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聯動·詩經:越古老,越美好

鳳凰聯動·詩經:越古老,越美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麯黎敏 著
圖書標籤:
  • 詩經
  • 經典
  • 文化
  • 詩歌
  • 中國古典文學
  • 傳統文化
  • 鳳凰聯動
  • 文學
  • 藝術
  • 共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蘇鳳凰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9989723
版次:1
商品編碼:1188931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百萬暢銷書作傢麯黎敏第三隻眼睛看“詩經”  找尋我們失去的詩意和情感  走齣現代“失樂園”  ——這是當下中國有力的呐喊:迴到詩經年代  ★百萬暢銷書作傢麯黎敏誠意力作  2007年,她的《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引爆國學養生熱,電視講座創養生欄目收視率之  2008年,她的《從頭到腳說健康》,講透日常生活養生要訣,創下當年養生書銷售新高。  2012年她的《生命沉思錄》係列,揭秘人心和世態,成為末日世人焦慮的心靈“讀藥”。  2016年 她的《詩經:越古老,越美好》,重塑《詩經》之大美,喚醒現代人心中沉睡已久的詩性……  ★妙解愛情、婚姻、男女關係——現代人情感的“魔鬼辭典”!  愛情與色欲的差異就在於愛情把欲念聚集在一個固定的人身上。於是,忠貞,成瞭愛情重要的品性之一。在愛情裏,有時候,多的、美的,是相思。對年輕人而言,生活瞬息萬變,前一刻,也許還在為愛情的不確定性而苦惱,下一刻,一場邂逅,一個靦腆的微笑,也許就燦爛瞭人生。 。  婚姻裏的情色為“正淫”,性生活的美好是婚姻生活裏非常重要的一項。無論如何,一份好的愛,在風雨飄搖的世界裏,是一份令人驚喜的饋贈。但無論是情欲還是愛情,都有可能有個隨贈品齣現,就是孩子。讓男孩子玩玉,是培養其五德,女孩玩瓦,意在學做傢務。  ★深掘詩教與社會、傢庭、美及人性,麻辣溫暖,大腦洞。  中國自古就是詩教,詩教是美育,遠比德育重要。因為美育源於天性,用美育詩教代替宗教,是中國之聖教。詩教針對的是人心的教化,禮教針對的是人行為的教化。詩教不是背詩,而是要培養詩意的心、詩意的眼——有用之知識,是讓你活著;無用之詩,是讓你活得美。針對中華民族這個奇特的族群及這個族群人性的復雜性,聖人開齣的藥方不是宗教,不是哲學,不是政治,而是——詩教。  ★講透肉身、精神、雅趣生活,療心靈之疾,喚醒沉睡韆年的唯美詩性。  我們這個“以經為詩”的偉大民族有著不斷往前走的情懷和狂放,我們這個民族骨子裏蘊含的詩性和詩魂令人嘆為觀止。中國人,始終有一種能力來拉升生活的平庸,始終用詩性來豐富對生命的高度敬仰和高度贊美。這種精神的豐富性,從《詩經》開始。我感覺《詩經》感人的,是它的健康,是我們現在生活裏所缺乏的那種蓬勃清新的氣息,這種朝氣是如此美麗和可貴,它把我們帶進瞭一種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生活。我們應該再次迴到《詩經》時代,先找迴我們身體的健康,然後找迴我們情緒的健康、精神的健康,後再找迴我們心靈的健康。  《詩經:越古老,越美好》妙語聯珠  詩用來相悅,禮用來相敬,樂用來相親。  宗教生活化:山水之間都是靈性;生活藝術化:眼之所及都是藝術。  宗教解生死迷局,美育詩教得生命美之,迷局難瞭,美與詩卻可直入真善美。  讀詩和寫詩,可以讓你成為一個真人,一個性情的人,一個對這個世界的美充滿感覺的人。  什麼是好時代?一個自己活得從容自信又受世界人民尊重的時代,纔是好時代。  光做“人”是不夠的,起碼要做一個骨子裏有詩意的人。  看到鳥,就要分享它的飛翔;看到天,就要分享它的遼闊;看到地,我們就要分享它的那種寬厚和仁慈;看到蝴蝶,我們要分享它那種變化的能力……  什麼是美感?——凡使我們的心為之變軟、變溫柔,引發瞭我們無限愛憐的事物,都是美的。當肉身的每一個細胞都因這愛而與這美共頻共振時,就是見證生命奇跡的時刻。  生命要跟著天地走、氣血要隨著節氣動,積澱下來,就是民俗。  “無邪”就是真性情。 無論修佛、修道、修真氣運行等,都是在修“情”,修到後,也還是修個“情懷”。  剩女們真正要修煉的是女人的本性,而不是又傻又愣的“約”和“撲”。  為什麼“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麼令人艷羨?因為大多數人缺乏這種落拓……  如果做不瞭高士、大隱,我們要做的,就隻能是,做一個自食其力的快樂的普通人。  把《周易》放在群經之首,世界便是讓人憂慮的;把《詩經》置於群經之首,世界便是美的。

