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先进控制技术是基础。本书是《滑模变结构MATLAB仿真(第3版)》的下册,即“先进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部分。本书系统论述了几种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先进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并全部给出了MATLAB仿真分析。本书是在原有第2版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增加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新知识。本书特色如下:
(1) 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重点置于学科交叉部分的前沿研究。在介绍一些有潜力的新思想、新方法的同时,也兼顾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入剖析。
(2) 针对每种滑模控制算法,均给出了完整的MATLAB仿真程序,同时也给出了程序的说明和仿真结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3) 着重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用性。书中有大量应用实例及其结果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书中介绍的各种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非常完整,程序结构设计简单明了,便于自学和进一步开发。
源代码:书中全部实例代码可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本书页面下载。
本书以MATLAB作为仿真环境,系统地介绍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几种先进的控制方法。本书凝练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控制系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经验,同时融入了国内外同行近年来取得的**成果。
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并增加和修改了部分内容。全书共分10章,包括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基于观测器和解耦算法的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控制输入受限条件下的滑模控制、挠性系统和奇异摄动系统的滑模控制、机械手滑模控制、基于函数逼近的机械手滑模控制、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机械手滑模控制、柔性机械手滑模控制、飞行器滑模控制、基于**轨迹规划的滑模控制。每种控制方法都通过MATLAB仿真程序进行了仿真分析。
本书各部分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读者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学习。本书适用于从事生产过程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机械电子和电气自动化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自动化、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仪器仪表、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刘金琨,1965年生,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人。分别于1989年、1994年和1997年获东北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在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智能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分布式参数建模与控制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累计出版图书7部,其中学术专著4部。
第1章 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
1.1一类欠驱动系统的滑模控制
1.1.1系统描述
1.1.2滑模控制律的设计及分析
1.1.3位置和速度跟踪
1.1.4仿真实例
1.2基于Hurwitz稳定的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
1.2.1基于Hurwitz稳定的简单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
1.2.2基于Hurwitz稳定的小车倒立摆系统滑模控制
1.3一类特殊的欠驱动系统的滑模控制
1.3.1系统描述
1.3.2控制问题描述
1.3.3滑模控制算法设计
1.3.4收敛性分析
1.3.5仿真实例
1.4TORA欠驱动系统的滑模控制
1.4.1系统描述
1.4.2模型的通用解耦算法
1.4.3模型的解耦
1.4.4滑模控制算法设计
1.4.5收敛性分析
1.4.6仿真实例
1.5移动机器人的滑模轨迹跟踪控制
1.5.1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1.5.2位置控制律设计
1.5.3姿态控制律设计
1.5.4闭环系统的设计关键
1.5.5仿真实例
1.6基于全局稳定的移动机器人双环轨迹跟踪控制
1.6.1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1.6.2动态系统全局渐近稳定定理
1.6.3控制系统设计
1.6.4整个闭环稳定性分析
1.6.5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于观测器和解耦算法的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
2.1基于高增益观测器分离定理的倒立摆系统滑模控制
2.1.1高增益观测器分离定理
2.1.2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倒立摆角度镇定
2.1.3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欠驱动倒立摆控制
2.2基于欠驱动系统解耦算法的滑模控制
2.2.1欠驱动系统解耦算法
2.2.2倒立摆动力学系统的解耦
2.2.3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2.2.4滑模参数C的设计
2.2.5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3章 控制输入受限或输出受限条件下的滑模控制
……
第4章 挠性系统和奇异摄动系统的滑模控制
……
第5章 机械手滑模控制
……
第6章 基于函数逼近的机械手滑模控制
……
第7章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机械手滑模控制
……
第8章 柔性机械手滑模控制
……
第9章 飞行器滑模控制
……
第10章 基于最优轨迹规划的滑模控制
……
有关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及其工程应用,近年来已有大量的论文发表。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控制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为了促进变结构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反映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与应用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能了解、掌握和应用这一领域的最新技术,学会用MATLAB语言进行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作者编写了这本书,抛砖引玉,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本书是在总结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实用化后编写而成的,其特点是:
(1) 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取材新颖,内容先进,重点置于学科交叉部分的前沿研究和介绍一些有潜力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取材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针对每种滑模控制算法,都给出了完整的MATLAB仿真程序,并给出了程序的说明和仿真结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3) 着重从应用角度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用性,书中有大量应用实例及其结果分析,可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4) 书中给出的各种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非常完整,程序设计结构设计简单明了,便于自学和进一步开发。
