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后全传(单色)

中国皇后全传(单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宏伟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历史
  • 清史
  • 后宫
  • 皇后
  • 传记
  • 女性史
  • 帝王将相
  • 历史人物
  • 单色印刷
  • 古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6538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6049
品牌:金铁图书(JINTIE BOOK)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阅读本书,对于我们深刻了解历代封建皇朝周期性更迭的内在动因以及中国封建制度的特殊规律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对于研究中国妇女史、中国政治史也很有参考价值。皇后制度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消亡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历史是一面镜子,这种裙带政治居然在中国历史上绵延数千年之久,不论其对当时或后世的影响如何,都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本书与《中国皇帝全传》是姊妹篇,基本上保持了一致的体例和风格,历朝皇后均按照本朝皇帝的先后顺序排列。如一个皇帝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皇后,则以皇后册封的时间划分先后。因此,这部书实际上也是一部系统的中国封建皇朝宫廷史。

内页插图

目录

先秦
涂山氏 夏朝大禹王后........................2
有施氏 夏朝夏桀王妃........................4
妇好 商王武丁王后............................5
姜氏 商纣王子辛王后......................10
妲己 商纣王子辛王妃......................15
邑姜 西周周武王姬发王后..............18
褒姒 西周周幽王王后......................20
骊姬 春秋晋献公夫人......................22
穆姬 春秋秦穆公夫人......................25
桃花夫人 春秋楚文王夫人..............27
齐文姜 春秋鲁桓公夫人..................29
郑旦 春秋吴王夫差妃......................33
西施 春秋吴王夫差妃......................34
宣太后 战国秦惠文王八子..............37
宿瘤女 战国齐湣王王后..................39
赵姬 战国秦庄襄王王后..................42
两汉
西 汉
吕雉 西汉高祖刘邦皇后..................46
戚夫人 西汉高祖刘邦夫人..............49
薄姬 西汉高祖刘邦妃......................51
赵氏 西汉高祖刘邦美人..................52
张嫣 西汉惠帝刘盈皇后..................53
窦漪房 西汉文帝刘恒皇后..............55
慎氏 西汉文帝刘恒夫人..................58
薄氏 西汉景帝刘启皇后..................59
王娡 西汉景帝刘启皇后..................61
栗姬 西汉景帝刘启夫人..................63
陈阿娇 西汉武帝刘彻皇后..............64
卫子夫 西汉武帝刘彻皇后..............67
赵氏 西汉武帝刘彻婕妤..................71
上官氏 西汉昭帝刘弗陵皇后..........73
许平君 西汉宣帝刘询皇后..............75
霍成君 西汉宣帝刘询皇后..............77
王氏 西汉宣帝刘询皇后..................78
张氏 西汉宣帝刘询婕妤..................80
王政君 西汉元帝刘奭皇后..............80
傅瑶 西汉元帝刘奭昭仪..................84
冯媛 西汉元帝刘奭昭仪..................85
许娥 西汉成帝刘骜皇后..................86
赵飞燕 西汉成帝刘骜皇后..............89
赵合德 汉成帝刘骜昭仪..................93
班氏 西汉成帝刘骜婕妤..................95
傅氏 西汉哀帝刘欣皇后..................96
王氏 西汉平帝刘衎皇后..................98
王氏 新朝王莽皇后........................100
史氏 新朝王莽皇后........................101
东 汉
郭圣通 汉光武帝刘秀皇后............102
阴丽华 汉光武帝刘秀皇后............105
马氏 汉明帝刘庄皇后.................... 107
窦氏 汉章帝刘炟皇后.................... 110
阴氏 汉和帝刘肇皇后.................... 112
邓绥 汉和帝刘肇皇后.................... 114
阎姬 汉安帝刘祜皇后.................... 118
梁妠 汉顺帝刘保皇后.................... 119
梁女莹 汉桓帝刘志皇后................ 121
邓猛女 汉桓帝刘志皇后................ 122
窦妙 汉桓帝刘志皇后.................... 124
宋氏 汉灵帝刘宏皇后.................... 125
何氏 汉灵帝刘宏皇后.................... 126
王氏 汉灵帝刘宏美人.................... 128
伏寿 汉献帝刘协皇后.................... 129
曹节 汉献帝刘协皇后.................... 130
三国