內容簡介

  麯黎敏對話中國ZUI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解讀《詩經》的起源及意義,領略讀詩的八大益處,對愛情、婚姻、男女、結婚、歸寜、剩女、怨婦、孤獨、命運等諸多人生主題進行深刻的思考和詩意的錶達,帶領人們再次感受《詩經》裏古樸熱誠的精神力量,在《詩經》裏尋找解決心靈之痛的良方。

作者簡介

  麯黎敏,作者是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學士,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碩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齣版暢銷書《從頭到腳說健康》《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從字到人》《生命沉思錄》等。

目錄

自序 001上 篇唯有詩,可以讓你與眾不同第YI講喚醒詩性,從《詩經》開始 002中國人的詩性是骨子裏的 002詩教是美育,比德育重要 004《小雅·采薇》——從普通生活到詩意人生 006第二講《詩經》産生的文化背景 014《詩經》的古籍背景 014詩教是聖人給中國人的救世藥方 017《魏風·十畝之間》——終歸詩酒田園 020第三講《詩經》的形成和意義 023《詩經》的形成源於古代的勞保製度 023孔子刪詩標準——思無邪 024《衛風·伯兮》——贊美,會使生活明亮高尚 028第四講學詩的益處 034六經是孔子真正的精華,而非《論語》 034聲·音·樂 036詩關乎風化 038中 篇《詩經》裏的生存之道,是解決心靈之痛的良方第五講《關雎》——厚德之極 052《關雎》為什麼成為首篇 053《關雎》是一首單純的情詩 055古代嬪妃製 059好婚姻的標準 061第六講男人的一生 065先存誌於學,後成傢立業 06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成本太高——《衛風·淇奧》 071執手之子,與子偕老終歸太難——《邶風·擊鼓》 073第七講女人的春天 075春心蕩漾三月三 076執拗、熱烈是女子——《鄭風·溱洧》 078愛恨交加難自拔——《鄭風·褰裳》 079自有一麯苦楚在心頭——《王風·大車》 081溫和簡單是男子——《鄭風·齣其東門》 082暗戀之美——《鄭風·有女同車》 083第八講秘會與相思 086總願永以為好——《衛風·木瓜》 086這真是一場苦等——《鄭風·山有扶蘇》 087忐忑即美好——《邶風·靜女》 088絕望猶如黑夜——《陳風·東門之楊》 089愛有諸多怕——《鄭風·將仲子》 090有一種苦叫單相思——《陳風·澤陂》 092食與色——《鄭風·狡童》 094ZUI美是相思——《陳風·月齣》 096自古美人愛斯文——《鄭風·子衿》 098一切邂逅,都是上天美麗的安排——《鄭風·野有蔓草》 099幽會令人心顫——《召南·野有死麕》 100真情還是戲弄——《邶風·終風》 101好吧,我等——《邶風·匏有苦葉》 103第九講愛情可任性,婚姻是天定 106無邪的風流與癡憨——《周南·桃夭》 106砍柴要斧頭,娶妻要媒人——《豳風·伐柯》 107今夕有你,歡喜無比——《唐風·綢繆》 109一場高貴豪華的婚禮 113結婚,閤適ZUI好——《陳風·衡門》 118一旦嫁人,皓齒深藏——《衛風·竹竿》 119有德之厚,在於行人之所難——《周南·葛覃》 120第十講琴瑟和鳴 124要江山,還是要美人——《齊風·雞鳴》 124夫妻更高境,默契與感恩——《鄭風·女曰雞鳴》 125風雨相伴,百脈皆暢——《鄭風·風雨》 128情色之美,活色生香——《齊風·東方之日》 129房中之樂,永生難忘——《王風·君子陽陽》 130妻子不焦躁,男子自安康——《周南·芣苢》 132夫妻恩愛,子孫滿堂——《周南·樛木》 135生瞭男兒放床上,生瞭女兒放地上——《小雅·斯乾》 138中國曆SHI上一次偉大的生育——《大雅·生民》 140第十一講剩女與棄婦 145嫁不齣去急慌慌——《召南·摽有梅》 146剩女為何難嫁 148關於“她生活” 149男人好解說,女人多怨尤——《衛風·氓》 152人性大多忘大德,思小怨——《小雅·榖風》 156前麵我走,後麵她來——《邶風·榖風》 157一個高貴美麗的棄婦——《邶風·日月》 161自古就有好閨密——《邶風·燕燕》 163微我無酒,以遨以遊——《邶風·柏舟》 164摯愛先逝,唯苦唯念——《唐風·葛生》 167男人睹物纔思人——《邶風·綠衣》 168第十二講遠慕·歸隱·孤獨 171有一種愛,叫“欲而不得”——《陳風·宛丘》 171有一種愛,叫“不必得”——《周南·漢廣》 173神的孩子,可以不要人類的愛情——《邶風·簡兮》 175心碎,也是一種醉——《秦風·蒹葭》 176有一種苦,認為“生而無幸”——《小雅·苕之華》 179北風呼號我且逃——《邶風·北風》 179為情所睏多怨憎——《邶風·式微》 181紅塵何須多戀戀——《小雅·鶴鳴》 182獨臥高山獨自眠——《衛風·考槃》 184無室無傢令人羨——《檜風·隰有萇楚》 185不慕公傢自在仙——《魏風·汾沮洳》 186我孤且驕任逍遙——《魏風·園有桃》 188孤獨,即永恒——《王風·黍離》 189第十三講唯有生活,纔是史詩 192人生四季皆風景——《豳風·七月》 192暫得嘉賓鼓瑟笙——《小雅·鹿鳴》 199民族靈性在詩心——《小雅·都人士》 201下 篇《詩經》精選(麯黎敏譯注,略)

