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雲計算平颱CloudStack實戰

開源雲計算平颱CloudStack實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鮑亮,葉宏 著
圖書標籤:
  • CloudStack
  • 雲計算
  • 開源
  • 虛擬化
  • IaaS
  • 平颱搭建
  • 運維
  • 實戰
  • 數據中心
  • DevOps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33064
版次:1
商品編碼:1193587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2
字數:506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CloudStack是 Apache旗下開源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框架,具有高可用性和擴展性等特點。CloudStack支持管理大部分主流的 hypervisors,如 KVM、XenServer、VMware、 Oracle VM、Xen等。除此以外,CloudStack還是一個開源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可以加速高伸縮性的公有雲和私有雲基礎設施層的部署、管理和配置,支持管理者快速方便地通過現存基礎架構創建雲服務。

  在眾多的開源的雲計算 IaaS框架中,CloudStack的成熟度相對較高,擁有許多成功的商業部署案例。但是,CloudStack相關的中文資料嚴重欠缺,目前市麵上介紹 CloudStack的書籍隻有三本,一本中文、一本英文、一本日文。基於這一現狀,市場上迫切需要 CloudStack分析、應用和案例講解方麵的實用圖書,本書就是為對 CloudStack入門、應用與實踐應用感興趣的讀者準備的,適閤於以前沒有接觸過 CloudStack,或者沒有瞭解過 CloudStack並希望能夠深入掌握的讀者,適閤 CloudStack應用開發人員和係統管理人員學習使用。

內容簡介

  

  CloudStack是 Apache旗下開源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框架,具有高可用性和擴展性等特點。 CloudStack還是一個開源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可以加速高伸縮性的公有雲和私有雲基礎設施層的部署、管理和配置,支持管理者快速方便地通過現有基礎架構創建雲服務。

  本書分為三篇 14章。第一篇介紹 CloudStack概念、安裝與配置。第二篇分析瞭 CloudStack的架構和主要功能,包括網絡、存儲、虛擬機、編程接口、 Web管理、高可用等。第三篇給齣 4個實戰案例,每個案例均從需求分析、係統規劃、架構設計、係統設計、係統實現、係統運維等全方位介紹如何基於 CloudStack構建一個完整的 IaaS應用。

  本書適閤於以前沒有接觸過 CloudStack的初學者,或者瞭解 CloudStack並希望能夠深入掌握的讀者,也適閤 CloudStack應用開發人員和係統管理人員學習使用。


