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实验实训教程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实验实训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晓东 编
图书标签:
  • 公共管理
  • 案例分析
  • 实验实训
  • 教学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实务
  • 行政管理
  • 政府管理
  • 应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135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610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实训系列精品教程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6
字数:49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普通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生,政府部门公务员培训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实验实训教程》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实训系列精品教程”中又一创新之作,突出表现为三大特点:**,本教材克服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诸多问题,立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特点,将公共管理案例与所学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点一一对应,深掘与公共管理理论基础知识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与案例的对应性。第二,强调案例分析有要求,案例分析有步骤,案例分析有问题,案例分析有答案,突出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不编造案例。第三,实现“双把关”。结合本专业领域专家对案例进行问题提问与问题解答的把关,并让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和优秀本科学生分析,指导教师把关。

内容简介

  本教程的设计与开发以公共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模块知识点为基础,覆盖公共管理基础理论所有模块,内容包括行政组织、行政职能、人事行政、行政领导、公共财政、机关管理、行政监督、绩效管理、行政伦理、行政文化、行政环境、公共政策、危机管理、公共关系、行政法治、电子政务等十六个章节。

作者简介

  胡晓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与测评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首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我国政府、企事业单位组织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与评估专家,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承担横向课题涉及政府、医药、教育、电力、电信、保险、建筑、制造、投资、电子等多种行业。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学刊》、《中国人才》等多家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编著有《行政管理学》、《公共服务职业道德与技术方法》、《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绩效管理体系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实训教程》、《领导科学与艺术》等教材与专著。

目录

第一章行政组织案例实验实训/1
第一节知识框架/1
第二节案例陈述/7
第三节实验设计/9
第四节实验报告/11
第五节实验答案/13第二章行政职能案例实验实训/20
第一节知识框架/20
第二节案例陈述/29
第三节实验设计/31
第四节实验报告/33
第五节实验答案/35第三章人事行政案例实验实训/37
第一节知识框架/37
第二节案例陈述/52
第三节实验设计/53
第四节实验报告/57
第五节实验答案/59第四章行政领导案例实验实训/64
第一节知识框架/64
第二节案例陈述/74
第三节实验设计/75
第四节实验报告/77
第五节实验答案/79第五章公共财政案例实验实训/83
第一节知识框架/83
第二节案例陈述/90
第三节实验设计/92
第四节实验报告/95
第五节实验答案/97第六章机关管理案例实验实训/104
第一节知识框架/104
第二节案例陈述/110
第三节实验设计/114
第四节实验报告/117
第五节实验答案/119第七章行政监督案例实验实训/123
第一节知识框架/123
第二节案例陈述/131
第三节实验设计/132
第四节实验报告/135
第五节实验答案/137第八章绩效管理案例实验实训/142
第一节知识框架/142
第二节案例陈述/152
第三节实验设计/153
第四节实验报告/157
第五节实验答案/159第九章行政伦理案例实验实训/164
第一节知识框架/164
第二节案例陈述/172
第三节实验设计/173
第四节实验报告/177
第五节实验答案/179第十章行政文化案例实验实训/182
第一节知识框架/182
第二节案例陈述/185
第三节实验设计/194
第四节实验报告/197
第五节实验答案/199第十一章行政环境案例实验实训/203
第一节知识框架/203
第二节案例陈述/212
第三节实验设计/213
第四节实验报告/215
第五节实验答案/217第十二章公共政策案例实验实训/222
第一节知识框架/222
第二节案例陈述/239
第三节实验设计/243
第四节实验报告/245
第五节实验答案/247第十三章危机管理案例实验实训/251
第一节知识框架/251
第二节案例陈述/255
第三节实验设计/259
第四节实验报告/261
第五节实验答案/263第十四章公共关系案例实验实训/273
第一节知识框架/273
第二节案例陈述/279
第三节实验设计/282
第四节实验报告/285
第五节实验答案/287第十五章行政法治案例实验实训/290
第一节知识框架/290
第二节案例陈述/294
第三节实验设计/295
第四节实验报告/297
第五节实验答案/299第十六章电子政务案例实验实训/302
第一节知识框架/302
第二节案例陈述/304
第三节实验设计/306
第四节实验报告/309
第五节实验答案/311参考文献/319参阅报刊/320后记/321

精彩书摘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实验实训教程》:
  行政领导的职位、职权、职责之间是有机的整体,行政领导的职位是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前提,是职权、职责的载体。
  (1)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是指具有一定职务、职权、职责的工作岗位。行政领导者的职位以“事”而不是以“人”为中心设置;根据工作需要而设置;有明确的职责、工作范围、工作量、工作内容等要求;不能任意设置,应视社会发展需要程度依法增减;有明确的宗旨。
  (2)行政职权与行政职位是相联系的,是为履行其职责而依法赋予的权力。职权是国家根据职务和职责的规定,依照法律赋予职位的权力,以保证实现行政目标和行政计划,真正履行应承担的义务。
  (3)行政领导的职责是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从事管理活动时应尽的工作义务。具体表现为承担一定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
  职权是与职位联系在一起的,是由职位衍生出来的,职位的性质决定职权的性质;职权是有限度的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因社会公共管理分工的不同而进行功能性划分。职责、职位与职权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个行政领导的有机统一体。履行职责,是行政领导的核心内容。行政领导职位的设置、权力的行使,都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
  七、行政领导的职位的特点
  1.领导职位是根据组织的工作分析确定的
  也就是说,领导职位是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以“事”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确定下来的。
  ……

