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常识

东南亚常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尹霞 著
图书标签:
  • 东南亚
  • 地理
  • 历史
  • 文化
  • 旅游
  • 风俗
  • 政治
  • 经济
  • 社会
  • 常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17585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313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74
字数:235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示整个东南亚,全面普及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南亚常识。让你一册在手,旅游、经商、学习、生活全搞定!一书在案,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都知道!

内容简介

  《东南亚常识》一共分为十二个章节,介绍了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地理、历史、社会、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东南亚热门的旅游景点、人气美食等,切合实际地解读了赴东南亚旅游、经商、留学等的注意事项。除此之外,还向大家介绍了独特的东南亚神话文化,伴你探秘古老的异邦传说,感受飘荡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情怀!

作者简介

  尹霞,历史学研究者,徒步旅行爱好者。由于专业与个人爱好,多年研究东南亚历史、文化、社会问题,对东南亚有深刻而独到的认识。曾在东南亚当地背包旅行数月,足迹遍及泰国、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还数次以中国青年志愿者身份前往东南亚,为老挝、缅甸等国的妇女、儿童提供支援和帮助,对东南亚当地情况有切身体会。且热爱东南亚文化,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东南亚。

目录

第1章 连通世界的十字路口——地理篇
1. 东南亚一共有多少个国家? / 002
2. 东南亚有发达国家吗? / 002
3.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是如何分布的? / 003
4.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被称为“东方的十字路口”? / 004
5. 东南亚有什么特殊地形? / 005
6. 东南亚著名的岛屿有哪些? / 006
7. 东南亚有哪些大河? / 007
8. 东南亚的平原有什么特点? / 008
9. 东南亚有什么气候分布特点? / 009
10. 东南亚有什么奇特的动植物? / 010
11. 印尼为什么被称为“火山国”? / 011
12. 印尼“火山湖”是怎么形成的? / 011
13.“世界油王”指的是什么? / 012
14. 菲律宾的“生命之树”是什么? / 013
15. 为什么文莱被人称为“东方科威特”? / 014
第2章 从殖民的废墟中爬起——历史篇
1. 东南亚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王国? / 016
2. 湄公河产生了什么文明? / 017
3. 东南亚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君主? / 017
4. 宗教与东南亚历史有什么关系? / 018
5.“神王合一”的观念在东南亚是怎么形成的? / 019
6. 印度和东南亚有什么关系? / 020
7. 中国对东南亚历史有影响吗? / 021
8. 吴哥王朝是如何兴起和衰落的? / 022
9. 越南历史上有什么改名风波? / 023
10. 哪些国家曾经侵略过东南亚? / 024
11. 泰国为什么没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 025
12. 泰国国王是怎样靠知识拯救国家的? / 026
13. 东南亚经历了哪些民族运动? / 027
14. 二战后东南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 028
