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徒到高手:汽车电路识图、故障检测与维修技能全图解

从学徒到高手:汽车电路识图、故障检测与维修技能全图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多国华 著
图书标签:
  • 汽车电路
  • 汽车维修
  • 电路图
  • 故障诊断
  • 汽车电子
  • 实战技能
  • 图解教程
  • 汽车电工
  • 维修手册
  • 学徒进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204785
版次:1
商品编码:1186363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52
字数:33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精准定位于实图讲解模式,搭配完善电路图;作者多年实践经验融入其中,帮助初级读者顺利越过故障检测和维修技能的难点障碍。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翔实的汽车结构示意图和完善的电路图,向读者介绍了汽车电气和电控系统的维护、保养、故障诊断及维修技能。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旨在帮助初级汽车维修人员快速且系统地掌握汽车维修的检测与维修技巧;还可作为职业院校或培训学校的参考教材,为学生尽快掌握汽车维修技能提有益帮助。

目录

第1章 探究汽车构造与各类系统 001
1.1汽车类型介绍 002
1.2汽车构造与电气系统 007
1.2.1汽车构造 007
1.2.2车身组成 009
1.2.3动力系统与发动机电控技术 010
1.2.4汽车电气系统 014
1.3底盘是汽车真正的主体 015
1.3.1传动系统与驱动力控制技术ESP 015
1.3.2行驶系统与电控悬架技术 017
1.3.3转向系统与电控动力转向技术 018
1.3.4制动系统与ABS/ASR技术 020
1.3.5全设备的电控技术 021
第2章 必知必会的汽车电工基础知识 022
2.1电工基础知识 023
2.1.1电的本质和产生 023
2.1.2认识电的概念 024
2.1.3电磁感应基础 025
2.1.4电路的组成和工作 026
2.1.5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026
2.1.6电路中的常用计算公式 028
2.1.7电工安全知识 031
2.2汽车电工基础知识 032
2.2.1电子元件基础 032
2.2.2汽车电路的特点 035
2.2.3汽车维修安全知识 036
2.3汽车电路通用设备 038
2.3.1汽车用导线和线束 038
2.3.2汽车组合开关 040
2.3.3汽车中央接线器 042
2.3.4汽车电路保护装置 045
2.3.5汽车继电器 047
2.4汽车电工常用工具 048
2.4.1汽车维修常用工具 048
2.4.2数字万用表介绍 050
2.4.3汽车万用表介绍 053
2.4.4汽车专用示波器 054
2.4.5汽车故障诊断仪 057
第3章 步步为营:搞定汽车电路图 058
3.1汽车原理图 059
3.2汽车安装定位图 060
3.2.1电器定位图 060
3.2.2线束图 061
3.2.3线路连接器插脚图 061
3.2.4接线盒分布图 061
3.3汽车电路的特点 063
3.3.1汽车电路的组成 063
3.3.2汽车电路的特点 063
3.4认识汽车电路图 063
3.4.1汽车电路图的组成 064
3.4.2汽车电路图的符号 064
3.4.3汽车电路图文字符号 070
3.5汽车电路图的画法规则 075
3.5.1汽车电路图的一般规则 075
3.5.2汽车电路图的画法 077
3.5.3汽车电路图的标注方法 081
3.6汽车电路图的分析方法 086
3.6.1识图的一般方法 086
3.6.2汽车电路的一般规律 086
3.6.3掌握回路原则 086
3.6.4掌握开关的作用 087

