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宣纸 线装3册)

墨子(宣纸 线装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战国] 墨翟 著
图书标签:
  • 墨子
  • 先秦
  • 哲学
  • 道家
  • 兵家
  • 古代典籍
  • 线装书
  • 宣纸
  • 国学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陵书社
ISBN:978780694469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2185
包装:线装
丛书名: 文华丛书
开本:12开
出版时间:2009-06-01
用纸:宣纸
套装数量: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墨子》立意是将传统文化之精华萃于一编。以内容言,所选均为经典名著。自诸子百家、诗词散文以至蒙学读物、明清小品,咸予收罗,经数年之积景,已蔚然可观。以形式言,则采用激光照排,文字大方,版式疏朗,宣纸精印,绕装装帧,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作者简介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

内页插图

目录

上册

文华丛书序

出版说明

卷一

亲士第一

修身第二

所染第三

法仪第四

七患第五

辞过第六

三辩第七

卷二

尚贤上第八

尚贤中第九

尚贤下第十

卷三

尚同上第十一

尚同中第十一

尚同下第十三

卷四

兼爱上第十四

......

卷十一

下册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前言/序言



《墨子》作为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代表,其学说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伦理等诸多方面。本书的纸张选用的是珍贵的宣纸,装帧则采用传统的线装三册本,不仅是对墨子思想传承的重视,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 一、 墨子其人及其时代背景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70年至公元前390年之间。他的思想体系形成于一个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此起彼伏,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墨子针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病,提出了自己一套系统的、具有鲜明实践性的理论和主张。 与其他诸子不同,墨子出身不高,是一位工匠出身的学者。这种经历使得他的思想更贴近民情,更注重实际效用,也让他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民众的苦难有着更深刻的切身体会。他没有像儒家那样寄希望于统治者的仁德,也没有像道家那样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而是积极入世,倡导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社会。 二、 墨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墨子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兼爱(Universal Love) “兼爱”是墨子思想中最具标志性的主张。“兼”字意为“普遍”、“没有例外”,“爱”则是指“爱惜”、“关怀”。墨子认为,爱是人性的根本,但人性的爱却常常是“别爱”,即只爱自己、爱家人、爱国家,而憎恨或漠视他人。这种“别爱”是导致战争、贫困、仇恨的根源。 墨子批判了儒家的“仁爱”,认为儒家的爱是有等级、有差别的,是“亲亲之谊”,而“兼爱”则是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像爱自己的国家一样去爱别人的国家。只有做到“兼爱”,才能实现“兼利”,即人人都能从他人那里获得利益,社会才能和谐稳定,战争才能停止。 墨子的“兼爱”并非无差别的溺爱,而是基于功利主义的考量。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他;一个国家如果爱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也会爱它。这种相互的爱能够带来实际的好处,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他通过一系列论证,包括“先时”、“比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来阐述“兼爱”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 非攻(Anti-War) “非攻”是“兼爱”思想的必然延伸和具体实践。“攻”在墨子看来,是指侵略性的、不正义的战争。他强烈反对当时诸侯之间频繁的征伐和侵略行为,认为这些战争不仅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是巨大的资源浪费,违背了“兼爱”的原则。 墨子对战争的批判是系统而彻底的。他从道德、功利、政治等多个角度来论证“非攻”的正当性。他认为,攻打他国,就是违背了“爱人”之道,就是在制造仇恨,破坏社会秩序。从功利的角度来看,战争会耗费巨大的财富和人力,给国家带来长期的创伤,得不偿失。 更重要的是,墨子身体力行,组织其弟子(墨家学派)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墨者”,他们精通防御技术,经常奔赴被侵略的国家,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技能,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城防,抵御侵略。这种“非攻”的行动,不仅是理论上的批判,更是实际的行动主义。墨者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战争、维护和平的作用,也彰显了墨家学派的实用主义精神。 3. 尚贤(Promoting the Worthy) “尚贤”是指尊重贤能,选拔任用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墨子认为,国家的兴盛与否,关键在于能否任用贤能之人。他反对世袭制和任人唯亲,主张以才能和品德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墨子认为,贤者能够“上察天志,下察先王”,能够辨别是非,做出正确的决策。他们能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因此,统治者应该不分贵贱,不拘一格,广纳贤才,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尚贤”的思想,也体现了墨家学派的平民主义倾向。他们不认为只有出身显贵的人才有资格治理国家,而是强调才能和品德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对于打破当时社会阶层的固化,促进社会流动,具有积极意义。 4. 尚同(Conforming to the Superior) “尚同”的思想,是墨子为了实现社会统一和秩序而提出的重要政治主张。“尚同”的核心在于“辨”。墨子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是因为人们各自有自己的看法和标准,无法达成一致。因此,需要一个最高的标准来统一大家的认识。 