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

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曉明 著
圖書標籤:
  • 電動機
  • 單片機
  • 控製
  • 電機控製
  • 嵌入式係統
  • 第4版
  • 電力電子
  • 自動化
  • 微控製器
  • 驅動電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12419520
版次:1
商品編碼:1184559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電動機的數字控製是電動機控製的發展趨勢,用單片機對電動機進行控製是實現電動機數字控製最常用的手段。本書詳盡、係統地介紹瞭常用的直流電動機、交流電動機、步進電動機、無刷直流電動機、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電動機、開關磁阻電動機的控製原理和采用單片機進行控製的方法,並給齣瞭單片機控製電路和軟件;同時,還介紹瞭用於電動機驅動的常用功率元器件的特性和驅動電路,用於電動機閉環控製的常用傳感器的原理以及與單片機的接口電路,用於電動機優化控製的數字PID與數字濾波的算法和編程。
  本書適閤對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感興趣的初學者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電子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業自動化、電機和電器智能化等專業的教材,還可作為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自學用書。

目錄

緒 論…………………………………………………………………………………… 1
第1章 機電傳動係統的動力學基礎………………………………………………… 6
1.1 機電傳動係統的運動方程…………………………………………………… 6
1.2 轉矩和轉動慣量的摺算……………………………………………………… 7
1.3 負載機械和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9
1.4 機電傳動係統穩定運行的條件……………………………………………… 11
習題與思考題……………………………………………………………………… 12
第2章 常用電力電子開關器件…………………………………………………… 13
2.1 可關斷晶閘管的特性和參數………………………………………………… 13
2.1.1 可關斷晶閘管的原理和性能…………………………………………… 13
2.1.2 可關斷晶閘管的門極驅動電路………………………………………… 17
2.2 功率晶體管的性能和應用…………………………………………………… 18
2.2.1 功率晶體管的特性和參數……………………………………………… 18
2.2.2 功率晶體管的驅動……………………………………………………… 21
2.3 功率場效應管的性能和應用………………………………………………… 23
2.3.1 功率場效應管的特性和參數…………………………………………… 23
2.3.2 功率場效應管的驅動…………………………………………………… 27
2.4 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的性能和應用………………………………………… 29
2.4.1 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的特性和參數…………………………………… 29
2.4.2 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的驅動…………………………………………… 32
2.5 智能功率模塊的性能和應用………………………………………………… 35
2.5.1 智能功率模塊的結構…………………………………………………… 35
2.5.2 智能功率模塊的自保護特性…………………………………………… 41
2.5.3 智能功率模塊的應用…………………………………………………… 43
習題與思考題……………………………………………………………………… 45
第3章 C8051單片機對電動機控製的支持……………………………………… 46
3.1 C8051F05/15單片機的特點……………………………………………… 46
3.2 C8051單片機的組成………………………………………………………… 49
3.2.1 C8051單片機的結構…………………………………………………… 49
3.2.2 中斷係統………………………………………………………………… 53
3.2.3 定時器/計數器………………………………………………………… 56
3.3 C8051用於控製電動機時的輸入/輸齣端口設置………………………… 61
3.4 電動機控製中A/D轉換在C8051中的實現……………………………… 65
3.5 電動機控製中PWM 和測頻在C8051中的實現………………………… 70
3.6 C8051與5V 電動機控製係統的接口方法………………………………… 80
習題與思考題……………………………………………………………………… 81
第4章 數字PID 控製器與數字濾波……………………………………………… 83
4.1 模擬PID控製原理………………………………………………………… 83
4.2 數字PID控製算法………………………………………………………… 85
4.2.1 位置式PID控製算法………………………………………………… 85
4.2.2 增量式PID控製算法………………………………………………… 86
4.2.3 數字PID控製算法子程序…………………………………………… 87
4.3 數字PID的改進算法……………………………………………………… 94
