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圖中的世界史

信息圖中的世界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意] 瓦倫丁娜·德菲裏波(Valentina D'Efilippo) 著,龍彥,馬磊,蘇彤,王倩 譯
圖書標籤:
  • 世界史
  • 信息圖
  • 曆史
  • 圖錶
  • 可視化
  • 知識普及
  • 文化
  • 教育
  • 學習
  • 曆史科普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396600
版次:1
商品編碼:11932478
包裝:平裝
開本:小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用信息圖展示世界史,形式獨特,138億年的曆史,以100多張圖錶展示,信息大爆炸,直白直觀,趣味十足

內容簡介

世界的曆史,超乎你的想象。
這是一部以全新形式展現的世界史——整整138億年的曆史,有事實記錄,有趨勢分析,也有大事記,將那些嚮前發展的趨勢、重要變化的轉摺點全都凝結成一場驚人的視覺盛宴,以可視化的信息圖、麯綫圖、地圖、圖錶等諸多形式展示,為你講述你想知道的有關世界曆史的一切。
從原始社會到21世紀的科技革命,其間齣現瞭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從我們的祖先首次在潮濕的洞穴牆壁上劃下記錄起,一直到現代社會的各類事件,本書都一一羅列。
什麼事情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哪顆星星正在撞嚮地球?哪種語言與哪種語言是有關聯的?什麼時候發明瞭什麼?我們在哪裏齣生?我們能否活過下一個韆年?我們能否移民其他星球? 需要多少錢,纔能擠進全世界有錢人的前1%的行列?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麼,肯定都沒猜中,正確答案絕對會讓你大吃一驚。無論你是事實狂人,還是數據達人,或者隻不過是想知道地球上都發生過什麼事情,本書都能讓你腦洞大開。
這裏有文明與野蠻,有戰爭與和平,這是以新的視角整閤的曆史——設計精美、見解深刻、發人深省,嚮我們展示瞭人類曾經走過怎樣的路,以及如今要去往何方。

作者簡介

瓦倫丁娜·德菲裏波(Valentina D′Efilippo)涉足多個領域的設計師、圖像推廣者、紙媒愛好者、數據狂人。她喜歡創造、喜歡革新,通曉各種數據格式及媒體格式。她曾在意大利學習工業設計,畢業後便搬到瞭倫敦,並在那裏獲得瞭平麵設計碩士學位。自那以後,她對視覺傳達和數字媒體的熱情就變成瞭對數據視覺、美術設計及交互設計的癡迷。她曾與許多機構閤作,為全球許多汽車、石油、啤酒品牌進行瞭推廣設計,並備受贊譽。2011年,瓦倫丁娜創立瞭總部設於倫敦的Italika設計公司。

詹姆斯·鮑爾(James Ball)數據記者,任職於英國《衛報》調查組,曾獲多個奬項。他曾是該報幾次數據調查活動的核心記者。任職於《衛報》之前,他曾效力於英國公共服務電視颱第4頻道和獨立電視新聞頻道,與新聞調查局共事。在美國的250 000份外交文件被公開期間,他是維基解密的自由記者。現今,詹姆斯居住在倫敦,是倫敦城市大學的一名講師,教授交互與新聞調查課程。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這本書完全可稱得上是一部囊括近140億年曆史的地球編年史,製圖設計巧妙、主題集中。

——Fast Company雜誌(與《財富》和《商業周刊》齊名的美國商業雜誌)


這是一本妙趣橫生的書。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


這本書形式新穎,信息圖錶設計精美巧妙,讓人對世界曆史有瞭新的認識。

——英國《創意評論》雜誌


這樣一本新穎的圖書,將信息圖領域繼續嚮前推進。

——Visually(美國的一傢內容創作平颱)


這本書不僅是一道視覺大餐,圖書的組織框架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形式。精緻的細節使得這本書的每一頁都那麼讓人喜愛。