第4章 不同类型电路特点对照 088
4.1大众汽车电路图识读 089
4.1.1大众风格电路图特点 089
4.1.2大众风格电路图解析 089
4.2通用汽车电路图识读 093
4.2.1通用风格电路图特点 093
4.2.2通用风格电路图解析 093
4.3丰田风格电路图识读 095
4.3.1丰田风格电路图特点 095
4.3.2丰田风格电路图解析 095
第5章 汽车供电系统 099
5.1汽车供电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100
5.1.1汽车供电系统的功能 100
5.1.2汽车供电系统的组成 100
5.1.3从电路图分析供电系统工作原理 102
5.2交流发电机结构与原理 103
5.2.1发电机的分类 103
5.2.2我国发电机编号 104
5.2.3交流发电机结构 105
5.2.4交流发电机转子结构 107
5.2.5交流发电机定子结构 109
5.2.6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11
5.2.7交流发电机整流电路 112
5.2.8交流发电机的搭铁形式 115
5.2.9电压调节器分类 116
5.2.10电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117
5.3交流发电机拆解与检修 118
5.3.1交流发电机的维护 118
5.3.2交流发电机拆卸 120
5.3.3交流发电机转子总成检修 123
5.3.4交流发电机定子总成检修 124
5.3.5交流发电机硅整流二极管检修 125
5.3.6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检修 126
5.4汽车蓄电池 126
5.4.1蓄电池的作用与分类 126
5.4.2蓄电池的结构 128
5.4.3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29
5.4.4蓄电池的维护 131
5.4.5蓄电池的充电 133
5.5蓄电池拆解与检测 134
5.5.1蓄电池应急搭火 134
5.5.2极板硫化 135
5.5.3极板活性物质脱落 135
5.5.4自放电 136
5.5.5极板短路 136
5.5.6极板栅架腐蚀 136
5.6蓄电池故障维修案例精讲 136
第6章 汽车起动系统 139
6.1汽车起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140
6.1.1起动系统的组成 140
6.1.2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40
6.2起动开关与安全保护 141
6.2.1起动点火开关 141
6.2.2起动安全保护 143
6.3起动机的组成与结构 145
6.3.1起动机的组成 145
6.3.2起动机的分类 146
6.3.3起动机的结构 146
6.3.4直流电动机的组成结构 151
6.3.5直流电动机的定子 151
6.3.6直流电动机的转子 152
6.3.7直流电动机的端盖和电刷 153
6.3.8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54
6.3.9电磁开关和继电器 156
6.3.10啮合传动机构 158
6.4起动机使用与拆装 160
6.4.1起动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60
6.4.2起动机拆装与检测 161
6.5起动机拆解与检测 164
6.5.1点火时起动机不转 164
6.5.2点火时起动机转动乏力 165
6.5.3点火时起动机起动时空转 165
6.5.4行驶中的汽车熄火后无法起动 165
6.5.5电磁开关吸合不牢 166
6.5.6起动机齿轮在发动机起动后不能自动脱离 166
6.6汽车起动系统故障维修案例精讲 166
第7章 汽车发动机组成与原理 168
7.1发动机分类 169
7.1.1燃油分类 169
7.1.2点火方式 169
7.1.3行程数 170
7.1.4排量 170
7.1.5冷却方式 171
7.1.6汽缸数 171
7.1.7排列方式 172
7.1.8缸体材料 172
7.2发动机系统组成 173
7.2.1发动机系统组成 173
7.2.2曲轴连杆机构 174
7.2.3配气机构 176
7.2.4润滑系统 178
7.2.5冷却系统 181
7.3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83
7.3.1单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183
7.3.2多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186
第8章 深度解析燃油喷射系统 188
8.1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189
8.2发动机化油器 190
8.2.1化油器简介 190
8.2.2化油器的功能 191
8.2.3汽车行驶中的六种工况 194
8.2.4化油器工作原理 194
8.3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 198
8.3.1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简介 198
8.3.2纯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 199
8.3.3机电混合式燃油喷射系统 202
8.4电脑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207
8.4.1汽车电喷系统特点 207
8.4.2电喷系统的组成 208
8.4.3电喷系统分类 212
8.4.4电喷系统的工作原理 217
8.5汽车燃油喷射系统故障维修案例精讲 220
第9章 电子控制发动机点火系统 222
9.1点火系统的发展过程 223
9.1.1传统点火系统 223
9.1.2电子点火系统 223
9.2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224
9.2.1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225
9.2.2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226
9.3电控点火系统的分类 227
9.4分电器式电控点火系统DI 227
9.5无分电器式电控点火系统DLI 228
9.5.1同时点火系统 228
9.5.2独立点火系统 230
9.6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维修案例精讲 231
第10章 电喷发动机系统分解 233
10.1控制系统 234
10.1.1控制系统流程 234
10.1.2ECM电路及原理 235
10.2进气系统 237
10.2.1进气系统结构图 237
10.2.2进气管路 237
10.2.3传感器 240
10.3排气系统 241
10.3.1排气歧管 241
10.3.2氧传感器 242
10.4燃油供给系统 243
10.4.1燃油供给系统原理 243
10.4.2喷射器 243
10.4.3油路管路 244
10.4.4喷油器 245
10.5冷却系统 245
10.5.1冷却系统结构 245
10.5.2冷却系统原理 246
10.5.3节温器 246
10.5.4冷却液储液罐和水泵带轮 247
10.6点火系统 249
10.7起动系统 250
10.8充电系统 251
10.9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案例精讲 252
第11章 自动变速器组成与原理 254
11.1自动变速器的优势 255
11.1.1自动变速器的作用 255
11.1.2自动变速器的特点 255
11.2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256
11.2.1前进挡位分类 256
11.2.2无级变速器分类 256
11.2.3齿轮分类 257
11.2.4控制方式分类 258
11.3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结构 258
11.3.1自动变速器的结构 258
11.3.2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259
11.4电控自动变速器介绍 260
11.4.1电控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260
11.4.2液、电自变器换挡过程对比 261
11.5爱信4速自动变速器介绍 262
11.5.1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262
11.5.2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程 264
11.5.3单向离合器和锁止行星齿轮的应用 267
11.6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维修案例精讲 268
第12章 汽车灯光照明系统 270
12.1汽车灯光照明系统 271
12.1.1外部照明灯 271
12.1.2内部照明和仪表灯 274
12.2照明系统电路 276
12.2.1照明系统电路分析 276
12.2.2常见车型照明电路参照 278
12.3照明系统中的重要电路 279
12.3.1前照灯系统 279
12.3.2转向灯系统 282
12.3.3停车灯和车尾灯电路 284
12.4照明系统的拆解与检测 285
12.4.1前照灯故障 285
12.4.2转向灯故障 286
12.5汽车照明系统故障维修案例精讲 286
第13章 汽车仪表及其电路 288
13.1汽车仪表系统分类 289
13.2常见仪表系统电路 290
13.2.1组合仪表盘上的仪表和指示灯 290
13.2.2水温表 291
13.2.3燃油量表 294
13.2.4机油警告灯 294
13.2.5车速和里程表 295
13.3汽车仪表故障维修案例精讲 297