4.3.1 對積分作用的改進……………………………………………………… 94
4.3.2 對微分作用的改進……………………………………………………… 96
4.4 數字PID控製器參數的選擇方法和采樣周期的選擇…………………… 98
4.4.1 參數的選擇方法………………………………………………………… 98
4.4.2 采樣周期的選擇……………………………………………………… 100
4.5 數字濾波技術……………………………………………………………… 101
4.5.1 算術平均值法………………………………………………………… 102
4.5.2 移動平均濾波法……………………………………………………… 102
4.5.3 防脈沖乾擾平均值法………………………………………………… 105
4.5.4 數字低通濾波法……………………………………………………… 107
習題與思考題……………………………………………………………………… 110
第5章 位移、角度、轉速檢測傳感器……………………………………………… 111
5.1 光柵位移檢測傳感器……………………………………………………… 111
5.1.1 光柵傳感器的特點和分類…………………………………………… 111
5.1.2 光柵位移傳感器的組成……………………………………………… 113
5.1.3 光柵位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114
5.1.4 光柵細分技術………………………………………………………… 117
5.1.5 光柵位移傳感器與單片機的接口…………………………………… 119
5.2 光電編碼盤角度檢測傳感器……………………………………………… 121
5.2.1 絕對式光電編碼盤…………………………………………………… 121
5.2.2 增量式光電編碼盤…………………………………………………… 124
5.2.3 光電編碼盤與單片機的接口………………………………………… 126
5.3 直流測速發電機…………………………………………………………… 128
5.3.1 直流測速發電機的工作原理………………………………………… 128
5.3.2 影響直流測速發電機輸齣特性的因素及對策……………………… 129
5.3.3 直流測速發電機與單片機的接口…………………………………… 132
習題與思考題……………………………………………………………………… 133
第6章 直流電動機調速係統……………………………………………………… 134
6.1 直流電動機電樞的PWM 調壓調速原理………………………………… 134
6.2 直流電動機的不可逆PWM 係統………………………………………… 137
6.2.1 無製動的不可逆PWM 係統………………………………………… 137
6.2.2 有製動的不可逆PWM 係統………………………………………… 139
6.3 直流電動機雙極性驅動可逆PWM 係統………………………………… 141
6.3.1 雙極性驅動可逆PWM 係統的控製原理…………………………… 141
6.3.2 采用專用直流電動機驅動芯片LMD18200實現雙極性控製……… 143
6.4 直流電動機單極性驅動可逆PWM 係統………………………………… 146
6.4.1 受限單極性驅動可逆PWM 係統的控製原理……………………… 146
6.4.2 受限倍頻單極性驅動可逆PWM 係統的控製原理………………… 147
6.4.3 用單片機實現受限單極性控製……………………………………… 148
6.5 小功率直流伺服係統……………………………………………………… 149
6.5.1 LM629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49
6.5.2 LM629的指令………………………………………………………… 150
6.5.3 LM629的應用………………………………………………………… 154
習題與思考題……………………………………………………………………… 155
第7章 交流異步電動機變頻調速係統…………………………………………… 156
7.1 交流異步電動機變頻調速原理…………………………………………… 156
7.1.1 交流異步電動機調速原理…………………………………………… 156
7.1.2 主電路和逆變電路工作原理………………………………………… 157
7.2 變頻與變壓………………………………………………………………… 160
7.2.1 問題的提齣…………………………………………………………… 160
7.2.2 變頻與變壓的實現———SPWM 調製波……………………………… 161
7.2.3 載波頻率的選擇……………………………………………………… 165
7.3 變頻後的機械特性及其補償……………………………………………… 166
7.3.1 變頻後的機械特性…………………………………………………… 166
7.3.2 U/f 轉矩補償法……………………………………………………… 167
7.4 SPWM 波發生器SA4828芯片…………………………………………… 168
7.4.1 SA4828的工作原理………………………………………………… 168
7.4.2 SA4828的編程……………………………………………………… 170
7.5 單片機控製交流異步電動機變頻調速應用舉例………………………… 174
7.5.1 硬件接口電路………………………………………………………… 174
7.5.2 編程舉例……………………………………………………………… 175
習題與思考題……………………………………………………………………… 182
第8章 步進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 183
8.1 步進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183
8.1.1 步進電動機的分類與結構…………………………………………… 183
8.1.2 反應式步進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187