全书为《滑模控制MATLAB仿真(第3版)》的下册,全书共分10章,包括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基于观测器和解耦算法的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控制输入受限条件下的滑模控制、挠性系统和奇异摄动系统的滑模控制、机械手滑模控制、基于函数逼近的机械手滑模控制、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机械手滑模控制、柔性机械手滑模控制、飞行器滑模控制、基于最优轨迹规划的滑模控制。
本书是基于MATLAB R2013a环境编写的,各章内容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深入学习。
本书程序算法使用说明如下:
(1) 本书程序可到www.tup.com.cn或http://ljk.buaa.edu.cn下载。
(2) 下载程序并复制到硬盘MATLAB运行的路径中,即可运行仿真;
(3) 所有算法均在MATLAB R2013a版本下运行成功,也兼容更高级版本;
(4) 所有控制算法按章归类,程序名与书中对应一致;
(5) 如果读者对算法和仿真程序有疑问,请通过电子邮件(ljk@buaa.edu.cn)与作者联系。
作者在滑模控制的研究中得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尔联洁教授的热情支持和指导。在本书的撰写中,研究生贺庆、杨弘竣、刘志杰、杨柳、姜婷婷等参与了部分算法的论证,在此一一表示感谢。
本书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连杆柔性机械臂PDE建模及自适应边界控制理论研究”(编号: 61374048)的支持。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错误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刘金琨
2015年12月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远超出了其所涵盖的具体技术本身。它更像是一份关于现代控制系统思维方式的培训手册。通过对其中多个案例的深入剖析,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解决问题的一些固有模式。作者似乎在不断地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系统时,我们需要有更灵活、更具前瞻性的设计理念。书中提及的许多创新性方法,不仅仅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打开了看待问题的全新视角,激发了我们对现有设计流程进行反思和优化的冲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一次系统性的思维升级。它教会我的不是固定的公式,而是一种解决未知挑战的信心和方法论。因此,我向所有希望在控制领域寻求突破的同行推荐它,因为它提供的知识深度和思维广度,足以让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是真正能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实在令人赞叹,它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架子,而是以一种非常务实和渐进的方式展开。我注意到作者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一个新概念的引入,都会紧接着一个或多个精心设计的实例来印证其有效性。对于我这种偏好动手实践的学习者来说,这种设计简直是量身定制。我喜欢它那种“先说怎么做,再说为什么这么做”的叙事方式,它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系统建模和性能指标设定的部分,作者的描述清晰且富有条理,不像某些教材那样仅仅罗列公式,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步选择背后的工程考量和权衡。这种细腻的处理方式,让原本枯燥的数学推导过程变得生动起来,让我对整个设计流程有了更宏观和立体的认识。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应用的坚实桥梁,对于希望将前沿控制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工程师而言,它提供的指导价值无可估量。
评分读完其中几个关键章节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内容深度上所下的苦功。这不是一本浮于表面的介绍性读物,它毫不避讳地深入探讨了高级控制策略的内在机制和潜在的限制。我特别对其中对鲁棒性分析的探讨印象深刻,作者并未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上,而是通过严谨的数学工具,揭示了不同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敏感性。这种深度的挖掘,使得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对我而言,这本书记载的知识密度非常高,每一个段落都充满了值得反复咀嚼的思考点。在处理一些经典案例的扩展讨论时,作者展现了超越教材的视野,引导读者思考在非理想工况下,这些控制方法的表现极限和可能的优化方向。这种鼓励批判性思考的写作风格,非常有助于培养读者的创新能力,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与一位深思熟虑的行业前辈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评分初捧此书,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控制系统设计的奇妙世界。书本的装帧和排版都透着一种严谨与专业的气息,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对于我这个在控制领域摸爬滚打多年、深谙经典理论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股清新的空气。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理论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化繁为简的功力,尽管主题听起来高深莫测,但文字的铺陈却十分得体,让人能够平稳过渡,逐步领会其精髓。书中对于基础概念的梳理,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耳边娓娓道来,指引我们如何从理论的迷雾中找到清晰的路径。翻阅其中的章节,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应用的无限热情,这种结合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像是一份实用的操作手册,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有力武器。我确信,这本书将成为我案头常备的工具书,随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提升我的工程实践水平。
评分从排版和图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体现了出版方和作者的匠心。复杂的数学公式被清晰地格式化,易于阅读和抄写,这是进行仿真研究时非常重要的细节。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穿插的仿真结果图表,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几乎每一张图都直观地展现了理论推导的实际效果,这对于建立直观理解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图例和注释上的详尽程度,几乎不需要猜测就能明白每个曲线代表的物理意义或控制变量的变化趋势。这种对视觉辅助的重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了读者在理解复杂动态过程时产生偏差。对于那些习惯于通过观察结果来反推理论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视觉材料,使得抽象的数学模型具象化,让理论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这简直是为动手能力强的学习者准备的一份视觉盛宴。
评分可以
评分是正品的书,用起来很舒服,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
评分很好
评分送货速度杠杠的!京东现在已经成为首选!
评分很好 物流很快 东西也不错
评分好书,程序可下载,试了几个,能运行,方便学习和修改,快递时效性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这本有别于另一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基础理论的讲解比较到位
评分goo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