卞氏 魏武帝曹操皇后.................... 132
丁氏 魏武帝曹操夫人.................... 134
郭照 魏文帝曹丕皇后.................... 136
甄氏 魏文帝曹丕皇后.................... 140
薛灵芸 魏文帝曹丕宫人................ 144
莫琼树 魏文帝曹丕宫人................ 146
毛氏 魏明帝曹叡皇后.................... 146
郭氏 魏明帝曹叡皇后.................... 148
蜀 汉
吴氏 蜀汉昭烈帝刘备皇后............ 149
甘氏 蜀汉昭烈帝刘备皇后............ 150
孙氏 蜀汉昭烈帝刘备夫人............ 152
张氏姐妹 蜀汉后主刘禅皇后........ 154

潘氏 吴大帝孙权皇后.................... 155
朱氏 吴景帝孙休皇后.................... 156
滕氏 吴乌程侯孙皓皇后................ 157
两晋
西 晋
杨艳 西晋武帝司马炎皇后............ 160
杨芷 西晋武帝司马炎皇后............ 163
左 西晋武帝司马炎贵嫔............ 164
胡芳 西晋武帝司马炎贵嫔............ 165
贾南风 西晋惠帝司马衷皇后........ 166
羊献容 西晋惠帝司马衷皇后........ 175
谢玖 西晋惠帝司马衷夫人............ 178
东 晋
虞孟母 东晋元帝司马睿皇后........ 180
郑阿春 东晋元帝司马睿夫人........ 181
庾文君 东晋明帝司马绍皇后........ 183
杜陵阳 东晋成帝司马衍皇后........ 184
褚蒜子 东晋康帝司马岳皇后........ 185
张氏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贵人........ 187
十六国
贾氏 前凉成昭公张寔皇后............ 190
马氏 前凉文公张骏妃.................... 191
任氏 成国武帝李雄皇后................ 192
阎氏 成国幽公李期皇后................ 192
李氏 成国后主李势皇后................ 193
呼延氏 汉国光文帝刘渊皇后........ 193
张氏 汉国光文帝刘渊皇后............ 194
单氏 汉国光文帝刘渊皇后............ 195
呼延氏 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195
张徽光 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196
刘娥 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197
靳月光 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198
靳月华 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199
王氏 汉国昭武帝刘聪皇后............ 200
刘氏 前赵刘曜皇后........................ 201
刘氏 后赵高祖石勒皇后................ 202
程氏 后赵高祖石勒皇后................ 203
郑樱桃 后赵太祖石虎皇后............ 203
杜氏 后赵太祖石虎皇后................ 205
刘氏 后赵太祖石虎皇后................ 206
慕容氏 代王拓跋什翼犍皇后........ 206
可足浑氏 前燕景昭帝慕容儁
皇后................................ 207
强氏 前秦景明帝苻健皇后............ 208
梁氏 前秦厉王苻生皇后................ 209
毛氏 前秦高帝苻登皇后................ 210
段氏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皇后........ 211
苻训英 后燕昭文帝慕容熙皇后.... 212
慕容氏 北燕昭成帝冯弘皇后........ 213
苻氏 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皇后.... 214
边氏 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皇后.... 214
秃发氏 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
