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論基礎 [Probability Essentials]

概率論基礎 [Probability Essential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虎,徐建文 著
圖書標籤:
  • 概率論
  • 概率統計
  • 數學
  • 統計學
  • 隨機過程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學術
  • 理論
  • 基礎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ISBN:9787040442311
版次:1
商品編碼:1186214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現代統計學係列叢書
外文名稱:Probability Essential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4
字數:2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概率論基礎》共五章,內容包括隨機事件與概率、隨機變量、隨機嚮量、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徵以及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各章後配置瞭相應習題並在書後附有部分習題答案。為瞭便於例題和案例的講述和求解,采用瞭國際通用的R軟件輔助教學,附錄中的R程序簡單實用,均可直接錄入使用,不要求學生具備任何計算機編程知識。《概率論基礎》講解簡明扼要,注重應用,例題覆蓋麵廣。
  《概率論基礎》可以作為統計學類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其他相近專業如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教材和參考書,或者作為應用工作者的參考書和工具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隨機事件與概率
§1.1 隨機事件及其運算
§1.2 事件的概率
§1.3 條件概率及公式
§1.4 事件的獨立性
§1.5 綜閤應用
小結
習題1

第2章 隨機變量
§2.1 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函數
§2.2 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分布
§2.3 連續型隨機變量及分布
§2.4 隨機變量函數的分布
小結
習題2

第3章 隨機嚮量
§3.1 隨機嚮量與聯閤分布
§3.2 邊緣分布與條件分布
§3.3 隨機變量的獨立性
§3.4 隨機嚮量函數的分布
小結
習題3

第4章 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徵
§4.1 期望
§4.2 方差
§4.3 協方差與相關係數
§4.4 其他數字特徵
小結
習題4

第5章 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
§5.1 特徵函數
§5.2 大數定律
§5.3 中心極限定理
小結
習題5

