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湘的《西天》,是具有東方魔幻色彩的西遊演繹,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從獨特的角度重述唐三藏師徒四人的西行之路。
◆那些我們以為永遠不會忘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裏,被我們忘記瞭。
◆《西天》與《悟空傳》《沙僧日記》並列“三大西遊演繹小說”。
◆作傢郭敬明鼎力推崇,他曾在自己的書中寫道:“很多人都告訴我,去看《悟空傳》,看《沙僧日記》,於是我就笑瞭,我想給他們看《西天》……”
◆《西天》絕版十五年,*次再版,顧湘親繪主題插畫,附贈*套六張珍藏卡片。
◆顧湘作為最後一批80後實力作傢,也是當年《萌芽》雜誌主力軍,在“一個”APP*圖多次發錶作品,受到眾多文藝青年的喜愛與追捧。
◆徐靜蕾曾購買她的畫,凡客2015年夏季主題T恤主創藝術傢,《東方早報》《外灘畫報》《鯉》等多次專題采訪。
顧湘的《西天》,是具有東方魔幻色彩的西遊演繹。
沒有人知道西天在哪裏,行程在哪裏終結,抑或西天纔是真的起點?
唐三藏師徒四人曆盡韆山萬水,渡通天河,越火焰山,爬七絕嶺,闖波月洞,見小雷音,與萬韆妖魔鬼怪纏鬥,閱遍韆人韆麵,洞見輪迴諸因。
他們懷疑過西行的目的,也推翻過自己的來路。他們是誰?要去哪裏?越來越難迴答。可是這路,畢竟是要走下去的……
紅塵迷障,誰又能勘破?
顧湘,1980年2月生,籍貫上海。19歲齣版*部長篇小說,1997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係,畢業後留學俄羅斯三年,獲得莫斯科國立大學新聞係碩士學位。現居上海郊區,每日畫畫、養貓、打遊戲、寫作。已齣版《西天》《好小貓》《為不高興的歡樂》《安*齣口》《點擊1999》等。
第一章 通天河/001
第二章 火焰山/030
第三章 七絕嶺/089
第四章 波月洞/115
第五章 小雷音/172
1
沙停下腳步,喚瞭一聲:“行者。”
行者便也止瞭步,迴頭微微一笑問:“什麼事?”
沙遲疑瞭一下問:“我們怎麼開頭?”
行者道:“什麼怎麼開頭?”
沙道:“我們的行程從哪裏開始呢?”
行者道:“有關係麼?”
沙道:“一路行來,韆山萬水,艱苦卓絕,斬妖除魔無數,我怎麼記住呢?”
八戒聽著插嘴說:“那就不要記住好瞭,前頭還有鳥語花香、風月無邊,你記那些做什麼?”
沙搖搖頭:“我想記住。”
又苦惱地說:“可我總記不住。”
“有的時候,覺得開頭很難。最難的事就是開頭,隻要頭開好瞭,接下去就容易瞭。有的時候一件事是怎麼開頭的,你根本來不及發現,它就已經開始瞭,繼續下去卻要費你一輩子的力氣,仍然覺得很吃力。就像肩上的行李擔子,我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扛起的,因為我不知道我們的行程怎麼開頭。並且要一路扛下去,因為,我不知道西天在哪裏,行程在哪裏終結,抑或西天纔是真的起點。
“我一無所知。
“在路上,我一無所知。甚至不知道我是不是在路上。
“行者,你……”
沙一個人喃喃低語,“從哪裏開始呢?”
隻聽八戒老早跑到前頭去,喊瞭一聲:“通天河!”
沙一驚,一抬頭見行者趕瞭上去,連忙也追上前去。
月光照在河水上,河麵廣袤無邊,黑色的,銀色的,金黃色的,以及慘白色的,滾滾翻騰不休。耳邊盡是滔滔浪響,好像整個世界都是水,隻有自己落腳的這一小塊浮土。在黑夜裏,幽幽中,看不見其他的地麵,隻有水,狷狂傲世,布滿浩天邈地。世界的一開始,就是這樣,連落腳的一點浮土都沒有。(——什麼前塵往事?)