皇后.................................... 215
杨氏 后凉灵帝吕纂皇后................ 216
孟氏 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王后.... 217
李氏 北凉哀王沮渠牧犍王后........ 217
拓跋氏 北凉哀王沮渠牧犍王后.... 218
段氏 南燕献武帝慕容德皇后........ 219
呼延氏 南燕末主慕容超皇后........ 220
尹氏 西凉武昭王李暠皇后............ 221
南北朝
南 朝
臧爱亲 南朝宋武帝刘裕皇后........ 224
胡道女 南朝宋武帝刘裕婕妤........ 225
司马茂英 南朝宋少帝刘义符
皇后................................ 225
袁齐妫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皇后.... 226
沈容姬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婕妤.... 227
路惠男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淑媛.... 227
王宪螈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皇后.... 228
王贞凤 南朝宋明帝刘彧皇后........ 229
江简珪 南朝宋后废帝刘昱皇后.... 229
谢梵境 南朝宋顺帝刘准皇后........ 230
何婧英 南齐郁林王萧昭业皇后.... 230
王韶明 南齐海陵王萧昭文皇后.... 232
刘惠瑞 南齐明帝萧鸾皇后............ 232
褚令璩 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皇后.... 233
王华 南齐和帝萧宝融皇后............ 234
郗徽 南梁武帝萧衍皇后................ 234
丁令光 南梁武帝萧衍贵嫔............ 235
阮令赢 南梁武帝萧衍修容............ 237
徐昭佩 南梁元帝萧绎妃................ 238
王氏 南梁敬帝萧方智皇后............ 239
章要儿 南陈武帝陈霸先皇后........ 240
沈妙容 南陈文帝陈蒨皇后............ 241
柳敬言 南陈宣帝陈顼皇后............ 242
沈婺华 南陈后主陈叔宝皇后........ 243
张丽华 南陈后主陈叔宝贵妃........ 244
北 朝
慕容氏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皇后.... 246
赫连氏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皇后.... 247
冯氏 北魏文成帝拓跋皇后........ 248
冯清 北魏孝文帝元宏皇后............ 252
冯润 北魏孝文帝元宏皇后............ 253
冯小怜 北齐后主高纬妃................ 255
乙弗氏 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 256
郁久闾氏 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 257
宇文氏 西魏废帝元钦皇后............ 258
元胡摩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皇后.... 259
独孤氏 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 259
阿史那氏 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后.... 261
李娥姿 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后........ 263
杨丽华 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264
朱满月 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265
陈月仪 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266
元乐尚 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267
尉迟繁炽 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267
司马令姬 北周静帝宇文阐皇后.... 268
隋唐

