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财政与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借鉴

美国政府财政与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借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帆,肖诗阳 著
图书标签:
  • 美国财政
  • 美国债务
  • 财政危机
  • 债务危机
  • 中国经济
  • 宏观经济
  • 公共财政
  • 金融风险
  • 经济政策
  • 国际金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6679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7635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4
字数:297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美国政府财政与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借鉴》通过对美国财政制度尤其是地方财政制度的剖析,研究了次贷危机的发生机制,并论述了对中国财政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近年来,美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债台高筑。这些财政问题是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并由于金融危机等短期问题的激发而引人注目。《美国政府财政与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借鉴》首先对美国总体经济情况和前景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包括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在对美国的情况做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分析美国经济情况和债务对我国的影响,包括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金融经济的影响,以及美国债务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本书对美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及独到的分析填补了目前学术研究的空白。

作者简介

  张帆,肖诗阳,美国Wayne State Univ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组织、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目录

绪论/第1篇美国政府财政和债务的现状和前景第1章美国经济的现状和前景/1.1美国的历史/1.2美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情况/1.3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4经济周期和金融危机/第2章美国联邦政府的运作机制/2.1美国政府的主要机构设置/2.2联邦政府与州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第3章美国联邦政府财政/3.1美国财政和预算现状/3.2美国财政和预算问题的历史渊源/3.3美国短期的政府预算问题/3.4美国长期的福利问题/第4章美国联邦政府债务/4.1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的衡量/4.2联邦政府债务上限与“财政悬崖”/4.3联邦债务的未来发展趋势/4.4联邦债务可持续性分析/4.5风险与未来挑战的焦点/第5章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的成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5.1美国联邦赤字和债务的成因和面临的挑战/5.2美国应当如何解决财政整顿问题/5.3债务涉及的决策瘫痪问题/5.4赤字债务问题具体解决的政治程序/第6章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运作机制/6.1美国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6.2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结构/6.3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职能/6.4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种类/6.5美国州和地方政府财政/第7章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历史和现状/7.1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7.2地方政府资本市场/7.3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第8章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监管/8.1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8.2地方政府信用评估/8.3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体系/8.4对隐性和或有负债估算方法的改革/8.5美国联邦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救助/8.6美国市政债券违约风险预测/第9章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政治、经济原因及其防范/9.1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的近期状况和未来预测/9.2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原因/9.3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防范/第10章美国主要州和市政府债务案例/10.1上级政府拒绝援助的案例:橙县破产/10.2上级政府提供援助的特例: 华盛顿特区与卡姆登市/10.3加利福尼亚州的案例/10.4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案例/10.5阿拉巴马州杰弗逊县的案例/10.6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市的案例/10.7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市的案例/10.8其他案例/第2篇美国政府财政和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借鉴第11章美国政府债务对中国投资的影响以及中国的防范措施/11.1美国政府债务对中国的影响/11.2中国可能的应对措施/第12章中国政府财政和债务的现状和问题/12.1中国政府的财政问题和改革/12.2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12.3解决债务问题的思路/12.4中国政府债务问题的深层次根源/第13章中国地方债务风险分析/13.1文献回顾/13.2从债务率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存量风险/13.3从地方投融资平台财务数据分析平台内部的流动性风险/13.4使用KMV模型估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13.5从各地区政府债务构成来评价债务平台风险问题/13.6主要结论/第14章美国债务管理对中国的借鉴/14.1中国和美国政府财政和债务的比较/14.2美国债务管理的借鉴/结束语/附录/参考文献/名词索引/