前言/序言


《公共管理决策的艺术:精选案例与实战策略》 引言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公共部门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对管理者的决策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难以触及真实情境的细微之处,而决策的成败,则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的质量、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社会的整体福祉。《公共管理决策的艺术:精选案例与实战策略》正是应运而生,旨在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为有志于投身公共管理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及一线工作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学习工具。本书并非对公共管理某特定领域的介绍,而是聚焦于公共管理过程中最核心、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决策,通过精心挑选的真实案例,辅以扎实的理论分析和可操作的实战策略,引导读者掌握科学决策的方法,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最终成为一名更具智慧和效能的公共管理者。 核心内容聚焦:决策的深度剖析与多元视角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公共管理决策过程的深度挖掘。我们摒弃了泛泛而谈的空洞理论,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决策行为本身,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解构。 决策的本质与挑战: 我们首先探讨公共管理决策的独特性,分析其与企业决策在目标导向、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政治因素等多方面的差异。读者将理解,公共决策并非简单的成本效益分析,而是涉及价值判断、伦理考量、公众参与和社会公平的复杂过程。书中将阐释公共管理者在决策中可能遇到的困境,例如信息不完全、公众期望的多元化、资源约束以及跨部门协调的难度等。 决策模型的应用与局限: 理论模型是指导决策的重要工具,本书将系统介绍几种经典的公共管理决策模型,如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模型、增量模型、政治模型等,并分析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我们不仅仅是介绍模型,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根据具体案例的特点,灵活运用、甚至创新地结合不同模型,形成最优的决策框架。 案例研究:从现实中学习决策智慧: 本书的灵魂在于其精选的案例。这些案例均来源于真实发生的公共管理事件,涵盖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教育改革、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突发事件应对等多个领域。每个案例都经过精心筛选,力求展现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典型问题、涉及的关键利益方、涌现的矛盾冲突以及最终的决策结果及影响。我们强调对案例的深入分析,而非简单罗列,引导读者: 识别问题: 准确界定决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分析背景: 深入理解案例发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评估选项: 识别和分析可行的决策选项,及其潜在的利弊。 权衡利弊: 在多元化的价值和利益之间做出艰难的取舍。 预测影响: 预见决策可能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 反思经验: 从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提炼出可迁移的经验教训。 实战策略与工具:赋能有效决策: 理论学习最终要转化为实践能力。本书提供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实战策略和分析工具,帮助读者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包括: 利益相关者分析: 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与影响力。 风险评估与管理: 如何系统地识别、评估和规避决策中的潜在风险。 情景分析与预案制定: 如何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好准备,制定多重应对预案。 沟通与协商技巧: 如何在复杂的公共环境中有效沟通、争取支持、化解冲突。 数据分析与证据利用: 如何利用数据和研究成果为决策提供支持。 伦理困境的识别与处理: 如何在涉及价值冲突时,做出符合伦理原则的决策。 章节结构与学习导向 本书的章节设计旨在循序渐进,引导读者从基础理论到复杂实践的飞跃。 第一部分:公共管理决策基础。 这一部分将奠定理论基础,介绍公共管理决策的定义、重要性、基本流程、影响因素以及决策中常遇到的挑战。同时,将系统梳理几种核心的决策模型,为后续案例分析提供理论视角。 第二部分:关键决策领域案例剖析。 这是本书的重点篇章,通过大量精心挑选的案例,深入探讨不同公共管理领域的决策实践。每个案例都将按照“背景介绍 - 问题识别 - 决策过程 - 结果分析 - 经验教训”的逻辑展开,确保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我们将选取涵盖: 城市发展与规划决策: 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决策、城市更新的策略选择、土地利用规划的冲突调和等。 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决策: 如污染治理的政策制定、水资源分配的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选择等。 公共卫生与医疗体系决策: 如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药品定价与可及性决策等。 教育与人才培养决策: 如教育改革的方案设计、高等教育的招生与就业政策、职业技能培训的体系建设等。 社会保障与民生服务决策: 如养老金体系的改革、失业救济政策的调整、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策略等。 应急管理与危机响应决策: 如自然灾害的预警与救援、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突发疫情的防控等。 第三部分:提升决策能力的策略与工具。 在掌握了案例分析的方法后,本部分将进一步聚焦于提升读者的实际决策能力。将详细介绍各种分析工具和策略,并提供实践练习,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例如,读者将学习如何进行SWOT分析、PESTEL分析,如何运用成本效益分析、多标准决策分析等方法,以及如何在团队中进行有效的决策协作。 第四部分:前沿挑战与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公共管理决策正面临新的挑战,如大数据时代的决策、人工智能在决策中的应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共管理决策等。本部分将对这些前沿议题进行探讨,并展望公共管理决策的未来发展趋势,鼓励读者保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读者价值与适用群体 《公共管理决策的艺术:精选案例与实战策略》旨在为以下群体提供深刻的价值: 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 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课堂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部门的在职管理者: 为一线管理者提供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反思现有决策模式,提升工作绩效。 政策研究人员与学者: 提供丰富的案例素材和分析框架,为政策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启发。 非营利组织从业者: 借鉴公共管理领域的决策经验,提升组织运营效率和社会影响力。 对公共事务感兴趣的社会公众: 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公共决策的复杂性,提升公民参与的质量和理性。 结语 公共管理决策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它要求管理者具备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执行力以及深厚的责任感。《公共管理决策的艺术:精选案例与实战策略》将陪伴读者一同踏上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从真实的案例中汲取智慧,从扎实的理论中获得启迪,最终掌握艺术般的决策技巧,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卓越公共管理者。