8.1.3 二相混閤式步進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192
8.2 步進電動機的特性………………………………………………………… 193
8.2.1 步進電動機的振蕩、失步及解決方法………………………………… 193
8.2.2 步進電動機的矩角特性……………………………………………… 195
8.2.3 步進電動機的矩頻特性……………………………………………… 197
8.3 步進電動機的驅動………………………………………………………… 198
8.3.1 單電壓驅動…………………………………………………………… 198
8.3.2 雙電壓驅動…………………………………………………………… 198
8.3.3 斬波驅動……………………………………………………………… 200
8.3.4 細分驅動……………………………………………………………… 201
8.3.5 集成電路驅動………………………………………………………… 203
8.3.6 雙極性驅動…………………………………………………………… 204
8.4 步進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 207
8.4.1 脈沖分配……………………………………………………………… 207
8.4.2 速度控製……………………………………………………………… 210
8.5 步進電動機的運行控製…………………………………………………… 211
8.5.1 位置控製……………………………………………………………… 211
8.5.2 加、減速控製…………………………………………………………… 214
習題與思考題……………………………………………………………………… 219
第9章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原理及單片機控製…………………………………… 221
9.1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和原理…………………………………………… 221
9.1.1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結構……………………………………………… 221
9.1.2 位置傳感器…………………………………………………………… 222
9.1.3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226
9.2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驅動…………………………………………………… 229
9.2.1 三相無刷直流電動機全橋驅動的連接方式………………………… 229
9.2.2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PWM 控製方式………………………………… 231
9.2.3 正反轉………………………………………………………………… 234
9.3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 237
9.3.1 有位置傳感器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 237
9.3.2 無位置傳感器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 243
習題與思考題……………………………………………………………………… 251
第10章 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電動機的磁場定嚮矢量控製……………………… 252
10.1 矢量控製技術……………………………………………………………… 252
10.1.1 矢量控製的基本思想………………………………………………… 252
10.1.2 矢量控製的坐標變換………………………………………………… 253
10.2 電壓空間矢量SVPWM 技術…………………………………………… 259
10.2.1 電壓矢量與磁鏈矢量的關係………………………………………… 259
10.2.2 基本電壓空間矢量…………………………………………………… 260
10.2.3 鏈軌跡的控製………………………………………………………… 262
10.2.4 t1、t2、t0的計算和扇區號的確定…………………………………… 263
10.3 轉子磁場定嚮矢量控製…………………………………………………… 265
10.4 用單片機實現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電動機的磁場定嚮矢量控製………… 266
10.4.1 交流伺服控製芯片的功能…………………………………………… 266
10.4.2 應用舉例……………………………………………………………… 278
習題與思考題……………………………………………………………………… 290
第11章 開關磁阻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 291
11.1 開關磁阻電動機的結構、工作原理和特點……………………………… 291
11.2 開關磁阻電動機的功率驅動電路………………………………………… 294
11.3 開關磁阻電動機的線性模式分析………………………………………… 296
11.3.1 開關磁阻電動機理想的相電感線性分析…………………………… 296
11.3.2 開關磁阻電動機轉矩的定性分析…………………………………… 297
11.4 開關磁阻電動機的控製方法……………………………………………… 298
11.5 開關磁阻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及編程例子……………………………… 302
習題與思考題……………………………………………………………………… 312
參考文獻……………………………………………………………………………… 313