15. 现代东南亚发生了哪些具有影响力的事件? / 029
第3章 如火般的异域风情——旅游篇
1. 去东南亚旅行要做什么准备? / 032
2. 东南亚的旅游签证该怎么办? / 033
3. 在东南亚旅行要注意哪些细节? / 033
4. 如何保证自己在东南亚的安全? / 034
5. 去东南亚旅游该如何选择酒店? / 035
6. 东南亚有什么特色旅游城市? / 036
7. 东南亚有哪些著名的宗教建筑? / 037
8. 什么纪念品最具东南亚特色? / 038
9. 东南亚“蜜月行”可以去哪里? / 038
10. 在泰国怎么观看人妖秀? / 039
11. 去泰国可以去哪里看大象? / 040
12. 巴厘岛有哪些好玩的? / 041
13. 马六甲有哪些值得游览的景点? / 042
14. 多巴湖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 043
15. 下龙湾有什么特色风光? / 044
第4章 香料的神奇世界——美食篇
1. 东南亚有哪些著名小吃? / 046
2. 为什么东南亚人“重口味”? / 047
3. 咖喱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 / 047
4. 东南亚有哪些特色咖啡? / 048
5. 泰国有哪些特别的调料? / 050
6. 泰国菜正确的吃法是怎样的? / 051
7. 菲律宾有什么特色菜? / 051
8. 为什么去越南一定要吃海鲜? / 052
9.“娘惹菜”是怎么来的? / 053
10.“峇拉煎”该怎么吃? / 054
11. 什么是“叻沙面”? / 055
12. 印尼市场上有哪些“黑暗料理”? / 055
13. 老挝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 056
14.“跳虾”真的会“跳”吗? / 057
15. 在新加坡真的能尝遍世界各地的美味吗? / 058
第5章 宗教孕育出的畅想——神话篇
1. 东南亚的神话怎么分类? / 062
2. 印度神话对东南亚有什么影响? / 063
3. 东南亚神话与中国神话有关系吗? / 063
4. 与水稻有关的神话有哪些? / 064
5. 东南亚神话中有洪水吗? / 065
6. 吴哥寺是谁的神殿? / 066
7. 印度教里有哪三神? / 067
8. 东南亚关于日食和月食有什么传说? / 068
9. 越南也有奔月传说吗? / 069
10. 扶董天王有什么传说? / 070
11. 东南亚有什么人类起源的传说? / 071
12. 关于宋干节有什么神话传说? / 072
13. 多巴湖有什么传说? / 073
14. 牛在东南亚有什么神话? / 074
15. 关于覆舟山有什么传说? / 075
第6章 信仰的大合唱——宗教篇
1. 东南亚地区有哪些宗教信仰? / 078
2. 佛教是怎样传到东南亚的? / 079
3.“卫塞节”是什么节日? / 079
4.“僧王制度”到底是什么? / 080
5. 南传佛教的中心是哪里? / 081
6. 泰国人主要信奉什么宗教? / 082
7. 印度宗教对东南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083
8. 佛教在缅甸是如何发展的? / 084
9. 东南亚有哪些禁忌与佛教有关? / 085
10. 伊斯兰教主要在哪里传播? / 086
11. 郑和与伊斯兰教有什么关系? / 087
12. 伊斯兰教的节日习俗有什么? / 087
13. 基督教是怎么传入东南亚的? / 088
14. 天主教和新教有什么区别? / 089
第7章 东南亚的宣言——政治篇
1. 东南亚有哪些政治体制? / 092
2.“东盟”是如何发展的? / 093
3.《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是什么? / 094
4. 东南亚出现过哪些女总统? / 095
5. 宗教对东南亚政治有影响吗? / 096
6. 新加坡的法律有什么特别之处? / 096
7. 新马泰对待移民有什么政策? / 097
8. 东南亚华人热衷参政吗? / 098
9. 泰国为什么政变频繁? / 099
10. 缅甸“军政府”很专制吗? / 100
11.“家族政治”为什么会在菲律宾出现? / 101
12. 新加坡威权政治有什么特点? / 102
13. 老挝执政党是如何发展的? / 102
14. 文莱苏丹有实权吗? / 103
第8章 亚洲最穷与最富的地方——经济篇
1. 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水平有怎样的差距? / 106
2. 东南亚为什么经济发展不平衡? / 106