独孤氏 隋文帝杨坚皇后................ 270
萧氏 隋炀帝杨广皇后.................... 273

窦氏 唐高祖李渊皇后.................... 275
长孙氏 唐太宗李世民皇后............ 277
王氏 唐高宗李治皇后.................... 283
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皇后................ 287
赵氏 唐中宗李显皇后.................... 295
韦氏 唐中宗李显皇后.................... 296
上官婉儿 唐中宗李显昭仪............ 301
刘氏 唐睿宗李旦皇后.................... 305
窦氏 唐睿宗李旦皇后.................... 306
王氏 唐玄宗李隆基皇后................ 307
杨玉环 唐玄宗李隆基贵妃............ 309
张氏 唐肃宗李亨皇后.................... 315
吴氏 唐肃宗李亨皇后.................... 319
沈氏 唐代宗李豫皇后.................... 320
王氏 唐德宗李适皇后.................... 321
王氏 唐顺宗李诵皇后.................... 322
郑氏 唐宪宗李纯皇后.................... 324
杜秋娘 唐宪宗李纯妃.................... 326
何氏 唐昭宗李晔皇后.................... 327
五代
张惠 后梁太祖朱温皇后................ 330
刘玉娘 后唐庄宗李存勖皇后........ 333
曹氏 后唐明宗李亶皇后................ 338
刘氏 后唐末帝李从珂皇后............ 339
李氏 后晋高祖石敬瑭皇后............ 340
冯氏 后晋出帝石重贵皇后............ 342
李氏 后汉高祖刘知远皇后............ 344
柴氏 后周太祖郭威皇后................ 345
符氏 后周世宗柴荣皇后................ 348
周氏 南唐后主李煜皇后................ 349
周氏 南唐后主李煜皇后................ 351
周氏 前蜀高祖王建皇后................ 353
李氏 后蜀高祖孟知祥皇后............ 353
陈金凤 闽惠宗王延钧皇后............ 354
李春燕 闽康宗王昶皇后................ 355
马氏 南汉高祖刘?皇后................ 356
郭氏 北汉睿宗刘钧皇后................ 356
宋朝
北 宋
王氏 宋太祖赵匡胤皇后................ 358
宋氏 宋太祖赵匡胤皇后................ 359
尹氏 宋太宗赵光义皇后................ 360
李氏 宋太宗赵光义皇后................ 361
潘氏 宋真宗赵恒皇后.................... 361
郭氏 宋真宗赵恒皇后.................... 362
刘娥 宋真宗赵恒皇后.................... 363
郭氏 宋仁宗赵祯皇后.................... 369
曹氏 宋仁宗赵祯皇后.................... 372
高滔滔 宋英宗赵曙皇后................ 377
向氏 宋神宗赵顼皇后.................... 380
孟婵 宋哲宗赵煦皇后.................... 381
刘清菁 宋哲宗赵煦皇后................ 386
王氏 宋徽宗赵佶皇后.................... 389
郑氏 宋徽宗赵佶皇后.................... 390
朱琏 宋钦宗赵桓皇后.................... 393
南 宋
邢秉懿 宋高宗赵构皇后................ 395
吴芍芬 宋高宗赵构皇后................ 397
夏氏 宋孝宗赵昚皇后.................... 402
谢苏芳 宋孝宗赵昚皇后................ 403
李凤娘 宋光宗赵惇皇后................ 405
韩氏 宋宁宗赵扩皇后.................... 410
杨桂枝 宋宁宗赵扩皇后................ 411
谢道清 宋理宗赵昀皇后................ 414
全玖 宋度宗赵禥皇后.................... 421
辽朝
述律平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 424
萧温 辽太宗耶律德光皇后............ 427
甄定徽 辽世宗耶律阮皇后............ 427
萧撒葛只 辽世宗耶律阮皇后........ 429
萧氏 辽穆宗耶律璟皇后................ 430
萧绰 辽景宗耶律贤皇后................ 431
萧菩萨哥 辽圣宗耶律隆绪皇后.... 433
萧耨斤 辽圣宗耶律隆绪妃............ 435
萧挞里 辽兴宗耶律宗真皇后........ 437
萧观音 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后........ 438
萧夺里懒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皇后................................ 440
金朝
唐括氏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皇后.... 442
裴满氏 金熙宗完颜亶皇后............ 442
徒单氏 金海陵王完颜亮皇后........ 444
李洪愿 金睿宗完颜宗辅皇后........ 445
乌林答氏 金世宗完颜雍皇后........ 445
王霓 金宣宗完颜珣皇后................ 447
西夏
卫慕氏 西夏景宗李元昊王后........ 450
野利氏 西夏景宗李元昊皇后........ 451
没藏氏 西夏毅宗李谅祚皇后........ 453
梁落瑶 西夏毅宗李谅祚皇后........ 454
梁氏 西夏惠宗李秉常皇后............ 456

