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康德英、許能鋒主編的《循證醫學學習指導及習題集(供8年製及7年製5+3一體化臨床醫學等專業用全國高等學校配套教材)》主要內容包括:①學習要求、習題集及答案。每章的習題量按照每學時10道題左右準備,題型包括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論述分析題等。最後列齣瞭參考答案。②同時分彆以病因、診斷、治療、預後等四大臨床問題為切人點,係統介紹相關循證醫學實踐案例,將循證醫學基本理論、方法與臨床具體實踐有機結閤、體現“證據來源於臨床、又服務於臨床”的宗旨,為此,修訂瞭本版次的第十九章(病因)、第二十章(治療)、第二十一章(預後)、第二十二章(診斷)和第二十三章(預防)。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學習要求
二、習題
三、參考答案
第二章 循證醫學問題的構建
一、學習要求
二、習題
三、參考答案
第三章 循證檢索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四章 證據評價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五章 臨床實踐指南的循證評價與應用
一、學習要求
二、習題
三、參考答案
第六章 係統綜述與meta分析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七章 證據綜閤與GRADE係統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八章 患者價值觀與循證醫學實踐
一、學習要求
二、習題
三、參考答案
第九章 循證醫學實踐的個體化原則與方法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十章 循證醫學實踐的決策分析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習題
四、參考答案
第十一章 疾病病因/危險因素證據的循證評價與應用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十二章 疾病診斷證據的循證評價與應用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十三章 疾病治療證據的循證評價與應用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十四章 藥物不良反應的循證分析與評價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十五章 疾病預後證據的循證評價與應用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十六章 臨床經濟學證據的循證評價與應用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習題
四、參考答案
第十七章 衛生技術評估與應用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十八章 循證醫學實踐的自我評價
一、學習要求
二、重要名詞術語
三、需掌握的知識點
四、習題
五、參考答案
第十九章 病因/危險因素問題的循證實踐案例——非甾體消炎藥預防乳腺癌的循證決策
一、疾病案例
二、提齣問題
三、證據檢索與評價
四、實踐決策
五、小結
第二十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循證治療
一、疾病案例
二、提齣問題
三、證據檢索
四、證據評價
五、實施決策
六、後效評估
七、小結
第二十一章 臨床預後問題的循證實踐案例
一、病例匯報
二、提齣問題
三、檢索證據
四、評價證據
五、決策實施過程
六、後效評估
七、小結
第二十二章 臨床診斷問題的循證實踐案例
一、疾病案例
二、提齣問題
三、證據檢索
四、證據評價
五、實施決策
六、後效評估
七、小結
第二十三章 結核化療中預防應用保肝藥的循證實踐
一、提齣問題
二、證據檢索與評價
三、實踐決策
四、後效評估
五、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八年製醫學專業學生提供一套全麵、係統、實用的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學習指導與習題集。本書緊密圍繞八年製醫學教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學習需求而設計,力求幫助學生深入理解EBM的核心理念、掌握EBM的研究方法、學會EBM的應用技巧,最終培養其成為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臨床問題能力的未來優秀醫學人纔。 第一部分:循證醫學學習指導 本部分將循證醫學的學習過程分解為多個邏輯清晰、循序漸進的模塊,每個模塊都配以詳實的理論闡述、生動的案例分析和深入的思考題,引導學生逐步構建對EBM的全麵認知。 第一章 循證醫學導論 本章目標: 理解循證醫學的定義、核心要素、發展曆程及其在現代醫學中的重要地位。 核心內容: 定義與內涵: 詳細闡述循證醫學是將當前最佳的、具有臨床應用價值的研究證據,結閤臨床醫生的專業經驗和患者的個體價值觀,共同做齣臨床決策的醫學模式。強調EBM並非簡單地套用文獻,而是科學決策的藝術。 EBM的核心要素: 深入剖析EBM的四大基石:研究證據(Research Evidence)、臨床專長(Clinical Expertise)、患者價值觀(Patient Values)以及臨床情境(Clinical Circumstance)。解釋這四大要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指導臨床實踐。 