第14章 汽车辅助电器系统 299
14.1空调系统 300
14.1.1认识汽车空调系统 300
14.1.2空调系统的组成 301
14.1.3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302
14.1.4空调系统电路 304
14.1.5空调系统分解 305
14.2安全气囊系统 311
14.2.1安全气囊的组成 311
14.2.2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312
14.2.3安全气囊电路 313
14.2.4分解安全气囊组件 313
14.3ABS系统 316
14.3.1ABS系统的组成 317
14.3.2ABS系统的工作原理 318
14.3.3ABS系统电路 319
14.3.4分解ABS系统部件 321
14.4汽车辅助电器系统故障维修 322
14.4.1空调系统故障维修 322
14.4.2安全气囊系统故障维修 325
14.4.3ABS系统故障维修 327
14.5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维修案例精讲 327
附录汽车电路图中常用英文缩写 330

前言/序言

  汽车电工主要负责汽车电控系统的检查与维修,包括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统、发动机电控单元及电脑检测等。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对汽车诊断技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技师熟练掌握汽车电工的各种知识。
  本书运用了大量汽车电路图、电器符号以及汽车实物照片,对国内外常见汽车电路进行分析和讲解,内容包括电路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电路图的识别、电路故障的分析和维修等。既有汽车电路的共同属性,又有常见汽车的独特之处。
  本书重点在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故障检测和维修技能,这也是所有汽车电工中的难点,让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汽车在各种不同状态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做到胸中有数。本书共包括14章内容,其中,第1、2章主要介绍了汽车结构与各类系统、汽车电工的基础知识。第3、4章介绍了汽车电路分析知识和不同汽车电路特点的对比。从第5章开始至第14章逐一介绍了汽车的供电系统、起动系统、发动机组成与原理、燃油喷射系统和点火系统、电喷发动机系统、自动变速器组成与原理、灯光照明系统、仪表系统和辅助电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维修方法等。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旨在帮助初级汽车维修人员快速且系统地掌握汽车维修的检测与维修技巧,还可作为职业院校或培训学校的参考教材。