河邊立有石碑一塊——“通天河”。
徑過八百裏,亙古少人行。
好像到瞭世界的最邊緣。還是世界最開始的地方,由此進入世界?
八戒說:“罷瞭,來到盡頭路瞭。我們迴傢吧。”他的聲音被滔天的大浪淹沒。八戒也不在意,隨手撿瞭一塊石頭往河裏扔。石頭咕嘟咕嘟沉瞭下去,像八戒的聲音一樣被頓時吞沒,像宇宙流光吞沒一個人那麼微不足道的一輩子,像一眨眼間被吞沒的滄海桑田鬥轉星移,一個人算什麼?一個朝代算什麼?(——什麼都是一塊石頭——前塵往事……)
“算不得什麼。”八戒嘟噥瞭一句,又被吞沒瞭。八戒不在意,反正自己是說過瞭,沒法知道河有多深,那麼,“我肚子餓瞭。”八戒大喊瞭一句。三藏贊賞地看瞭他一眼,然而一眼之後滿眼都是悲天憫人的憂傷,他說:“你雖試得深淺,卻不知有多寬闊。”
行者道:“我看看。”
行者一個筋鬥雲跳在空中,定睛一看,陡然一凜,竟看不見對岸。行者的眼睛,白天可以看見一韆裏,夜裏能看三五百裏,但是,彼岸遙不可及,行者的眼睛也看不齣凶吉。不能定寬闊之數,不能定深淺之數,不能定河流長短之數。
行者在空中一個激靈,被北鬥星百萬年前寒冷的光芒刺瞭一下眼睛。百萬年前它就上路瞭,一路百萬年冰川的風霜,今天纔到河流的上方。就像河流過來時以為有河,但是也許它的源頭已經乾涸。不能定第四維的東西,不能定天數。行者雖是天真地秀的英雄,但還是凡間的生靈,他仿佛看見沉沉黑夜,沒有一星漁火,一條通天大河吞沒瞭所有的山嶽。於是打瞭一個激靈。
行者迴到地上,稟明三藏道:“這條河,看不到邊。”
沙想,這是海麼?苦海無邊,迴頭是岸。
三藏已經坐在河邊淚如雨下。
行者見三藏兀自痛哭,不由得也有些發愣,想起過去愚鈍迷性的種種,想起現在愚鈍迷性的種種,想起將來愚鈍迷性的種種,誰與我息息相通?誰與我惺惺相惜?眼圈微紅。
沙想,海是渡不得瞭,精衛填海隻是徒勞,執著不知悔改,終究在泥沼中不能勘破脫身。有的河流,曠袤無邊,不是我等渡得的。以微不足道為中心,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無能為力的逝去。沙想,行程不知從何開始,卻至此盡頭瞭麼?那麼行者,我們的生命如何繼續?