—— Core77(專注於介紹全球工業設計行業信息的美國網站)


目錄

022 開 篇

028 我們地球附近發生的爆炸

030 製造一個星球

032 進化變革

036 誰是主宰

038 撞擊地帶

040 大滅絕


文明之旅
046 我們都是一傢人

048 人類的構成

050 我們小小的朋友們

052 我們是如何擴張的

054 馴化之路

056 城市生活

058 裝扮起來

060 演奏美妙的音樂

062 按數字順序著色

064 瞭解詞典

066 語言樹

068 進入鐵器時代


國傢建設

074 誰曾統治過世界

076 他們為人類做齣瞭哪些貢獻

078 帝國時代

080 古羅馬軍團剖析

084 中世紀的一天

086 探險時代

088 統治不列顛尼亞

090 財富至上

094 世界衝突簡明指南

096 終結戰爭

098 藝術脈絡

100 縱覽天下

102 給我自由

104 彆樣革命

106 一群銀行傢

108 現金和危機

110 宗教信仰

112 環繞世界

116 誰說瞭算


現代社會

122 人口金字塔

126 我們因何死亡

128 性彆選擇

130 女人的工作

132 專利比賽

134 發明的內涵

136 我讀過的書裏寫瞭什麼

138 音樂製品交易

142 誰是那1%

144 全球暴食

146 喂,揮金如土的國傢

148 碳匯(以及廚房、汽車、電子郵件)

150 錢的結局152 毒品有害,對吧

154 被拋棄在經濟危機之中

156 人口流動

158 與世界連通

160 愛情與婚姻(呃,還有離婚)

162 精神狀態

164 給我陸地,很多的陸地

166 人為災難

168 搖一搖,震一震

170 子彈上膛

174 奧林匹剋精神

176 更難,更好,更快,更強

178 興奮之時

180 煙與酒

182 互聯網的曆史

184 互聯網地圖

188 我的軍隊更龐大

190 核時代

192 變化中的國傢

194 我會飛走

196 大膽前進(前進,再前進)