《机械设计原理与应用: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 图书简介 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核心原理与工程实践应用,旨在为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初级工程师以及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实用且与时俱进的学习资源。全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理论与实例紧密结合,力求在详尽阐述复杂概念的同时,突出其在实际工程问题解决中的指导意义。 第一部分:机械设计基础理论 本部分构建了机械设计方法论的理论基石。 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与发展趋势 本章首先界定了机械设计的范畴、目标与基本原则,如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与环境适应性。随后,深入分析了现代机械设计的发展脉络,重点阐述了数字化设计(CAD/CAE)、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对传统设计流程带来的革命性影响。讨论了新材料、智能控制系统与机械系统深度融合的趋势,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宏观视角。 第二章 材料力学基础回顾与应用 虽然本书侧重设计,但材料性能是设计的核心约束。本章对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基本应力状态下的材料行为进行复习,重点讲解了疲劳强度理论(S-N曲线、Haigh图)、断裂力学初步概念及其在零部件寿命评估中的应用。此外,引入了材料选择的决策树模型,强调在特定工况下(如高温、高压、腐蚀环境)进行材料优化选择的方法。 第三章 机构运动分析与综合 机构是实现特定运动的骨架。本章详细讲解了平面机构和空间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在运动分析部分,不仅涵盖了图解法、速度多边形法,更侧重于应用矩阵分析法和复数法进行精确的位姿与速度分析。机构综合部分,深入介绍了功能分解、结构综合与运动轨迹综合的方法论,特别对连杆机构(如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与优化进行了详细的几何和动力学分析,并提供了常用机构的性能评价指标。 第二章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本部分专注于能量与运动的有效传递,是机械设备的核心功能模块。 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 本章是传动设计的基础与核心。详细阐述了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人字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强度校核(弯曲强度与接触疲劳强度)。特别关注了非标准齿轮的设计方法,如变位齿轮的设计,以消除根切和改善接触应力分布。动力学方面,引入了齿轮啮合的动态误差、振动与噪声的产生机理及其在高速传动设计中的抑制措施。 第四章 蜗轮蜗杆传动与特种齿轮传动 本章讲解了蜗轮蜗杆传动的特点、效率计算、热平衡设计以及材料选择。重点分析了其自锁条件与抗磨损设计。同时,对人字齿轮、行星齿轮传动进行了结构剖析和应用场景分析,特别是行星机构在紧凑性和高传动比方面的设计优势。 第五章 带传动、链传动与摩擦轮传动 本章对比分析了柔性传动件的特性。带传动部分着重于摩擦系数的确定、初拉力计算、包角理论及带的寿命预测。链传动部分关注节距、传动比的精确控制、润滑要求及链条的对中性。摩擦轮传动则侧重于其在需要频繁变速和瞬时脱开场合的应用设计。 第四章 机械连接与紧固技术 连接是保证系统完整性的关键。 第六章 键、销与花键连接设计 本章详细介绍了键、销、花键连接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重点阐述了在交变载荷下,如何通过优化键的形状和材料,减少应力集中,提高连接的抗疲劳能力。对花键的抗接触疲劳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七章 螺纹连接与静力学分析 本章聚焦于螺纹连接,包括普通螺纹、传动螺纹的参数选择与强度计算。对于静力紧固件,详细讲解了预紧力的施加、保持能力分析以及螺纹连接的防松技术(如双螺母、开口销、结构约束等)。对于承受交变载荷的螺纹连接,引入了疲劳载荷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第八章 铆接与焊接连接 本章概述了可拆卸与永久性连接的工程应用。重点分析了焊缝的强度计算方法(按等强度原则设计),以及不同焊接方法对母材性能的影响。铆接部分则侧重于航空航天和压力容器领域中,基于疲劳寿命的结构冗余设计。 第五部分:轴系零部件与摩擦、润滑、密封 本部分关注机械系统中的动态承载件与功能保障件的设计。 第九章 轴的设计与校核 轴是承载旋转运动和传递扭矩的关键构件。本章从静力、强度、刚度及振动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轴的设计流程。详细讲解了疲劳强度校核、临界转速计算(临界转速的确定方法,如米泽法和能量法)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轴的几何形状(如增加圆角、设置退肩)来提高其抗疲劳性能。 第十章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设计 滚动轴承部分,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轴承的负载能力、寿命计算(L10寿命标准)以及轴承的安装与游隙选择。滑动轴承部分,重点剖析了边界润滑、流体润滑和弹性流体润滑的机理,并给出了轴瓦材料的选择原则和油楔效应的分析。 第十一章 机械密封与润滑技术 本章针对设备运行中的泄漏控制与摩擦、磨损管理。详细介绍了填料密封、旋转唇形密封(油封)和机械密封的结构与失效模式分析。润滑部分,阐述了润滑剂的理化性质、润滑状态判别标准,以及如何根据工况(转速、负荷、温度)选择最合适的润滑方式与润滑剂。 第六部分:机械系统集成与可靠性设计 本部分将前述知识点融合成系统级设计方法论。 第十二章 机构的动力学分析与平衡 本章从动态角度审视机构。介绍了机构的惯性力、冲击力分析,并着重讲解了旋转体与往复运动机构的平衡技术,包括静平衡、惯性力平衡和惯性矩平衡的设计方法,以减少机器振动和延长使用寿命。 第十三章 机械系统可靠性与寿命预测 现代设计必须量化可靠性。本章引入了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如失效率函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讲解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寿命预测模型,并介绍了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设计早期识别潜在风险的应用。 第十四章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与工具 本章总结了前沿设计方法。详细介绍有限元分析(FEA)在复杂应力、模态分析中的应用流程。讨论了拓扑优化、创成式设计(Generative Design)如何通过算法辅助,在满足性能约束下探索最优的结构形态,为工程师提供面向未来的设计思路。 总结 本书结构性地涵盖了机械设计从材料选择、运动分析、动力传动、连接固定到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全链条知识体系。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和规范化的设计步骤,帮助读者掌握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可行工程方案的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现代汽车电子系统的覆盖程度。在这个新能源和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老旧的维修资料已经跟不上节奏了。但这本教材显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更新内容,它对CAN总线、LIN总线这些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介绍,虽然是入门级的,但讲解得非常到位,为理解ECU之间的信息交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难得的是,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诊断仪使用的技巧和数据流分析的实例,这些都是日常维修中最常遇到的实战场景。作者没有把这些高深的技术概念完全孤立起来,而是巧妙地将其融入到具体的故障诊断案例中,让读者知道,你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电脑诊断中是如何体现和应用的。这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电路理论范畴。