精彩书摘

  涂山氏 夏朝大禹王后
  □□档案
  姓 名:女娇
  生卒年:不详
  籍 贯:涂山(今安徽蚌埠西郊)
  婚 配:大禹
  封 号:王后
  女娇是涂山氏的女儿,大禹的妻子,仪容秀美,生性娴雅,是当地有名的美女。
  大禹即位成为天子之后,曾两次会盟诸侯,所选的盟址一次是涂山,另一次则是在会
  稽山。禹之所以把第一次诸侯会盟大会的地址选在涂山,据说是为了报答妻子涂山氏
  的部族。
  夫从妇居,禹入赘涂山氏
  大约在四千多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水患严重,中国氏族部落最大的问题就是治水。
  尧便下令由鲧(gǔn)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治水的主要治水策略就是“堵”。鲧
  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不仅没有把洪水制服,反而洪水更加严重了。于是尧很生气,下令
  处死了鲧。后来有人推荐鲧的儿子禹来治水,于是尧便命令由禹接替其父亲的工作继续
  治水。鲧在临终前嘱咐儿子禹说:“一定要把水治好。”由于大禹忙于治水,因此一直到
  三十多岁还没有结婚。
  禹想到了女娇的本家,东夷强大的涂山氏。如果能联姻涂山氏,则整个东夷都会为
  己所用,朝内的重臣也会支持自己。女娇对大禹也是早有耳闻,二人见面后互生爱慕之
  情,心心相惜,于是大禹便迎娶女娇为妻。不过因为涂山氏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后期,
  禹只能做上门女婿,“夫从妇居”。
  但是心系治水大业的大禹,在婚后的第四天便离开心爱的妻子前去治水。在离开家
  前,女娇问如果我在此期间怀孕生子而你不在怎么办,不如你先给孩子起个名字吧,大
  禹说如果生男孩的话就叫“启”吧,“治水启程”之意。
  涂山氏思夫,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在治水的十三年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大禹为了治理淮河,从嵩山经过时,正好路过家门口,看到正在院中推磨的妻子,发现此时妻子已经怀孕。大禹虽然觉得愧对妻子,让怀孕的妻子还在干农活,但是为了治水和父亲的嘱咐,于是并没有进家门而是继续治水。时隔一年,大禹为了治理三门峡水患,第二次经过家门,此时涂山氏的儿子启已经出生了,禹看到妻子给孩子喂奶的场景,便又匆匆离去了。第三次是南方荆水暴涨,大禹前去治理,第三次路过家门,母亲和妻子在门口张望等待他回家,而此时儿子已经可以在院子里玩耍了。
  对禹来说,治水的业绩决定着前途;但是对女娇来说,丈夫是自己全部情感的寄托。大禹忙于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氏十分思念大禹,又担心大禹变心,于是跑去找大禹。治水的众人见涂山氏来到现场,就纷纷向她哭诉思念家乡、挂念父母妻儿之情。涂山氏很受感动,便悄悄放走了他们。后来,前来诉苦的人越来越多,涂山氏放走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在治水现场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了。大禹知道后,就找到涂山氏说:“这怎么行!如果人都走了,何时才能打通九江啊?”涂山氏说:“你以为人家都像你样没有良心,不知想家吗?”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大禹也感动得流泪,忙说:“其实我也很想家,很想念你的,但是如此浩大的治水工程,谁来管理呢,我如此努力地治水也是为了可以早日全家团圆。”大禹说:“你把人放走,也不是全无道理;只怪我太粗心,没有顾全到大家的思乡之情。这样吧,今后把中青年和老年人分成两拨,春秋两个农忙季节,让中青年回家做活;最冷的时候,放老年人回家休假一个月,你看如何?”涂山氏连声称好。第二天,大禹就把这个主张与部落头领们商量,大家都说赞成。于是各自回部落宣布。众人听后欢呼雀跃,从此干活也更加卖劲。
  女之咏叹,诗歌典范
  在大禹治水期间,涂山氏在家天天盼望禹回来。盼望不到,又跑到涂山南的山坡上去等候。一天天过去了,涂山氏望穿秋水,还是未见禹回来。她不禁长叹一声,吟咏出这样的一句:候人兮,猗!
  涂山氏的这一咏叹,就成为了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首恋歌。“候人兮”意思是等候我所盼望的人,“猗”是古汉语的叹词,相当于现代语的“啊”!一个“猗”字,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想见到朝思暮想的爱人,望而不见的焦虑、彷徨及无可奈何的心情;还塑造了一个思念丈夫希望丈夫早日归来的女子形象,一个人伫立山头,翘首远盼……
  “诗贵含蓄”,涂山氏的这一咏叹,后来成为中国诗歌的一个典范。
  ……

