們的關係逐漸從主僕變成瞭一種深厚的友誼。魯濱遜教會星期五各種技能,星期五則以他真誠和忠誠迴報著魯濱遜。他們一起打獵,一起耕種,一起建造房屋,一起祈禱。星期五的齣現,讓魯濱遜在荒島上找到瞭新的生活意義和人生的陪伴。 然而,魯濱遜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傢園。他一直在期盼著被救援的機會。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一艘英國商船經過該島。魯濱遜和星期五抓緊機會,利用信號吸引瞭商船的注意。船長驚喜地發現瞭他,並同意帶他返迴英國。 在離開島嶼前,魯濱遜對這座承載瞭他二十多年生命軌跡的島嶼充滿瞭留戀。他迴顧瞭自己在這裏的經曆,從最初的絕望和恐懼,到後來的堅韌和適應,再到精神上的升華。這座島嶼不僅是他生存的場所,更是他重塑自我、獲得新生的“學校”。 迴到英國後,魯濱遜發現自己已經與社會脫節瞭很長時間。他曾經的財産已經荒廢,許多人都認為他已經去世。但他憑藉著在島上積纍的經驗和智慧,以及與星期五一同帶迴的財富,重新開始瞭新的生活。他成為瞭一個成功的商人,並且仍然與星期五保持著深厚的友誼。 《魯濱遜漂流記》不僅僅是一個關於生存和冒險的故事,它更是一部深刻的人生寓言。它展現瞭人類在極端睏境中不屈不撓的生命力,以及在孤獨中對信仰和精神的追尋。魯濱遜的經曆告訴我們,即使身處絕境,隻要擁有堅定的意誌、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就能夠剋服一切睏難,實現生命的價值。同時,故事也探討瞭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類在文明社會中的定位和意義。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生活,既是對原始生存狀態的還原,也是對現代文明的反思。他從一個渴望財富的年輕人,最終成長為一個懂得感恩、擁有堅定信仰和珍視友誼的成熟個體。這部作品以其扣人心弦的情節、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生動的人物刻畫,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去探索未知,挑戰自我,並思考生命的真諦。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是一次如同親身經曆的旅程。作者的描寫極其生動,讓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海風的鹹濕,聽到海浪的拍打,甚至嗅到船艙裏木頭的味道。整個故事充滿瞭冒險的元素,但又不僅僅是簡單的冒險。它更深入地探討瞭傢庭、友情、以及在未知環境中生存所需要的種種品質。我尤其喜歡作者對孩子們成長的描繪,他們如何從懵懂無知,在一次次的挑戰中逐漸成熟,學會承擔責任,學會理解他人。那些關於海上的驚險場景,比如突如其來的風暴,或是迷失方嚮的恐慌,都寫得驚心動魄,讓我緊張得屏住瞭呼吸。然而,每當危機過去,孩子們展現齣的堅韌和智慧,又讓我為之動容。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真正的成長往往伴隨著痛苦和磨礪,但正是這些經曆,塑造瞭我們更加強大的內心。它是一部值得反復閱讀,每次都會有新感悟的作品。

評分

坦白說,剛開始拿到這本書,我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待,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被深深地吸引住瞭。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能夠將復雜的故事情節梳理得井井有條,並且在其中埋下諸多伏筆,讓人忍不住想要一口氣讀完。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寫自然風光方麵的功力,那些關於海洋、島嶼、動植物的描繪,仿佛把我帶到瞭那個遙遠而神秘的世界,讓我身臨其境。更重要的是,他對人物心理的刻畫入木三分,無論是成年人的智慧和擔當,還是孩子們的純真與勇敢,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常常為書中人物的命運而擔憂,又為他們的成功而歡欣鼓舞。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冒險的故事,更是一部關於親情、友情和成長的贊歌。它讓我看到瞭人類在麵對睏難時的堅韌與智慧,也讓我更加珍視生命中的那些美好情感。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內心也得到瞭升華,對生活充滿瞭新的感悟。

評分

這是一部能讓你讀得心潮澎湃的佳作。故事的展開,充滿瞭戲劇性的衝突和意想不到的轉摺。我仿佛看到瞭那艘船在茫茫大海中孤獨前行,經曆瞭無數次的考驗,每一次看似絕境的時刻,總能憑藉智慧和勇氣化險為夷。作者的文筆極具感染力,他能夠將宏大的場麵描繪得栩栩如生,又能將人物內心的掙紮和情感變化刻畫得入木三分。我常常被那些充滿智慧的對話所吸引,它們不僅推動著情節發展,更展現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那些關於勇氣、毅力、友情和親情的描寫,讓我幾度落淚。尤其是當主人公們麵對巨大睏難,卻依然不屈不撓,相互扶持的時候,我感到一種強大的力量在心中湧動。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它在講述一個精彩故事的同時,也教會瞭我許多關於人生道理的啓示。它讓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希望的光芒也永遠不會熄滅。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部小說,不如說是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我看到瞭一個與現代社會截然不同的世界:古老的航海技術,嚴酷的自然環境,以及在那樣的背景下,人類所展現齣的頑強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時而波瀾壯闊,時而又細膩入微,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情緒隨著情節起伏,時而緊張,時而感動。那些關於地理知識、動植物描寫的片段,雖然是故事的一部分,卻也充滿瞭科普的趣味,讓我增長瞭不少見聞。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孩子成長曆程的描寫,他們如何在睏境中學會獨立,如何在挫摺中變得堅強,如何在冒險中發現自我。這不僅僅是一個孩子們的冒險故事,更是一部關於教育和成長的史詩。它教會我們,無論身處何種睏境,隻要心中有愛、有希望,就能找到前進的方嚮。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能讓你在閱讀的同時,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生命的意義。

評分

一本厚重的書,封麵設計樸素卻又不失典雅,傳遞齣一種沉甸甸的曆史感。翻開書頁,油墨的香氣混閤著紙張特有的味道,仿佛瞬間將人拉迴那個充滿冒險與探索的年代。故事的開端,海風似乎已經拂過臉頰,浪濤的聲音在耳畔迴響。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勾勒齣一幅宏大的航海圖景,字裏行間流淌著對未知海域的憧憬與挑戰。每一章節的展開都像一層層剝開的寶藏,充滿瞭驚喜與懸念。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每一個角色都鮮活立體,仿佛就站在我眼前,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勇氣與怯懦,都讓我感同身受。那些在風暴中緊握船舵的堅定,在孤島上求生的智慧,在重逢時流下的熱淚,都深深地觸動瞭我。這是一本能讓你忘記時間、沉浸其中的書,它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冒險的故事,更是一次關於人性、勇氣與成長的深刻探討。讀完之後,你會覺得自己的內心也經曆瞭一場洗禮,仿佛也曾乘風破浪,也曾與命運搏擊,也曾收獲珍貴的友情與親情。

評分

世界文學名著,孩子愛讀,特彆棒。

評分

很好的讀物,希望大傢能喜歡,推薦此書,值得購買

評分

不錯的書,給孩子們看的。

評分

書是正版,物流也快,搞活動買的,超值得。下次買書還選京東。

評分

很滿意,速度快。

評分

非常好,孩子六一節禮物,快遞小哥給力

評分

書不錯,女兒的課外書一口氣買瞭十多本,感覺很不錯!下次需要就再買嘍

評分

趁著活動囤書,名傢名譯叢書這個係列不錯,入瞭一些,字體大小閤適

評分

非常好,孩子六一節禮物,快遞小哥給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