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二版)(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二版)(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名誉主编,高鸿业,本书编写组,编 著,高鸿业,本书编写组,名誉 编
图书标签:
  • 微观经济学
  • 经济学
  • 原理
  • 教材
  • 21世纪经济学系列
  • 高等教育
  • 大学教材
  • 市场经济
  • 经济学原理
  • 微观经济学原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25197
版次:2
商品编码:1193292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页数:30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西方经济学》(专栏案例版)教材基础上编写了这本《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包括《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二版)),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上述《西方经济学》(专栏案例版)教材的“简写版”。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等院校较少课时“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需要,我们在编写这本《经济学原理》(第二版))时力求做到:*一,既涵盖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尽量突出重点,让读者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与精力理解和把握原理;第二,以文字表述为主,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第三,删去一些章节和所有章后“结束语”,以减少篇幅,简明扼要;第四,每一章仍旧设立一些重要的复习思考题,以便于读者复习消化。(本书习题全部取自于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第六版),答案可见由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典型题题解》一书。)
相对于上述《西方经济学》(专栏案例版)教材,本书在章节方面做了如下删减和增加:
相对于上述《西方经济学》教材,本书在章节方面做了如下主要删减和增加:
删去:原第二章第五节 经济模型
原第二章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原第三章第七节 不确定性和选择
原第四章*一节 厂商
原第四章第二节 生产
增加:原第七章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删去:原第九章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原第十章整章 博弈论初步
原第十四章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原第十五章第六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原第十八章第四节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原第十九章第六节 内生增长理论
原第二十章整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同时,本书部分保留章节的内容也做了适当的小幅修改。

作者简介

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西方经济学”学科奠基人。
刘文忻,北京大学教授。
冯金华,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尹伯成,复旦大学教授。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5
第三节 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 9
第四节 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 10
第五节 结束语 11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4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4
第二节 需求曲线 17
第三节 供给曲线 20
第四节 均衡价格 22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2
第六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47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 52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52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58
第三节 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 64
第四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71
第五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73
第六节 市场需求曲线 78
第四章 生产函数 84
第一节 短期生产函数 85
第二节 长期生产函数 92
第五章 成本 102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102
第二节 成本最小化 105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113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120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128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128
第二节 利润最大化 129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135
第四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139
第五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41
第六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42
第七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146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 147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153
第一节 垄断 153
第二节 垄断竞争 162
第三节 寡头 168
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175
第五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 182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88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188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194
第三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197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199
第五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205
第六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209
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215
第八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220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225
第一节 一般均衡 225
第二节 经济效率 229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32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35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244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247 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256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 256
第二节 外部影响 262
第三节 公共物品 267
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272
专栏目录
专栏1—1 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观 3
专栏1—2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4
专栏2—1 羊肉价格的上涨 28
专栏2—2 2014年国际石油价格的暴跌 30
专栏2—3 春节期间商家的降价与提价 40
专栏2—4 我国居民收入和恩格尔系数 45
专栏3—1 受欢迎的自助餐 70
专栏3—2 互联网和消费者选择 79
专栏4—1 关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90
专栏5—1 服装店的张老板是盈利还是亏损的? 104
专栏5—2 餐企联合建B2B采购平台 112
专栏5—3 油轮的规模 122
专栏6—1 航空公司的淡季航班 138
专栏7—1 石油价格和石油输出国组织 181
专栏7—2 垄断与竞争:电信业的改革 184
专栏8—1 要素需求和产品供给 193
专栏8—2 美国的要素收入 220
专栏8—3 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基尼系数 222
专栏9—1 生产可能性曲线:从个人到社会 240
专栏9—2 铅笔自述和价格机制 246
专栏10—1 美国对自然垄断的管制 259
专栏10—2 全球公共物品:清除太空垃圾 270

