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晋至明清,中国历代书家对小楷情有独钟,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小楷创作除却了行草之张扬亦非楷书之肃穆,却是静雅的抒情与内心的沉潜。纵观历代书家小楷作品,可见书艺创作严谨与自由的平衡,书体渗透与发展的演变。由隶书而入唐法,融行草而见蹁跹,历代书家的小楷创作独具时代特色,作品风貌也是章法出新而风格独具。艺术是人与时代的碰撞,且与时代会形成面貌上的反差与矫枉。 时至今日,小楷不仅在实用性上,更在与虚华的世风相抵触的意愿上,日益受到书家和读者的青睐。不论是行笔与章法还是内容与情怀,小楷所追求的是人内心“仁”的力量,实现的是自我的圆融与超迈。本书结合小楷特点,设计开本适中,易于读者临摹释卷,装帧古朴用纸考究,与小楷沉静古雅的特点相得益彰。
江西美术出版社2011年起推出了“中国古代书家小楷精选系列”,几年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一致好评,成为了书法碑帖市场中异军突起的一套拳头产品。
目前,本系列已拥有35个品种,精选魏晋至清各代名手的小楷书迹,不仅关注名迹,更发掘佳作,系统地进行整合。本系列图书设计典雅,精印呈现,手感颇佳,又不失书卷之气,让读者从中能体味到不同书家小楷结体运笔之丰神,展示了小楷运用灵活、结体空灵、章法有致的书艺效果,是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与临习不可多得的一套小楷字帖。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司徒王导从子,官至右军将军,史称王右军。 年五十九卒,赠紫金光禄大夫加常侍。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晋室过江后,久居会稽(今浙江),生性骨鲠高爽,喜与东土人士玩赏宴集,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书法初学卫夫人,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后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观览南北诸家名迹刻石,广学钟繇等所长,渐变古风,被称作“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王羲之的成就之一是与从弟王洽变章草为今草,创造了韵媚宛转的书体新风,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变革楷书和行书,成为一代风范,后代奉之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摹刻本极多,传世的书法作品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韵尽显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 。
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金(斤)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经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竭诚运腕,肩背供筋骨之输,久久从右天柱涌起,然后可语奇正之变。
——傅山
道德经
太学石经
作为一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最头疼的就是选帖和临摹的效率问题。市面上字体相似的选本太多,容易让人迷失,抓不住重点。这套精选集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的“聚焦性”。它没有贪多求全,而是极其专注于某一位大家在特定时期的创作精华,这使得学习路径非常清晰。通过反复对比和观察同一位书家在不同篇幅、不同心境下的细微差异,我的眼睛对“神韵”的捕捉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前临帖总感觉东拼西凑,今天像这个,明天像那个,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基础。现在,通过长时间对精选作品的“浸泡”,我开始能提炼出其最核心的书写基因,并在自己的笔下逐渐显现出那种特有的气息。这种精炼和专注,是那些大杂烩式字帖无法比拟的优势,真正做到了“少即是多”。
评分从整体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这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字帖,更像是一份精心策划的艺术展览画册。它巧妙地将书法艺术置于更广阔的中国古典文化背景中去审视。选取的篇目,除了技法上的代表性,想必也兼顾了内容本身的文学价值或历史意义。这种将“书”与“文”相结合的编排思路,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知识的拓展性。每一次翻阅,除了技艺的提升,还能对当时的书写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所书写的内容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有所领悟。它引导读者超越了单纯的“写字”层面,进入到“写心”的境界。这种综合性的文化滋养,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普通工具书的范畴,具备了较高的案头案头常备的文献价值。
评分阅读体验的舒适度,对于需要长时间对着书本学习的书法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这本书在用纸和墨色处理上的用心,直接关系到临摹的准确性。我尝试过用不同光线环境下去看,即便是侧光下,作品的线条边缘也保持了极高的清晰度,没有出现印刷模糊或墨点“吃纸”的现象。更难得的是,它对原帖的“气韵”保留得很好,很多古代手稿原件在转印过程中会丢失很多微妙的韵味,但这本书似乎采用了非常先进的影像采集技术,使得那些细若游丝的牵丝、轻描淡写的转折,都清晰可见。这对于小楷这种追求精微之处的艺术形式来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有了这样清晰、忠实的底本,临摹时才能更好地去揣摩和模仿,而不是对着一个失真的图像进行无效的练习。
评分我最近开始系统性地接触书法理论,发现很多传统书籍的理论阐述总是显得有些晦涩难懂,术语堆砌,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而这本关于古代书家作品的选集,在导读和背景介绍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没有陷入空洞的赞美,而是非常务实地从书写背景、时代风尚对书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特别是对某些特定笔法或章法结构的解析,图文并茂,用非常直观的方式指出了“妙在何处”。比如,它没有简单地说“笔力遒劲”,而是会结合当时的用笔材料(比如不同硬度的狼毫或兼毫)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那种提按顿挫的效果。这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态度,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让我不再是走马观花地看字帖,而是开始带着思考去体会古人的匠心。对于想要提升审美层次的书法爱好者来说,这种知识密度恰到好处的讲解,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雅致的气质,完美地契合了中国古代书法的韵味。封面采用的纸张质地很有分量,触感温润,拿在手里有一种庄重感。内页的印刷更是没话说,墨色浓淡过渡自然,层次感丰富,尤其是一些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对细微笔触的还原,几乎能让人感受到书家下笔时的微妙变化。装帧上似乎还用了烫金或者某种凸起工艺来勾勒书名,在光线下折射出低调的光泽,使得整本书看起来既有收藏价值,又适合静心研读。每一页的排版都留足了空白,使得作品本身得到了充分的呼吸空间,不会让人感到拥挤或压迫,这对于欣赏小楷这种精微的书体来说至关重要。而且,这本书的开本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方便日常临摹时铺展,又便于携带翻阅,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工艺上是下了大功夫的,绝对是送礼或自用两相宜的精品。
评分写小楷必备书籍,古朴典雅,印刷质量还可以,也不贵,不错的范本
评分字迹太模糊,看不清,每页都有
评分这套书帖真心不错。
评分清晰,值得购买。清晰,值得购买
评分漂亮 不过有点吓人!!!!!!!!
评分用的放心,送的及时省事
评分很好,正在使用中,每天都在写,简直爱不释手
评分支持一下传统文化吧 毕竟水平低不敢大声说话→_→
评分又快又好,谢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