前言/序言

  不管是工業4.0的“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産”,還是中國製造2025的“智能製造”,都離不開數字化與自動化。絕大部分可動自動化設備的動作執行體就是電動機。因此在這一工業革命的進程中,電動機的數字控製必將成為重點領域。本書第4版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希望本書能為從事電動機數字控製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水平的提高和高校培養相關專業人纔方麵做齣一點貢獻。本書的修訂主要是在第3版的基礎上增加瞭“開關磁阻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一章。這樣,本書的內容就覆蓋瞭全部應用電動機的種類。
  特彆感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及相關工作人員與本人長期友好的閤作和提供的各項幫助。感謝曾紅、潘靜、董振宇、王曉磊、趙英、楊紅梅、趙忠義、康樂、黃海龍、於濤、莊喜潤、楊秀艷、劉瑤、周青山、李光旭、譚微、倪鵬、董玉林、張桐、馮準、常甲興、趙波、李玉美等為本書的修訂所做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電路設計、程序設計與試驗、文字校對和圖形繪製等工作,以及對我的工作所給予的各種支持和鼓勵。
  王曉明
  2015年10月


《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圖書簡介 本書作為電動機控製領域的權威參考,現已更新至第四版,全麵深入地剖析瞭利用單片機技術實現各類電動機精確、高效、智能控製的理論與實踐。本書內容涵蓋從基礎的電動機原理到先進的數字控製算法,旨在為工程師、研究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套係統、詳實的學習和實踐指南。 核心內容概覽: 第一部分:電動機基礎與單片機入門 電動機原理迴顧: 直流電機(DC Motor): 詳細介紹直流有刷和無刷電機的結構、工作原理、電磁關係、力矩方程、轉速特性等。深入探討不同類型直流電機(如永磁直流電機、串勵直流電機、並勵直流電機)的特點及其適用場景。 交流電機(AC Motor): 重點講解三相異步電動機(感應電動機)的原理,包括定子與轉子磁場、轉矩産生機製、同步速與轉差、轉矩-轉速特性麯綫等。同時,也會涉及單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和起動方法。 同步電機(Synchronous Motor): 介紹永磁同步電機(PMSM)和同步磁阻電機(SynRM)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勵磁方式以及其在高性能應用中的優勢。 特種電機: 簡要介紹步進電機(Stepper Motor)和伺服電機(Servo Motor)的工作原理、控製方式及其在精密定位等領域的應用。 單片機基礎與選型: 微控製器(Microcontroller)概述: 講解單片機的基本組成(CPU、內存、I/O端口、定時器/計數器、中斷控製器、通信接口等),不同架構(如8位、16位、32位)的特點。 主流單片機係列介紹: 重點分析在電機控製領域應用廣泛的單片機係列,如ARM Cortex-M係列(STM32)、PIC係列、AVR係列、MSP430係列等。從指令集、處理能力、功耗、外設集成度、開發生態等方麵進行比較,指導讀者根據項目需求進行選型。 開發環境與工具鏈: 介紹常用的集成開發環境(IDE)、編譯器、調試器(如JTAG、SWD)、仿真器等,以及如何搭建高效的開發流程。 嵌入式C/C++編程基礎: 迴顧或介紹嵌入式係統中常用的C/C++語言特性、指針、位操作、中斷處理、內存管理等,強調在實時控製係統中的應用。 第二部分:單片機在直流電機控製中的應用 基本速度控製: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技術: 詳細講解PWM的原理、生成方法、占空比控製對電機轉速的影響。 基於PWM的直流電機調速: 演示如何利用單片機的定時器模塊生成PWM信號,實現對直流電機轉速的無級調節。 H橋電路設計與驅動: 介紹H橋(或L298N等集成驅動芯片)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何通過單片機控製H橋實現電機的正反轉和刹車功能。 直流無刷電機(BLDC)控製: BLDC電機結構與反電動勢(Back EMF): 闡述BLDC電機的三相繞組、永磁體轉子以及反電動勢的作用。 六步換嚮法(Six-Step Commutation): 深入講解基於反電動勢檢測(BEMF)的六步換嚮控製算法,包括傳感器(霍爾傳感器)檢測和無傳感器檢測兩種方式。 PWM與六步換嚮的結閤: 如何通過單片機配閤PWM技術,實現BLDC電機的精確調速和轉矩控製。 BLDC驅動器設計: 講解三相橋式逆變器的設計要點,包括功率器件選型(MOSFET、IGBT)、柵極驅動、死區時間控製等。 第三部分:單片機在交流電機控製中的應用 三相異步電動機(Induction Motor)控製: V/f (Voltage/Frequency) 控製: 介紹最基本的開環調壓調頻控製方法,其原理、實現方式以及優缺點。 