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从事航空发动机零件机械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也可作为航空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 《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丛书: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为中航工业机械加工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首席专家主持编写,汇集了航空发动机各主要加工环节的常见加工方法和技巧,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用操作步骤,是航空发动机加工领域内之作。
内容简介
《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丛书: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主要阐述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重点介绍了发动机盘、鼓筒、轴颈、长轴、叶片、叶盘、叶轮、机匣、齿轮等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内容包括:常用机械加工方法、设备及刀具;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常用难加工材料的切削特性 及适用的刀具,切削参数选择原则及推荐值;航空发动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模式及分析;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设计;航空发动机典型特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法及检测方法等。
作者简介
王聪梅,196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中航工业机械加工技术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机匣制造技术》。30年来,在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持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完成多项技术创新,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立中航一集团三等功2次,获得“中航工业创建60周年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沈阳市第二届创新型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航空发动机零件常用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第1章常用金属切削方法及刀具、设备
1.1车削
1.2铣削
1.3钻、扩、铰削
1.4镗削
1.5磨削
1.6拉削
1.7插削
第2章航空难加工材料的切削
2.1难加工材料的切削性能
2.2切削难加工材料的刀具
2.3难加工材料切削参数
第3章航空发动机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3.1传统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3.2适于数字化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模式
第二篇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
第4章盘件机械加工工艺
4.1盘件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4.2盘件的材料及毛坯形式
4.3盘件工艺过程设计
4.4盘件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第5章鼓筒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5.1鼓筒的结构特点
5.2鼓筒材料、毛坯及切削特点
5.3鼓筒工艺方案设计
5.4鼓筒的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第6章轴颈类零件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6.1轴颈类零件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6.2轴颈类零件毛坯及切削加工特点
6.3轴颈类零件加工工艺程序设计
6.4轴颈类零件车削加工工艺
6.5轴颈精密花键加工
6.6轴颈深小孔加工
6.7整体盘轴零件高效车铣复合加工技术
第7章长轴类零件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7.1长轴类零件的结构和材料
7.2长轴类零件的工艺设计
7.3长轴类零件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7.4长轴类零件的检测
7.5轴及转子的动平衡
第8章叶片的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8.1叶片结构特点和毛坯形式
8.2叶片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8.3叶片典型结构要素机械加工
8.4叶片检测
第9章整体叶盘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9.1整体叶盘分类及结构特点
9.2整体叶盘毛坯及材料性能
9.3整体叶盘的工艺程序设计
9.4整体叶盘的夹具
9.5整体叶盘的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9.6整体叶盘叶片的检验
第10章离心叶轮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10.1叶轮结构特点
10.2叶轮的材料及特性
