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倬云说历史”系列书广受读者欢迎,《现代文明的成坏》为该系列第二本,全新修订精装珍藏版。
2、《现代文明的成坏》让你一本书看清人类三百年来主流文明的来龙去脉,底蕴深厚,简单明了,难得的大家气象。作者对现代文明现状及未来的忧思和悲悯情怀,令人动容。
“许倬云说历史”系列书是台湾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基于“全球大历史”史学视角的通俗历史讲座读本,纵深横阔,深入浅出,充满人类关怀。本系列书一共五本,包括《大国霸业的兴废》《现代文明的成坏》《这个世界病了吗》《台湾四百年》《中西文明的对照》。
《现代文明的成坏》是“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的第二本。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描绘出一幅现代文明的全景图:从宗教革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发展,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勾勒出现代社会的形成及发展,反思了文明进步的得与失,展望了人类的前景。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许倬云先生不仅以其学贯中西的素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近二十年来他还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力图将历史的现实意义呈现给大众,在中国大陆陆续出版了《万古江河》、《从历史看管理》等著作,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001 自序
007 第一章 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017 第二章 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025 第三章 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033 第四章 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
041 第五章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049 第六章 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057 第七章 以城市为主的近代文明的发端
065 第八章 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081 第九章 欧洲近代国家的殖民和掠夺
089 第十章 工业革命的动力及其对资源的侵占
099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引发的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
107 第十二章 民族国家分化为专制国家或民主国家
117 第十三章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以及战后人类文明的发展
127 第十四章 三种不同国家形态下的政府权力膨胀
137 第十五章 现代工业生产大发展的福与祸
145 第十六章 现代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新的挑战
153 第十七章 20世纪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
163 第十八章 全球经济发展对社会政治和信仰的影响
173 第十九章 进入现代文明之后人类价值体系的重建
183 后记
第一章
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在这个系列,我想讨论的是现代文明的兴和亡。所谓现代文明,也就是主宰人类生活将近三百年的主流文明,它起源于西欧,逐渐普及全球。而最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一文明已呈衰象。以下几章,我将从现代文明的出现,逐步讨论到其发展的过程和特性,以及最近发生的一些问题。至于未来将是什么样的文明来代替现代文明,这就要看人类现在在做什么,这是必须由我们大家共同担起的责任。未来是成是败?是再度兴起一个更好的人类生活方式,还是又沉沦到混乱?今日我们无法预知。唯一可知者,如果我们听其自然,未来发展的方向,变坏的可能性大于变好的可能性。
“蛮族”入侵时期的罗马帝国
首先,我必须要谈到近代以前西欧的情形。近代欧洲的前身,是欧洲的中古时期。欧洲的古典时代,极盛之时是罗马帝国1时期,和中国的秦汉王朝遥遥相对,它们在地球的两边各自发展出了极为光辉的人类文明。476年,已经分裂为东西两罗马2之一的西罗马帝国解体,“蛮族”3雇佣兵的将军们拥兵割据。这种局面也和汉代衰亡以后的长期混乱有相似之处,不过其过程更为缓慢,很难有明确的断代。
大略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欧洲也有大批的“蛮族”入侵,一拨一拨地进入,分别据有罗马帝国的各处。同时,基督教作为一个地下宗教,在“蛮族”之中广为传播,将这些本来散漫的族群,都容纳到基督教的信仰之内。进入西欧的中古时期,基督教会的权威取代了罗马帝国的世俗政权。所谓“公教4秩序”,不是属于任何一个族群的普世体系,它是一个信仰,也是一种政权。许多散布在各处的“蛮族”族群,被驯化为公教秩序内的各种单元。无论那些“蛮族”的首领自称什么封号,都必须得到教会的认可才具有合法性。这种情况和中国皇帝与儒家思想结合的皇权并不一样,因为儒家的士大夫并没有凌驾皇权的权威,虽然皇权本身也必须靠儒家授予“奉天承运”的合法“天命”。
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将泛希腊文化5推广到大部分欧洲地区和部分亚洲地区。在推广过程中,泛希腊文化也演变成“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这一文明系统的“中原”,是地中海外围。中国古典文明发展的时候,是从黄淮地区,面向南方开展,北方和西方却是草原上各种“北族”6的基地。从南北朝到唐末五代,西北族群一拨一拨地进入中原。安史之乱是一个分水岭,从那以后,外族的军队实质上散布在中原各处,也彼此争战不休。五代的君主,除了后梁以外,都是外族军事集团的首领,甚至宋代的皇室赵家也是胡汉军事集团中的一部分。反而是汉化较晚的南方保存了比较纯粹的汉人文化。