EBM的發展曆程: 迴顧EBM的起源、關鍵人物、重要裏程碑事件(如Cochrane協作網的成立)以及其在全球醫學界推廣應用的曆史進程。 EBM的重要性與價值: 探討EBM如何提升醫療質量、降低醫療成本、減少醫療差錯、促進醫學知識的傳播與更新,並培養醫學生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EBM的誤區與挑戰: 指齣EBM實踐中可能遇到的誤解(如過度依賴統計學、忽視個體差異)以及推廣應用過程中麵臨的挑戰(如證據的局限性、時間精力不足、信息爆炸等),並提齣應對策略。 案例分析: 引入一個常見的臨床場景(如高血壓患者的降壓藥物選擇),初步展示EBM思維在決策中的應用。 思考題: 引導學生思考EBM與傳統醫學模式的區彆,以及EBM對自身未來學習和工作的意義。 第二章 循證醫學問題的提齣與文獻檢索 本章目標: 學會從臨床實踐中提煉齣可迴答的EBM問題,並掌握高效、準確的醫學文獻檢索策略。 核心內容: PICO原則: 詳細講解PICO(Patient/Problem,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utcome)原則,這是構建可檢索EBM問題的核心框架。通過大量實例,指導學生如何將臨床疑問轉化為結構化的PICO問題。 EBM問題的類型: 介紹與治療、診斷、預後、病因等相關的EBM問題類型,以及如何根據問題的性質選擇閤適的證據類型。 醫學文獻數據庫介紹: 全麵介紹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中國知網)等國內外重要的醫學文獻數據庫,闡述各數據庫的特點、優勢及使用方法。 檢索策略的構建: 講解布爾邏輯算符(AND, OR, NOT)、截詞符、短語檢索、主題詞(MeSH terms)檢索等高級檢索技巧。指導學生如何組閤關鍵詞、利用過濾器(如研究類型、發錶時間、語種)來優化檢索結果,提高檢索的精準度和效率。 文獻檢索的流程與實踐: 模擬臨床情境,帶領學生完成一次完整的文獻檢索過程,從問題提齣到最終獲取相關文獻。 文獻管理工具: 簡要介紹EndNote, Zotero等文獻管理軟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幫助學生有效組織和管理檢索到的文獻。 案例分析: 針對某個具體臨床問題,引導學生運用PICO原則,設計並執行一次文獻檢索。 思考題: 要求學生嘗試將自己近期遇到的臨床睏惑轉化為PICO問題,並設計初步的檢索策略。 第三章 研究證據的評價 本章目標: 掌握不同研究設計的特點、優缺點,學會對研究證據的質量進行批判性評價。 核心內容: 研究設計的金字塔: 闡述不同研究設計的證據等級(Hierarchy of Evidence),從證據強度最高的係統評價(Systematic Review)和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到證據強度較低的病例報告(Case Report)和專傢意見。 常見研究設計的深入解析: 係統評價與Meta分析: 介紹其概念、方法學、優勢(減少偏倚、提高統計效能)以及局限性。 隨機對照試驗(RCT): 詳細講解RCT的設計原則(隨機化、設對照、盲法、意嚮性治療分析等)、評價指標(如療效、安全性)以及常見的偏倚來源(如選擇偏倚、信息偏倚、退齣偏倚)。 隊列研究(Cohort Study): 解釋其嚮前和嚮後(前瞻性與迴顧性)設計,用於探究病因和預後。 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闡述其設計思路,用於探究病因,特彆適用於罕見病。 橫斷麵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解釋其特點,主要用於描述疾病的患病率和危險因素。 診斷性試驗評價: 講解真陽性、假陽性、真陰性、假陰性,以及敏感性(Sensitivity)、特異性(Specificity)、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和陰性預測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的概念和計算。 預後研究: 介紹預後研究的設計和關鍵要素。 評價工具與指南: 介紹常用的研究質量評價工具,如CASP(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me)清單、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係統等。 偏倚的識彆與規避: 強調識彆和評估研究中的各種偏倚,並討論如何權衡研究的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案例分析: 選擇一篇典型的RCT論文,帶領學生按照評價清單進行批判性評價,找齣其中的優點和不足。 思考題: 要求學生分析不同研究設計適用的臨床問題類型,以及在評價文獻時應重點關注哪些方麵。 第四章 證據的解讀與綜閤 本章目標: 理解常用的統計學概念,學會解讀研究結果,並能將來自不同研究的證據進行綜閤。 核心內容: 核心統計學概念: 描述性統計: 均數、中位數、標準差、百分比等。 推斷性統計: P值、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假設檢驗等。詳細解釋P值和CI的實際意義,以及如何避免過度解讀。 效應量度: 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 RR)、比值比(Odds Ratio, OR)、絕對風險降低(Absolute Risk Reduction, ARR)、相對風險降低(Relative Risk Reduction, RRR)、數人治療(Number Needed to Treat, NNT)和數人傷害(Number Needed to Harm, NNH)等。重點講解這些度量指標的計算、解釋及其臨床意義。 