他提出,应该“尚同于天”,即以天的意志为最高标准。但“天志”如何体现,又需要一个中间的环节,那就是“尚同于君”,即人民应该服从君主的命令。君主的命令,又应该“尚同于大夫”,大夫的命令又应该“尚同于士”,直到最下层的民众。这样层层“尚同”,最终实现统一。 “尚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天下太平”,避免“强陵弱,众暴寡,智欺愚,贵骄贱”的现象。墨子认为,只有当所有人都遵从同一个标准,社会才能形成统一的力量,才能有效抵御外敌,才能安定民生。 虽然“尚同”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服从主义的色彩,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建立统一、有序社会的愿望,以及通过明确的标准来规范行为的思考,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节用(Frugality) “节用”是墨子在经济和生活方面提出的重要主张,强调节约资源,反对浪费。他认为,国家的财富是有限的,应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兴办生产、救济民众、抵御外敌等。 墨子强烈反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奢侈浪费之风,特别是统治者们追求享乐,大兴土木,举办盛大的祭祀和娱乐活动。他认为这些行为不仅是巨大的浪费,而且会加剧民间的贫困,激化社会矛盾。 他主张“节葬”,反对厚葬久丧,认为这样做会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影响生产。他也反对“乐”,认为音乐等娱乐活动既费时又费财,对社会发展没有益处。 “节用”的思想,体现了墨家学派的朴素务实的风格,也反映了他们对民生的深切关注。在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时代,节约资源,将有限的财富投入到生产和救济中,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6. 节葬(Frugal Funerals) 墨子认为,丧葬礼仪应该简单朴素,反对儒家所提倡的厚葬久丧。他从多个角度批驳厚葬的弊端: 经济浪费: 厚葬需要花费大量的财物,包括棺材、丧服、陪葬品等,这会耗尽家庭的积蓄,甚至导致贫困。 影响生产: 长时间的守丧会耽误农事和生产活动,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不合天志: 墨子认为,天志好生恶杀,厚葬与“好生”的天志相悖。 不合先王: 墨子通过考察古代的贤王,发现他们的丧葬也并不隆重。 墨子提倡的节葬,是对当时社会上一些奢靡风气的有力批判,也更符合他“节用”和“利人”的思想。 7. 非乐(Against Music) 墨子也反对“乐”,即当时的音乐、歌舞等娱乐活动。他认为,音乐和歌舞是“费”的,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且对统治国家、使人民富足没有实际益处。 他认为,在百姓饥寒交迫、国家危难之际,大兴歌舞,是极不合时宜的。即使在太平盛世,他也认为这些娱乐活动并不能真正带来福祉,反而可能助长奢靡之风。 非乐的思想,同样体现了墨家务实、功利的一面。他们认为,一切活动都应该以是否“利”为出发点,而音乐等活动,在他们看来,是“无用”的。 三、 墨家学派的特点与影响 墨家学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学派之一,其思想在战国时期曾一度与儒家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力更为广泛。墨家学派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实践性强: 墨家思想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他们不仅仅是理论家,更是行动者。无论是“非攻”的实践,还是“尚贤”、“节用”的倡导,都体现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干预。 组织严密: 墨家学派有着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墨者们团结互助,听从首领的号令,甚至愿意为道义献身。 功利主义: 墨家思想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他们的一切主张都以“利”为判断标准,强调事物的实际效用。 反侵略和维护和平: 墨家学派是古代中国最早的和平主义者之一,他们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墨家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墨家学派在秦朝以后逐渐衰落,甚至一度失传,但其“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在后世的哲学、伦理、政治思想中仍能看到其影子。特别是其提倡的平等、互助、反对战争的精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本书的价值 本书以宣纸线装三册的形式呈现《墨子》,是对这一古代经典文献的尊重和珍视。 宣纸的质感: 宣纸特有的韧性、吸墨性,使得字迹更加清晰古朴,阅读体验独特,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线装的传承: 线装是中国传统的书籍装订方式,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三册本的装帧,也使得内容更加清晰分层,便于阅读和研究。 本书的出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墨子思想的绝佳途径。通过阅读《墨子》,我们可以: 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现实: 墨子的思想是对其所处时代社会矛盾的深刻回应,阅读《墨子》有助于我们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 学习一种务实、积极的处世哲学: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思想,提供了一种解决社会问题、实现个人价值的独特视角。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宣纸线装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让读者在阅读经典的同时,也能领略中华传统工艺的精湛。 本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宝贵资料,更是对普通读者而言,一次深入探索古代智慧、感悟先哲思想的绝佳机会。它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公正、更和平、更美好的社会。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这套《墨子》(宣纸 线装3册)的那一刻,我便被它散发出的古朴典雅的气质所吸引。宣纸的温润,线装的严谨,都让我在翻阅时感受到一种庄重与仪式感。墨子的思想,在我的认知里,一直是以一种“非主流”的姿态存在的,但仔细研读,却发现其精髓之处,远超许多喧嚣一时的论调。尤其是他对于“兼爱”的阐释,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最朴素也最深刻的哲学。他反复强调,爱自己的父母,也爱他人的父母,推己及人,这是一种何等博大而又务实的伦理观。我特别喜欢他通过“子墨子之守宋”等事迹,来证明墨家言论的实践性,他不是一个只会空谈的哲学家,而是一个用行动去践行自己理念的实践者。整套书的装帧设计,仿佛是在提醒着读者,我们手中握着的,是沉淀了千年智慧的宝贵财富,它值得我们用最虔诚的心去阅读和传承。