附錄 R軟件的安裝與使用簡介
附錶 常用正態分布與泊鬆分布錶
部分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數據驅動時代的洞察與決策:統計推斷與模型構建 本書聚焦於現代數據科學、工程實踐與商業智能領域的核心基石——統計推斷、高級建模技術以及嚴謹的數據分析方法論。 本書旨在為具備一定概率論基礎(如隨機變量、分布函數、期望與方差等基本概念)的學習者和專業人士,提供一套從理論深度到實際應用廣度兼備的進階指南。我們堅信,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區分有效信號與噪音的能力,是驅動創新與優化決策的關鍵所在。 第一部分:推斷的基石與大數定律的深化 本部分將從概率論的視角齣發,深入探討統計推斷的理論基礎。我們不會重復介紹基礎的概率公理或常見分布的定義,而是著重於大樣本理論和漸近性質的嚴格推導。 1. 極限理論的精要重述與擴展: 我們將重訪中心極限定理(CLT)及其更精細化的版本,如多維CLT和Berry-Esseen不等式,用以量化收斂速度。同時,詳細闡述強大數定律(SLLN)和弱大數定律的實際意義,特彆是它們在構建可靠估計量時的約束條件和適用範圍。 2. 估計理論的嚴謹構建: 重點解析點估計的優良性質(無偏性、一緻性、有效性、漸近正態性)。我們將係統比較不同估計量構造方法:矩估計法(Method of Moments, MoM)的直觀性與局限性,以及極大似然估計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的漸近最優性。對MLE的推導過程,尤其是費雪信息矩陣(Fisher Information Matrix, FIM)的計算及其在剋拉默-勞下界(Cramér-Rao Lower Bound, CRLB)中的應用,將進行詳盡的數學證明與案例剖析。 3. 間隔估計的藝術: 深入探討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的構建原理,重點分析基於正態近似、卡方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置信區間,並擴展至非參數方法,如Bootstrap方法的原理與實現,用以處理分布形態未知或樣本量較小的情形。 第二部分:假設檢驗的邏輯與實戰框架 本部分側重於構建嚴謹的統計決策框架,將抽象的概率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檢驗流程。 1. 檢驗理論的核心要素: 詳細定義並區分第一類錯誤(Type I Error, $alpha$)與第二類錯誤(Type II Error, $eta$),以及統計功效(Power)的概念。我們將深入探討Neyman-Pearson 引理在構建最優檢驗(UMPU檢驗)中的核心地位,並討論其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邊界。 2. 經典參數檢驗的深入應用: 係統梳理並對比Z檢驗、t檢驗(單樣本、雙樣本、配對樣本)、方差比檢驗(F檢驗)的適用條件和數學基礎。特彆關注卡方檢驗在擬閤優度檢驗(Goodness-of-Fit)和獨立性檢驗中的實際操作流程,以及其與對數似然比檢驗(Likelihood Ratio Test, LRT)的內在聯係。 3. 非參數檢驗的必要性與選擇: 當數據不滿足正態性或樣本量過小時,非參數檢驗成為首選。本章將詳述符號檢驗(Sign Test)、Wilcoxon 符號秩檢驗和Mann-Whitney U檢驗的工作原理,強調其不依賴於特定分布假設的優勢。 第三部分:綫性模型的深度解析與診斷 現代數據分析中,綫性迴歸模型依然是理解變量間關係的首選工具。本部分將超越基礎的最小二乘法(OLS),深入探討模型的擴展、診斷與優化。 1.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的矩陣理論基礎: 將迴歸問題提升到綫性代數視角,詳細推導OLS估計量的無偏性和最優性(高斯-馬爾可夫定理)。重點解析誤差項的球形假設(Spherical Errors)的意義及其違反(如自相關、異方差)的後果。 2. 廣義最小二乘法(GLS)與異方差處理: 當誤差項存在異方差或自相關時,OLS不再是BLUE(Best Linear Unbiased Estimator)。本節將介紹加權最小二乘法(WLS)和廣義最小二乘法(GLS),用以獲得更有效率的估計。 3. 模型診斷與穩健性分析: 診斷是模型構建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我們將詳細講解殘差分析(殘差圖、QQ圖)、杠杆點(Leverage)和影響點(Influential Points)的識彆(如Cook’s Distance)。此外,我們將引入穩健迴歸(Robust Regression)方法,如M-估計或RANSAC,來應對極端異常值對模型參數的過度影響。 第四部分:廣義綫性模型(GLMs)與非正態響應變量 本部分旨在彌閤經典正態綫性模型與處理分類、計數等非正態數據的需求之間的鴻溝。 1. GLM的統一框架: 介紹指數族分布(Exponential Family)的概念,以及GLM的三個核心組件:隨機分量的分布、係統方程(綫性預測器)和鏈接函數(Link Function)。 2. Logistic迴歸與概率建模: 針對二元響應變量,深度解析Logistic迴歸的似然函數、參數估計(通常通過迭代加權最小二乘法, IRLS)和結果解釋(優勢比Odds Ratio)。同時,擴展到多項Logit模型和有序Logit模型。 3. 計數數據與泊鬆迴歸: 針對事件發生次數等計數數據,詳述泊鬆迴歸模型及其對過分散(Overdispersion)問題的處理,如引入準似然(Quasi-Likelihood)方法。 第五部分:高級主題:貝葉斯推斷簡介與時間序列的初步探索 為瞭使讀者能觸及現代統計學的更前沿領域,本部分提供瞭一個高屋建瓴的概述。 1. 貝葉斯統計學的基本範式: 對比頻率學派與貝葉斯學派在概率解釋上的根本差異。重點介紹貝葉斯定理在參數估計中的應用,理解先驗分布(Prior)、似然函數(Likelihood)如何共同決定後驗分布(Posterior)。 2. 馬爾可夫鏈濛特卡洛(MCMC)方法的概念引入: 簡要介紹為什麼解析求解復雜的後驗分布變得睏難,並介紹Metropolis-Hastings和Gibbs 采樣作為計算工具的必要性,強調其在復雜模型(如分層模型)中的強大能力。 3. 基礎時間序列分析的視角: 探討時間序列數據的特有挑戰,如自相關性和非平穩性。引入平穩性的概念(寬平穩WSS),並簡要概述AR(自迴歸)和MA(移動平均)模型的結構,為後續深入學習時間序列分析打下基礎。 總結: 本書側重於統計推斷的“為什麼”和“如何”,而非停留在基礎概念的羅列。它強調數學嚴謹性與實際數據問題的緊密結閤,緻力於培養讀者在復雜數據環境中構建、檢驗並評估統計模型的能力。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在理論深度與實際應用之間的平衡拿捏得極其巧妙。它並非僅僅停留在抽象的公式堆砌上,而是用一係列貼近現實生活的案例來佐證和闡釋那些枯燥的數學概念。我尤其欣賞作者在介紹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時所采用的那些生動的例子,比如模擬賭場賠率的變化,或者大規模抽樣調查的可靠性分析。這些例子不是生硬地插在理論中間,而是自然地融入瞭講解的脈絡中,使得原本高不可攀的概率論知識,瞬間變得觸手可及。這種“理論先行,案例跟進”的結構,讓學習過程充滿瞭‘原來如此’的頓悟感。它成功地將概率論從一門純粹的數學分支,轉化成瞭一種理解世界不確定性的強大思維工具,而非僅僅是應試的知識點集閤。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實在是讓人眼前一亮。從拿到手的那個瞬間起,我就被它封麵的那種沉穩又不失現代感的氣質所吸引。內頁的紙張質量非常高,摸起來有種溫潤的質感,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重要的是,編排的清晰度簡直達到瞭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每一個章節的標題、子標題、公式編號,乃至參考文獻的格式,都處理得恰到好處,讓人在需要查找特定內容時,能迅速定位,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例如,書中對於一些復雜定理的推導過程,作者采用瞭分步驟、加注釋的詳細方式,視覺上引導性極強。即便是初學者,也能順暢地跟上邏輯鏈條,不會在某個復雜的數學符號前迷失方嚮。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無疑體現瞭齣版團隊的專業素養和對讀者的尊重。可以說,光是這本書的實體呈現,就已經為接下來的知識探索奠定瞭堅實而愉悅的基礎。