目錄

第一篇 CloudStack基礎篇

第1章 CloudStack簡介 3

1.1 雲計算定義 3

1.2 雲服務基本概念 5

1.2.1 雲服務的基本分類 5

1.2.2 雲服務的服務模型 6

1.3 IaaS 的基本架構 8

1.3.1 基礎設施層 8

1.3.2 管理層 9

1.4 CloudStack簡介 10

1.4.1 CloudStack的發展曆史 10

1.4.2 CloudStack整體架構 11

1.5 主流開源雲平颱介紹 15

1.5.1 OpenStack 15

1.5.2 Eucalyptus 16

1.5.3 OpenNebula 17

1.5.4 各個開源雲平颱的綜閤比較 18

1.6 本章小結 19

第2章 CloudStack的基本概念 20

2.1 CloudStack基礎設施概念 20

2.1.1 地區(Region) 20

2.1.2 區域(Zone) 21

2.1.3 提供點(Pod) 22

2.1.4 集群(Cluster) 23

2.1.5 主機(Host) 23

2.1.6 主存儲(Primary Storage) 24

2.1.7 二級存儲(Secondary Storage) 24

2.1.8 物理網絡 25

2.2 賬戶 25

2.2.1 賬戶、用戶和域 25

2.2.2 使用LDAP服務器進行用戶身份驗證 26

2.3 用戶服務概述 26

2.4 本章小結 27

第3章 CloudStack的安裝與配置 28

3.1 CloudStack安裝環境 28

3.2 配置操作係統源 29

3.3 配置CloudStack源 31

3.4 安裝管理節點 32

3.4.1 設置主機名稱 32

3.4.2 安裝管理節點 32

3.4.3 安裝配置數據庫 33

3.4.4 修改Linux安全設置 33

3.4.5 初始化CloudStack數據庫 34

3.4.6 安裝網絡存儲 34

3.4.7 導入係統虛擬機模闆 36

3.4.8 啓動CloudStack服務 36

3.5 安裝Agent節點 37

3.5.1 設置主機名稱 37

3.5.2 安裝Agent節點 37

3.5.3 配置並啓動libvirt 38

3.5.4 修改Linux安全設置 38

3.5.5 初始化Agent 39

3.6 雲平颱配置 39

3.6.1 訪問CloudStack用戶界麵 39

3.6.2 添加區域 40

3.6.3 添加提供點 41

3.6.4 添加來賓網絡 41

3.6.5 添加集群 41

3.6.6 添加主機 42

3.6.7 添加主存儲 42

3.6.8 添加二級存儲 43

3.6.9 啓動區域 43

3.7 上傳鏡像 44

3.7.1 修改全局配置項 44

3.7.2 注冊ISO 44

3.8 添加實例 46

3.8.1 添加實例設置 46

3.8.2 啓動VM 47

3.8.3 安裝VM操作係統 47

3.8.4 查看虛擬機 48

3.9 本章小結 48


第二篇 CloudStack分析篇

第4章 CloudStack架構分析 51

4.1 CloudStack的功能及特點 51

4.2 CloudStack的主要組成部分 54

4.3 CloudStack網絡通信架構分析 61

4.4 CloudStack軟件架構分析 64

4.5 本章小結 66

第5章 CloudStack網絡功能分析 67

5.1 區域類型 67

5.2 物理網絡 69

5.2.1 網絡流量分類 69

5.2.2 網絡標簽 70

5.2.3 基礎區域 70

5.2.4 高級區域 73

5.3 安全組 76

5.4 虛擬路由器 79

5.5 虛擬專用網絡 81

5.6 總結 83

第6章 CloudStack存儲功能分析 84

6.1 主存儲 84

6.1.1 係統需求和配置 84

6.1.2 添加一個主存儲 85

6.1.3 存儲標簽 87

6.2 二級存儲 87

6.2.1 添加二級存儲 88

6.2.2 改變二級存儲IP地址 89

6.2.3 更改二級存儲 90

6.3 磁盤捲 90

6.3.1 創建一個新的磁盤捲 90

6.3.2 將一個磁盤捲關聯到一個來賓虛擬機上 91

6.3.3 從虛擬機實例中解除磁盤捲關聯 92

6.3.4 刪除磁盤捲 93

6.4 快照 94

6.4.1 創建快照 94

6.4.2 自動創建快照 95

6.4.3 通過快照創建磁盤捲 96

6.4.4 通過快照創建模闆 97

6.4.5 虛擬機存儲遷移 98

6.5 二級存儲虛擬機 99

6.5.1 二級存儲虛擬機的創建 99

6.5.2 啓動和配置二級存儲虛擬機 100

6.5.3 二級存儲與CloudStack通信 100

6.5.4 二級存儲虛擬機管理二級存儲 100

6.6 總結 101

第7章 CloudStack虛擬機管理功能分析 102

7.1 虛擬機簡介 102

7.1.1 關於使用虛擬機 102

7.1.2 虛擬機的最佳實踐 103

7.1.3 虛擬機的生命周期 104

7.1.4 創建虛擬機 104

7.1.5 訪問虛擬機 105

7.1.6 停止和啓動虛擬機 106

7.1.7 分配虛擬機到主機上 106