矢量控製(Vector Control / Field-Oriented Control, FOC): 理論基礎: 深入剖析Clark變換、Park變換,理解轉子磁鏈定嚮和定子磁鏈定嚮的概念。 實現流程: 詳細闡述電流采樣、坐標變換、磁鏈估算、轉矩/速度PI控製、PWM生成等關鍵步驟。 單片機實現: 演示如何在單片機上高效實現矢量控製算法,包括中斷處理、浮點運算(或定點運算優化)、ADC采樣同步等。 硬件平颱搭建: 指導讀者設計和搭建基於單片機的三相異步電機驅動平颱。 直接轉矩控製(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 介紹DTC的基本原理,其特點(響應快、結構簡單)及其實現。 同步電機(PMSM)控製: PMSM電機模型: 介紹PMSM在d-q坐標係下的數學模型。 基於FOC的PMSM控製: 闡述如何將FOC算法應用於PMSM,實現高精度速度和轉矩控製。 PWM整流和逆變: 講解在PMSM驅動係統中如何實現PWM整流和逆變。 第四部分:高級控製技術與應用 電機保護與診斷: 過流、過壓、欠壓保護: 如何通過單片機實時監測電壓、電流,並及時采取保護措施。 過溫保護: 集成溫度傳感器,實現電機過熱保護。 堵轉、失速檢測: 分析不同檢測方法,並實現相應的保護邏輯。 故障診斷: 介紹基於單片機進行電機運行狀態分析,提前預警潛在故障。 通信接口與聯網: CAN總綫、RS485、UART: 講解如何在電機控製係統中集成這些通信接口,實現與其他設備或上位機的數據交換。 Ethernet/IP、Modbus TCP/IP: 介紹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常用的網絡通信協議。 新能源汽車驅動係統: 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架構: 簡要介紹電動汽車的電機、電池、控製器等組成部分。 高壓直流母綫管理: 講解在新能源汽車中單片機如何管理高壓直流母綫。 能量迴收(Regenerative Braking): 闡述能量迴收的原理以及單片機在其中的作用。 應用實例與項目開發: 具體應用場景分析: 結閤實際工業生産、傢用電器、機器人、電動工具等應用,給齣具體的單片機控製方案和設計思路。 項目開發流程: 提供一個完整的電機控製項目從需求分析、硬件選型、軟件設計、調試驗證到最終實現的全流程指導。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踐深度結閤: 不僅提供深入的理論講解,更注重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可行的單片機控製代碼和硬件設計方案。 涵蓋主流電機類型: 全麵覆蓋直流電機、直流無刷電機、交流異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等,滿足不同應用需求。 詳細的算法解析: 對PWM、六步換嚮、矢量控製(FOC)等核心控製算法進行深入剖析,並提供實現細節。 豐富的實例分析: 通過大量實際案例,幫助讀者理解抽象的控製原理,掌握具體的設計方法。 麵嚮工程實踐: 重點關注電機保護、通信接口、係統集成等工程化問題,為讀者解決實際工程難題提供參考。 易於理解與學習: 語言清晰,邏輯嚴謹,配以大量的圖錶和代碼示例,便於讀者自學和參考。 《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是您在電動機控製領域不斷探索和創新的得力助手,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資深工程師,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啓發。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許多正在步入或已深耕於電機控製領域的讀者提供瞭一本寶貴的參考。我個人對其中關於“高級控製算法在單片機上的實現”這一章節抱有極大的興趣。要知道,傳統的PID控製雖然應用廣泛,但在某些高性能的電機應用場景下,其性能的提升空間有限。而諸如模糊控製、自適應控製,甚至是深度學習在電機故障診斷和預測性維護方麵的初步嘗試,如果能在這本書中得到詳盡的介紹和單片機實現上的指導,那將是革命性的。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包含關於如何優化算法在資源受限的單片機上運行的技巧,例如定點運算的策略、代碼的效率優化,以及如何利用單片機的硬件特性(如PWM發生器、ADC采樣精度等)來提升控製精度和響應速度。對於不同類型電機的特性分析,以及如何根據電機參數選擇閤適的控製策略,書中能否有清晰的論述和對比,這也是我非常關心的一點。例如,對於BLDC電機,FOC控製的原理固然重要,但如何精確地檢測轉子位置(無傳感器FOC)、如何實現平滑的換相,以及如何在低速和高速區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這些細節的講解,對於實際開發來說至關重要。這本書的“第4版”更新,是否意味著它能夠涵蓋最新的單片機架構和通信協議,比如EtherCAT、CAN FD在電機控製網絡中的應用,或者對於物聯網(IoT)環境下,電機控製數據的采集、傳輸和雲端分析的方案,這些都是當前工業界非常關注的方嚮,如果能有所涉及,那這本書的價值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評分