精彩書摘

  中國人的詩性是骨子裏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經常說生命有三個層麵——身、心、靈,其實現代醫學涉及的隻是我們的肉身層麵,而中醫已經講到瞭精、氣、神,涉及神靈以及五藏神明的問題。那《詩經》則更進一步,涉及我們生命的最高層麵,也就是“靈”。  靈的層麵如何來理解呢?我認為,是藝術和宗教。  《詩經》本身所屬這個層麵的魅力,再加上我個人對詩教和美學的推崇,正是我想講《詩經》的原因。  然而,有的讀者可能會疑惑,藝術、宗教可講的內容何其廣泛,為什麼我單單把《詩經》拎齣來講呢?  因為,從人類文明而言,《詩經》是我們中華文明一個非常偉大的起始點。  大傢都知道,中國古代有六經——《詩》《書》《禮》《易》《樂》《春鞦》。所謂“經”,就是根本,是永恒不變的精神傢園。以《易》為經,可;以《書》為經,可;但以《詩》為經,偉大。綜觀全世界,隻有中華民族是一個“以詩為經”的偉大民族;不僅如此,還以《詩》為群經之首,這更彰顯瞭我們這個民族的偉大特異性。  假設那是一個荒蠻時代,人們穿著葛布緇衣,吃著粗茶淡飯,可是就有那麼一群人在遠瞻星空、在近觀蒹葭,在用詩來錶達著自己的偉大情懷,這是一個多麼奇特的現象。即便在春鞦、戰國那樣的動蕩時期,不僅君王在寫、貴族在寫、普通百姓在寫,婦女也在寫??所有的人,無論富貴貧賤飽暖,都在通過詩來錶達內心的痛苦、內心的歡樂、內心的驕傲??從某種意義上說,從《詩經》開始,詩性就注入到瞭我們的基因中。  現在,在這裏,我們要做的隻是喚醒。  《詩經》,不僅是我們中國人精神的一個起飛點,也是我們原始先民生活的瑰麗展現。在《詩經》裏,我們祖先的價值觀、審美觀、生活觀??方方麵麵如孔雀羽翼上的眼睛,熠熠生輝;那種率真、擔當以及人生責任,都唯美得淋灕盡緻。  我們已經以此為始,如果能從這場傳統文化的復興中,再次感受到《詩經》那種古樸熱誠的精神力量,那麼,她,也許,會成為我們未來的一個精神目標,我們也由此重新齣發,用這份率真、擔當和責任,來重新唯美我們的未來生活。  中國自古是一個詩教大國,但這種詩教與美育,已隨著曆史長河從明流轉入暗道,隻是開啓童濛,實踐一二,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便成為一種朦朧的碎片記憶。每當我們麵對自然怦然心動時,依舊萬韆思緒如鯁在喉,隻會說“美啊美”的,卻再也說不齣一二。所以我們有必要重返曆史長河,去看一下中國古代的人是如何用詩來釋放自己的。  咱們就說劉邦,他這個人好像是沒什麼文化,但是他的詩確實氣勢非凡,“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酣暢淋灕,氣勢磅礴。  再說硃元璋,他曾為閹豬這件事,寫瞭一副非常瞭不起的對聯:  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斬斷是非根  這個對聯不僅對仗工整,其內容更是貼切,且意義非凡,不愧是從廟裏齣來的一代帝王。豬不閹,則是種豬,下種為生路,下種亦是死路——生死之路盡在其中。一刀下去,不僅斬斷是非,亦斬斷因果。其悟性和氣勢,令人嘆為觀止。  不管有沒有文化,詩,隻關乎我們的內心,以及我們的氣勢。  “仰天大笑齣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  唯有詩,可以讓你與眾不同。  詩教是美育,比德育重要  中國自古就是詩教,詩教是美育,遠比德育重要。因為美育源於天性,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小孩子看到花開就喜悅,這就是天性的同情。而德育源於後天,道德教育是為瞭防止人的過度自私而設定的維係互利的社會契約。我們之所以有道德約束,實際上是在告訴大傢,因為我們是一個群居社會,人不可以濫用自己的自私。就是說在群居社會裏邊,大傢要想都過得好,就必須遵守規則。  而美育就不是這樣瞭。用美育詩教代替宗教,是中國之聖教。中國人真正喜歡的生活——宗教生活化:山水之間都是靈性;生活藝術化:眼之所及都是藝術。老子說自然,孔子倡詩教,易經尚象,內經說陰陽,漢推氣勢,唐詠詩,宋唱詞,元玩麯,紅樓集山水建築詩詞琴麯之大成,都在此列。宗教解生死謎局,美育詩教得生命美之極緻,謎局難瞭,美與詩卻可直入真善美。讀詩和寫詩,可以讓你成為一個真人,一個性情的人,一個對這個世界的美充滿感覺的人。  美育在我們中國文化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教化”就是讓我們學會分享,尤其是學會分享生命裏的美感。比如說我們看到鳥,就要分享它的飛翔;看到天,就要分享它的遼闊;看到地,我們就要分享它的寬厚和仁慈;看到蝴蝶,我們要分享它變化的能力??隻要我們眼之所及,就有可能會喚醒我們內心的美感。  這種美感和這種分享,實際上源於深刻的愛和同情,從我們分享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可以跟天地同化的一部分,天地自然就不再是他者,我們也不再是我們自己,我們和天地自然融為一體,甚至我們就是它,它就是我們。萬物之美藉助我們的這種分享,而成為我們生命裏深刻的一部分,同時,也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美育另外一個“教化”在於培養豐富的精神。美和審美是先天的,是對生命的超越,是人與神唯一可以共享的東西。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是定數,它隻會讓生命更沮喪,或更貪婪。唯有浩瀚的神秘,唯有美,唯有愛,可以讓生命激蕩,可以讓我們完整地看待一切,包括惡和天道的無情,並使我們的生命接近那無限,並得以超越。其實人和人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看你站在什麼角度上。你若站在有限的角度上,那麼你會覺得一切都是局限的;如果你站在無限的角度上,你會覺得你的生命一下子就擴展瞭。所以這也是美育教育對我們人生的重要意義。我們所要做的,無非是:感受世界的美,擔當世界的美,對世界的美負責任。  什麼是美感?——凡使我們的心為之變軟、變溫柔,引發瞭我們無限愛憐的事物,都是美的。當肉身的每一個細胞都因這愛而與這美共頻共振時,就是見證生命奇跡的時刻。  人的差異性源於靈魂的差異,源於生命能量的差異,源於神魂意魄誌的差異,源於詩性和藝術性。  ……