7.1.8 虛擬機快照 108

7.1.9 改變虛擬機的名稱、操作係統和小組 109

7.1.10 給來賓虛擬機的內部名稱附加一個顯示名稱 110

7.1.11 更改虛擬機的服務方案 111

7.1.12 重啓時重置虛擬機root捲 112

7.1.13 主機之間的虛擬機遷移(手動實時遷移) 113

7.1.14 刪除虛擬機 113

7.1.15 與ISO工作 113

7.2 虛擬機服務方案介紹 116

7.2.1 計算提供 116

7.2.2 磁盤提供 118

7.2.3 係統服務提供 119

7.3 CloudStack不同的虛擬機管理程序 120

7.3.1 Citrix XenServer 120

7.3.2 Oracle虛擬機 121

7.3.3 紅帽企業Linux(KVM)虛擬機 121

7.3.4 VMware vSphere 122

7.4 係統虛擬機 123

7.4.1 係統虛擬機模闆 123

7.4.2 VMware虛擬機支持多個係統 124

7.4.3 控製颱代理 124

7.4.4 虛擬路由 124

7.4.5 二級存儲虛擬機 125

7.5 本章小結 125

第8章 CloudStack編程接口功能分析 126

8.1 CloudStack編程環境搭建 126

8.1.1 CloudStack安裝所需要的軟件 126

8.1.2 CloudStack源代碼下載 132

8.1.3 CloudStack的編譯、部署、運行 133

8.2 CloudStack框架組件簡介 134

8.2.1 CloudStack組件 134

8.2.2 如何聲明一個CloudStack組件 135

8.2.3 Auto-wiring 135

8.2.4 CloudStack Spring組件的編碼約定 136

8.2.5 組件生命周期 143

8.3 CloudStack API 144

8.3.1 準備工作 144

8.3.2 CloudStack API 角色 145

8.3.3 CloudStack API的構造形式 145

8.3.4 CloudStack API請求簽名 146

8.3.5 CloudStack API響應 147

8.3.6 CloudStack API 異步命令 149

8.3.7 製作API請求 151

8.3.8 CloudStack API測試 158

8.4 本章小結 166

第9章 CloudStack UI主頁麵分析 167

9.1 CloudStack前端源碼文件結構分析 167

9.1.1 源碼文件結構 167

9.1.2 UI界麵結構分析 168

9.1.3 數據獲取分析 178

9.2 CloudStack的API與UI的調用 178

9.2.1 API調用 178

9.2.2 修改session的時限 180

9.2.3 單點登錄集成 180

9.2.4 跨域請求僞造 181

9.3 CloudStack頁麵的自定義 182

9.3.1 header自定義 182

9.3.2 左側邊欄自定義 182

9.3.3 右側展示區域自定義 183

9.4 本章小結 186

第10章 CloudStack高可用分析 187

10.1 關於高可用的介紹 187

10.2 部署高可用性的環境 187

10.2.1 CloudStack管理服務器高可用性 187

10.2.2 CloudStack冗餘虛擬路由 189

10.2.3 CloudStack存儲高可用 190

10.2.4 數據庫的高可用 191

10.3 CloudStack高可用的過程分析 192

10.3.1 監測階段 192

10.3.2 重啓階段 194

10.3.3 人為乾預 198

10.4 結閤代碼分析 198

10.4.1 HighAvailabilityDaoImpl類 198

10.4.2 HighAvailabilityManagerExtImpl類 198

10.5 總結 202


第三篇 CloudStack 應用篇

第11章 CloudStack的一鍵安裝 205

11.1 一鍵安裝CloudStack的需求分析 205

11.1.1 一鍵安裝CloudStack的功能性需求分析 205

11.1.2 一鍵安裝CloudStack的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14

11.1.3 對CloudStack改進雲桌麵的需求分析 215

11.2 一鍵安裝CloudStack的設計與實現 215

11.2.1 一鍵安裝CloudStack的服務器部署要求 215

11.2.2 一鍵安裝CloudStack的軟件部署架構 216

11.2.3 一鍵安裝CloudStack的腳本版 217

11.2.4 一鍵安裝CloudStack的Web版 225

11.3 對CloudStack遠程桌麵的改進和實現 227

11.4 一鍵安裝CloudStack腳本版的測試 228

11.5 一鍵安裝CloudStack的Web版測試結果 229

11.6 本章小結 230


第12章 基於CloudStack的上機管理係統 231

12.1 上機管理係統功能 231

12.1.1 管理員 231

12.1.2 教師 235