評分

這本書的敘述風格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介於冷峻的學術報告和親切的導師講解之間。作者的語言非常洗練,沒有多餘的贅述或華麗的辭藻,但又絕不生硬。在解釋復雜的隨機過程時,它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學者,用最精煉的語言勾勒齣問題的核心骨架,然後邀請讀者一同用數學的工具去添磚加瓦。這種“一起探索”的語態,讓閱讀過程充滿瞭互動感和參與感,極大地緩解瞭學習硬核數學理論可能帶來的心理壓力。它成功地建立起一種信任感:你知道你正在閱讀的是權威的知識,但傳遞知識的方式卻像是老友間的私下交流,高效且令人信服。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極為嚴謹的治學態度。書中對每一個概念的定義都力求精確無誤,每一個術語的引入都有詳盡的背景介紹,使得讀者能夠清晰地理解該理論誕生的曆史脈絡和它在數學體係中的確切位置。例如,在講解隨機變量的期望和方差時,作者並沒有草草帶過,而是細緻地探討瞭不同類型分布下計算方法的細微差異,並用簡潔的語言解釋瞭這些差異背後的數學直覺。對於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獨立性與互斥性的區彆,作者更是用瞭專門的篇幅進行對比分析,輔以直觀的圖示,這種對“模糊地帶”的精準打擊,極大地增強瞭知識的牢固程度。

評分

我必須指齣,這本書的習題設計是其最齣彩的部分之一,其難度梯度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它不是簡單地重復課本內容,而是層層遞進,從基礎的理解性練習,過渡到需要綜閤運用多個定理的挑戰性問題,最後甚至觸及瞭一些尚未完全解決的研究方嚮的影子。特彆是那些被標記為“思考與探索”的章節,它們迫使讀者必須跳齣書本給定的框架,進行深層次的邏輯構建和推理。我花瞭相當多的時間在攻剋那些高難度的證明題上,雖然過程充滿挫摺,但最終解開謎題後的成就感是無可替代的。這種設置,極大地鍛煉瞭讀者的獨立分析和問題解決能力,遠非那些隻提供標準答案的教材可以比擬。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