精彩书摘

  《美国政府财政与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借鉴》:
  国会参众两院有不同的分工。参议院负责批准总统的重要任命,包括内阁成员、联邦法官、各部首长、军队高级指挥官、驻外使节等。所有增加政府收入的法律必须由众议院提出,由两院批准并由总统签署。如果总统否决而两院2/3通过,仍可成为法律。《宪法》还允许国会制定适当的法律,国会的权力限于《宪法》所规定的权力。国会两院建立委员会,撰写法律、进行调查,近年两院各设有十几个委员会,分别解决各种问题。
  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和副总统由选举团选出,各州在选举团中有一定席位,而选举团由全体选民选出。总统任期两届、每届四年,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军队的最高统帅和最高外交官,领导政府的行政部门,签署或否决法律。经参议院2/3通过,总统可以与外国建立合约。总统在国会同意下有权实施行政命令,任命最高法院法官和联邦法官。总统可能被国会弹劾。与一些国家不同,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和召集特别选举。目前美国的行政部门有大约500万名雇员,包括100万名军人和60万名邮局职工。副总统是总统死亡、辞职或被罢免时的第一继任人;副总统是参议院议长,在参议院票数相等时有投票权。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您提供的书名所撰写的、不包含该书具体内容的图书简介,字数约为1500字。 --- 《权力的边界:现代国家财政的演进与挑战》 作者: [请自行填写作者姓名] 出版社: [请自行填写出版社名称] 导言:失衡的钟摆——国家财政的现代困境 自民族国家体系确立以来,国家职能的扩张与公民权利的增长,如同一个永恒的钟摆,在“最小政府”与“最大政府”之间摇摆。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个钟摆似乎正剧烈地向着后者倾斜。全球范围内的公共支出持续攀升,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压、地缘政治竞争带来的军费开支,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革命等超主权风险的巨大投入,共同塑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财政图景:一个庞大、复杂且日益脆弱的国家财政机器。 本书《权力的边界:现代国家财政的演进与挑战》并非聚焦于单一国家的特定债务危机,而是深入剖析了现代国家财政结构性失衡的普遍动因、历史根源及其对全球治理体系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试图描绘出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探讨在技术进步、人口结构变迁和意识形态更迭的合力作用下,政府如何一步步构建起庞大的财政权力,以及这种权力的扩张在多大程度上侵蚀了代际公平与市场活力。 第一部分:财政扩张的时代逻辑——从韦伯到凯恩斯的回响 本书的第一部分回溯了现代国家财政制度的理论基石与历史拐点。我们探讨了国家权力合法性如何与财政能力相互依存的早期思想,从重商主义到古典自由主义的转变中,财政约束如何被视为民主化的关键一步。 然而,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两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大滞胀”时期。我们详细分析了福利国家范式的确立——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和教育的普及,如何从政治上的“必需品”演变为财政上的“刚性支出”。这部分内容将侧重于理论框架的构建,例如探讨“巴罗效应”(Barro Effect)在解释代际税收负担转移中的局限性,以及“功能财政”理论在解释支出扩大上的成功与内在缺陷。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官僚体系的内在驱动力进行了考察。马克斯·韦伯关于理性化官僚制的洞察,在现代财政部门的运作中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本书论证了,一旦技术官僚体系形成,其追求效率和规模的本能,往往会超越政治层面的审慎考量,使得财政规模的收缩面临巨大的制度阻力。 第二部分:结构性顽疾——支出刚性与收入的困境 现代财政的真正挑战不在于周期性的经济衰退,而在于结构性支出的不可逆性。本书的第二部分聚焦于财政“刚性”的来源。 人口结构是核心矛盾。 工业化国家普遍面临的老龄化进程,使得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的支出成为一个“财政定时炸弹”。我们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比了不同养老金体系(如现收现付制与部分积累制)在面对平均寿命延长的压力下,其对国家财政的潜在挤压效应。这部分深入分析了延迟退休年龄在政治上为何如此困难——因为它直接挑战了选民的既得利益,是一种“负面补偿”的政治游戏。 收入端的困境也同样值得深思。全球化加速了资本的流动性,使得传统依赖高税率来支撑庞大支出的模式难以为继。本书探讨了“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的深层财政逻辑,以及各国竞相通过减税吸引投资,最终可能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税收军备竞赛。我们详细分析了财富税、数字服务税等新型税基的理论可行性及其在政治实践中遭遇的巨大阻力。 第三部分:工具的异化——货币化与“去政治化”的诱惑 当传统的税收和借贷工具触及政治上限时,政府便会倾向于使用更具“技术性”的手段来解决燃眉之急。本书的第三部分批判性地审视了现代中央银行职能的演变及其对财政纪律的潜在侵蚀。 我们详细梳理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的历史脉络,并将其置于财政扩张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核心论点在于:货币政策的过度介入,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主权债务的偿付压力,却在长期内模糊了财政责任与货币责任的界限。这为政治精英提供了规避痛苦改革的“技术性出口”。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公共私营合作(PPP)模式背后的财政风险转移机制。许多国家将基础设施建设的负债从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移出,采用复杂的金融工程来“美化”当前的财政状况。本书揭示了这些“表外融资”如何积聚系统性风险,并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集中爆发,最终仍需由公共财政承担后果。 第四部分:权力的边界与代际契约的重塑 本书的结论部分着眼于未来,探讨在财政约束日益收紧的背景下,国家权力边界的重塑以及代际契约所面临的挑战。 我们认为,当前财政失衡的本质是一场关于“谁来付费”和“谁来决定未来资源分配”的权力斗争。如果不能恢复财政纪律,现代国家将面临两种危险的未来:要么是不断攀升的财政负担导致经济活力彻底枯竭,最终引发社会动荡;要么是政府为维持现有福利水平,不得不采取更严厉的管制和资源再分配手段,从而牺牲个人自由。 《权力的边界》旨在提供一个跨学科的、深入的分析框架,帮助读者理解现代国家财政困境的深层结构,而非停留在对短期经济波动的评论上。它探讨的是制度的惰性、政治的短期性与长期需求的不可调和性,并呼唤一场关于国家职能范围与财政可持续性的、严肃的、跨越意识形态的对话。本书适合政策制定者、经济学者以及所有关注国家未来走向的公民阅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美国政府财政与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借鉴》这个书名,点出了一个极为重要且紧迫的议题。我个人一直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以及各国应对经济挑战的策略非常感兴趣,特别是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经济互动。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预感,它将深入剖析美国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和债务累积的严峻性,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或教训。我十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美国所谓的“财政与债务危机”的?是否涉及了美国政府的收支失衡、国债总额的持续攀升,以及这些问题对美国国内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导致美国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比如长期的财政政策走向、货币政策的副作用,或者社会福利支出等方面的压力?而“对中国的借鉴”这一部分,更是让我充满了期待。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否也面临着类似的财政风险?作者又会从哪些方面提出借鉴意见?是关于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国债管理,还是在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方面,为中国提供一些策略性的建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而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并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评分

