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普通法史

英格兰普通法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马修·黑尔(美)查尔斯·M.格雷 编
图书标签:
  • 英格兰法史
  • 普通法
  • 法律史
  • 英国法律
  • 历史
  • 法学
  • 英伦法
  • 法律研究
  • 历史学
  • 英格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71223
版次:1
商品编码:1193146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政治与法律哲学经典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4
字数:169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英格兰普通法史》是马修·黑尔爵士撰写的关于英格兰普通法历史的经典著作。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普通法的分类、名称、起源、形成、发展、延续、扩张以及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介绍,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讲述了普通法发展的脉络,总结了普通法的一些特点(比如陪审团审判、财产继承制)等,是本经典的介绍普通法历史的著作。

内容简介

  与以法典为代表的民法法系相比,英国法似乎是比较杂乱的,具体法律规则往往散见于一个个具体案件的判决中。因此,不用说深入了解英国法,就连大致了解英国法似乎都是一件she侈的事情。马修·黑尔为扭转这种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贡献之一便是这本《英格兰普通法史》。马修·黑尔在本书中提纲挈领地勾勒出英国的基本面貌,介绍了英格兰法的形式、渊源以及历史背景和发展,并对英格兰法的重要方面--财产继承和陪审团审判--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它对《英国法释义》的作者威廉·布莱克斯通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现代著名英国法史家威廉·霍兹沃斯爵士认为它是一本"1895年波洛克和梅特兰著作问世之前出现的精炼地勾勒了英格兰法律史"的著作。

作者简介

  马修·黑尔(1609年-1676年), 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出庭律师、法官和法学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史大晓,山东栖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于复旦大学法学院,亦曾游学于康奈尔大学法学院。研究领域包括法理学和法律史。

目录


原书丛书主编序
编者导言
生平小记

第一章 论英格兰法分为普通法和制定法两类。首先,论制定法或议会法
第二章 论不成文法,即这个王国的普通法或国内法
第三章 论英格兰普通法及其适用、特色和名称的由来
第四章 关于英格兰普通法的起源
第五章 英格兰普通法是如何在威廉一世国王到来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形成并傲然屹立的?
第六章 论英格兰法与诺曼底法相同或相似的方面,及其成因
第七章 论威廉一世至爱德华二世期间的英格兰法进程
第八章 爱德华二世至今的法律进程的延续
第九章 论英格兰普通法在爱尔兰和威尔士的确立以及对曼岛、泽西岛和格恩希岛的某些观察
第十章 关于英格兰法对苏格兰王国的影响
第十一章 关于英格兰财产继承的过程
第十二章 关于陪审团审判
译后记