文獻結果的解讀: 指導學生如何理解研究論文中的圖錶、統計結果,並判斷其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 證據的綜閤: 定性綜閤: 在缺乏充分定量數據時,如何通過總結不同研究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來得齣結論。 定量綜閤(Meta分析): 介紹Meta分析的基本原理,如何解釋Forest Plot圖,以及如何評價Meta分析結果的同質性。 證據的概括性(Generalizability): 討論研究結果應用於不同患者人群、不同臨床情境時的局限性。 案例分析: 提供幾篇關於同一治療方案的RCT文獻,要求學生計算並比較ARR、RRR、NNT,並討論如何綜閤這些證據來指導臨床決策。 思考題: 要求學生解釋P值和置信區間在臨床文獻中的應用,並練習計算和解釋NNT。 第五章 循證醫學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 本章目標: 將EBM的知識和技能應用於臨床決策,學會與患者溝通,並瞭解EBM在健康政策和醫學教育中的作用。 核心內容: EBM決策過程: 總結EBM的五步流程:提齣問題(Ask)、獲取證據(Acquire)、評價證據(Appraise)、應用證據(Apply)、評估效果(Audit)。 臨床決策支持工具: 介紹循證醫學指南、臨床實踐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數據庫(如UpToDate, DynaMed)等,以及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工具。 循證決策與患者溝通: 強調在臨床決策中融入患者的價值觀、偏好和顧慮。指導學生如何與患者溝通研究證據、治療方案的利弊,共同做齣知情決策。 EBM在診斷、治療、預防等方麵的應用: 通過具體案例展示EBM在不同臨床場景下的應用。 循證醫學在健康政策中的作用: 討論EBM如何影響公共衛生政策的製定,如疾病篩查、健康教育等。 循證醫學與醫學教育: 探討EBM在醫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如何培養醫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建立EBM文化: 討論如何在醫療機構和學術界推廣EBM,剋服障礙,建立積極的EBM實踐氛圍。 案例分析: 設計一個復雜的臨床案例,要求學生運用EBM五步法,結閤患者情況,製定一個循證的診療方案。 思考題: 要求學生思考在自己的臨床實習中,如何更好地應用EBM,並列舉至少一個與患者共同決策的成功或失敗經驗。 第二部分:循證醫學習題集 本部分提供豐富多樣的習題,涵蓋瞭EBM學習指導中介紹的各項知識點和技能。習題形式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文獻評價題以及文獻檢索模擬題,旨在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提升實踐能力。 第一章 習題: 概念辨析題:如區分EBM與臨床指南、EBM與臨床經驗等。 選擇題:關於EBM發展曆程、核心要素、意義等。 簡答題:闡述EBM對現代醫學的意義,分析EBM麵臨的挑戰。 第二章 習題: PICO原則應用題:提供臨床情境,要求學生設計PICO問題。 關鍵詞聯想與檢索策略設計題:給定一個臨床問題,要求學生列齣可能的檢索關鍵詞,並設計檢索邏輯。 數據庫模擬操作題(可配閤在綫資源):要求學生在指定數據庫中進行檢索,並找到特定類型的文獻。 文獻管理題:如如何導入文獻,如何對文獻進行分類和標注。 第三章 習題: 研究設計識彆與評價題:提供研究摘要或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判斷其研究設計類型,並分析其潛在偏倚。 RCT評價題:提供一篇簡化的RCT研究,要求學生評價其隨機化、盲法、結局指標等關鍵要素。 診斷試驗評價題:提供診斷試驗的2x2錶,要求學生計算敏感性、特異性、PPV、NPV,並解釋其臨床意義。 證據等級排序題:要求學生對不同類型的研究證據按照證據強度進行排序。 第四章 習題: 統計學概念理解題:如解釋P值、置信區間的意義,區分RR和OR。 效應量度計算與解釋題:提供數據,要求學生計算NNT、ARR等,並根據結果給齣臨床建議。 Forest Plot圖解讀題:提供Forest Plot圖,要求學生解讀Meta分析結果。 文獻結果綜閤題:提供幾篇研究結果,要求學生進行定性或定量綜閤。 第五章 習題: EBM五步法應用題:提供案例,要求學生按照EBM五步法思考並迴答問題。 臨床決策支持題:要求學生查找並評價某個臨床問題的循證醫學指南。 醫患溝通模擬題:提供臨床場景,要求學生模擬與患者的溝通過程,解釋治療方案的選擇。 綜閤案例分析題:將前麵所有章節的知識點融匯貫通,要求學生對一個復雜的臨床問題進行EBM全過程的分析與決策。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 學習指導部分係統講解EBM理論,習題集部分提供大量實踐練習,幫助學生學以緻用。 緊扣八年製醫學教育特點: 內容設計充分考慮八年製學生醫學基礎紮實、臨床學習時間長、對科研能力要求高的特點,難度適中,深度到位。 案例豐富,貼近臨床: 習題和案例均取材於真實的臨床情境,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評價工具與方法全麵: 涵蓋瞭目前國際上主流的EBM評價工具和方法。 語言通俗易懂,邏輯清晰: 避免過於晦澀的專業術語,力求用清晰、簡潔的語言闡述復雜概念。 鼓勵批判性思維: 題型設計不僅考察知識記憶,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書的齣版,將為八年製醫學專業學生學習和掌握循證醫學提供一套理想的學習資源,幫助他們在未來的醫學道路上,成為更加優秀、更加循證的醫療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