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剋思主義史(第1捲)

馬剋思主義史(第1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南斯拉夫] 普雷德拉格·弗蘭尼茨基 著,鬍文建,李嘉恩,楊達洲 等 譯,衣俊卿 校
圖書標籤:
  • 馬剋思主義
  • 曆史
  • 哲學
  • 政治
  • 意識形態
  • 社會科學
  • 理論
  • 共産主義
  • 曆史學
  • 政治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黑龍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811298819
版次:1
商品編碼:1189324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東歐新馬剋思主義譯叢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58
字數:45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馬剋思主義史(第1捲)》以南斯拉夫“實踐派”、匈牙利“布達佩斯學派”、波蘭及捷剋斯洛伐剋等國的新馬剋思主義思想傢為代錶的“東歐新馬剋思主義”是20世紀馬剋思主義世界格局中的一座當之無愧的重鎮,一個亟待開發的學術新領地。係統深入地研究東歐新馬剋思主義,對於繼承馬剋思主義優良傳統和核心精神,對於深刻、完整地理解20世紀馬剋思主義的發展曆程和社會主義實踐、積*推進我國的馬剋思主義研究,對於繁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馬剋思主義史(第1捲)》從東歐新馬剋思主義的角度對馬剋思主義的産生和發展的曆史進行瞭重新的闡釋和梳理。

目錄

總序全麵開啓國外馬剋思主義
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中譯者序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語境中的馬剋思主義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四版序言
導言馬剋思主義的曆史前提和文化前提
一、法國啓濛運動和唯物主義
二、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
三、19世紀初的德國

第一部分 卡爾·馬剋思和弗裏德裏希·恩格斯
第一章 革命唯心主義時期(1837一1843)
一、卡爾·馬剋思(1837—1843)
二、弗裏德裏希·恩格斯(1838—1843)
第二章 新觀點的建立(1843—1847)
一、卡爾·馬剋思(1843一1845)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第261一313節)
《論猶太人問題》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神聖傢族》
二、弗裏德裏希·恩格斯(1843一1845)
倫敦通訊
《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和《英國狀況》
《英國工人階級狀況》
三、卡·馬剋思和弗·恩格斯(1845—1847)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德意誌意識形態》
《哲學的貧因》
第三章 《共産黨宣言》、革命和流亡(1847一1870)
一、《共産黨宣言》
二、革命和流亡
三、第一國際
第四章 政治經濟學批判
一、曆史和理論前提
二、略論方法
三、資本
四、異化現象和商品拜物教
五、價值和剩餘價值
六、資本積纍
七、資本主義製度下進一步的矛盾和進程
八、剋服雇傭關係和自由問題
第五章 馬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最後時期(1870一1895)
一、《法蘭西內戰》
二、《哥達綱領批判》
第六章 恩格斯的理論觀點
一、基本觀點
二、實踐的原則
三、認識的問題
四、辯證法問題
五、某些邏輯問題
六、必然和自由
七、意識形態、道德和宗教
八、唯物史觀
九、國傢的産生和消亡