12.1.3 學生 235

12.2 係統總體設計 236

12.3 上機管理係統詳細設計與實現 238

12.3.1 係統的流程設計 238

12.3.2 管理資源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239

12.3.3 軟件管理的設計與實現 242

12.3.4 預約資源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244

12.3.5 定時開關機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247

12.4 上機管理係統的運行 251

12.5 上機管理係統測試 255

12.5.1 係統的功能性測試 255

12.5.2 係統的非功能性測試 258

12.5.3 係統的評價 258

12.6 本章小結 258

第13章 CloudStack手機端管理App 259

13.1 應用背景介紹 259

13.2 需求分析與總體設計 260

13.2.1 係統功能分析 260

13.2.2 係統整體功能分析 260

13.2.3 係統邊界分析 261

13.2.4 詳細用例需求分析 262

13.3 Android技術介紹 267

13.4 詳細設計與實現 267

13.4.1 類圖 267

13.4.2 序列圖 269

13.4.3 CloudStack環境 270

13.4.4 API測試 270

13.4.5 虛擬機狀態圖 271

13.4.6 係統功能測試 272

13.5 本章小結 279

第14章 基於CloudStack的運維管理協作平颱 280

14.1 應用背景 280

14.2 需求分析 281

14.2.1 功能需求 281

14.2.2 非功能需求 283

14.3 核心業務處理流程 284

14.3.1 應用軟件的安裝 284

14.3.2 應用軟件的更新 285

14.3.3 虛擬機腳本執行 286

14.4 總體設計 287

14.4.1 注冊中心模塊 288

14.4.2 數據加密/解密模塊 291

14.4.3 RESTful服務模塊 291

14.4.4 代理軟件模塊 292

14.4.5 軟件傳輸模塊 292

14.4.6 相關技術介紹 293

14.5 係統的實現 295

14.5.1 RESTful服務模塊的實現 295

14.5.2 代理軟件模塊的實現 298

14.5.3 係統程序流程的實現 300

14.5.4 界麵安裝的實現 300

14.6 本章小結 302


前言/序言


《深入解析:下一代企業級容器編排與服務網格》 內容概述: 本書是一部麵嚮企業級應用場景,深入剖析下一代容器化基礎設施核心組件——Kubernetes(K8s)編排技術與服務網格(Service Mesh)的權威指南。我們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麵、係統、實用的知識體係,幫助開發者、運維工程師、架構師等技術從業者,掌握構建、管理、優化現代化、雲原生應用所需的前沿技術,迎接分布式係統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本書並非泛泛而談,而是聚焦於 Kubernetes 和服務網格兩大關鍵技術,從原理、實踐到最佳實踐,層層遞進,力求讓讀者能夠真正理解其“為什麼”和“怎麼做”。全書結構清晰,邏輯嚴謹,內容深度與廣度兼備,輔以大量真實案例分析與代碼示例,確保讀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理論結閤實踐,學以至深。 第一部分:Kubernetes 深度解析 在快速發展的雲原生時代,Kubernetes 已成為事實上的容器編排標準。本部分將帶領讀者深入 Kubernetes 的核心,打破“黑箱”,理解其設計理念、核心架構以及關鍵組件的運作機製。 第一章:雲原生與 Kubernetes 的誕生 深入探討微服務架構的演進曆程,以及其對基礎設施帶來的挑戰。 分析傳統虛擬化與容器化技術的區彆與優勢。 闡述 Docker 容器技術在推動雲原生發展中的作用。 追溯 Kubernetes 的起源,理解其設計目標和解決的核心痛點。 明確 Kubernetes 在整個雲原生技術棧中的定位與重要性。 第二章:Kubernetes 核心架構剖析 詳細解析 Kubernetes Master 節點的核心組件:API Server、etcd、Controller Manager、Scheduler。 深入理解 Kubernetes Node 節點的核心組件:Kubelet、Kube-proxy、Container Runtime。 講解 Pod、Service、Deployment、StatefulSet、DaemonSet 等核心對象的概念與作用。 可視化解析 Kubernetes 的控製平麵與數據平麵如何協同工作。 探討 Kubernetes 的可擴展性設計:Custom Resource Definitions (CRDs) 與 Operators。 第三章:Pod 的生命周期與管理 深入理解 Pod 的定義、創建、調度、運行、終止全過程。 解析 Pod 的網絡模型:CNI 插件的原理與實現。 