前言/序言


《越古老,越美好》:一場穿越韆年的詩意迴響 引子:時間的河流與文明的星辰 在浩瀚的時間長河中,總有一些閃耀的星辰,它們穿越古今,依舊散發著璀璨的光芒,觸動著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情感。《詩經》便是這樣一顆古老而永恒的星辰。它不僅僅是中國文學的濫觴,更是中華民族情感、審美與思想的最初迴聲,是先民們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吟唱齣的關於愛、關於勞動、關於生活、關於傢國的最真摯的歌謠。 《越古老,越美好》並非對《詩經》內容進行逐字逐句的解讀或考據,它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那個遙遠時代,讓讀者得以窺見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圖景、情感世界,以及他們對自然、對社會、對彼此的理解。本書的目的,是試圖用一種更貼近當代人的語感和視角,去感受《詩經》的溫度,領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並從中汲取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養分。 第一章:春天的低語,生命的萌動 想象一下,當第一個音符從遠古的曠野中飄來,那是怎樣的聲音?是田間勞作的號子,是青年男女初次相見的羞澀低語,還是對豐收的期盼,對自然的敬畏?《詩經》的開篇,往往帶著一股清新而蓬勃的生命力,如同初春的微風,輕柔地拂過大地,喚醒沉睡的萬物。 在這一章,我們將一同走進《詩經》中那些描繪春天景緻的篇章。那些細緻入微的筆觸,勾勒齣桃花初綻的嬌嫩,柳條吐綠的生機,鶯歌燕舞的喜悅。然而,這些並非簡單的自然描寫,它們是人類情感的載體,是生命萌動的象徵。一株株小草,一條條河流,都在訴說著關於生長、關於變化、關於新生的故事。 我們也將觸及《詩經》中關於男女情感的早期錶達。那種青澀而純粹的愛戀,如同清晨的露珠,晶瑩剔透,不含一絲雜質。從初見的驚鴻一瞥,到相思的輾轉反側,再到結閤的喜悅與承諾,《詩經》以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展現瞭人類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和情感交流。《越古老,越美好》將引導讀者去體味這種不加雕飾的真摯,去感受那份跨越數韆年依然能夠引起共鳴的愛意。 第二章:夏日的繁盛,勞作的贊歌 當陽光變得熱烈,當萬物進入恣意生長的季節,勞動者的身影便成為田野上最壯麗的風景。《詩經》中大量的篇幅,都獻給瞭辛勤耕耘的農民。《越古老,越美好》將帶你深入那個以農為本的時代,感受土地的溫度,體驗勞作的艱辛與喜悅。 在這裏,我們聽到的不再是低語,而是響亮的號子,是配閤著播種、耕耘、收割節奏的歌謠。這些歌謠,是勞動者在烈日下的慰藉,是他們對豐收的憧憬,也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樸素追求。書本將嘗試還原當時農耕的場景,從耕牛的選擇,到農具的運用,再到農時節令的遵循,讓讀者對先民的智慧和勤勞有更直觀的認識。 更重要的是,這些勞動場景背後,蘊含著一種與土地的深刻連接,一種對自然的順應與尊重。它們不僅僅是生産活動,更是古人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體現。《越古老,越美好》將引導讀者思考,在現代社會,我們如何重新理解“勞動”的意義,如何找迴那份與土地的質樸聯係。 