10.3叶轮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10.4叶轮的平衡
第11章机匣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11.1机匣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11.2机匣常用材料及毛坯
11.3机匣加工工艺方案设计
11.4机匣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11.5机匣编程模板技术
11.6机匣件加工变形控制
第12章齿轮典型机械加工工艺
12.1齿轮结构特点、种类及技术要求
12.2齿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方式
12.3齿轮加工工艺方案设计
12.4轮齿加工方法及技术发展
12.5齿轮加工方法选择
12.6齿轮检测技术的发展
12.7齿轮误差分析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1章 常用金属切削方法及刀具、设备
金属切削加工是用刀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从而获得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等合乎要求的零件的加工过程。实现这一切削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工件与刀具之间要有相对运动,即切削运动;刀具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切削性能;刀具必须具有适当的几何参数,即切削角度等。金属的切削加工过程是通过机床或手持工具来进行切削加工的,其主要方法有车、铣、钻、扩、铰、镗、插、磨、拉、齿轮加工、划线、锯、锉、刮、研、攻螺纹、套螺纹等。
刀具按工件加工表面的形式可分为五类:
(1)加工各种外表面的刀具,包括车刀、刨刀、铣刀、外表面拉刀和锉刀等;
(2)孔加工刀具,包括钻头、扩孔钻、镗刀、铰刀和内表面拉刀等;
(3)螺纹加工刀具,包括丝锥、板牙、自动开合螺纹切头、螺纹车刀和螺纹铣刀等;
(4)齿轮加工刀具,包括滚刀、插齿刀、剃齿刀、铣刀和拉刀等;
(5)切断刀具,包括镶齿圆锯片、带锯、弓锯、切断车刀和锯片铣刀等,此外,还有组合刀具。
刀具按切削运动方式和相应的刀刃形状,又可分为三类:
(1)通用刀具,如车刀、刨刀、铣刀(不包括成形的车刀、成形刨刀和成形铣刀)、镗刀、钻头、扩孔钻、铰刀和锯等:
(2)成形刀具,这类刀具的刀刃具有与被加工工件断面相同或接近的形状,如成形车刀、成形刨刀、成形铣刀、拉刀、圆锥铰刀和各种螺纹加工刀具等;
(3)特殊刀具,加工一些特殊工件,如齿轮、花键等的刀具,如插齿刀、剃齿刀、锥齿轮刨刀和锥齿轮铣刀盘等。
1.1 车削
车削是在车床上通过工件旋转和刀具进给而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适用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零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发动机零件加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前言/序言
欧美国家的机械加工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部分先进的加工技术、加工设备和切削刀具皆出自欧美国家,其航空发动机零组件的机械加工技术也是如此。目前,发动机零组件的机械加工已经实现数字化,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相对较低,产品质量稳定。
近10年来,国内航空发动机行业的机械加工技术发展很快。为了满足发动机零组件采用新材料、新结构的需求,许多先进的机械加工技术应运而生。同时,随着数控机床应用的普及,数控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并得到不断完善。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航空发动机零组件的机械加工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航空发动机零组件的制造所涉及的专业较多,其中机械加工所占的比例很大,因此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尤为重要,正确、适用、先进的工艺设计不仅能够保证加工的零件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还能满足生产高效率、低成本的需求。
本书主要阐述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共分为12章。第1章为常用金属切削方法及其刀具、设备;第2章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常用难加工材料的切削性能、适用的刀具及切削参数的选择;第3章为航空发动机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模式及分析;第4章重点介绍了盘件的工艺过程设计,盘辐板和盘榫槽的机械加工工艺、检测方法及过程控制等;第5章简单介绍了鼓筒的结构和毛料特点,重点介绍了鼓筒的工艺方案设计、鼓筒内外表面和榫槽的车削加王工艺及检測方法;第6章重点介绍了轴颈的工艺程序设计和车削加工工艺;第7章重点介绍了长轴件的工艺设计,长轴的深孔、外圆、花键加工工艺和检测方法,长轴及转子的动平衡工艺;第8章重点介绍了叶片的工艺设计,及叶片型面、榫头、安装板的加工工艺和检测方法;第9章重点介绍丫整体叶盘的工艺程序设计,叶盘的建模和仿真,叶型的铣削、抛光加工工艺及检测方法;第10章重点介绍了叶轮叶型的铣削、磨粒流加工工艺和检测方法,及端面齿的加工工艺和检测方法;第11章重点介绍了机匣类零件的工艺方案设计,机匣内表面的车削、外表面的铣削和孔加工工艺,编程模板技术及加工变形控制技术;第12章重点介绍了齿轮的特点,齿的加工检测方法、技术发展及齿的误差分析。
参加本书内容编写的人员有: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黎明公司)王聪梅、姜雪梅、沈志云、庞继有、周代忠、吴伟东,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方公司)李文、龚环球,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航公司)刘明星,中航工业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安公司)王增强、赵兴福。
