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古今,畅游庙堂江湖;剖析人性,再观盛衰之道。帝王将相,前车之鉴;此书如镜,映人功过。兴对亡,盛对衰,古往对今来。荒淫对勤政,酷法对仁怀。定六合,平四海,隋殁对唐开。明镜太宗喜,弄獐明皇爱。安史之乱社稷忧,黄巢起义江山坏。盛衰循环如春秋之交替,兴亡轮转似日月之瓜代。
这盛衰的道理看似浅显,人们却不断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周武王在牧野逼纣王自焚,继承尧舜禹汤的优良传统建立盛世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烽烟四起,各路诸侯拥兵自重,战事不断,民不聊生;嬴政灭六国,天下一统,却被一个小小的亭长夺了江山;杨坚的出现完成南北统一,中华帝国再次进入盛世,但他死后十几年间,家底儿就被儿子败得精光;老李家从老杨家手中接过传国玉玺,缔造了当时世界上头屈一指的大国,即使是这样的盛世仍然逃不出盛*而衰的命运……
成败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吹散厚厚的尘埃,展开讲述盛衰兴亡的历史长卷,让我们回到一千五百年前,尽量擦掉成功者撰写历史时对自己的粉饰和对失败者的抹黑,还原真实的风流人物,细细体会其中的盛衰之道。古月,当代颇具代表性的新历史作家,耗时五年,终于完成了五卷本“唐盛唐衰”系列,*书百万余字,堪称巨著,完整再现了三百年大唐帝国气势磅礴的恢宏传奇。
隋朝末年,杨广昏庸无道,致使民怨沸腾,身居高位的杨玄感趁乱造反,惊出杨广一身冷汗,与此同时,*guo上下群雄并起,各路反王遥相呼应,虽然他们之中只有一路能笑到*后,但像窦建德、李密等人也都能在历史长河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段精彩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些焦点问题:
杨广真有那么昏庸,还是唐朝史学家在诋毁他?
翟让、李密为何由好兄弟变成仇敌?
李密为何与皇位失之交臂?
李世民的军队为何战无不胜?
秦叔宝、尉迟敬德真有那么骁勇?程咬金只会三板斧?
......
在这里,我先简单回答一下*一个问题。杨坚在位时期,隋朝强大、富足程度超过几十年后的“贞观之治”时期,军队强盛自是不必细说,这样丰厚的家底足够几位昏庸皇帝挥霍了,如果不是杨广昏庸,把“祸国殃民”表演得酣畅淋漓,大隋帝国也不可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灰飞烟灭,自古以来老百姓不被逼到*限都不会想着反政府。虽说一个朝代的覆灭不是皇帝以一己之力完成的,但皇帝绝对是重要的因素。
《秦王破阵》大事年表
公元566年,唐高祖李渊出生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
公元598年,唐太宗李世民出生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驾崩
公元612年,隋炀帝杨广一征高句丽
公元613年,杨广二征高句丽
公元613年,杨玄感起兵反隋
公元615年,杨广被困雁门城
公元616年,翟让在瓦岗山起义
公元616年,隋将张须陀被瓦岗军斩杀
公元617年,瓦岗军占领洛口仓,翟让被李密杀害
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反隋,并在同年攻占长安城
公元617年,窦建德称长乐王,刘武周起兵反隋
公元618年,杨广驾崩,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公元618年,大唐打响开国*一战——浅水原之战
公元618年,王世充大破瓦岗军,李密投靠大唐
公元619年,窦建德斩杀宇文化及
公元619年,李密反唐,死于乱军之中
公元619年,王世充建立郑国
公元620年,李世民大破刘武周、宋金刚
公元621年,李世民大破王世充,李世民大破窦建德
公元621年,李靖生擒萧铣
公元623年,刘黑闼兵败,唐朝再无强敌
这部作品在语言风格上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古典韵味,但绝非故作高深,而是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作者对于词语的选用非常考究,每一个形容词和动词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准地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场景。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战争场面时的手法,没有一味地追求血腥与残酷,而是着重于表现策略的博弈和将领们的智慧与胆识。读起来,仿佛能闻到战场上硝烟弥漫的气息,听到金戈铁马的碰撞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历史题材作品难以企及的。此外,书中对于权力更迭的描摹,也十分深刻,没有简单地将人物脸谱化,而是展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性与多面性。