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更是您在公共管理决策道路上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充满好奇心的研究生,一直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政策是如何从宏观的理念转化为微观的实践的。这本书中的许多案例,恰好聚焦于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环节,让我大开眼界。特别是一个关于“养老金改革方案的社会影响评估”的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一项政策的出台,背后需要考量的因素是多么复杂。作者在分析这个案例时,详细列举了政策可能影响到的各个群体,包括老年人、年轻人、企业、政府财政等,并深入分析了不同群体可能产生的反应和诉求。这种全方位的视角,让我意识到政策制定绝不能“拍脑袋”,而是需要进行周全的利益权衡和风险预测。书中对案例的分析,还强调了“参与式治理”的重要性。在许多案例中,作者都提到了公众参与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引导和吸纳公众意见。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它让我明白,一项真正成功的政策,一定是能够得到大多数人认同和支持的。此外,书中在评估案例时,也引入了许多量化的指标和分析工具,虽然有些地方我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来进一步理解,但这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更科学、更严谨的政策分析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低调而又不失专业感。我是一名正在攻读公共管理硕士的学生,一直以来都对案例分析类的教材抱着很高的期待,因为在我看来,理论知识的生动应用远比枯燥的条文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管理过程。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其清晰的目录结构所吸引。每一个案例的标题都足够吸引人,像是“城市规划中的利益博弈:XX市地铁线路选址争议”或者“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XX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探索”。这些标题让我立刻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各种公共事件,激发了我深入探究的欲望。在阅读前几章的案例时,我发现作者在引入案例背景时非常详实,不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宏观环境,还深入剖析了涉及到的关键部门、利益相关者以及他们各自的立场和诉求。这种细致的铺垫让我能够迅速进入情境,理解问题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对现象的描述,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有哪些管理原则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如果我是管理者,我会怎么做”等问题。这种互动式的设计,让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和思考。即使是书中看似有些宏大叙事的案例,也能通过作者抽丝剥茧的分析,变得清晰易懂。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实公共管理世界的大门,让我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人员,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有着格外的关注。平日里处理的许多事情,都牵涉到复杂的利益协调、政策落地以及公众沟通,这些恰恰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难题。这本书的案例选择,可以说是非常贴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比如,书中关于“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跨部门协作困境”的案例,就生动地展现了我们经常遇到的部门壁垒和责任不清的问题。作者在分析案例时,并没有回避这些现实中的矛盾,而是深入挖掘了导致这些困境的深层原因,例如权责划分不清、信息共享不畅、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等等。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每个案例的分析,都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只停留于理论的高度,而是给出了诸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平台、引入第三方评估等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建议,我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借鉴和参考。此外,书中在探讨一些棘手问题时,也展现了极大的耐心和细致。它不是简单地给出“正确答案”,而是鼓励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理解不同群体的诉求,从而找到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传授宝贵的实战经验。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公共部门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我非常渴望能够提前了解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这本书的实验实训性质,正是我所需要的。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只是理论的讲解,而是通过一个个详实的案例,模拟了真实的工作场景。比如,书中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的案例,就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在危机时刻,信息传递、资源调配、部门协作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作者在分析这个案例时,不仅展现了管理者的决策过程,还深入探讨了信息不对称、谣言传播、公众恐慌等因素对危机应对的影响。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提供的“实训建议”部分。它鼓励读者不仅仅是阅读案例,更要尝试去分析、去模拟、去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些建议,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我训练平台。通过主动地去思考“如果我是案例中的管理者,我会怎么做?”,我能够将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前锻炼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工作手册”,为我提供了一个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跳板。

评分

老实说,我是一个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有点抵触的人,总觉得那些条条框框离现实太远。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公共管理学习的看法。它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将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例如,书中关于“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难题”的案例,我读完之后,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自己小区里推行垃圾分类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比如居民的习惯难以改变、宣传不到位、执行层面的一些细节问题等等。作者在分析这个案例时,并没有简单地归咎于“居民素质不高”,而是深入剖析了政策设计、宣传方式、激励机制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这种抽丝剥茧的分析方式,让我不仅理解了问题本身,更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书中在描述案例时,语言非常平实,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专业术语,即使是第一次接触这些概念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作者在引导思考时,也总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促使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这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学习公共管理也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