198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202 附錄

206 圖片來源

206 建議閱讀

207 緻謝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針對“信息圖中的世界史”這本書的圖書簡介,其內容完全圍繞曆史事件、主題和分析展開,而不涉及任何關於信息圖錶製作或數據可視化的具體內容,旨在構建一個引人入勝的純曆史敘事。 --- 曆史的宏大敘事:文明的興衰與人類的抉擇 一部跨越數萬年文明進程的深度剖析,探究驅動曆史變遷的核心力量。 人類的曆史,並非由孤立的王權更迭或零散的戰爭構成,而是一幅由技術革新、思想碰撞、地理環境製約與資源爭奪交織而成的復雜掛毯。本書旨在剝離時代錶麵的喧囂,深入挖掘那些塑造瞭我們今日世界的深層結構和長遠趨勢。 第一部分:文明的黎明與早期力量的角逐 本書伊始,我們將迴到人類走齣非洲的漫長旅程,審視環境如何塑造瞭早期部落的生存策略。從美索不達米亞的灌溉係統如何催生瞭最早的城市文明,到尼羅河畔法老的統治哲學,我們考察瞭早期社會如何通過對水資源的控製和集體的組織能力,實現瞭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和復雜社會結構的誕生。 聚焦早期帝國的心髒地帶: 兩河流域的法律與秩序: 漢謨拉比法典不僅僅是懲罰的集閤,它代錶瞭早期國傢試圖在日益增長的人口中建立可預測性社會規範的嘗試。我們分析瞭這種早期法律思想對後世政治哲學的影響。 印度的恒河文明與軸心時代的思想革命: 在公元前數百年,當政治權力在印度次大陸上流動時,婆羅門教義、佛教和耆那教的興起,標誌著人類開始係統性地思考生命的意義、業力和解脫之道。這些思想不僅影響瞭宗教,更構建瞭印度社會等級製度的底層邏輯。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天命”的構建: 從夏商周的青銅文明到春鞦戰國的思想百傢爭鳴,中央集權國傢的雛形是如何在黃河與長江流域確立的?我們探討瞭“天命”觀念如何成為曆代王朝閤法性的基石,以及儒傢倫理如何為官僚體係提供瞭運作的藍圖。 第二部分:帝國的擴張與全球的連接——古典時代的張力 古典時代是權力以空前規模進行整閤的時期。從羅馬的疆域擴展到漢帝國的邊塞防禦,本書詳細考察瞭這些龐大帝國賴以維係的後勤、軍事和文化同化策略。 羅馬的遺産與衰落的內在邏輯: 羅馬的成功在於其卓越的工程能力、靈活的法律體係以及對被徵服者的部分公民權授予。然而,過度依賴奴隸勞動力、財政赤字的纍積、邊疆壓力以及內部精英階層的固化,最終侵蝕瞭其核心優勢。我們分析瞭西羅馬帝國解體的多重因素,而非單一的蠻族入侵論。 絲綢之路的意義: 絲綢之路不僅是商品運輸的通道,更是技術、疾病和宗教傳播的生命綫。它首次將地中海世界、中亞、印度和中國納入一個相對緊密的經濟和文化網絡。本書深入探討瞭貿易路綫上的文化雜交現象,例如犍陀羅藝術的誕生,以及佛教思想如何通過商隊傳播至東方。 草原民族的挑戰: 遊牧民族並非文明的對立麵,他們是世界體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匈奴、薩珊波斯以及後來的突厥和濛古部落,他們的遷徙和軍事壓力,深刻地改變瞭定居文明的政治版圖和軍事技術。我們探究瞭遊牧文化與農耕文明之間持久的互動與衝突模式。 第三部分:中世紀的重塑與新世界的萌芽 中世紀並非停滯不前。在歐洲基督教世界的重塑、伊斯蘭文明的黃金時代以及東亞宋朝的商業革命中,全球的重心正悄然轉移。 伊斯蘭世界的輝煌與知識的保存: 從七世紀的迅速擴張到阿巴斯王朝的鼎盛時期,伊斯蘭學者不僅繼承瞭希臘、波斯和印度的知識遺産,更在代數、醫學、天文學和光學領域取得瞭突破性進展。巴格達和科爾多瓦成為東西方學術交流的中心。本書詳細闡述瞭這種知識的積纍如何為後來的歐洲文藝復興提供瞭理論和方法論基礎。 宋代中國的技術飛躍: 中國的宋代(960-1279年)見證瞭火藥的軍事化應用、活字印刷術的發展以及商業革命的早期跡象(如紙幣的廣泛使用)。盡管政治上相對脆弱,但宋代的經濟活力和技術成熟度,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 歐洲的緩慢整閤: 查理曼帝國的短暫統一後,封建製度如何提供瞭一種地方化的安全結構?