前言/序言

  皇后是中国古代妇女中的一批特殊人物,她们既和一般妇女一样,有着共同的遭遇和命运,又和一般妇女有许多不同之处。她们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封建帝王的嫡妻,这样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她们在历史上具有一般妇女,甚至包括帝王以外所有的人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说:“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妺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他在这里历数了夏、商、周三代的著名王后,她们的人生际遇和所作所为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亡盛衰。
  对于皇后,现在的人们想到更多的是锦衣玉食,是轻歌曼舞,是男欢女爱……其实,这仅仅是皇后生活的一部分。在幽深的宫殿里,高墙把宫闱与世俗分成两个世界,这无形之中给后宫罩上一层朦胧迷离的神秘色彩,引得世人总想看个究竟:想看皇后走向“母仪天下”的酸甜苦辣,想看皇后与妃子们争宠夺爱的悲剧或喜剧,想看皇后在风险迭起的人生紧要关头体现出的智慧或权术,想看皇后是如何为皇室培养下一代“真龙天子”,想看幽禁在宫闱之中的后宫第一人的精神生活……
  在数千年的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宫闱生活中,历代皇后的人生际遇虽各有千秋,但终究脱不了悲剧性的命运底色。在封建文化氛围中,皇后尽管是当时女人群体中的最上层,但在掌握社会评价系统的男人们看来,她们毕竟首先是依附于男性和皇权的女人,她们只能在这个文化的大网中挣扎。
  有位哲人说过:“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这句话如果用在中国皇后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弄权如汉朝吕后、大唐武则天、清朝慈禧,美貌如周幽王王后褒姒、唐玄宗的杨贵妃,人生跌宕起伏的如嫁给两国皇帝的羊献容、几起几落的宋哲宗皇后孟氏……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史实,以史为鉴,我们组织编写了这部《中国皇后全传》。自夏朝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始,至清朝末代皇后婉容止,为历代后妃三百多人立传,可以说,凡见于正史中有较详细记载的皇后都搜罗无遗。本书按朝代先后顺序编排,对一些著名的、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皇后,如汉高祖皇后吕雉、隋文帝皇后独孤氏、唐太宗皇后长孙氏、唐高宗皇后武则天、明太祖皇后马秀英等记叙较为详尽;对于那些虽不是皇后,但却较皇后更著名的妃嫔,如唐玄宗贵妃杨玉环、清太宗庄妃布木布泰、清文宗贵妃叶赫那拉氏等记叙也较详尽;对于那些事迹了了、乏善可陈的皇后,则以简笔勾勒。这样一来,
  全书既重点突出,又兼顾了全面。阅读本书,对于我们深刻了解历代封建皇朝周期性更迭的内在动因以及中国封建制度的特殊规律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对于研究中国妇女史、中国政治史也很有参考价值。皇后制度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消亡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历史是一面镜子,这种裙带政治居然在中国历史上绵延数千年之久,不论其对当时或后世的影响如何,都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本书与《中国皇帝全传》是姊妹篇,基本上保持了一致的体例和风格,历朝皇后均按照本朝皇帝的先后顺序排列。如一个皇帝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皇后,则以皇后册封的时间划分先后。因此,这部书实际上也是一部系统的中国封建皇朝宫廷史。本书资料翔实,除正史记载以外,还参考了大量的文集、笔记,也包括稗官野史。本书内容丰富,虽为皇后立传,但并不仅仅局限于皇后个人的出身与生平经历,而是以皇后本人的事迹为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将皇后与皇帝、皇亲国戚的关系以及与皇后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起来,使人感到视野开阔,并能从中受到历史的启迪。