八戒肚子餓。走不下去就不要走好瞭。身後周遭也有莊院人傢,有炊煙、田地、飲食男女。這個時候有爺娘哄夜啼的兒郎安睡,不一樣的人熟睡的鼾聲,尋常夫妻的謹慎樸實而不失趣味的狎戲。八戒的耳朵有的時候很尖。他喜歡人世的各種聲音。他喜歡生活在這種聲音裏,覺得踏實和快樂,加上還能聞到爐膛裏有未熄的火,竈上鍋裏蓋著剩下的飯菜香,土地裏青草的味道,蔬菜瓜果的味道,女孩子呼吸的味道,胭脂的味道,地窖裏酒的味道,醉人的味道。尋常的氣味就像尋常的聲音一樣是八戒熱愛的。他很高興走不瞭瞭,可以敲一戶人傢的門,問能不能藉宿一宿,不知道那戶人傢有沒有個待嫁的含羞女兒。但願,至少有人間煙火、傢常小菜——這就是八戒的願望。夜已深,我們留步吧,我們在人間煙火裏留宿吧。
灘頭棲著幾隻野鷺,半眠半醒,諦聽著水聲,呆若木雞。
這時,或許三藏哭得纍瞭,望著河水,雙掌閤十,念瞭一句:
“阿彌陀佛。”
再版的話
2015 年我把這個上世紀在論壇上連載的小說翻齣來看——和高中時看初中時寫的日記的感覺差不多:天哪,多麼幼稚做作,詞句用得一個鋪張,又驚又臊,不忍看。
可是,日記雖然寫得羞人,所記的事和時光卻很美好。這也是我願意讓這本書再版的原因吧。
我試圖稍作修改,但很快放棄瞭,你知道,通篇都那樣,沒法改。就這樣吧!
深諳人事的攝影大師拍齣的少女影像無知又清純,而全無經驗、剛剛萌生愛美之心的小少女自己卻或許會留下濃妝艷抹、弄姿作態的照片。比起前一種“經修飾的無修飾”,後一種“無修飾的修飾”也有它更純真無心、生動可愛的地方值得欣賞。
十九歲時,我就是寫瞭個這樣的故事,愛起人來不知保留,寫起字來不顧節製。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西天/顧湘》給我的感受,那一定是“陌生化”。作者成功地創造瞭一個既熟悉又極其疏離的世界觀,讓你感覺自己站在一個熟悉又陌生的文化交匯點上。這種陌生感,不僅僅來自於地理環境的描繪,更深層次地作用於讀者的思維習慣。比如,書中對於時間流逝的描述,常常是循環往復的,而非綫性的前進,這完全打破瞭我們習慣的綫性思維模式。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時常停下來,思考作者為什麼選擇用這種方式來呈現事件。這種不斷被挑戰和重塑的閱讀體驗,讓人感到一種久違的、徹底的“抽離”。它不是提供一個逃避現實的幻想世界,反而像一麵棱鏡,摺射齣我們自身所處現實的某種荒謬或深層結構。這本書更像是一次對既有認知體係的“地震”,讀完後,看世界的方式都會産生微妙的偏移,推薦給所有渴望在文學中尋求顛覆性體驗的讀者。
評分這本《西天/顧湘》,說實話,剛拿到手的時候,我其實是有點猶豫的。封麵設計那種帶著點古舊的墨色和留白,總讓我想起一些晦澀難懂的古典文獻,生怕一頭紮進去就是一片雲裏霧裏。但真正翻開之後,那種感覺立刻就被一種奇特的韻律感給取代瞭。作者的敘事節奏拿捏得極好,初看似乎平鋪直敘,像是在描繪一幅遠古的壁畫,但隨著情節的推進,你會發現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細節,都在為後來的爆發做著精妙的鋪墊。尤其是對環境氛圍的渲染,簡直到瞭令人窒息的地步,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塵土味和某種奇異的香料氣息。我特彆喜歡作者在人物內心獨白的處理上,那種剋製卻又洶湧的情感,像是一條深藏於地下的暗流,時不時地會衝破錶麵的平靜,帶來強烈的衝擊感。這本書需要的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種沉浸,它要求你慢下來,去感受那些被時間打磨過的質感,去體會那種身處異域、麵對未知時的那種既敬畏又帶著一絲宿命感的復雜心緒。讀完第一部分,我放下書本,盯著窗外發呆瞭很久,腦子裏全是那些奇特的意象和迴響,感覺自己仿佛真的完成瞭一次漫長而艱辛的旅途。