第三章:鞦季的收獲,生活的哲思 鞦天,是收獲的季節,是沉澱的季節,也是反思的季節。當一年的辛勞換來纍纍的果實,人們的情感也隨之變得更加豐富和復雜。《詩經》中的鞦季篇章,往往帶著一種成熟的韻味,既有豐收的喜悅,也夾雜著對逝去時光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百味的體悟。 《越古老,越美好》將聚焦於這一時期的作品,展現古人如何慶祝豐收,如何祭祀祖先,如何錶達對傢庭和社會的責任感。在這裏,我們能看到酒的醇厚,肉的香氣,以及人們歡聚一堂的溫馨場麵。這些細節,勾勒齣一幅幅充滿煙火氣的傢庭生活圖景,傳遞著一種簡單而純粹的幸福感。 同時,我們也會觸及《詩經》中蘊含的早期人生哲思。或許不是深奧的理論,而是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對離彆相思的愁緒,對君王臣民關係的思考。這些樸素的觀察和感悟,構成瞭那個時代人們對世界的認知,也為我們理解中華文化的根基提供瞭綫索。書本將引導讀者在享受收獲喜悅的同時,去體味人生中的起伏跌宕,去感悟那份曆經滄桑而不變的生命智慧。 第四章:鼕日的沉澱,思念的溫度 寒冷的鼕日,是萬物休養生息的季節,也是人們圍爐而坐,傾訴思念的時刻。《詩經》中的鼕日篇章,往往帶著一種溫暖而深沉的情感,無論是對傢人的牽掛,還是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亦或是對故土的眷戀,都在寒冷的季節裏散發齣彆樣的溫度。 《越古老,越美好》將帶領讀者走進那些關於鼕日的詩篇,感受爐火的溫暖,聆聽風雪的呼嘯,以及內心深處湧動的思念之情。無論是等待遠方丈夫歸來的妻子,還是離傢在外思念傢鄉的遊子,他們的情感都是如此真切而動人。 這一章還將探討《詩經》中關於傢國情懷的萌芽。雖然此時的“國傢”概念與後世不同,但對傢園的熱愛,對族群的歸屬感,以及對君王德行的期盼,已經隱隱可見。這些情感,構成瞭中華民族集體意識的早期雛形。《越古老,越美好》將引導讀者在寒冷的鼕日裏,去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溫暖,去理解那種深植於血脈的情感連接。 第五章:生活的光影,詩意的棲居 《詩經》不僅僅是宏大的敘事,它更在於那些細碎而美好的生活細節。《越古老,越美好》緻力於捕捉這些“詩意”的瞬間,讓讀者看到,古人的生活是如何在平凡中閃爍光芒。 我們將在書中看到古代的婚禮,體會新娘齣嫁時的喜悅與不捨;我們將看到古代的宴飲,感受親朋好友團聚的歡樂;我們還將看到古代的服飾,瞭解先民的審美趣味;甚至,我們還將聽到古人對音樂、對舞蹈的喜愛,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情。 這些細節,如同零散的珍珠,串聯起來,便能勾勒齣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越古古老,越美好》將引導讀者放慢腳步,去欣賞那些被時間衝刷得越發晶瑩的細節,去發現即使在最樸素的生活中,也蘊含著詩意的棲居。它提醒我們,美好並非遙不可及,而常常就藏在我們生活的點滴之中。 第六章:語言的魔力,情感的迴響 《詩經》的偉大,離不開其獨特的語言魅力。《越古老,越美好》並非進行語言學的分析,而是試圖讓讀者重新感受《詩經》語言的節奏、韻律和力量。 那些疊詞的運用,為何能産生如此生動活潑的效果?那些比興的修辭,又如何能將抽象的情感具象化?那些質樸的詞語,為何能在韆百年後依然觸動心弦?本書將通過一些生動的例子,展現《詩經》語言的精妙之處,讓讀者體會到,古人在有限的語言條件下,是如何創造齣如此豐富而富有錶現力的錶達。 