帝国荣光与权力漩涡:大唐盛世的女性群像 内容简介: 本书将读者带入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时代,一个女性力量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时期。我们聚焦于那些身处权力中心,或在民间书写命运的女性群体,她们是帝国的基石,也是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后宫秘史,而是一幅宏大而细腻的社会风俗画卷,揭示了盛世之下,女性如何以其智慧、韧性乃至决绝,影响着江山社稷的走向。 第一部分:宫闱深处的权力博弈 本书首先将镜头对准长安紫禁城内,探究那些身份特殊的女性:从初入宫闱的懵懂少女,到手握重权的皇后、贵妃。我们不满足于流于表面的赞颂或批判,而是深入剖析她们的晋升之路。 初入青云:才德与机遇的交织 详细描摹初唐至盛唐时期,选秀制度的演变,以及女性如何通过自身的学识、才艺乃至背景,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重点分析早期(如武德、贞观时期)的妃嫔,她们如何利用礼教规范为自己争取空间,以及在宗室权力斗争中扮演的角色。 中流砥柱:皇后的责任与困境 我们特别设立章节,审视“国母”这一身份所承载的重负。皇后不仅仅是皇帝的正妻,更是礼仪的象征和宗庙的守护者。通过解析几位著名皇后的典故,展现她们在处理朝臣关系、安抚后宫嫔妃、乃至代为摄政时所展现出的政治手腕。例如,她们如何在政局动荡时,以一己之力稳定朝堂人心,以及她们所面对的“贤德”与“专权”的两难境地。这些女性并非被动的装饰品,而是懂得利用制度优势的战略家。 盛世的阴影:宠妃的时代与影响力 盛唐时期,某些贵妃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皇后。本书力求客观呈现这些“盛世之花”的真实面貌。我们考察了她们如何通过文化影响力(如诗歌、音乐、艺术赞助)巩固地位,以及她们与外部势力(如藩镇、权臣)之间的微妙联系。重点分析权力的边界感:当宠爱转化为干预朝政的能量时,她们如何平衡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以及由此带来的历史反噬。 第二部分:关陇门阀与士族精英的女儿们 大唐的权力结构建立在门阀士族之上,贵族女性是维护家族利益的“活棋”。本部分将视角从宫廷转向长安和洛阳的士族大院。 联姻的艺术:家族利益的砝码 剖析唐代高门士族如何通过“择婿”、“择妻”来巩固其社会地位。贵族女性的婚姻是政治联盟的延续。我们探讨了她们在出嫁后,如何管理庞大的家业,如何利用娘家的资源为夫家服务,以及如何在夫家与娘家之间进行巧妙的利益平衡。 女性的教育与文化修养 不同于后世严格的闺阁教条,初唐至盛唐的士族女性享有相对开放的教育环境。本书细致梳理了当时贵族女性的教育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音律书画。通过解读现存的女性诗文和碑铭,呈现出那个时代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她们的思维深度和对世界的认知,远超一般想象。她们是那个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第三部分:体制之外的力量:民间女性的生存法则 帝国的光辉也映照着广袤的民间。本书关注那些没有进入史书宏大叙事的普通女性,她们构成了大唐社会最坚韧的底层结构。 工商业的参与者:丝绸之路上的身影 唐代商业繁荣,女性在丝绸之路的贸易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考察了女性在手工业作坊(如纺织、印染)中的劳动组织,以及她们作为商人或商队随行者,如何在相对自由的市场环境中争取经济独立。这些“无名”的女性构成了大唐经济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与信仰的力量:尼姑与女冠 佛教和道教在唐代的兴盛,为女性提供了一条世俗之外的晋升通道。本书专门分析了寺观中的女性群体——尼姑与女冠。她们如何通过宗教修行获得社会地位和知识,以及在地方上扮演的社会服务角色(如济贫、教化)。特别探讨了高级女冠在宫廷中作为方士或顾问的影响力,这是一种绕过传统儒家伦理体系的权力路径。 地方治理与民间秩序的维护者 在边疆地区或战乱频发之地,女性常常成为维持社区稳定的核心。本书通过地方志和民间传说的碎片信息,重构了那些主持乡里秩序、调解邻里纠纷的女性形象。她们的“权威”源自德高望重和实际能力,是地方血缘关系网络中最稳定的节点。 结语:历史的温度与回响 全书最后总结,大唐的“盛世”并非单一的男性功业,而是在多方力量相互作用下的复杂产物。女性——无论是高居庙堂的皇后,还是穿梭于市井的工匠——都是这段伟大历史不可或缺的构建者。她们的荣光与挣扎,共同构成了我们今日回望那个时代时,最为鲜活和有温度的底色。本书旨在还原历史的肌理,展现那些在史册的巨大阴影下,依然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女性群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偶然翻到一本《中国皇后全传(单色)》,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虽然我刚开始接触,还没能深入了解其中的具体故事,但从封面和整体给我的感觉来说,我已经被它所吸引。封面上那沉静而庄重的色彩运用,以及透出的某种历史厚重感,都让我对书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那些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我猜测,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史实,更可能是在文字的温度里,去还原一个时代女性的智慧、隐忍与力量。虽然我还不清楚具体讲述的是哪一位或哪几位皇后,但“全传”二字暗示着一种详尽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或许会涉及到她们的成长经历、政治手腕、后宫生活,乃至于她们对历史进程的微妙影响。我期待着,透过这本书,能看到一个更为立体、鲜活的“中国皇后”形象,而非仅仅是教科书上那些冰冷的称号。这种期待,源于我对历史中那些被忽略的女性力量的关注,她们或许没有直接的权力,却往往在历史的幕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很可能就是开启这扇门的钥匙,让我得以窥见隐藏在金碧辉煌背后的真实世界。