《美国政府财政与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借鉴》这个书名,如同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可能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视角。我一直认为,大国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理解全球经济走势的关键,而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核心,其财政与债务问题自然牵动着各方的神经。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和分析美国政府的“财政”与“债务危机”的?是因为税收收入无法覆盖支出,还是因为负债累累导致融资困难,亦或是两者兼有?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美国财政失衡背后的深层原因,比如长期的财政政策失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保压力,或是全球化背景下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而“债务危机”是否意味着美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衰退风险,甚至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更令我好奇的是,作者如何将“对中国的借鉴”这一部分进行展开?是否会分析中国自身的财政状况,并从中找出与美国相似或不同的地方?中国又将如何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或者利用美国可能出现的危机,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帮助我们理解这场复杂的经济挑战,并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思考。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美国政府财政与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借鉴》——确实非常吸引人,立刻就勾起了我对全球经济动态和地缘政治走向的兴趣。我一直关注着美国近些年来不断攀升的国债数字,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财政可持续性的辩论。在我看来,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绝非孤立事件,它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息息相关,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应对策略和潜在影响更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剖析美国财政问题的根源,比如税收政策的失衡、支出结构的扭曲,以及量化宽松政策的长远后果。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些问题如何演变成一场“债务危机”,是流动性危机,还是偿付能力危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种危机是否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影响到全球贸易、投资和货币体系?而对于中国而言,作者又会提出哪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借鉴”意义?是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还是金融监管的深化,亦或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读者理解这场复杂的危机,并从中汲取智慧,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美国政府财政与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借鉴》无疑是具有相当吸引力的。我之所以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当下全球经济格局变幻莫测,而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和债务水平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本书的标题似乎承诺提供一种视角,将美国正在经历的挑战与中国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这让我充满好奇。我希望书中能够详尽地解读美国财政赤字和国债不断增长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税收政策的有效性、政府支出的合理性,以及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财政政策上的根本分歧,以及这种分歧如何导致政策的摇摆不定,最终累积成严峻的财政问题?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债务危机”这一概念,它究竟是指政府无力偿还债务,还是指融资成本过高导致经济活动受阻?这种危机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对中国,可能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书中提到的“对中国的借鉴”,又将是怎样一番解读?是建议中国在财政政策上更加审慎,还是在金融监管上加强控制?抑或是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新的思路?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有洞察力的分析,帮助我们理解这场潜在的危机,并从中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找到更明智的路径。

评分

当我翻开《美国政府财政与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借鉴》这本书的封面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宏大的图景:在现代经济的复杂迷宫中,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其财政和债务的波动就像是牵动着整条铁轨的转向器。这本书的标题传递出的信息,既有一种警示意味,又含有一种审视的视角。我迫切地想要知道,作者是如何看待美国政府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和累积的国债?是长期的、结构性的问题,还是短期波动所致?例如,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美国税收制度的效率与公平性问题,以及政府在社会福利、国防等领域的支出是否达到了不可持续的水平。而“债务危机”这个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堆砌,它可能意味着信用评级的下调,融资成本的飙升,甚至是对美元国际地位的挑战。如果书中能够详细梳理导致美国陷入这种困境的深层原因,比如政治极化对财政决策的影响,或者全球化进程中收入分配不均的后果,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对于“对中国的借鉴”,我期待的是一种超越简单模仿的深度分析,比如中国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避免类似的财政陷阱,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以应对全球经济的潜在风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