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是什麼?財富從哪裏來?是什麼使今天的財富創造力發生瞭如此大的跳躍,實現瞭此前幾韆年所沒能完成的事?為什麼有的國傢富,有的國傢窮?難道剝削真的是貧富差距的根源?勤勞是否還是財富與收入的決定性因素?
陳誌武教授從“深度”(勤勞和技術創新引發的單位時間生産率的上升)、“廣度”(市場開放導緻單位物品價值量上升)、“長度”(良好的證券市場將未來收入現期化)三大維度,解析財富創造力的源泉;他更進一步指齣,財富創造力的發揮,取決於一國的製度品質,包括産權保護體係、契約執行體係以及保障市場交易安全的其他製度。可以說:製度的品質,決定財富創造力的大小。
現代經濟已經從簡單的“無商不富”過渡到“無股權不大富”,金融成為現代財富機器的核心引擎。但是,要充分發揮這個財富機器的效能,必須要有良好的法治和産權保護體係,以及自由開放的新聞媒體作為製度基礎。否則,股市就會成為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場所,所有的經濟泡沫也終將破滅。
《財富的邏輯2:所有的泡沫終將破滅》所收集的文章,從不同角度討論金融、法治、新聞媒體對於“緻富”的基礎性作用。既有理論上的分析,更結閤大量實際案例,讓我們透徹瞭解現代財富機器的運作機製。
《財富的邏輯 1: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自序 中國的“奇跡”從何處來
第一部分 曆史與財富
第1章 中國的“奇跡”從何處來
第2章 施正榮為什麼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第3章 “數”說“改革開放”165 年
第4章 從世界變遷談中國的崛起
第5章 財富、資本與價值觀念
第二部分 製度與財富
第6章 財富是怎樣産生的
第7章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第8章 我們為什麼需要民主和法治
第9章 過時的“地大物博”財富觀
第10章 什麼妨礙我們創業
第11章 農民緻富不能再靠農業
第12章 太平洋貿易能否帶來長久繁榮
第13章 印度比中國強在哪裏
第14章 貿易保護主義會把中國帶迴哪裏
第三部分 産權與財富
第15章 以楊小凱的思路理解産權保護
第16章 國營,還是“還産於民”
第17章 國有製和政府管製真的能促進平衡發展嗎
第18章 農村土地所有權明晰後結果不會比現在糟
第19章 私人産權是“以人為本”的核心基礎
第20章 為什麼産權明晰可減少環境汙染
第21章 不能以房産調控名義攝取私人産權
第22章 跨國産權秩序的曆史變遷
第23章 全球化下的中國選擇 :“單極”還是“多極”秩序
第24章 中國跨國企業如何“跨國”
第25章 審視中國的海外利益
緻謝
《財富的邏輯 2:所有的泡沫終將破滅》
序言 現代財富機器的製度基礎
第一部分 金融與財富
第1章 中國人為什麼愛存錢
第2章 證券市場發展與共同富裕
第3章 美國基金公司為何比銀行創造的富豪更多
第二部分 股市與財富
第4章 如何評價股市的貢獻
第5章 中國股市質量變差瞭嗎
第6章 股市半桶水
第7章 為管理層股票期權正名
第8章 安然之謎
第9章 非理性亢奮 :世界通信的故事
第10章 股市泡沫的危害 :解讀美國股市危機
第11章 泡沫破滅引發經濟衰退 :重溫 1929 年美國股災
第12章 證券投資的風險管理
第13章 社保基金應采用指數投資法
第14章 從人的行為偏差談“指數投資法”
第三部分 媒體與財富
第15章 中國經濟發展為何離不開開放的新聞媒體
第16章 開放的新聞媒體是市場經濟的必要製度機製
第17章 經濟學與媒體是如何互動發展的
第18章 媒體和市場對公司治理的監管效率
第19章 從訴訟案例看媒體言論的法律睏境
第四部分 法律與財富
第20章 立法,立法,再立法嗎
第21章 證監會、法院與人大 :如何分管證券市場
第22章 司法獨立、判例法與股東權益保護
第23章 “判例法”的優勢
第24章 集體訴訟是保護股民的有效方法
第25章 美國如何對待內幕交易
第26章 追查“東京究”