评分

初拿到《中国皇后全传(单色)》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它的名字就足以勾起我强烈的阅读冲动。我尤其喜欢“单色”这个词,它在现代出版物中似乎是一种别致的选择,或许意味着这本书更侧重于内容的深度和文字的质感,而非花哨的视觉效果。我想象中,这本“全传”会带领我穿越时空,走进那些曾经深居宫廷、却掌握着帝国命运的女性的世界。她们的经历,想必是跌宕起伏,充满了智慧与挣扎,也充满了牺牲与辉煌。我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她们非凡的个人魅力,她们如何凭借自身的才智和胆识,在男权至上的时代崭露头角,又如何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斡旋自如,甚至左右朝局。从“全传”二字来看,这本书很可能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会对中国历史上每一位(或重要几位)皇后进行详尽的记载,从她们的出身、童年,到嫁入皇宫的经历,再到执掌后宫、参与朝政的种种细节,都应该会有细致的呈现。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女性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她们独特的印记的,她们的抉择又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刚注意到《中国皇后全传(单色)》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有开始翻阅,但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魅力。我个人对历史题材一直情有独钟,特别是那些关于权力、女性以及宫廷斗争的故事。《中国皇后全传(单色)》听起来就像是一部非常扎实、严肃的历史作品,它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传记集合,更可能深入挖掘了中国历代皇后们的生活轨迹、她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她们是如何应对的。我猜测,这本书的“单色”风格,可能暗示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叙事方式,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挚的历史记录和深刻的人物剖析。这让我对作者的严谨性和史料的可靠性充满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古代中国宫廷政治的窗口,让我看到那些身居高位却又充满人性的女性形象。她们的故事,可能比许多虚构的小说更加惊心动魄,也更加发人深省。我很好奇,在那个时代,女性是如何在重重束缚下展现她们的智慧和韧性的,她们又是如何影响着国家命运的。

评分

刚刚注意到《中国皇后全传(单色)》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它的名字就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看来,一本以“全传”为题的书,必然是经过了细致的研究和梳理,力求全面地展现某一群体或人物的生平事迹。《中国皇后全传(单色)》这个标题,立即将我的思绪拉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曾经身处帝国权力中心、却又常常被历史记载所忽略的女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展现一个宏大而细致的画面,勾勒出不同朝代、不同性格的皇后们的风采。我猜测,作者可能不仅仅是讲述她们的生平,更会探讨她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她们如何平衡后宫的职责与政治的权谋,以及她们的个人命运如何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而“单色”这个词,在我看来,更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质感,它可能意味着一种对历史本真的追求,不加过多修饰,用最纯粹的文字去呈现最真实的人物。我渴望从这本书中,窥见中国历史上那些女性的智慧、勇气以及她们身上所承载的时代印记。

评分

我最近偶然间瞥见了一本名为《中国皇后全传(单色)》的书,尽管我还没有机会翻开细读,但光是这个名字就已经勾起了我的强烈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在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总有许多被忽视的个体故事,而中国皇后无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她们身居宫廷,却可能拥有影响朝政的力量;她们是后宫的主人,却也要面对无尽的算计与权谋。我猜想,这本“全传”会带领我深入了解这些女性的真实生活,不仅仅是她们的光鲜亮丽,更可能包括她们的内心挣扎、她们的政治智慧,以及她们在那个时代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我特别留意到“单色”这个词,它给我一种沉静、内敛的感觉,或许意味着本书在内容呈现上更加侧重于文字的深度和历史的严谨性,而非视觉的浮华。我期待,通过这本书,我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立体、鲜活的中国皇后形象,她们不仅仅是符号,更是有着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个体,她们的故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跌宕起伏,也更加发人深省。

评分

没问题,可以吧,快递不错

评分

还没看 过一阵看 应该挺好的

评分

很厚的一本书慢慢看吧

评分

送货很快,保证很好,书籍正版,内容丰富,印刷清晰,非常满意。

评分

还好!。。。。。。??

评分

还没看 过一阵看 应该挺好的

评分

还没来得及看,先收藏着!

评分

内容比较全面,只是纸张比较差点。

评分

儿子喜欢看书,见书就高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