探討 Pod 的存儲管理:Persistent Volumes (PV) 與 Persistent Volume Claims (PVC) 的配置與使用。 學習如何有效地管理 Pod 的生命周期:Restart Policy, Termination Grace Period, PreStop Hook。 深入理解 Pod 的資源限製與請求:CPU、Memory 的配置與優化。 掌握 Pod 的日誌收集與分析方法。 第四章:容器編排與應用部署 詳細介紹 Deployment 的聲明式更新策略:Rolling Update, Recreate。 深入理解 StatefulSet 在管理有狀態應用時的優勢與用法。 學習 DaemonSet 如何在所有或部分節點上運行副本。 掌握 Job 與 CronJob 在批處理任務中的應用。 講解 ReplicaSet 在維持 Pod 數量方麵的作用。 探索 Kubernetes 的健康檢查機製:Liveness Probe, Readiness Probe, Startup Probe。 第五章:網絡通信與服務發現 剖析 Kubernetes Service 的概念,理解 Service 的類型:ClusterIP, NodePort, LoadBalancer, ExternalName。 深入解析 Kube-proxy 的工作原理:iptables/ipvs 模式。 講解 Ingress Controller 的作用,實現外部流量到內部服務的路由。 探索 Service Discovery 的機製,理解 DNS 在 Kubernetes 中的作用。 分析 Pod 間通信的復雜性,以及 ServiceMesh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第六章:存儲與持久化 深入理解 Kubernetes 的存儲抽象:Persistent Volumes (PV) 和 Persistent Volume Claims (PVC)。 學習如何配置和管理不同的存儲類型:NFS, iSCSI, Cloud Provider Specific Storage。 講解 StorageClass 的動態配置與使用。 探討數據備份與恢復的最佳實踐。 理解 Volume 的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如何避免數據丟失。 第七章:配置管理與密鑰安全 掌握 ConfigMap 的創建與使用,用於管理應用程序配置。 深入理解 Secret 的作用,用於存儲敏感信息:密碼、API 密鑰、證書。 學習如何將 ConfigMap 和 Secret 掛載到 Pod 中。 探討 Kubernetes 的 RBAC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授權機製。 理解 Service Account 的作用,用於 Pod 的身份認證。 第八章:Kubernetes 實踐進階 深入理解 Kubernetes 的 Operator 模式,實現應用的全生命周期自動化管理。 學習 Helm 包管理器,簡化 Kubernetes 應用的部署與管理。 探討 GitOps 理念,利用 Git 作為聲明式基礎設施的單一事實來源。 分析 Kubernetes 集群的性能調優與故障排除技巧。 介紹 Kubernetes 的聯邦(Federation)與多集群管理方案。 第二部分:服務網格(Service Mesh)精解 隨著分布式係統規模的不斷擴大,服務間的通信、治理、安全等問題日益突齣。服務網格應運而生,為解決這些復雜問題提供瞭強大的能力。本部分將聚焦於 Istio 等主流服務網格産品,深入剖析其架構、功能和實際應用。 第九章:服務網格的興起與挑戰 重新審視微服務架構帶來的服務間通信復雜性。 分析傳統服務治理方案的局限性。 闡述服務網格的定義、核心價值與設計理念。 探討服務網格為開發者和運維人員帶來的解放。 明確服務網格在雲原生技術棧中的重要作用。 第十章:Istio 核心架構與組件 詳細解析 Istio 的控製平麵:Pilot, Mixer (v1, v2), Citadel, Galley。 深入理解 Istio 的數據平麵:Envoy 代理,Sidecar 模式的實現。 講解 Istio 的資源模型:VirtualService, DestinationRule, Gateway, ServiceEntry, AuthorizationPolicy。 可視化解析 Istio 如何攔截和控製服務間的流量。 探討 Istio 的可插拔架構,以及如何集成第三方組件。 第十一章:流量管理與路由控製 學習如何使用 VirtualService 實現高級流量路由:權重分配、請求路由、灰度發布。 深入理解 DestinationRule 在定義服務版本和策略中的作用。 講解 Gateway 如何管理進齣服務網格的入口流量。 掌握 ServiceEntry 的應用,將非 Kubernetes 服務納入 Istio 管理。 實現斷路器(Circuit Breaking)、超時(Timeout)、重試(Retry)策略。 第十二章:安全與認證授權 深入理解 Istio 的 mTLS(Mutual TLS)雙嚮認證機製,實現服務間通信的加密。 學習如何使用 AuthorizationPolicy 進行細粒度的訪問控製。 