为本书的编写提供资料的人员有:中航工业西航公司王荣、任景岗、汤丽、裴润森、何坚,南方公司刘海根、王聚存、李孝锋。
衷心感谢黎明公司吴锦华为本书排版和图形处理所做的工作,衷心感谢南方公司刘青海和西航公司柳万株、刘智武为本书编写提供的大力支持。本书的编写也得到了黎明公司、南方公司、西航公司、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有限,编者所掌握的相关知识面和知识点存在不足,以及篇幅所限,本书难免存在错误,诚恳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王聪梅
2014年1月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系列丛书:高端数控机床应用与实践 丛书导言 在当代先进制造业的版图中,数控机床作为核心生产力,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国家高端制造的竞争力。本丛书旨在深入剖析现代机械加工领域的前沿技术、关键装备的应用策略以及面向复杂零件的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我们聚焦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高效、可靠的生产实践,特别关注新一代高精度、高可靠性数控系统的集成应用,以及面向航空、航天、能源等战略性行业的复杂零件加工工艺优化。本套丛书力求构建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的知识体系,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提供系统、实用的参考资料。 第一卷:新一代高精度数控系统集成与优化 本卷系统阐述了当前主流高端数控系统的架构、功能及其在复杂曲面加工中的应用。重点解析了五轴联动、多轴协同控制算法的原理与实现,以及如何通过先进的误差补偿技术(如几何误差、热误差补偿)来突破加工精度极限。内容涵盖了从系统选型、参数配置到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与性能调优的全流程。 章节概览: 现代数控系统核心架构与开放式接口研究 高分辨率进给控制与超精密运动学模型分析 面向复杂零件的路径规划与实时仿真技术 机床热稳定性分析与主动温度控制策略 系统集成中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与测试规范 第二卷:先进切削理论与刀具材料科学 本卷聚焦于提升切削效率和表面完整性的关键——切削过程的微观机理研究与先进刀具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深入探讨了高速、高负荷切削过程中的热-力-学耦合效应,以及如何基于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高性能刀具。 章节概览: 高速切削中的摩擦学行为与润滑技术 硬质合金、陶瓷及超硬材料刀具的涂层技术与寿命预测模型 高锰钢、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微观切削机理 振动抑制技术在低频共振加工中的应用 切削液的绿色化与回收再利用技术探讨 第三卷:复杂曲面零件的增材制造与后处理集成 随着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的成熟,如何将增材制造的优势与传统的减材制造(切削)进行高效集成,已成为提升制造柔性的重要方向。本卷详细介绍了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和电子束熔化(EBM)等金属增材制造工艺的参数控制、残余应力管理,以及增材制造件的精密后处理与最终加工策略。 章节概览: 增材制造工艺过程中的缺陷形成机理与预防 基于CT扫描的增材制造零件内部质量无损检测 增材制造复杂结构件的残余应力评估与消除技术 从增材制造毛坯到最终零件的优化过渡加工路线设计 增材制造零件的表面完整性与疲劳性能提升 第四卷:精密磨削与超精加工技术 本卷专注于实现零件表面微米级乃至纳米级精度和粗糙度的关键技术。内容涵盖了从砂轮的制造、修整到磨削工艺参数优化的全过程,尤其对新型超精加工技术如磁流变抛光、电化学机械加工(ECM)进行了详尽阐述。 章节概览: 高精度外圆、内圆及端面磨削的工艺控制 高效率超硬砂轮的微观形貌控制与在线检测 电解液配方与电流密度对ECM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影响 纳米级表面加工中的润滑与冷却技术 镜面加工的残余应力与表面相变层分析 第五卷: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本卷面向未来的智能工厂愿景,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赋能传统机械加工流程。重点关注如何实现生产过程的自适应优化、远程诊断和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 章节概览: 基于机器学习的加工参数自适应优化模型构建 传感器技术在机床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中的集成 工业以太网与OPC UA协议在设备互联中的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在复杂装配与调试中的仿真验证 人机工程学在高端数控机床操作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丛书特色 本丛书的编写团队由来自国内顶尖高校、国家级研究院所以及一线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资深专家组成,确保了理论的前沿性与实践的可操作性完美结合。丛书内容紧密围绕“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三大核心目标,力求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每一卷均配备了大量的工程案例分析、实际应用数据和实验结果,适合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进阶学习资料和高校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