相对于中国的情形,西欧走的是另外一种模式。罗马的“中原”—地中海外围,并不是泛希腊文明的中央,而罗马军团征服的地区(大部分偏于东方)也就是旧日亚历山大大帝7君临之处。地中海以东的广大地区,在罗马帝国衰亡以后,是已经东方化的东罗马在波斯帝国基础上建立的许多地方政权。630年,伊斯兰教兴起,将这一地中海以东的广大地区,彻底地转变成伊斯兰文明,而且从此以后,直到今天,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个信仰独一真神的宗教,还彼此仇视,斗争不断。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展现出的那种对不同文化和思想流派的包容与理解,令人印象深刻。他似乎并不急于给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结论,而是像一个高明的调解者,耐心梳理着不同文明在演进过程中的张力与妥协。我感觉作者的立场是极其平衡的,他既能理解西方现代性的强大驱动力,也对东方文明的独特智慧抱有敬意。这种超越了简单“文化优越论”的视角,让整本书的论述充满了力量,因为它显得真实而全面。在这样一个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能打通文化壁垒的解析。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重新校准了自己对“进步”和“文明”这两个词汇的理解,让我的历史观变得更加立体和多维。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目录和引言时,我就被作者那种宏大叙事却又不失细腻洞察力的笔触深深吸引住了。它似乎不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在搭建一个理解现代世界如何成型的思想框架。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既有史学家审视千年大势的磅礴气势,又有哲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观点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不受既有史观束缚的批判性思维,总能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重新审视。读起来,感觉就像是跟随一位博学而睿智的长者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漫步,他时不时地停下来,指着水面上的涟漪,给我们解释这涟漪背后的深层水流动力学。这种边读边思考、不断被点拨的感觉,是快餐式阅读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冲击,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时区”概念。以往我们习惯于以民族国家或特定朝代为单位来划分历史,但作者似乎在试图拉伸时间尺度,将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种尺度的转换,使得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现代困境,突然有了一个更遥远、更基础的根源可以追溯。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去回味作者刚刚提出的那个论点,思考它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究竟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它迫使我跳出“当下”这个小小的井口,去仰望整片星空。对于那些已经读过很多通史,渴望获得更深层次理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升级”阅读体验,它不再满足于“发生了什么”,而是深究“为什么会这样”。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文字密度是相当高的,它绝不是那种可以让人捧着喝咖啡时轻松翻阅的消遣读物。每一页都凝聚着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多年的研究心血,信息量巨大,逻辑链条复杂而严密。如果读者期待的是那种简明扼要的总结,可能会觉得有些吃力,因为它要求读者全程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我通常需要放慢阅读速度,甚至会准备笔记本,将关键的术语和概念记录下来,以便后续整理思绪。但正是这种“需要用力啃”的过程,才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回报。每一次攻克一个复杂的论述段落,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成就感。这更像是一次智力上的深度对话,而不是单向的信息灌输,非常适合那些享受深度思考和学术探索的读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个精装版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质感一下子就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封面设计得非常有格调,配色沉稳大气,透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佳作。我特地选了精装版,就是看中了它的收藏价值,书脊和内页的做工都非常考究,感觉像是艺术品一样,放在书架上都觉得特别有面子。每一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纸张的触感也很好,油墨印刷清晰,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对于喜欢实体书,注重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光是这本精装版的制作水准就足以让人心动了。可以说,光是收藏价值和制作工艺,这本书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评分书是好书,只是字体大小了,看着太吃力,枉费了精装版。估计是小五号字
评分许老作品,值得一读
评分很好
评分搞活动的时候买的,很划算,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据说这本书特别好,大师之作。
评分据说这本书特别好,大师之作。
评分双十一凑单买书,人生最乐事莫过于读书。
评分好书,就是字体太小了,看起费力。
评分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的书质量都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