前言/序言







《大不列颠帝国兴衰史:从罗马征服到现代联邦的演变》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剖析大不列颠及其前身——英格兰及后来的联合王国——从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入侵不列颠群岛开始,直至二十一世纪初步入后殖民时代,其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全书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为骨架,辅以细致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的分析,力求勾勒出这一岛国文明如何通过征服、融合、革命、扩张与收缩,最终塑造出影响全球格局的“大英帝国”的轨迹,并探讨其解体后留下的深刻遗产。 第一部分:蛮荒与罗马的印记(公元43年 – 约公元450年)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凯尔特人在罗马征服前的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重点分析了罗马人(由克劳狄乌斯皇帝领导)入侵的战略动机,以及他们在不列颠长达近四个世纪的统治。详细阐述了罗马化进程对本土社会带来的冲击与融合,包括城市规划(如伦敦、约克)、道路建设、法律体系的初步引入(尽管是军事统治下的形式)以及基督教的早期传播。随后,笔锋转向罗马撤军后的“亚瑟时代”——一个充满传说与史实的过渡期。探讨了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es, Saxons, Jutes)的东部入侵及其对凯尔特文化的挤压,为未来英格兰王国的形成奠定了民族基础。 第二部分:盎格鲁-撒克逊王国与维京人的冲击(约公元500年 – 1066年) 本章聚焦于七国时代(Heptarchy)的形成与争霸,分析了威塞克斯(Wessex)如何在阿尔弗雷德大帝的领导下,成功抵御维京人的大规模入侵,并开始初步统一英格兰。重点讨论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社会组织(如庄园制度的萌芽)以及早期的行政管理机构。同时,也详细描述了丹麦人(维京人)在英格兰建立的“丹麦区”(Danelaw)对当地政治版图和文化习俗产生的深刻影响,直至克努特大帝短暂的北海帝国。这一时期,英格兰的社会和政治结构逐渐从部落制向早期君主制过渡。 第三部分:诺曼征服与中世纪的奠基(1066年 – 1485年) 1066年的诺曼征服是本书的第一个关键转折点。详细分析了威廉一世如何通过军事胜利和随后的土地重新分配,彻底重塑了英格兰的贵族阶层、军事制度(封建制度的强化)和行政管理。重点描述了《末日审判书》(Domesday Book)的编制及其对中央集权化的意义。随后,本书追踪了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s)的兴衰,包括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尝试(强调王权对地方的介入)和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Magna Carta)的历史性意义,这是限制王权、确立贵族权利的里程碑事件。中世纪晚期,则着重探讨了英格兰与法国的百年战争如何激发了民族认同感,以及“玫瑰战争”如何导致了都铎王朝的崛起。 第四部分:都铎与斯图亚特:宗教改革与君主专制(1485年 – 1714年)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都铎王朝如何利用宗教改革,以英格兰教会的名义,极大地加强了王权,没收教会财产,并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显著飞跃。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黄金时代,分析了其在外交上的平衡策略和对海外探险的支持。随后,转向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重点分析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推行“君权神授”理念与新兴的议会力量(特别是地方士绅和商人阶层)之间的尖锐冲突。详述了英国内战、查理一世的处决,以及克伦威尔领导下的共和实验。最后,通过“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 1689)的签订,概述了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过渡的决定性步骤,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第五部分:走向世界霸权:商业、革命与帝国扩张(1714年 – 1815年) 本章聚焦于汉诺威王朝时期。详细分析了“南海泡沫事件”暴露出的金融风险,以及英国商业资本主义的初步成熟。重点探讨了英法两国在北美(七年战争)和印度(布拉西战役)的竞争,这些冲突标志着英国作为新兴海上强权的崛起。对工业革命的起源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分析了煤炭、纺织业的技术突破,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结构剧变——城市化、工人阶级的形成与早期社会矛盾。拿破仑战争的爆发及其最终的解决,标志着英国在欧洲政治舞台上获得了无可匹敌的霸主地位。 第六部分:维多利亚时代的鼎盛与内在张力(1815年 – 1914年) 本部分是关于“日不落帝国”的详尽描绘。分析了《改革法案》如何逐步扩大了政治参与权,适应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重点考察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自由贸易的推行,以及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主导地位(如金本位制)。对爱尔兰问题(特别是多次饥荒后的关系恶化)和殖民地管理(如印度“英属印度”的直接统治)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本章也揭示了鼎盛时期的阴影: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改革的呼声(工会运动的兴起)以及对帝国主义扩张的道德与战略辩论。 第七部分:两次世界大战与帝国的黄昏(1914年 – 1956年) 本章描述了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国力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削弱了英国的财政基础,并催生了对自治的要求(如爱尔兰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特别是“不列颠之战”,展现了空前的民族团结,但也彻底耗尽了剩余的经济实力。战后,工党政府推行的福利国家建设(如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建立)是社会内部的重大转型。随后,重点分析了印度独立(1947年)对帝国权威的致命一击,以及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年)如何明确宣告了英帝国时代的终结,标志着英国从全球霸主地位向主要区域性强国的退却。 第八部分:现代联合王国与后殖民时代的挑战(1957年至今) 最后一部分探讨了战后英国的社会文化变迁。分析了“温斯顿时代”的结束、君主制的演变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快速自由化。重点分析了撒切尔主义的经济革命——私有化、工会力量的削弱以及对“大英病”的治疗尝试。对英国加入和退出欧盟的复杂历程进行了梳理,探讨了英国在冷战后世界格局中的新定位。本书以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权力下放(Devolution)运动为结尾,讨论了联合王国内部民族主义的复兴及其对未来政治形态的深远影响,总结了英国作为一个现代多元化国家的持续演变与身份认同的重塑过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英格兰普通法史》这个书名,对于我这样一位对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演变一直保持关注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直击痛点。在我看来,英格兰的普通法并非仅仅是法律条文的集合,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处理社会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的独特哲学。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普通法体系的核心理念,例如“遵循先例”(stare decisis)原则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它对司法独立性的保障作用。我想了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政治力量推动了普通法的形成和发展?这本书是否会详细介绍一些关键的法律人物,比如早期的大法官,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国王的权威和地方习俗之间寻求平衡的?我尤其期待它能解释普通法是如何在处理各种具体案件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其特有的程序和救济方式,例如衡平法(equity)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普通法的僵化和不足。这本书的标题让我预感到,它不仅仅是一本法律史的叙述,更是一次对西方法律精神和制度基因的深度解读。