評分坦白講,如果用現代小說的標準來衡量《西天/顧湘》,可能會覺得它有些“慢熱”。但我要說的是,這種“慢”恰恰是它最精妙的地方。它不是在浪費筆墨,而是在精心編織一張巨大的網,將你溫柔而堅定地捕獲。作者的筆力,主要體現在對“意象”的駕馭上,那些反復齣現的符號,比如某種特定的光綫、一座無法逾越的山脈,或者一種近乎儀式感的日常動作,都在不斷纍積著象徵意義。我嘗試著去快速瀏覽,結果發現根本無法抓住重點,那些隱藏的綫索和情感的轉摺點就此錯失。這本書更像是一首長篇的史詩或一部哲思錄,它不急於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是不斷地拋齣問題,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作者一同探索。這種閱讀體驗非常考驗耐心,但迴報是巨大的。到瞭後半段,當那些看似零散的片段開始互相印證,形成一個宏大的結構時,那種豁然開朗的震撼感,是很多情節驅動型小說無法比擬的。它讓你重新審視自己對“旅程”和“終點”的定義。
評分這本書中人物的塑造,達到瞭近乎“神性”的程度,卻又奇異地保留瞭人性的幽微與掙紮。主角們似乎總是背負著沉重的使命或者古老的詛咒,他們的行動動機往往不是世俗的貪婪或愛戀,而是一種更加宏大、更接近宿命的驅動力。我特彆欣賞作者處理衝突的方式——很多時候,最大的敵人不是外部的強權或自然險阻,而是角色自身內心的矛盾、信仰的動搖,或是對自身“身份”的認知危機。那些對話,寥寥數語,卻重逾韆鈞,充滿瞭哲學的思辨和隱晦的諷喻。我甚至覺得,這些角色更像是某種“原型”的載體,而非完全寫實的個體。他們在廣袤的背景下顯得渺小,卻又以其堅韌或崩潰,支撐起瞭整部作品的重量。這種對人性深度挖掘的筆法,讓我感嘆作者對“人性荒漠”的洞察力,既殘酷又充滿悲憫,讀起來讓人既感到壓抑,又有一種莫名的釋懷。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結構布局感到驚嘆,簡直像一座設計精密的迷宮。不同於綫性敘事,《西天/顧湘》似乎采用瞭多重視角和時間斷層的交替剪輯。你以為你已經跟隨某個角色走到瞭某個階段,突然間,視角就被抽離,拋入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講述著另一個似乎毫不相乾的故事片段。起初我感到很睏惑,甚至有點惱火,覺得敘事者在故意設置障礙。但堅持讀下去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些看似破碎的敘事塊,實際上是通過一種潛意識的邏輯,或者是一種共同的情感頻率連接起來的。作者巧妙地利用瞭“記憶”和“傳說”這兩個載體,讓過去、現在和某種超越性的存在相互滲透。這種多層次的敘事,要求讀者必須保持高度的警覺和聯想能力,去構建屬於自己的邏輯鏈條。讀完後,我甚至想迴去重讀幾遍,隻為搞清楚那些不同時間點之間微妙的呼應和反差,太考驗智力瞭,但絕對是值得的智力挑戰。
評分包裝特彆好,其實看書就是看心情和體會彆人的經曆。腦子裏的,過活的
評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作者,他成功地把閃光的思想隱藏在一段段的敘述中,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能力,通過閱讀把它們釋放齣來,它將可以使我們跳齣慣常的思維,以一個個全新的角度審視並思考自己關心的一切——世界的本來麵目以及生命的意義。
評分還沒來得及看,包裝還可以吧
評分京東書藉|很值得推薦的書!寶貝喜歡的很!一直信賴京東。搞活動買的,很劃算,書的質量很不錯。
評分挺不錯的,質量很好
評分快遞很快,書都是新的,活動很給力
評分關注很久啦,這次活動優惠拿下,物超所值。
評分東西還是不錯的=摸摸作者的頭,
評分還好吧。有電子版瞭,買個紙質簽名版的收藏下。希望顧湘能成一代大師,等待升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