前言/序言


《普通物理学》(第五版) 本书是为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精心设计的入门级普通物理学教材。它旨在提供一个全面、清晰且引人入胜的物理学概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共分为十三章,涵盖了经典力学、热学、波动、电磁学以及部分现代物理学内容。 第一章:引言与测量 本章首先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强调了物理学在科学和技术中的重要性。随后,详细阐述了物理量的重要性,介绍了国际单位制(SI)及其基本单位,并教授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测量、单位换算以及有效数字的运用。本章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测量意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章:直线运动 本章深入探讨了一维运动。我们首先引入了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并区分了它们的矢量性质。通过详细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包括相关的运动学方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描述和分析一维运动的工具。最后,本章还引入了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重要实例。 第三章:矢量 矢量在物理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章系统地介绍了矢量的基本概念,包括矢量的表示方法(代数表示法和图示法),以及矢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我们详细讲解了分量法,这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将复杂的三维矢量问题转化为二维或一维问题来解决。本章的学习将使学生能够熟练处理涉及方向和大小的物理量。 第四章:二维与三维运动 在本章中,我们将一维运动的概念推广到二维和三维空间。我们引入了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并学习如何分析任意路径上的运动。重点内容包括抛体运动的规律,通过将运动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独立运动来解决问题。此外,本章还将介绍圆周运动,包括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等概念,并分析其运动特征。 第五章:运动的定律 本章是经典力学的核心,介绍了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阐述了惯性的概念;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揭示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F=ma),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说明了力的相互性。本章还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以及张力,并指导学生如何绘制受力图并应用牛顿定律分析各种动力学问题。 第六章:功与能 功和能是描述物体状态和能量转化的重要概念。本章首先定义了恒力功和变力功,并引入了动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随后,我们引入了保守力和非保守力的概念,并定义了势能,特别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最后,本章探讨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并分析了非保守力对机械能的影响。 第七章:动量守恒与碰撞 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另一个重要物理量。本章定义了动量及其与冲量的关系。我们将系统地阐述动量守恒定律,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多体系统的运动,特别是碰撞过程。通过对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详细分析,学生将能够理解在不同碰撞类型下动量和能量如何转化。 第八章:转动 本章将经典力学从平动推广到转动。我们引入了转动惯量、力矩、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概念,并推导出转动定律(力矩等于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的乘积)。此外,本章还将介绍角动量及其守恒定律,并分析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力学问题。 第九章:平衡与弹性 本章讨论了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我们引入了合外力为零和合外力矩为零是物体保持平衡的条件。随后,本章深入探讨了物体的弹性形变,介绍了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并引入了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等弹性系数,分析了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十章:引力 本章将目光投向宇宙,介绍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详细阐述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并将其应用于分析行星和卫星的运动,包括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推导。本章还将介绍引力势能,以及引力在天体运动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热学 本章开启了热学部分的介绍。我们首先定义了温度、热量和内能等基本概念,并介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体现)。随后,本章阐述了三种热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我们将分析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热导率,并介绍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第十二章:波动 波动是能量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本章定义了波的传播速度、频率、波长以及振幅等基本属性。我们区分了横波和纵波,并详细分析了简谐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本章还将介绍波的叠加原理,以及驻波和共振等现象,并对声波进行初步介绍。 第十三章:光的波动性 本章将波动概念应用于光。我们首先介绍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通过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本章还将讨论光的偏振现象,以及其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光学规律。 本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清晰的讲解、丰富的例题和精心设计的习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它的叙述风格非常生动有趣,不像我之前读过的很多经济学教材那样枯燥乏味。作者似乎是一位非常善于沟通的老师,他能够将那些听起来很晦涩的经济学原理,用一种非常亲切、甚至带点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记得在讲到“机会成本”的时候,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选择看一场电影就意味着放弃了去图书馆学习或者在家休息的时间,而这些被放弃的选项所带来的价值,就是看电影的机会成本。这个例子一下子就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机会成本并非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做出的选择。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插图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能够直观地展示经济模型和概念,比纯粹的文字描述更加容易理解。例如,在解释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如何决定市场均衡价格时,通过一张清晰的图表,我立刻就能明白价格是如何由市场力量决定的。此外,作者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故事和经济学家的轶事,这使得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愉快,也让我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的了解。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他用耐心和智慧引导我一步步走进微观经济学的殿堂。我非常享受阅读的过程,也对微观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开始主动去关注新闻中的经济现象,并尝试用书中的理论去分析。

评分

坦白说,在我打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于“经济学”这个词充满了敬畏,觉得它是一个高高在上、离我非常遥远的学科。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走进微观经济学的奇妙世界,而且是用一种我从未想过的方式——亲切、生动,并且充满启发。作者在讲解诸如“机会成本”、“边际分析”等基础概念时,并没有直接抛出晦涩的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辅助说明。例如,在解释“边际成本”时,作者描绘了一家披萨店,计算多做一个披萨的额外成本,以及这对于整体盈利的影响。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体验”经济学的魅力。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市场失灵”的分析,它并没有简单地列举几种市场失灵的情况,而是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例如,在讨论“信息不对称”时,书中详细阐述了二手车市场中,买家和卖家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柠檬市场”现象,以及如何通过第三方鉴定等方式来缓解。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对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经济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我对“理性”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人们的行为都是随性的,很难预测。然而,这本书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生产者决策等方面的深入分析,让我明白,很多时候,人们的行为都是在遵循一定的经济学逻辑,即使他们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作者在讲解“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时,详细阐述了人们是如何在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优选择的。例如,在分析消费者如何选择商品组合时,作者引入了“边际效用”和“价格”的概念,说明了消费者会选择使得每一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等的组合。这种严谨的逻辑推导,让我对人类行为的理性基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曾经以为经济学只是关于金钱的学问,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它实际上是关于“选择”的学问,关于如何在稀缺的资源下做出最优的决策。它不仅教会我如何在经济活动中做出理性选择,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让我能够更理性地分析问题,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能够将其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微观经济学原理时,都会巧妙地引入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或者大家普遍关心的生活现象。例如,在讲解“垄断”的时候,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定义上,而是引用了现实中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场地位,来分析垄断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坏处,以及对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影响。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经济学不再是象牙塔里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公共物品”的讨论,作者举了公共交通、公园绿地等例子,说明了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以及为什么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时会存在效率低下。这让我对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公共服务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理解了政府在提供这些服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经济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的能力,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懂经济”的人。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过于花哨的插图,更显学术的严谨。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它清晰的排版和适中的字体吸引。书页的纸质也很不错,手感舒适,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内容上,它遵循了经典的微观经济学体系,从供需均衡讲起,逐步深入到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市场结构以及要素市场等核心概念。作者在解释每一个理论时,都力求逻辑严谨,循序渐进,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一些抽象概念时,会引入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比如超市购物时如何做出最优选择,或者工厂如何决定生产多少产品。这些案例的引入,让我感觉经济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可以触及的现实。它没有回避复杂的数学推导,但同时又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辅助解释,使得即使对数学不是特别精通的读者,也能逐步理解。每章结尾的习题也很有代表性,涵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巩固学习成果。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它真正做到了“原理”二字,它不仅仅是罗列知识点,更是努力去构建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教你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做出理性的决策。我曾经在其他地方接触过微观经济学,但总觉得难以抓住核心,而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理解微观经济学世界的道路。它对于我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个人如何在其中进行决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示作用。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魅力。作者在讲解一些经济学原理时,常常会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或者讲述一些经济学家的故事,这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我记得在讲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作者引用了一句话:“不知足者常乐”,并以此来解释为什么随着消费的增加,我们对每一额外单位的商品的满意度会逐渐下降。这种将理论与人文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兴趣。书中还包含了很多引人深思的讨论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回忆知识点,更是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分析。例如,书中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是否应该对高收入人群征收更高的税,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效率和公平的权衡,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去进行论证。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数字和模型,更是关于如何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以及如何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它教会我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并尝试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评分