講解 Service Role 和 Service Role Binding 的概念。 探索 Istio 如何與現有的身份認證係統集成。 實現 API 密鑰認證、JWT 認證等。 第十三章:可觀測性(Observability)與監控 深入理解 Istio 如何生成詳細的分布式追蹤(Distributed Tracing)數據。 學習如何利用 Prometheus 和 Grafana 進行服務指標的收集與可視化。 講解 Istio 的訪問日誌,以及如何分析服務間的調用關係。 實現服務依賴的可視化,快速定位問題。 探討如何進行故障注入(Fault Injection)測試。 第十四章:服務網格實踐進階 學習如何部署和管理 Istio 集群。 探討 Istio 在不同部署模式下的應用:單集群、多集群、混閤雲。 分析 Istio 的性能調優策略。 介紹 Istio 的Operator 模式,實現自動化管理。 探討服務網格在 DevSecOps 中的作用。 對比 Istio 與其他服務網格産品的優劣。 第三部分:融閤與未來 本部分將探討 Kubernetes 與服務網格的深度融閤,以及它們在企業級應用中的最佳實踐,並展望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十五章:Kubernetes 與服務網格的融閤應用 深入探討 Kubernetes 和服務網格的協同工作模式。 分析如何將 Kubernetes 的強大編排能力與服務網格的精細治理能力相結閤。 提供一套完整的雲原生應用部署與治理流程。 講解在實際生産環境中部署和管理 Kubernetes 和服務網格的注意事項。 分享企業級應用案例分析,展示技術落地的價值。 第十六章:雲原生最佳實踐與挑戰 總結 Kubernetes 和服務網格在構建高可用、可伸縮、安全可靠的雲原生應用方麵的最佳實踐。 討論在落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技術挑戰與解決方案。 強調 DevOps、GitOps 等文化與實踐在雲原生轉型中的重要性。 分享如何建立高效的雲原生團隊。 第十七章:服務網格生態與未來展望 介紹 Istio 以外的其他服務網格項目,如 Linkerd, Consul Connect 等。 探討服務網格技術在邊緣計算、Serverless 等新場景下的應用前景。 分析下一代服務網格可能的發展方嚮。 展望 Kubernetes 和服務網格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長期價值。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踐並重: 每一章節都深入剖析原理,並結閤實際操作指導,讓讀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案例豐富: 引入大量真實世界的企業級應用場景,幫助讀者理解技術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代碼示例詳實: 提供清晰、可運行的代碼示例,方便讀者模仿和實踐。 圖文並茂: 利用大量的架構圖、流程圖等可視化元素,幫助讀者直觀理解復雜概念。 前沿技術覆蓋: 聚焦 Kubernetes 和服務網格兩大核心技術,是當前雲原生領域的熱點與焦點。 麵嚮企業級應用: 側重於解決企業在構建和管理復雜分布式係統時麵臨的實際問題。 目標讀者: 後端開發工程師: 希望理解微服務架構下應用部署、服務治理、通信安全等問題。 運維工程師/SRE: 負責 Kubernetes 集群的部署、管理、監控與故障排除,以及服務網格的運維。 係統架構師: 設計和規劃企業級雲原生應用的基礎設施。 技術經理/CTO: 瞭解前沿技術趨勢,指導團隊進行技術選型和落地。 對容器化與雲原生技術感興趣的技術愛好者。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建立起紮實的 Kubernetes 和服務網格技術功底,自信地應對現代軟件開發與運維中的復雜挑戰,構建更加穩定、高效、安全的雲原生應用。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在研究容器化技術在企業級應用中的部署和管理,特彆是關於Docker和Kubernetes在生産環境中的最佳實踐。我之前對Docker有一些基礎的瞭解,但如何在實際項目中構建高效、安全的Docker鏡像,以及如何優化容器的資源利用率,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更讓我感到睏惑的是,如何將大量的容器應用有效地部署、管理和擴展,這就需要引入Kubernetes這樣的容器編排平颱。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夠詳細講解Kubernetes核心概念,比如Pod、Service、Deployment、StatefulSet等,並能提供實際的部署和運維案例的書籍。例如,如何進行Kubernetes集群的搭建和高可用配置,如何實現應用的滾動更新和迴滾,如何進行網絡策略的管理和安全加固,以及如何監控和日誌收集。一本能夠提供從容器化到容器編排的完整解決方案的書籍,將非常有幫助。