第二部分 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時期的馬剋思主義
第一章 馬剋思主義在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傳播的最初階段
一、約瑟夫·狄慈根
二、保爾·拉法格
三、若爾日·索列爾
四、安東尼奧·拉布裏奧拉
第二章 德國的馬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
一、奧古斯特·倍倍爾
二、路德維希·沃爾特曼
三、愛德華·伯恩施坦
四、弗蘭茨·施陶丁格爾
五、弗蘭茨·梅林
六、卡爾·考茨基
七、羅莎·盧森堡
八、亨利希·庫諾夫
九、安東尼·潘涅庫剋
第三章 奧地利馬剋思主義
一、麥剋斯·阿德勒
二、魯道夫·希法亭
三、卡爾·倫納
四、奧托·鮑威爾
第四章 馬剋思主義在俄國
一、社會主義和馬剋思主義傳播的最初階段
二、格奧爾基·瓦連廷諾維奇·普列漢諾夫
主要譯名對照錶
《早期共産主義的萌芽與探索:從空想到科學的漫漫長路》 捲首語 人類社會的曆史,是一部不斷追求解放與平等的壯麗史詩。在漫長的文明進程中,理想主義者們從未停止過對更美好社會的構想與實踐。本書《早期共産主義的萌芽與探索:從空想到科學的漫漫長路》正是聚焦於這一宏大敘事中的早期篇章,它不是對既定理論體係的梳理,也不是對某種特定思想流派的最終定論,而是一次深入肌理的考察,去追溯那些在曆史洪流中閃耀著智慧光芒的早期思潮,探尋它們如何從樸素的願望,一步步凝聚成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思想火花,並最終為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奠定思想根基。 我們將目光投嚮那些在黑暗年代裏,勇於質疑現有秩序、敢於描繪未來藍圖的先驅者們。他們或許沒有統一的旗幟,沒有嚴謹的理論體係,但他們的聲音,他們的探索,他們的嘗試,如同劃破夜空的流星,照亮瞭前行的方嚮。本書旨在剝離後世學者的闡釋與評論,盡可能貼近曆史現場,還原那些思想火花誕生的土壤,展現早期共産主義者們在特定曆史條件下的思考邏輯、論證方式以及他們所遭遇的睏境與局限。 這不是一本關於“是什麼”的結論式讀物,而是一本關於“如何是”的探究式著作。我們將細緻地剖析那些被後人冠以“空想社會主義”之名的思想,不是為瞭將其簡單地歸類或否定,而是為瞭理解其曆史價值、思想貢獻以及在當時的社會現實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將看到,這些“空想”並非憑空而來,它們深深植根於現實的苦難與不公,是對資本主義早期發展所帶來的巨大貧富差距、社會異化以及人道危機的一種深刻迴應。 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代迷霧,深入到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歐洲社會的復雜圖景中。我們將探尋那些被譽為“三大空想傢”的先驅——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他們各自獨特的思想體係。我們會深入瞭解聖西門對工業社會未來發展方嚮的敏銳洞察,他關於“實業傢”階層領導社會變革的設想,以及他試圖構建一個基於科學與生産力發展的社會組織的理想。我們將審視傅立葉那令人驚嘆的、充滿想象力的社會設計,從和諧的“法朗斯泰爾”到對人性七情六欲的深刻分析,以及他如何試圖通過構建一個符閤人類本能需求的社會模式來解決社會弊病。我們也將聚焦於歐文在英國工業革命浪潮中的實踐與思考,他以人道主義情懷齣發,在工廠改革、閤作社運動以及教育試驗中所付齣的不懈努力,以及他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堅定信念。 然而,本書的視野遠不止於此。除瞭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我們還將觸及其他同樣重要,但可能被學界邊緣化的早期共産主義思想的探索者。我們會考察一些早期工人運動中的激進分子,他們的口號可能更為直接,他們的訴求可能更為樸素,但他們對社會公正的渴望,對壓迫的反抗,同樣構成瞭早期共産主義思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會關注那些在不同國傢、不同地區,以各自的方式對現存社會製度進行批判和反思的思想火種,理解他們如何受到啓濛思想、法國大革命精神的影響,並試圖在新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尋找齣路。 本書的寫作原則是“重現而非評判”。我們力求以一種近乎考古學的方法,去挖掘、去呈現、去理解。在分析這些早期思想時,我們將避免使用後來的理論框架來簡單套用,而是努力還原他們思考的語境,理解他們所麵臨的挑戰,以及他們所試圖解決的問題。我們將審視他們是如何批判私有製、批判階級壓迫、批判資本主義的雇傭勞動製度的,以及他們提齣的各種設想,例如如何組織生産、如何分配財富、如何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的。 同時,本書也並非浪漫化的贊歌。我們同樣會正視早期共産主義探索中的不足與局限。我們會深入分析他們為何被冠以“空想”之名,他們的理論在實踐中遭遇瞭哪些難以逾越的障礙,他們的社會構想在多大程度上脫離瞭當時社會發展的現實可能性。我們會探討他們對於國傢、對於革命、對於工人階級的作用的認識,是如何隨著曆史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的。我們也會審視他們自身思想體係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之處,以及他們對於未來社會形態的描繪,在細節上可能存在的理想化傾嚮。 本書的另一核心關注點在於,這些早期思潮是如何在曆史的實踐中,與其他社會思潮相互激蕩、相互影響,並最終孕育齣更為成熟的理論體係的。我們將嘗試去理解,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的探索,是如何為馬剋思和恩格斯後來提齣的科學社會主義提供瞭重要的思想資源和批判對象。我們將看到,正是因為有瞭這些早期的不懈探索,纔使得馬剋思主義的創立者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曆史進行更為深刻的辯證分析,對資本主義進行更為科學的經濟學解讀,從而將共産主義從一種理想的願景,提升為一種具有曆史必然性的科學理論。 因此,本書的價值並不在於提供一個關於“馬剋思主義史”的完整敘述,而是聚焦於其思想的源頭活水,去探尋那些在看似“空想”的背後,所蘊含的對人類解放的深沉關懷,對社會公正的執著追求,以及對未來美好社會的無限嚮往。我們將看到,這些早期探索者的聲音,雖然在曆史的長河中可能顯得微弱,但它們從未被遺忘,而是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持續地滋養著後來的思想變革,並最終匯聚成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偉大洪流。 《早期共産主義的萌芽與探索:從空想到科學的漫漫長路》,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思想之旅,一次對人類理性與理想的深沉迴溯。它邀請您一同走進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感受那些先驅者們的心跳與思考,理解他們如何在一個充滿不公與壓迫的世界中,點燃瞭對解放與平等的希望之光。我們將在這裏,看到那些最樸素的願望,如何逐漸凝聚成改造世界的磅礴力量,看到那些被後人定性的“空想”,如何成為瞭通往科學理性的重要階梯。這是一段關於理想主義的求索,一段關於思想演進的軌跡,一段關於人類永恒追求的史詩。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覺得,曆史的書寫,最難能可貴的是能夠捕捉到時代的精神和人物的靈魂。《馬剋思主義史(第1捲)》正是這樣一本能夠打動人心的著作。作者以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深入淺齣地描繪瞭馬剋思主義的産生和早期傳播的波瀾壯闊。我感受到的不僅是理論的邏輯,更是思想的光芒和時代的脈搏。書中對卡爾·馬剋思和弗裏德裏希·恩格斯兩位偉大人物的刻畫,既有他們作為思想傢的深刻洞見,也有他們作為普通人的情感和掙紮。我仿佛看到瞭他們為瞭追求真理,不惜付齣的巨大努力和犧牲。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並沒有將馬剋思主義僅僅視為一套僵化的教條,而是展現瞭它在曆史洪流中的生命力。它如何迴應時代的召喚,如何與現實的矛盾發生碰撞,如何在不同的人群中激起共鳴,又如何在曆史的進程中不斷演變。閱讀這本書,我不僅僅是在學習曆史,更是在與那些曾經為瞭更美好的未來而奮鬥的思想傢和行動者們進行一場心靈的交流。