翻閱《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的目錄,我注意到其中有“電機驅動與功率變換技術”這一章節,這讓我非常感興趣。在電機控製係統中,驅動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直接決定瞭電機的功率輸齣能力、效率以及平穩性。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各種電機驅動電路的拓撲結構,例如H橋、三相橋式電路,以及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優缺點。同時,對於功率器件的選擇,如IGBT、MOSFET等,書中能否提供詳細的選型指南,包括額定電壓、電流、開關速度、導通損耗和開關損耗等參數的考量,以及如何根據電機特性和工作頻率進行匹配。此外,PWM(脈衝寬度調製)作為實現電機調速和轉矩控製的核心技術,書中能否對不同的PWM生成算法進行詳細的分析,例如載波同步PWM、空間矢量PWM(SVPWM)等,並且給齣在單片機上的具體實現方法。對於過流、過壓、過溫等保護功能的實現,以及如何通過軟硬件結閤的方式來提高驅動係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也非常期待書中能有深入的講解。這本書的“第4版”更新,是否意味著它能涵蓋當前驅動技術的一些前沿進展,例如SiC(碳化矽)、GaN(氮化鎵)等寬禁帶半導體器件在電機驅動中的應用,以及它們所帶來的更高效率和更小體積的優勢,這些都將是極具價值的信息。

評分

在閱讀《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之前,我一直對其在“電機故障診斷與預測性維護”方麵的應用感到好奇。隨著工業4.0的推進,設備的智能化和自主化水平不斷提高,對電機健康狀態的實時監測和早期預警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希望書中能夠介紹一些基於單片機進行電機狀態監測的方法,例如通過監測電機的電流、電壓、溫度、振動等參數,來識彆潛在的故障。書中能否提供一些常用的故障模式分析,例如繞組短路、軸承磨損、絕緣老化等,以及如何利用單片機來提取與這些故障相關的特徵參數。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異常檢測算法”的講解,例如閾值判斷、統計分析,甚至是簡單的機器學習模型,來識彆電機運行中的異常狀態。同時,對於如何將這些監測數據上傳到雲端,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和預測性維護,書中能否提供一些初步的指導和方案。這本書的“第4版”更新,是否能體現齣在這一領域的前沿進展,例如利用AI模型進行精準的故障預測,或者通過數字孿生技術來模擬電機的運行狀態,這些都將使這本書的價值更上一層樓。

評分

作為一個對新興技術充滿好奇的愛好者,我一直關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因此,在《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中,我非常期待看到關於“智能電機控製”的部分。這不僅僅是傳統的精確控製,而是結閤瞭數據分析和學習算法,使得電機能夠更智能地適應環境變化、進行自適應優化,甚至實現預測性維護。我希望書中能夠介紹一些基礎的機器學習算法,例如神經網絡、支持嚮量機等,以及如何在單片機上實現這些算法的推理(inference)。例如,如何利用單片機的DSP指令集或協處理器來加速機器學習模型的運行。書中能否提供一些實際的應用案例,比如通過電機運行數據來預測其潛在的故障,或者根據負載變化自動調整控製參數以提高效率。我期待看到書中對於“數據采集與預處理”這一環節的詳細講解,因為高質量的數據是訓練有效模型的基礎。此外,如何將這些“智能”的功能與傳統的電機控製算法有機結閤,實現既穩定又智能的控製,也將是我非常關注的重點。這本書的“第4版”更新,是否能體現齣在AI賦能電機控製方麵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趨勢,例如邊緣AI在電機監控中的應用,或者基於強化學習的自適應控製策略,這些都將極大地擴展我對電機控製技術的認知。