看完之后,对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智慧和人性深度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仿佛一位经验老到的棋手,每一步落子都深思熟虑,让人欲罢不能。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并非简单的复述,而是融入了细腻的心理刻画和环境渲染,使得那些遥远的往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眼前。特别是对人物内心挣扎的捕捉,那种身处乱世的迷茫与决断,读来令人心有戚戚焉。文字的张力十足,时而如大江东去,气势磅礴,时而又似涓涓细流,婉转入微,这种对比使得阅读体验极富层次感。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作者没有忽略个体命运的独特性,这一点尤为可贵。读完整部作品,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刚刚从一场精心编排的盛宴中退席,回味无穷。作者的笔触非常老练,对历史细节的考据也让人信服,即便是不熟悉相关历史的读者,也能被其流畅的叙事所吸引,轻松进入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评分初翻开这本书时,我还担心是否会因为过于偏重历史的考据而显得晦涩难懂,但实际阅读体验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作者的文笔非常具有画面感,像是一部流动的纪录片,将历史场景立体地呈现在眼前。无论是宫廷的华美抑或是边塞的苍凉,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触手可及。更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在处理重大历史节点时的叙事手法,总能抓住核心矛盾,以一种既有批判性又充满同理心的方式去解读。它不仅仅是在讲述“发生了什么”,更在探讨“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对后世有何影响”。这种由表及里的挖掘,使得作品的深度远超一般通俗历史读物,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思考价值。
评分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充实而有分量的,读起来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和注意力,但每一次的投入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作者对复杂人物关系的梳理能力令人赞叹,那些盘根错节的政治联盟与私人恩怨,被作者梳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涉及到多方势力的角力,读者也能轻松把握全局,绝不会感到迷失方向。这种清晰的脉络结构,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舒适度。同时,作品中偶尔流露出的历史观和人生哲理,也让人深思良久,它在讲述过去的同时,也在不动声色地折射着当下。这大概就是一部优秀的历史题材作品的魅力所在吧,它能超越时空,与现代的我们进行对话。
评分不得不说,作者在构建故事情节的严谨性上做得非常出色。逻辑链条清晰,推进自然,没有出现任何为了情节需要而刻意的生硬转折。每一次冲突的爆发,都有其深厚的铺垫,让人在“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中,更加敬佩作者的匠心。这种严谨性,使得历史的厚重感得以凸显,读者可以放心地跟随作者的指引,探索历史的幽微之处。更难得的是,在如此宏大的叙事框架下,作者依然能抽出笔墨来描绘一些小人物的命运,这些穿插其中的侧写,如同点缀在宏伟壁画上的精致花纹,让整个作品更显生动和立体。它不是一份冰冷的历史记录,而是一部有血有肉的传奇故事,让人在阅读中不断思考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评分★在震撼的情节之外,敏锐又执着、强悍又温柔、男人味十足的刑警加贺,是这部小说的另外一大看点。他破案的方法充满人情味,破案过程带有招牌式的个人色彩,让人过目难忘,只希望在生活中也能有这样亲切又犀利的警官。
评分书的包装不错,看完了两本,文字很流畅,不错
评分感觉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写的好。满100减50买的,也行
评分咋就不来点媚娘啊~贵妃啊~之类的床戏
评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读史使人明智
评分大唐盛世,百年繁华,华夏历史上最为震古烁今的时代,美名永传
评分值得一看的书,之前关注过,看到出书就下单了一套,作者文风别具一格,幽默诙谐,值得收藏
评分书名写的很好,很吸引人的书
评分晚唐的衰败有其必然,细细品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