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探討《詩經》語言中蘊含的情感共鳴。這些語言,是先民們發自肺腑的呼喊、低語、贊美和嘆息。它們穿越時空,直接觸及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讓我們感受到,數韆年前的人們,與我們有著同樣的情感需求和情感體驗。《越古老,越美好》旨在喚醒讀者對語言的敏感度,去感受文字的力量,去體會《詩經》所傳達的,那份永恒的人類情感的迴響。 結語:傳承的火種,未來的光芒 《越古老,越美好》不是一本終結性的解讀,而是一次邀請。它邀請讀者走進《詩經》的世界,去傾聽那些古老的歌謠,去感受那份穿越韆年的詩意。它並非要我們迴到過去,而是要我們從過去汲取智慧與力量,去理解我們從何而來,去感受我們為何而活。 “越古老,越美好”不僅僅是對《詩經》的贊美,更是對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根脈的肯定。那些古老的智慧、淳樸的情感、天然的審美,在時間的洗禮下,非但沒有褪色,反而愈發顯得珍貴和美好。 本書希望能夠成為一座橋梁,連接古與今,連接文字與心靈。它期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詩經》這顆璀璨的星辰,在當代社會繼續閃耀,繼續啓迪我們,讓我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寜靜,一份真摯,一份屬於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越古老,越美好》,這不僅僅是一個書名,更是一種態度,一種對過往的珍視,一種對生命本質的探索,一種對中華文明永恒魅力的贊頌。它邀請你,一同踏上這場跨越韆年的詩意之旅,去發現,去感受,去體味,那些越古老,越美好的,屬於我們的文化寶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是一本關於《詩經》的全新解讀,它避開瞭許多傳統學術研究的繁瑣考據,而是以一種更加貼近現代人情感和審美的方式,重新呈現瞭《詩經》的獨特魅力。書的裝幀設計非常精美,紙張的觸感和印刷的質感都讓人愛不釋手,仿佛捧在手中就能感受到古老文字的溫度。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一些經典篇章的解讀,作者並沒有生硬地解釋文字的含義,而是通過對詩歌意境的描摹,讓我們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去體會古人那份純真而濃烈的情感。《周南·關雎》中的思慕,《邶風·擊鼓》中的徵戰,《鄭風·子衿》中的期盼,在作者的筆下都變得鮮活起來,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流淌在血脈中的情愫。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讓我們意識到,《詩經》並非隻能供高高在上的文人賞玩,它的文字中蘊含著最質樸的人性,最普遍的情感,無論是愛情、友情、親情,亦或是對自然的贊美、對生活的感慨,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它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那些被現代生活所遮蔽的純粹情感。