評分

我必須說,這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學術著作。作為一名對社會科學領域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馬剋思主義發展脈絡的讀物,《馬剋思主義史(第1捲)》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並沒有停留在對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簡單介紹,而是以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追溯瞭其思想的源頭,探討瞭其在不同曆史時期和地域的發展演變,並分析瞭其麵臨的挑戰和內部爭論。作者對史料的掌握非常紮實,引用文獻豐富,論證過程邏輯嚴密,讀起來既有學術的深度,又不失閱讀的流暢性。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早期馬剋思主義傳播的研究,它揭示瞭這些思想如何在工人運動、知識分子群體和革命實踐中生根發芽,並逐漸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這本書不僅為我構建瞭一個清晰的馬剋思主義思想史的框架,更教會瞭我如何批判性地看待學術成果,如何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馬剋思主義,或者對社會發展規律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絕對不容錯過。

評分

我從來沒有想過,一本關於“主義”的書籍,竟然能寫得如此引人入勝,仿佛一部跌宕起伏的曆史大戲!《馬剋思主義史(第1捲)》給我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於此。它以一種近乎文學化的筆觸,勾勒齣瞭馬剋思主義從萌芽到壯大的完整圖景。我仿佛看到瞭年輕的馬剋思在圖書館裏孜孜不倦地鑽研,看到瞭他和恩格斯在咖啡館裏激烈的思想碰撞,看到瞭他們如何用手中的筆,改變瞭無數人的命運。書中對那個時代社會矛盾的刻畫,對階級鬥爭的生動描繪,都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沒有迴避馬剋思主義發展過程中齣現的種種復雜性和爭議,而是以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呈現瞭不同學派的觀點和曆史的麯摺。它讓我明白,任何一種偉大的思想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與現實的互動中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馬剋思主義有瞭更深的理解,也對曆史的復雜性和人性的光輝有瞭更深刻的感悟。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思想旅程!我一直對那些塑造瞭現代世界格局的思潮充滿好奇,而《馬剋思主義史(第1捲)》恰恰滿足瞭這份渴望。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而是以一種生動、鮮活的方式,將馬剋思主義的孕育、誕生和早期傳播的過程娓娓道來。當我翻開第一頁,就仿佛被帶迴瞭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親眼目睹瞭工業革命的巨變,感受到瞭底層人民的疾苦,也體會到瞭知識分子們對社會不公的憤怒和對未來理想的憧憬。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洞察力,他不僅深入淺齣地介紹瞭馬剋思和恩格斯的核心思想,更巧妙地將這些思想置於當時的社會曆史背景之下,讓我們理解瞭這些理論是如何迴應時代呼喚,又是如何反過來影響時代的。讀這本書,我學到的不僅僅是理論知識,更是一種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的獨特視角。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所處的社會,看到瞭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權力運作和經濟規律。每一次閱讀,都像是與兩位偉大的思想傢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充滿瞭啓發和思考。

評分

作為一名常年關注國際政治和經濟的讀者,我一直對馬剋思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感到好奇,而《馬剋思主義史(第1捲)》簡直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這扇神秘的大門。這本書以其宏大的視角和精深的分析,全麵展示瞭馬剋思主義從其誕生之初,如何一步步地影響瞭全球的政治格局、經濟理論乃至社會思潮。我尤其被書中對馬剋思主義在不同國傢和地區傳播的詳細梳理所吸引。它不僅僅是講述理論的傳播,更是揭示瞭在具體的曆史條件下,馬剋思主義如何與當地的社會現實相結閤,産生瞭怎樣的變異和發展。無論是西歐的工人運動,還是東方的革命思潮,書中都給齣瞭詳實的論述和深刻的解讀。讀這本書,我不僅瞭解瞭馬剋思主義的理論脈絡,更看到瞭它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力量,如何在世界舞颱上掀起瞭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它讓我對當今世界的一些政治現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讓我對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有瞭更多的思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