十字軍東徵在軍事上的失敗,卻在經濟上如何刺激瞭威尼斯和熱那亞等商業城邦的崛起?我們考察瞭大學的建立和經院哲學的興起,標誌著歐洲開始係統性地建構自己的知識體係。 第四部分:地理大發現與全球體係的建立 15世紀末開始的“地理大發現”是人類曆史上最劇烈的地理重組事件。它標誌著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開端,但也帶來瞭毀滅性的後果。 航海技術的突破與舊世界的顛覆: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對未知海域的探索,不僅是財富驅動的,也是軍事技術(如更優良的船體設計和導航儀器)進步的體現。麥哲倫的環球航行證明瞭地球的真實尺度。 哥倫布交換的代價: 美洲大陸的發現引發瞭生態、人口和經濟的巨大“交換”。歐洲帶去瞭疾病(如天花),導緻美洲原住民人口銳減;而美洲的馬鈴薯、玉米和煙草則永久地改變瞭歐亞大陸的農業結構和人口承載力。這種交換在短期內極大地鞏固瞭歐洲的物質基礎,卻以殘酷的方式奠定瞭不平等的全球經濟結構。 重商主義與早期資本的積纍: 西班牙白銀流入歐洲,刺激瞭價格革命。國傢主導的貿易壟斷和殖民地剝削,為資本主義在西歐的萌芽提供瞭關鍵的原始積纍,同時也加劇瞭非洲奴隸貿易的殘酷性。 第五部分:啓濛、革命與工業化的浪潮 18世紀的思想解放運動,挑戰瞭神授君權和傳統教條,為現代政治製度奠定瞭理論基礎。 理性的勝利與政治的重構: 洛剋、盧梭和孟德斯鳩的思想如何滲透到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實踐中?我們分析瞭主權在民、三權分立這些概念如何從抽象哲學轉化為具有約束力的憲法文本,以及這些革命如何播下瞭民族主義的種子。 工業革命的內在驅動力: 工業革命的爆發並非偶然,它需要煤炭、鐵礦石、技術專利保護、穩定的産權和相對自由的勞動力市場。蒸汽機的發明是關鍵,但更深層的是科學知識與工程實踐的有效結閤。我們探討瞭工廠製度如何重塑瞭傢庭結構、城市景觀和時間觀念,並帶來瞭前所未有的生産力飛躍與社會階級分化。 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與意識形態的衝突: 隨著工業化帶來的國力差異拉大,西方列強掀起瞭新的、更具侵略性的帝國主義浪潮。達爾文的進化論被錯誤地應用於社會領域,為種族主義和殖民統治提供瞭“科學”辯護。與此同時,社會主義、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等新的意識形態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爭奪解釋權。 結論:曆史的周期性與人類的未來選擇 曆史沒有終點,但它展現齣清晰的模式:資源的有限性、權力的集中與分散、技術對社會結構的重塑以及不同文明間的相互影響。本書最後探討瞭20世紀至今的全球化加速、冷戰的意識形態對峙,以及後現代社會在信息爆炸時代的挑戰。理解過去數韆年人類如何應對危機、如何構建秩序、如何理解自身,是我們在麵對當前全球性挑戰時,尋求可持續發展路徑的必要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視覺學習者,如果一段文字我需要讀三遍纔能理解,那麼一張信息圖我通常隻需要看一眼就能抓住核心。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曆史解碼器。我曾花費大量時間試圖理解中世紀的封建體係是如何運作的,那些復雜的領主、附庸、采邑關係總是讓我混淆不清。直到我看到書中用一個層級分解圖清晰地展示瞭權力是如何從國王嚮下分散,以及資源(土地、勞力)是如何嚮上流動的。那一瞬間,所有的概念都清晰地歸位瞭。它不是在教我曆史知識,它是在教我如何“結構化”地理解曆史。而且,這本書的便攜性也極佳,我經常在通勤路上翻閱,隻需要幾分鍾,就能快速迴顧或強化一個重要的曆史概念。它不是用來替代我書架上那些經典著作的,而是作為一種高效的輔助工具,讓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變得觸手可及、易於內化。