3.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 107
4.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怎么建立的? / 108
5.“亚洲四小虎”指的是哪些国家? / 109
6. 东南亚各国靠什么产业赚钱? / 110
7. 东南亚有什么关税政策? / 111
8. 东南亚各国是怎样进行经济转型的? / 112
9. 东南亚的知名企业多吗? / 113
10. 东南亚的经济增长有怎样的历程? / 114
11. 新加坡是如何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 / 115
12. 为什么“菲佣”那么出名? / 116
13. 为什么东帝汶是“全球最落后国家”? / 116
14. 印尼的“华人经济”有什么特色? / 117
第9章 超常规的发展热潮——军事外交篇
1. 东南亚国家的海军实力有什么差别? / 120
2. 东南亚各国为什么很难进行军事合作? / 121
3. 东南亚面临的领土问题有哪些? / 122
4. 泰国军队进行过哪些政变? / 122
5. 缅甸近年发生内战了吗? / 123
6. 美国对东南亚提供了什么军事援助? / 124
7. 菲律宾为什么有众多美军基地? / 125
8. 东盟在军事上有哪些活动? / 126
9. 东南亚发生了怎样的“军备竞赛”? / 127
10. 为什么东南亚热衷于军备竞赛? / 128
11. 东南亚军事第一强国是哪国? / 128
12. 东南亚的军事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 129
13. 东南亚是如何应对“马六甲海盗问题”的? / 130
14.“金三角”为什么冲突不断? / 131
第10章 从古老的文明中开花——人文教育篇
1. 为什么东南亚能形成多元文化? / 134
2. 印度文化对东南亚有什么影响? / 135
3. 越南文化有哪些“中国特色”? / 135
4. 东南亚的华人文化有什么特点? / 136
5. 东南亚的特色音乐有哪些? / 137
6. 东南亚有什么独特的乐器? / 138
7. 东南亚有哪些舞系? / 139
8. 东南亚现代美术有什么特点? / 139
9. 东南亚的特殊体育项目有什么? / 140
10. 东南亚的华文教育情况如何? / 141
11. 东南亚著名的大学有哪些? / 142
12. 东南亚留学有什么特点? / 143
13. 东南亚的高等教育有什么特点? / 144
14.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有什么特点? / 145
15. 泰国的教育有什么特色? / 146
第11章 海外华人的聚集区——人口篇
1. 东南亚的人口特色有哪些? / 148
2. 东南亚人大多来源于哪些民族? / 148
3. 东南亚各国的华人有多少? / 149
4. 华人是如何迁徙到东南亚的? / 150
5. 东南亚华人“本土化”主要体现在哪里? / 151
6. 东南亚人多居住在哪些区域? / 152
7. 东南亚的人口增长趋势是怎样的? / 153
8. 东南亚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国家分别是哪个? / 154
9. 东南亚的一夫多妻制是怎么回事? / 154
10. 东南亚女性面临着怎样的问题? / 155
11. 东南亚人口贩卖情况严重吗? / 156
12. 东南亚儿童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 157
13. 东南亚城市化带来了哪些人口问题? / 158
14. 老龄化问题在东南亚严重吗? / 159
第12章 揭开热带地域的神秘面纱——社会篇
1. 东南亚有什么礼仪禁忌? / 162
2. 东南亚人的服饰有什么特色? / 163
3. 东南亚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 163
4. 东南亚的特色婚俗有哪些? / 164
5. 东南亚人怎么过春节? / 165
6. 东南亚各国的治安状况有什么不同? / 166
7. 为什么泰国有那么多人妖? / 167
8. 新加坡的社会管理有什么特点? / 168
9. 缅甸的特殊习俗有哪些? / 169
10.“娘惹服饰”有什么特点? / 170
11. 新加坡为什么被称为“花园城市”? / 171
12. 印尼华人的社会地位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 171
13. 印尼人为什么要靠鞭打对方交流感情? / 172
14. 文莱人“有钱没处花”是真的吗? / 173