評分

作為一名在教學一綫工作的教師,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兼顧理論深度和實踐可操作性的教材,來培養未來的工程師。這本書《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從書名上看,似乎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嵌入式係統軟硬件協同設計”的章節。在實際的工程項目中,單片機的選型、外圍電路的設計、傳感器接口的集成,以及驅動電路的匹配,都直接影響著電機控製係統的整體性能和穩定性。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這些環節的設計原則和注意事項,並且提供一些典型的電路設計方案。例如,針對不同功率等級的電機,如何選擇閤適的功率器件(MOSFET、IGBT等),如何進行散熱設計,如何處理電磁乾擾(EMI)問題,這些都是學生在實踐中常常遇到的難點。此外,書中對不同單片機平颱的開發環境和調試工具的介紹,如Keil MDK、IAR Embedded Workbench,以及使用J-Link、ST-Link等調試器的方法,如果能夠清晰明瞭,將極大地降低學生的入門門檻。我還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難度適中的實訓項目,從簡單的直流電機調速,到復雜的無刷電機位置控製,逐步引導學生掌握電機控製的核心技術。特彆是關於實時性要求的講解,比如如何利用中斷、定時器、DMA等技術來保證控製指令的及時響應,以及如何進行係統的時間同步和任務調度,這些都是培養學生紮實工程能力的關鍵。

評分

我是一名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工作的工程師,電動機控製是機器人運動控製係統的核心。因此,我對於《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中關於“伺服電機控製與運動控製”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伺服電機(如步進電機、編碼器電機、以及高性能的PMSM伺服)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單片機實現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力矩控製。對於編碼器的接口設計與信號處理,以及如何實現平滑的加減速和路徑規劃,我也非常感興趣。書中能否提供關於PID控製在伺服係統中的具體參數整定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模型預測控製(MPC)等先進控製策略來提高伺服係統的動態響應和魯棒性。我尤其關心書中關於“多軸聯動控製”的講解,因為在機器人領域,常常需要多個電機協同工作,實現復雜的運動軌跡。如何通過單片機實現多軸之間的同步和協調,以及如何進行運動控製器的設計,這將是我非常看重的內容。這本書的“第4版”更新,是否能涵蓋一些在機器人領域常見的通信協議,例如CANopen、EtherNet/IP等,以及如何利用它們來實現機器人關節之間的信息交互和協同控製,這些都將為我的工作提供極大的幫助。

評分

我是一名從事嵌入式係統開發的工程師,長期以來,單片機在各種嵌入式設備中的應用都讓我著迷。而電動機控製作為單片機應用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復雜性和挑戰性也一直吸引著我。這本書《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的齣現,讓我看到瞭深入學習和掌握這一領域的希望。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係統集成與調試”的內容。很多時候,理論知識的掌握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實際工程項目中的成功。將單片機、電機、傳感器、驅動器等各個模塊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並進行有效的調試,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係統集成方法論,例如模塊化的設計思路,以及如何進行接口匹配和通信協議的設計。在調試方麵,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常用的調試工具和技術,比如示波器、邏輯分析儀、以及單片機仿真器(JTAG/SWD)的使用方法,並且能夠提供一些針對電機控製係統常見問題的診斷和排除技巧,例如轉速不穩、噪音過大、電流異常等。這本書的“第4版”更新,是否意味著它能包含一些在復雜係統集成中常見的新興挑戰,例如多電機協同控製、能量迴饋係統的實現,或者與上位機、雲平颱進行數據交互時的通信協議和數據處理方法,這些都將是極具參考價值的。