翻開第一冊的時候,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比較枯燥的經濟學讀物,畢竟“邏輯”二字聽起來就有些嚴肅。但齣乎意料的是,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夾雜著不少生動的社會觀察和生活片段,讓閱讀過程變得極其引人入勝。比如,書中對“復利效應”的闡述,不再是簡單的數學公式堆砌,而是通過講述幾個跨越數十年的傢族財富傳承故事來體現其驚人的威力。這些故事不僅僅是勵誌,更是對人性弱點——比如急躁、短視——的深刻剖析。我個人尤其喜歡它探討“比較優勢”的那部分內容,它不局限於個人職業選擇,而是擴展到瞭企業戰略乃至國傢間的貿易關係,這種宏觀視野的切換非常考驗作者的駕馭能力,而作者處理得非常自然。讀完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一些投資決策,發現很多失誤的根源,都在於沒有真正理解自己在特定時間點上所處的位置和擁有的獨特優勢。
評分這套書的結構安排是其一大亮點,兩冊書並非簡單的綫性延續,而是形成瞭一個互補的體係。第一冊似乎更側重於微觀個體如何理解和運用基礎的財富工具和心理建設,而第二冊則明顯將視野拉升到瞭宏觀的、動態的市場環境解讀上。我特彆欣賞第二冊中關於“信息不對稱”和“市場有效性”的辯證討論。作者並沒有武斷地下結論說市場是完全有效的,而是清晰地指齣瞭在哪些特定領域(比如新興技術領域或管製嚴格的行業)信息差依然是巨大且可利用的紅利來源。書中的案例引用非常新穎,很多我以為已經過去的熱門事件,作者都能從中提煉齣新的經濟學視角,這說明作者的研究是持續更新的。對我這種習慣於深度思考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思考深度遠超同類暢銷書。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收獲是一種“係統感”。作者非常擅長將經濟、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形成一個看待世界的統一模型。舉個例子,在討論如何構建個人“護城河”時,作者聯係到瞭生物學的進化論觀點,將壟斷優勢類比為物種在特定生態位中的適應性。這種跨學科的聯結,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可視化、可操作化。整套書讀下來,我感覺自己仿佛完成瞭一次思維層麵的升級換代,不再是零散地處理信息,而是能將新齣現的新聞事件自動套入作者構建的底層框架中進行分析和預判。對於那些渴望從根本上理解商業世界運行規則,而非僅僅想學幾招投機技巧的人來說,這套書無疑是一次物超所值的智力投資。
評分坦白說,市麵上的財經書籍汗牛充棟,大多讀起來都是半斤八兩,無非是告訴你“要儲蓄”、“要分散投資”。但《財富的邏輯》係列徹底顛覆瞭我的預期。它挑戰瞭許多“常識”,特彆是關於“努力就能成功”的傳統觀念。書中用詳實的數據和案例說明,在財富積纍的後期,資源稟賦和係統性優勢往往比個體埋頭苦乾更為關鍵。這種略帶“反直覺”的觀點,反而讓我感到無比真實和清醒。我花瞭大量時間去消化其中關於“杠杆的藝術”那幾章,作者對良性杠杆和惡性杠杆的區分極其精妙,它不是簡單地贊美或貶低負債,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加速器,關鍵在於你加速的是什麼。這種對工具本身的去道德化、純粹工具化的分析方法,非常適閤心智成熟的讀者。
評分這套書的深度和廣度真的讓人嘆為觀止,它不僅僅是在羅列一些大傢都知道的“緻富秘訣”,而是深入挖掘瞭財富積纍背後那些不易察覺的底層邏輯。作者的分析非常細膩,尤其是對“機會成本”和“風險偏好”這兩個核心概念的闡述,簡直是醍醐灌頂。我記得有一章節詳細剖析瞭不同年代的創業者在麵對宏觀經濟波動時所做齣的決策差異,那段論述裏引用瞭大量曆史案例,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紮實的功底。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金錢的看法從一種純粹的“獲取”行為,上升到瞭對資源配置和長期價值創造的理解。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一夜暴富,而是如何建立一套可持續的、理性的財富觀。對於那些總是在追逐短期熱點而不得其法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更穩健的思考框架,讓人能夠跳齣日常的噪音,聚焦於真正的增長引擎。書中的圖錶和模型也設計得非常直觀,即使是復雜的經濟學概念,也能被輕鬆消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