评分

在我对法律文献进行筛选的时候,《英格兰普通法史》这个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对历史学,特别是社会经济史领域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始终认为法律制度是理解一个社会运作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普通法,听起来就充满了实践性和生命力,它不像许多大陆法系那样,是自上而下、由立法者制定的。我猜测,这本书大概会着重讲述普通法是如何在英国的社会土壤中,通过实际的纠纷解决和司法实践,一点一点生长起来的。我想了解,那些古老的习惯法是如何被逐步纳入王家法院的,以及王权与地方势力之间的博弈,是如何影响普通法的早期发展。这本书或许还会揭示,在没有现代法律学术体系的时代,那些经验丰富的法官是如何通过对案件的审判,积累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和原则。我特别期待它能深入探讨普通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它如何能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演变,以应对新的挑战。这本书的标题,让我有种预感,它将带领我深入了解一个充满活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

评分

当我看到《英格兰普通法史》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古老的法院、穿着黑色法袍的法官、以及无数的案例堆叠成的历史长卷。作为一名对西方文明进程,特别是其法律和政治制度演变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英格兰普通法的形成和发展一直感到非常好奇。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的罗列,而是会深入挖掘那些塑造了普通法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我想知道,在基督教的影响、封建制度的盛行、以及后来商业社会的崛起等不同历史时期,普通法是如何汲取养分、适应变化,并最终发展出其独特的逻辑和体系的。这本书是否会详细介绍一些里程碑式的判例,以及那些在普通法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我尤其期待它能解释普通法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它承诺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严谨而深刻的探索,去理解这个在人类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法律体系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评分

作为一名对法律历史充满好奇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对英格兰普通法的起源和发展感到着迷。这本书的标题《英格兰普通法史》精准地捕捉了我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它预示着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去探寻塑造了英美法系根基的那些古老原则和制度。《英格兰普通法史》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研究的名称,在我看来,它更是打开了一扇理解现代法律体系如何一步步演变的窗口。我期待它能详细阐述从诺曼征服以来,法官们如何在实践中通过判例不断积累、修改和完善法律的过程。我想了解那些早期重要的法律文件,比如《大宪章》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它们在后续的司法实践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了解到普通法是如何与罗马法、教会法等其他法律传统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其独特的逻辑和体系。对于那些渴望深入了解西方法律文化精髓的读者而言,《英格兰普通法史》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其诱人的起点,它承诺将带我们追溯司法公正的源头,感受历史的车轮如何在法律的殿堂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承载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学术价值,让人迫不及待想要翻开,去探索那段辉煌的法律往事。

评分

我最近在逛书店时,偶然瞥见了《英格兰普通法史》这本书。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哇,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深度!”作为一名对历史,尤其是社会和制度史稍微有些涉猎的读者,我对法律史这个领域一直抱有很高的兴趣。普通法,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带着一种非官方、源于实践的朴实感,与那些成文法典的严谨冷峻似乎有所不同。我猜想,这本书大概会描绘出普通法是如何在没有宏大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依靠一代代法官的判决,逐渐凝聚成一套体系的。我尤其好奇它会如何解释“判例法”的形成过程,以及那些早期被视为“先例”的判决,是如何被后来的法官所引用、遵循,甚至挑战和修正的。想象一下,在没有发达的印刷术和广泛的法律教育的年代,知识是如何通过口耳相传和书面记录(尽管可能很有限)进行传承和发展的?这本书或许会为我们揭示这个过程中的挑战与智慧。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是,它能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法律原则背后的人和事生动地展现出来,让我能够“看见”普通法是如何在具体的案件审理中,在权衡各方利益的过程中,逐渐成形并演变的。

评分

幫人家買的,應該還可以吧。

评分

好评

评分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评分

好~~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一如既往地好,一如既往地好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好好,看完再说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