评分

如果从一个追求效率和效果的职业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组织结构简直是为快速上手而设计的。它摒弃了冗长且不必要的历史回顾或过于深奥的物理学推导,直奔主题,每章内容都围绕着“学会看图—理解原理—诊断故障—完成维修”这个闭环展开。大量的步骤分解图和关键点标注,使得阅读过程非常高效,我能很快地将书本知识与车间的实际操作对应起来。这种高度的实战导向,意味着我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消化那些在日常维修中很少用到的知识点,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部分。总而言之,它是一本能够真正帮助从业者快速提升动手能力和分析思维的实用工具书,而不是一本只能束之高阁的理论参考资料。

评分

这本书在故障排查这一块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实用指南。它不仅仅是罗列故障现象和对应的维修步骤,更重要的是,它深入讲解了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排查的思维逻辑。很多维修手册只告诉你“如果A不对,就检查B”,但这本书会告诉你“为什么A可能不对,以及排查B的每一步背后的物理或电子学原理是什么”。我个人非常欣赏作者在描述故障排除流程时所采用的“排除法”和“对比法”的详细说明,这帮助我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分析框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能凭经验去猜。比如,书中对几种常见传感器的信号漂移问题分析得尤为透彻,从信号波形图到实际电压测量,每一步都有截图佐证,让人感觉非常踏实可靠。这种注重“理解”而非单纯“记忆”的编写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维修技能的深度和广度,让读者在面对未知故障时,也有能力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一点都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技术说教感,读起来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老师傅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你。特别是对于新手而言,很多专业术语的解释都非常细致到位,甚至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做比喻,大大减轻了初学者的心理负担。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工具使用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用哪种工具,还详细说明了使用该工具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范,这体现了作者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行文间,作者不时流露出对汽车维修事业的热爱和对工匠精神的推崇,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让读者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建立起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这种价值导向是非常积极的。

评分

这部书的封面设计和版式布局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不像传统技术书籍那样刻板,而是融入了大量清晰的图示和流程图,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特别是对于汽车电路这种抽象的概念,书里通过大量的实物接线图与原理图的对比,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我记得我以前看其他教材时,常常在复杂的线路图前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谙读者的痛点,他们巧妙地用色彩和标记来区分不同的电路分支和关键元件,使得阅读体验流畅了很多。即使是第一次接触汽车电路的新手,也能迅速找到重点,避免在细节中迷失方向。这种细致入微的图文结合,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我对后续的实操充满了信心,感觉自己真的能从基础一点一滴地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书中的章节安排也很有逻辑性,从最基础的电路原理讲起,逐步过渡到具体的系统,过渡自然,不会让人感到知识的断层。

评分

书看上去好像破书一样,纸张也不好,太粗糙,不过不影响实用,京东物流赞一个

评分

快递差,书一般!

评分

挺全的,缺点就是黑白的,没彩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内容不好,图片不清晰,不推荐购买。

评分

东西不错,价格也比较实惠

评分

凑单买的。。。。。。。。。

评分

这书很不错值得学习

评分

京东阅读节购买的真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