評分

作為一個對嵌入式係統性能優化有較高追求的工程師,我非常看重《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在“高性能電機控製算法的軟件實現”方麵的論述。在許多工業應用場景下,電機控製係統的響應速度、精度和穩定性直接影響著整個生産綫的效率和産品質量。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講解如何利用單片機的硬件特性,例如ADC的高速采樣和高分辨率,PWM的精確生成和靈活配置,以及DMA的數據傳輸能力,來優化控製算法的執行效率。對於一些計算量較大的算法,如磁場定嚮控製(FOC)中的Park變換和Clark變換,書中能否提供高效的定點算法實現,或者如何利用單片機自帶的DSP指令集或浮點運算單元來加速計算。我還希望書中能夠對不同單片機平颱(例如ARM Cortex-M係列、DSP係列)在性能上的差異進行比較,並給齣相應的優化建議。此外,對於如何進行精確的電機參數辨識,以及如何利用辨識結果來動態調整控製參數,以適應不同工作狀態和負載變化,我也非常期待書中能有詳盡的介紹。這本書的“第4版”更新,是否意味著它能包含最新的單片機硬件加速技術,或者對於實時性要求更高的應用場景,如伺服係統控製,有更深入的講解,這將對我非常有啓發。

評分

我對這本書《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它對於“新能源汽車電機控製”這一細分領域的深入剖析。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高性能、高效率的電機控製係統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新能源汽車中常用的電機類型,如永磁同步電機(PMSM)和異步電機(Induction Motor),以及它們在電動汽車中的具體應用場景。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三相全橋逆變器”的設計與控製。這包括如何利用單片機生成精確的PWM信號來驅動IGBT或MOSFET,以實現對電機轉速和轉矩的精確控製。同時,對於電動汽車中的能量迴饋(Regenerative Braking)技術,書中能否提供詳細的控製策略和實現方法,以及如何處理能量迴饋時的電流和電壓控製。此外,關於電機熱管理、電池管理係統(BMS)與電機控製係統的協同工作,以及如何保證電機控製係統在極端工況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也非常期待書中能有深入的探討。這本書的“第4版”更新,是否能夠涵蓋諸如SiC/GaN器件在電動汽車電機驅動中的應用,或者關於下一代電機控製技術的研究進展,例如新型拓撲結構的驅動電路,這些都將為我帶來寶貴的洞察。

評分

剛拿到這本《電動機的單片機控製(第4版)》,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僅從目錄和前言來看,就足以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作為一名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電動機控製技術在現代工業中的核心地位,而單片機作為實現復雜控製邏輯的強大載體,其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而專業,給人一種嚴謹可靠的感覺。我尤其關注的是它在“第4版”這個更新迭代的標簽。在快速發展的電子技術和控製理論麵前,一本能夠持續更新的版本,往往意味著它緊跟時代步伐,吸收瞭最新的技術成果和行業經驗。這一點對於我們這些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技能的從業者來說,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闡述目前市麵上主流單片機在電動機控製方麵的應用,例如STM32係列、ESP32係列,甚至是更加專業的DSP芯片。同時,對於各種電機類型,如直流電機、無刷直流電機(BLDC)、永磁同步電機(PMSM)以及交流異步電機(Induction Motor)等,書中能否提供不同控製策略的深入講解,例如PID控製、FOC(磁場定嚮控製)等,這將是我非常看重的內容。此外,在軟件層麵,對C/C++語言在嵌入式開發中的應用,以及RTOS(實時操作係統)在復雜電機控製任務中的作用,我也充滿瞭好奇。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實際的工程案例,並且配有詳細的原理圖、程序代碼和調試方法,這將極大地提升其應用價值。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看看它是否能為我解開那些睏擾已久的工程難題,或者為我打開新的技術視野。

評分

評分

不錯

評分

高校的教材,還是值得初學者研究的

評分

高校的教材,還是值得初學者研究的

評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書不錯,瞭解一些專業知識。

評分

不錯 值得一試 推薦一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