对于我来说,这本教材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系统性和深度。它并非浅尝辄止地介绍一些概念,而是对每一个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供了详尽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模型。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时所展现出的严谨性,作者不仅解释了这些概念的定义,还详细阐述了它们是如何在市场交易中产生的,以及它们对于衡量市场效率的重要性。书中对于不同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竞争)的分析也相当到位,它详细对比了各种市场结构的特点、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效率差异,这让我对不同类型的市场有了清晰的认识。此外,它在解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这些棘手的市场失灵问题时,也显得非常专业,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相当扎实,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虽然有些地方的数学推导对我来说需要花一些时间去理解,但这正是其价值所在,它教会我如何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去分析复杂的经济现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它让我明白了,经济学之所以为“学”,在于它是一套严谨的分析方法和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和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它就像一个精心构建的知识迷宫,每一个章节都是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必经之路。从最基础的“稀缺性”和“选择”开始,逐步引申到“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再到“消费者理论”的细致剖析,最后上升到“市场结构”和“福利经济学”的宏观视角。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消费者均衡”时,通过“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结合,直观地展示了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实现效用最大化。这种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作者在每一章的末尾都设置了“思考题”和“习题”,这些题目不仅仅是巩固知识点,更是激发我的批判性思维。例如,书中有一个题目让我分析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个问题需要我综合运用多章的知识,并进行独立的判断。这本书让我明白,经济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教会我如何理性地分析经济现象,如何做出最优的决策,以及如何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评分

这本书在我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在我拿到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经济学是一个非常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学科,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例如“需求与供给”、“价格弹性”、“市场效率”等,娓娓道来。他使用的语言非常直白,避免了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经济学领域的初学者,也能够轻松上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解释“价格弹性”的时候,用了一个关于“打折促销”的例子。他说明,如果一个商品打折后销量大幅增加,那么它的需求弹性就很大;反之,如果销量变化不大,那么弹性就很小。这个例子生动形象地解释了价格弹性这个概念,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实际意义。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互动性的练习,例如“思考一下”或“快速测验”的小环节,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及时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它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为我打开了微观经济学的大门,让我对这个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张详尽的地图,它带领我探索微观经济学的整个“大陆”。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每一章都建立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最基本的概念,如稀缺性和选择,到更复杂的理论,如信息不对称和博弈论,都得到了很好的衔接和阐述。我最喜欢它处理“博弈论”的部分,作者用非常生动和形象的例子,比如“囚徒困境”和“纳什均衡”,将这个看似高深的理论解释得透彻易懂。这让我明白了,在很多经济活动中,参与者的决策不仅仅取决于自身,更需要考虑其他参与者的反应,而博弈论恰恰为分析这种相互依赖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书中对“信息不对称”的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它解释了为什么会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这些问题对市场效率的影响。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现实世界的能力。我开始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会如此之高,为什么有些公司会采取特定的营销策略,以及为什么政府会出台某些经济政策。

评分

商品质量好,送货快,对商品很满意;

评分

不错………………

评分

可以

评分

希望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老师推荐的书,感觉不错,写的很全……京东送货快,包装的也很仔细,非常好。

评分

很好的书,质量也好!值得购买!!!!

评分

很好挺满意

评分

便宜又实惠实在是太赞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