評分

讀完這本《詩經》解讀,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古老的文字也能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作者在翻譯和解讀時,並沒有刻意追求典雅,而是選擇瞭更通俗易懂的語言,但又不失詩歌本身的韻味。比如,書中對“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闡釋,不再是簡單地講解字麵意思,而是深入到那種追尋不得、悵然若失的心境,讓我瞬間聯想到自己曾經為瞭某個目標而付齣的努力,以及那份隱隱的失落感。這種將古老詩歌與現代人情感經驗相連接的方式,是我之前閱讀《詩經》時從未有過的體驗。書中還穿插瞭一些精美的插畫,這些插畫並非對詩歌內容的具象描繪,而是意境的延伸,它們以一種抽象而寫意的方式,進一步烘托瞭詩歌的氛圍,讓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和立體。我特彆喜歡其中描繪的古代男女的日常場景,那些細節真實而生動,讓人不禁想象,在遙遠的過去,他們是否也曾有過與我們相似的喜怒哀樂。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古典詩歌有著濃厚的興趣,但《詩經》常常讓我感到有些晦澀難懂。直到讀瞭這本書,我纔真正體會到《詩經》的美妙之處。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詩經》,作者並沒有拘泥於傳統的解讀方式,而是大膽地從現代人的角度齣發,去感受和理解詩歌的情感內核。書中對一些描寫自然景物的詩篇,也進行瞭非常富有詩意的解讀,例如對“采薇”的描繪,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描述采摘的動作,而是將其升華為一種對生命的感悟,對大自然饋贈的感恩。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流暢自然,語言優美而不矯揉造作,讀起來讓人身心愉悅。它讓我重新認識瞭《詩經》,不再將其視為一份沉重的文化遺産,而是看作一份充滿生命力和情感的寶藏。這本書無疑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它讓古老的《詩經》煥發瞭新的生命力,也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情感世界的大門。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繁華都市中偶然發現瞭一片靜謐的古老庭院。它沒有過於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的理論,隻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著那些流傳韆年的故事和情感。《詩經》中的許多篇章,都充滿瞭濃厚的生活氣息,例如描寫嫁女、送彆的詩篇,都飽含著傢人之間的深情厚誼。作者在這方麵的解讀尤其齣色,他能夠捕捉到文字背後那些細膩的情感,讓我們感受到古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真摯聯係。這本書的另一個優點是它的可讀性非常強,即便你對《詩經》一無所知,也能輕鬆上手。作者用現代人的視角去理解和闡釋古人的情感,使得那些古老的詩句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文字,而是能夠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思念的詩篇解讀,那種穿越時空的思念,那種跨越距離的牽掛,在作者的筆下得到瞭最生動的展現,讓我不禁也想起瞭遠方的親人和朋友。

評分

這部《詩經》讀本,簡直是為現代人量身打造的。《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很多時候,它被束之高閣,成為少數專業人士的研究對象。而這本書,則成功地將《詩經》“拉下神壇”,用一種輕鬆愉悅的方式,讓普通讀者也能領略其魅力。作者在解讀時,非常注重挖掘詩歌背後的人文關懷,例如對《豳風·七月》的解讀,不僅僅是描述農事的變遷,更是展現瞭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對季節變化的敏感,以及他們在艱辛勞作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種對民生疾苦的關注,對普通人的生活狀態的體察,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書中還加入瞭一些對詩歌創作背景的介紹,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詩歌産生的時代和社會環境,從而更深入地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和思想。這對於我這樣對曆史和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學習過程。

評分

好的,湊單的,不錯呢

評分

京東配送很快,繼續加油!

評分

超級喜歡,超級滿意,充滿期待,從今天開始,每天讀一會

評分

寫的很通俗,見解很獨特,本來是打算買來熏陶上高中的兒子的,虧瞭我自己先看瞭一遍,有點少兒不宜哎~哈哈

評分

京東的書都有塑封,還是正版,價格也很劃算,支持京東。。。

評分

okokookokokokokokkokokok給力給力給力給力給力

評分

很好,在京東買東西物美價廉,謝謝京東自營,希望迪迪香水多些自營品種,特彆是濃香型。

評分

買瞭這本書,結果我老婆跟我老媽都很喜歡看,婆媳關係也更融洽瞭

評分

每個月勛章日的活動,或者其他優惠力度大的活動,都會買上幾本書,纍積下來,還有好多都沒拆開,實在是看不過來,但是又忍不住買,希望能把買來的書都讀完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