评分

刚拿到手,就被这套《墨子》的质感惊艳到了。线装书,尤其是用宣纸印刷的,本身就自带一种文化符号的魅力。翻开第一卷,墨子的“非攻”思想便扑面而来,读来令人深思。在当下这个世界,国家间的摩擦、地区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墨子的“兼爱”和“非攻”就显得格外具有现实意义。他论证“非攻”是出于“兼爱”,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不爱人者,人恒不爱之,这是一种朴素却极其深刻的伦理观。我尤其喜欢他通过大量的事例和逻辑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不像是那些只能听听的空泛之谈,而是有理有据,让人信服。阅读过程中,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个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穿着朴素衣裳,却怀揣着改变世界理想的墨者形象。他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行动者,试图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化解矛盾,维护和平。这套书的装帧本身就传递着一种古朴而典雅的美学,让我觉得捧在手里的是一本真正的“老朋友”,而不是冰冷的纸张。

评分

这套《墨子》(宣纸 线装3册)绝对是一次令人惊喜的文化体验。我一直对先秦诸子颇感兴趣,墨子以其独特的“兼爱”和“非攻”理念,在众多思想家中独树一帜。拿到这套书,首先感受到的是它厚重的文化气息——宣纸的温润触感,线装书的古朴韵味,都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知识殿堂。阅读第一册,墨子的逻辑性让人口服心服。他辩驳“不义而攻”,并非否定战争本身,而是反对“不义”的战争,并提出了“仁义”才能长治久安的深刻见解。他对于“利”的理解,并非狭隘的个人利益,而是上升到国家、人民整体的福祉,这种宏观的视野让我印象深刻。而第二册中关于墨家在军事技术上的论述,更是颠覆了我之前对墨子仅仅是“辩士”的刻板印象。他所提出的各种机关、守城之术,展现了他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惊人能力。整套书的印刷和装订都极为精致,字迹清晰,宣纸书写流畅,为阅读增添了极大的舒适感。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古籍版本,本身就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传递。这套《墨子》(宣纸 线装3册)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当我打开它的时候,一种淡淡的墨香混合着宣纸特有的质感,便让我心生敬意。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它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对话。我沉浸在墨子关于“尚贤”、“尚同”的思想中,他提倡选拔有才能的人,并让他们在思想上统一,这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组织都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他反对繁琐的礼仪,提倡“节用”、“节葬”,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民生疾苦的解决上,这种务实的精神,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和结果的时代,显得尤为难得。我反复咀嚼他的“非攻”主张,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而是去思考他背后所蕴含的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阅读这套书,仿佛是在和一个伟大的灵魂进行深度交流,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阅读,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慢慢消化。

评分

收到这套《墨子》(宣纸 线装3册)的当下,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宣纸特有的温润质感,搭配古朴的线装装帧,瞬间将我拉回那个思想碰撞、诸子百家的辉煌年代。翻开第一册,墨子的思想如同一股清流,涤荡着浮躁的心灵。他的“兼爱非攻”,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种矛盾与冲突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与振聋发聩。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他逻辑严谨的论证所折服,他并非空谈哲理,而是将理念落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国家治理到个人修养,无不体现出一种“止戈为武”的深刻智慧。第二册则更侧重于墨家在技术层面的实践,诸如守城器械、机关制作等,让我看到了一个与“游说”形象截然不同的墨子,他同样是行动派,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工程师和军事家。第三册的收录,则更加丰富了对墨家思想体系的理解,让我得以窥见其在逻辑学、认识论等方面的早期探索,虽然篇幅不长,却足以窥见其思想的广博与前瞻性。整套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里行间透着对古籍的尊重,更方便了阅读时的沉浸感。

评分

《墨子》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

评分

很喜欢线装书,喜欢诸子百家类的古典名著。

评分

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评分

好评。非常精致,值得收藏和阅读。

评分

很好,好评

评分

正版,京东送货很快,在京东买了太多东西,信赖京东,搞活动很划算

评分

不错的。

评分

正版,京东送货很快,在京东买了太多东西,信赖京东,搞活动很划算

评分

不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