評分

最近我一直在尋找一本關於DevOps流程自動化的書籍,特彆是關於CI/CD流水綫的構建和優化。我的團隊正在努力提升軟件交付的效率和質量,希望能夠實現從代碼提交到生産部署的全自動化流程。市麵上的相關書籍很多,但我發現很多都隻是泛泛而談,缺乏具體的工具介紹和落地案例。我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詳細講解如何結閤GitLab CI/CD、Jenkins、Argo CD等工具,構建一套穩定、可擴展、易於維護的CI/CD流水綫。這本書如果能深入講解如何進行流水綫的設計,包括單元測試、集成測試、代碼質量檢查、安全掃描以及自動化部署的策略,那將非常有價值。此外,如何實現灰度發布、藍綠部署等高級部署策略,以及如何與監控和告警係統集成,以實現快速的問題定位和反饋,也是我非常關注的內容。一本能夠提供從零開始搭建到深度優化的完整解決方案的書籍,對我來說將是巨大的幫助。

評分

我一直對微服務架構非常感興趣,特彆是如何將微服務在實際項目中落地。我知道微服務帶來瞭很多好處,比如獨立部署、技術多樣性等,但同時也帶來瞭更高的復雜性,比如服務間的通信、數據一緻性、分布式事務等問題。因此,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講解微服務架構設計原則、模式以及實踐的書籍。這本書如果能詳細介紹如何選擇閤適的微服務通信方式(同步/異步),如何處理服務降級和熔斷,如何進行服務治理(注冊中心、配置中心),以及如何實現統一的可觀測性(日誌、監控、追蹤),那就太棒瞭。另外,我也很關心如何在大規模微服務環境中進行部署和運維,比如如何進行服務發現、負載均衡,以及如何管理大量的微服務實例。一本能夠提供清晰的架構指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書,將是我非常樂意去閱讀和學習的。

評分

最近我對數據可視化和圖數據庫技術非常感興趣,因為我工作中經常需要處理復雜的關係型數據,並希望能夠通過直觀的方式呈現齣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市麵上關於數據可視化的書籍很多,但能夠深入講解如何利用圖數據庫(如Neo4j)來存儲、查詢和可視化關係型數據的,卻相對較少。我特彆希望找到一本能夠詳細介紹圖數據庫的基本概念,比如節點、邊、屬性,以及如何使用Cypher查詢語言進行復雜的關係查詢。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豐富的案例,展示如何將圖數據庫應用於實際場景,例如社交網絡分析、推薦係統、欺詐檢測等。同時,我也關注如何將圖數據庫與前端可視化工具(如D3.js、Cytoscape.js)結閤,實現動態、交互式的數據可視化。一本能夠兼顧理論深度和實踐應用的書籍,對我來說將是極具價值的。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是《深入理解Kubernetes:容器編排與微服務架構的實踐指南》。我之前在工作中遇到瞭一些關於Kubernetes部署和維護的挑戰,特彆是涉及到跨集群的管理和資源的調度優化,總是覺得力不從心。市麵上關於Kubernetes的書籍不少,但大多數停留在基礎概念的介紹,很難深入到生産環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講解Kubernetes核心原理,同時又能提供大量實戰案例的書。比如,如何設計一個高可用的Kubernetes控製平麵,如何進行細粒度的網絡策略配置,以及如何在不同雲環境下實現Kubernetes的彈性伸縮和故障轉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瞭解一些高級的調度策略,如何通過自定義調度器來滿足特定業務場景的需求,以及如何利用Kubernetes的Operator模式來簡化復雜有狀態應用的部署和管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和排版也顯得比較專業,讓我對它寄予瞭很高的期望,相信它能幫助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瓶頸。

評分

看看內容,這本書就是坨屎,濛錢騙職稱的玩意,建議大傢不要買

評分

總的來說,我感覺如果和我一樣是純運維人員,那麼這本書的幫助有,但不大;不過如果是運維開發人員,那這本書還是可以看看的。

評分

很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經典專業

評分

京東買書,質量可靠,性價比高,活動多。速度快。

評分

很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還沒看完,不錯

評分

湊閤吧,沒怎麼仔細看。

評分

不錯一本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