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复旦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先生担任总主编。
丛书的编委及作者都是活跃在核科学前沿领域的优秀学者,如核反应堆工程及核安全专家王大中院士、核武器专家胡思得院士、实验核物理专家沈文庆院士、核动力专家于俊崇院士、核材料专家周邦新院士、核电设备专家潘健生院士,还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等一批有影响的科研工作者。他们都来自各大高校及研究单位,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等。本丛书是他们新研究成果的荟萃,其中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大奖,代表了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丛书涵盖军用核技术、民用动力核技术、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及其在理、工、农、医方面的应用。内容系统、全面、前沿,极具实用性、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丛书读者对象为高校核工程学院及相关核研究所的广大师生与科研工作者、与核交叉领域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核电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想了解该领域的其他人士。
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之一,本书从核电大型锻件SA508Gr.3钢相变动力学曲线测试出发,系统地开展了SA508Gr.3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连续冷却转变以及回火过程的金相组织分析研究,结合AP1000核电大型锻件试制过程中的金相检验工作,从积累的大量金相照片中,选出一部分编成SA508Gr.3钢金相图谱,以期从形貌学的角度反映该钢种的组织特征和变化规律。本书可供从事核电装备研发、设计、核电大锻件的制造和质量检验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一章绪论
1.1 核电发展现状
1.2 核电大型锻件的特点
1.3 核电大型锻件制造过程简介
1.4 核电大型锻件用钢及其热处理
1.5 制作核电大型锻件金相图谱的意义
第二章 SA508Gr.3钢相变动力学
2.1 引言
2.2 试验原理与试验材料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SA508Gr.3钢连续冷却条件下的奥氏体分解转变产物
2.5 低碳低合金钢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金相组织分类
第三章 SA508Gr.3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组织
3.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3.2 700℃至625℃等温转变的金相组织
3.3 580℃至540℃等温转变的金相组织
3.4 SA508Gr.3钢520℃至460℃等温转变的金相组织
3.5 SA508Gr.3钢在略高于Ms温度等温转变的金相组织
3.6 SA508Gr.3钢等温转变金相组织的演化规律
第四章 SA508Gr.3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金相组织
4.1 SA508Gr.3钢马氏体金相组织
4.2 SA508Gr.3钢马氏体与少量贝氏体混合组织
4.3 SA508Gr.3钢板条贝氏体马氏体复合组织
4.4 SA508Gr.3钢板条贝马与混杂贝氏体的混合组织
4.5 SA508Gr.3钢粗大α_B为主的混合贝氏体组织
4.6 SA508Gr.3钢先共析铁素体、贝氏体与M/A的混合组织
4.7 SA508Gr.3钢先共析铁素体、混合贝氏体、M/A混合组织
4.8 SA508Gr.3钢连续冷却金相组织的演化规律
第五章 SA508 Gr.3钢回火金相组织
5.1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5.2 SA508 Gr.3钢回火金相组织
5.3 SA508Gr.3钢回火转变的特点
第六章 SA508Gr.3钢核电大型锻件枝晶偏析对组织的影响
6.1. 核电大型锻件中枝晶偏析的低倍组织
6.2. 枝晶偏析不同区域的金相组织
6.3. 核电大型锻件中的组织对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6.4. 核电大型锻件性能热处理的组织复杂性
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知识体系构建”上的努力。它不是零散图片的堆砌,而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你翻阅的过程中会感觉到,作者是带着清晰的教学意图来组织内容的。例如,在介绍某种特定相的析出时,它会先给出其热力学背景,再展示不同温度下析出形态的演变,最后再用高分辨率图谱进行佐证。这种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使得学习过程非常顺畅,即使是面对高难度的相变理论,也能借助直观的图谱来消化吸收。对于研究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提升专业视野、建立扎实微观基础的必备工具书,它帮助构建的知识结构比零散阅读论文要系统得多,而且视觉冲击力更强。
评分从装帧设计上来看,这本书的细节处理显示了出版方对专业书籍应有品质的坚持。书脊的韧性非常好,即便是经常需要平铺在工作台上进行比对,也不会有折痕或松脱的迹象。纸张的选用也很有讲究,它既能保证金相照片的清晰度,又不易反光,这对长时间在强光下阅读或在显微镜旁对照时至关重要。我尤其赞赏索引部分的细致程度,几乎每一个关键的微观术语都能快速定位到对应的图页。对于需要频繁查阅特定晶体结构或缺陷形态的专业人士而言,这种高效的检索机制,直接关乎工作效率的提升。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投入了巨大心血,在内容深度和物理形态上都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准的参考资料,物有所值,堪称行业内的标杆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像是一部关于特定钢材在不同热处理和服役状态下“生命史”的编年史。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组织转变过程的对比分析,比如,从原始铸态组织到最终的调质组织,每一步的变化是如何通过金相形态体现出来的,书中的配图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案例集合。我曾经为了一个项目,对着好几张图谱进行比对,试图找出最接近我们实际样品微观特征的那一种,这本书里提供的详尽分类和描述,大大缩短了我的检索时间。它在描述力学性能与金相组织关联性方面做得尤为出色,让你不仅仅是“看图”,而是真正理解“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这种深层次的解读,对于提升工程师的材料判断能力至关重要。读完以后,我对“形貌决定性能”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让人一上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印制的普通技术手册。内页的排版非常考究,图文的布局张弛有度,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新手,也能感受到编者在信息呈现上的用心。特别是那些高清的金相照片,色彩还原度极高,细节纤毫毕现,这对于材料科学的研究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我翻到某一页关于晶界扩散的那部分时,那种微观结构仿佛触手可及,那种沉淀物和夹杂物的形态观察起来非常直观。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是偏向于严谨和专业的,但它又不像某些教科书那样干巴巴的,它通过精美的视觉呈现,将复杂的冶金学原理巧妙地“翻译”成了人人都能理解的图像语言。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视觉参考标准,让我对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微观形貌有了更清晰的预期和判断基准。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的价值点在于其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多技术参考书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但这本书显然是基于大量的实际工程经验和严格的实验室观察得出的结论。我发现书中的很多“典型缺陷”的图例,几乎就是我们日常质检中遇到的那些棘手问题的翻版。它提供的不只是问题,更有解决问题的方向——通过观察这些微观特征,我们可以反推生产过程中的哪个环节可能出现了偏差。比如,书中对“带状组织”的详尽描绘,配以不同的放大倍数和腐蚀液效果,这对于现场分析人员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现场指导手册。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贴合工程师的工作流程,从宏观到微观,从理想状态到各种异常情况,脉络清晰,检索方便,真正做到了“一本在手,心中有数”。
评分这是一本好书,不过电离辐射防护基础那本书更好些。
评分囤书中,不错,下次还在京东上买。
评分很好的很贵的一本书
评分还不错,比较全面
评分买来学习一下 适合入门的初学者
评分该领域的重要教科书
评分作为参考书收藏了,,,
评分商品发货有些慢,但是产品质量还不错,以后希望可以提高此类产品的发货速度。
评分该领域的重要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