評分

說實話,我本來對手繪或純粹依賴圖像解釋曆史的讀物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它們可能缺乏學術的嚴謹性,更像是給青少年準備的科普讀物。然而,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偏見。它的數據來源標注得非常清晰,每一幅圖錶背後的支撐邏輯都經得起推敲。更重要的是,它的設計風格極其剋製和優雅,完全沒有那種花哨的、分散注意力的元素。比如,在展示古希臘哲學思想傳播的路徑時,它沒有使用誇張的字體或裝飾,而是用簡潔的綫條和對比色來區分不同的學派及其主要追隨者,但即便如此,那種邏輯的嚴密性卻絲毫不打摺扣。它成功地證明瞭,信息的密度和學術的準確性,可以通過優秀的設計來承載,而不是僅僅依賴於長篇纍牘的論述。它不僅是曆史的地圖冊,更像是一本高級的數據分析報告,隻是它的主題是時間本身。

評分

這本書的視覺敘事能力簡直是太驚人瞭。我一直對曆史抱著一種敬畏,總覺得那是浩瀚無邊的文字和枯燥的年代順序堆砌而成,但拿到這本《信息圖中的世界史》後,我的看法徹底被顛覆瞭。它不是那種厚重到讓人望而卻步的史學著作,而是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盛宴。作者巧妙地將那些錯綜復雜的曆史事件、遷徙路綫、文化交流的脈絡,轉化為一幅幅清晰、色彩飽滿的圖錶。比如,當我看到關於古代絲綢之路的圖解時,那些原本散落在課本不同章節的商貿節點、主要輸齣與輸入、乃至沿途氣候的變化,瞬間在腦海中構建瞭一個立體的網絡。不再需要費力去想象那些遙遠的地理概念,圖錶直接用箭頭、顔色深淺和比例尺告訴我一切。尤其是關於不同文明的興衰對比,那些用數據可視化呈現的疆域變遷和人口流動,其衝擊力遠勝於單純的文字描述。這讓曆史學習從一種“背誦”轉變為一種“洞察”,我仿佛能夠直接“看到”曆史的肌理,而非僅僅停留在錶麵。對於那些希望以更直觀、更現代的方式來理解人類過去的人來說,這絕對是案頭必備的珍品。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啓示在於,它徹底改變瞭我對“時間感”的理解。我們習慣於綫性的、綫段式的曆史觀:A發生後,B纔發生。但信息圖的優勢在於,它能同時展示多個並行發生的事件,並揭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聯或僅僅是時間上的巧閤。我記得有幾頁對比瞭十七世紀歐洲的科學革命和同時期中國在科技領域的一些關鍵發現。如果分開來看,它們似乎是平行的發展綫,但當它們被放在同一個跨越瞭大陸的圖錶上時,那種“世界不同角落的同步或脫節”的感覺便油然而生。這種非綫性的曆史觀,讓我對“現代性”的起源有瞭更復雜的認識。它不再是一個單一的西方故事,而是全球各地在特定曆史節點上對知識、權力、資源的不同反應。這種“並置”的藝術,是任何綫性敘事都難以企及的深度。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將“宏大敘事”與“個體細節”進行瞭精妙的平衡。很多曆史書籍要麼過於關注帝王將相的功過,要麼沉溺於某個小地域的瑣碎,難以形成一個連貫的整體印象。但《信息圖中的世界史》卻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能讓你在關注全球氣候變化對中世紀農業革命影響的同時,又不會忽略一個特定地區在特定時間點上生活水平的細微波動。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全球性疾病傳播”那一章節的設計。它沒有簡單地羅列瘟疫爆發的時間點,而是用時間軸和地理擴散圖清晰地展示瞭病原體如何隨著貿易路綫在不同大陸間旅行,以及不同社會結構如何影響瞭疾病的控製效果。這種多維度、多層次的呈現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曆史的厚重感和真實感。它教會我,曆史不是孤立的片段,而是相互影響、彼此牽動的復雜係統。這種理解的深度,是我以往閱讀傳統通史時難以企及的。可以說,它提供瞭一個全新的“元視角”來審視人類文明的演進。

評分

很不錯,文字和圖都很精彩。創意好!

評分

從信息科學視角看待世界曆史,反倒會有新的見解和突破

評分

發貨快 書的內容很不錯 很喜歡

評分

講曆史的書就該這樣子,比枯燥的文字好多瞭

評分

圖文並茂,趣味性蠻強的。

評分

內容新穎,印刷質量非常好

評分

特彆好的一本書。業界力作,值得推薦。

評分

講曆史的書就該這樣子,比枯燥的文字好多瞭

評分

擔任瞭個電話都沒有關係?在這個城市!這麼晚餐廳一直不會是啊我們是最近最高質量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