精彩书摘

  第3章如火般的异域风情——旅游篇
  9.东南亚“蜜月行”可以去哪里?
  现在,不少年轻夫妻在度蜜月的时候,都喜欢选择国外的旅游胜地。而东南亚地区更是因其美丽的热带风光和较少的花费而受到年轻人的青睐。那么,去东南亚度蜜月,可以去哪些地方呢?
  如果想在东南亚举办一场有当地特色的“旅行婚礼”,可以选择的地方有很多,泰国就很不错。在泰国的寺庙中举行婚礼,不仅可以体验传统泰式婚礼的风情,还能得到当地僧人的祝福,让人从内心感受到庄严和肃穆,感受到这段婚姻关系的紧密和庄重。而且,顺便在当地拍摄婚纱照也不错,异国情调浓郁。但是要注意,如果使用泰国的摄影师,一定要进行仔细的沟通,这样拍出来的效果才能让人满意。千万不要觉得沟通困难就直接拍摄,这样拍出的照片大概更符合泰国人的审美,却与你的想象千差万别。
  去马尔代夫进行蜜月旅行更适合想放松的夫妻。在美丽的马尔代夫海滩上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落,生活也变得静谧安然起来。加上有伴侣陪同,显得更加浪漫,所以很适合新婚夫妻。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海边潜水、游泳,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不过,如果你想体验丰富多彩又刺激的蜜月行,最好不要选择在海边度假。因为这样慢节奏的旅行和幽静的环境会让一些人觉得比较乏味,缺少新鲜感。
  另外,游轮蜜月行也是极富东南亚特色的旅行方式。预订一间海景舱,享受着二人世界和海上漂流的生活,一种拍电影般的浪漫感油然而生。如果想寻找刺激感,沿途的普吉岛、兰卡威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岛屿都可以一游,还能前往“购物天堂”新加坡购买礼物互赠。只要事先看好游轮的航行线路,即可规划出或浪漫或热情的游轮蜜月。如果是新婚夫妻,游轮公司还会有大折扣的优惠,非常划算。
  另外,还有不少新人会选择跟随旅行社出行,享受集体蜜月行的乐趣。这种旅行方式的优点是省钱省心,如果举办得好,还能体会到不一样的热闹;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集体性的活动难免比较忙乱,总有不合心意的地方,很容易打消自己的一腔热情。所以,如果是有条件、有经验的旅游者,最好还是让蜜月行成为两个人的世界吧!
  第4章香料的神奇世界——美食篇
  12.印尼市场上有哪些“黑暗料理”?
  说了这么多东南亚的美食,相信不少人已经把那里当成美食的天堂了。东南亚有美食不假,但是那里也有很多“黑暗料理”,其中印尼的最为典型。承受能力差的人如果贸然走进当地市场,感受到的可能不是美食盛宴,而是一场色香味俱全的“恐怖片”。
  印尼的一些市场就是以出售各式“黑暗料理”著称。走进那里,你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烤肉,散发着焦糊的香味。先别高兴,当你靠近摊位时就会发现,这些香气十足的烤肉有的是成段的蛇,有的是蝙蝠,还有老鼠、蜥蜴甚至猴子。可能有人会说这并不恐怖,反正都是切成块的烤肉,是什么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吗?如果这样想,那你就太低估这些料理的黑暗程度了。
  因为当地人在烤肉的时候,并没有将肉切成块,那些蝙蝠、蜥蜴、老鼠都是整只穿起来烤制的,还能看到它们大张着嘴巴露出牙齿的恐怖表情,甚至有些都没有处理内脏,表皮非常完整。还有一些摊位用同样的手法处理猴子、狗等动物肉出售。这样成排成排外形“生动”的烤肉,在一般人眼中更像是动物尸体,一眼看过去别提多考验心脏的承受能力了!
  然而,不管是鲜血淋漓的烤蝙蝠还是狰狞的烤蜥蜴,似乎当地人都习以为常。一些大人在挑选肉食的时候还会带着孩子,丝毫不忌讳让他们看到这样“血腥恐怖”的一幕,而本应胆小的孩子也能神态自若地在摊位间穿行,可见这些食物在当地的确是很平常的食物。
  如此看来,外地游客的胆子似乎比孩子还小,不少游人甚至把参观印尼市场当成一次刺激大胆的冒险。这让一些市场的经营者嗅到了商机,依靠“黑暗料理”吸引游客成了印尼旅游业的一大特色。一些游人不仅勇于参观,还勇于尝试当地这种特色“美食”。味道如何大概不是他们关注的,将这种恐怖料理吃到口中的过程才最重要。
  在印尼人传统的生活中,这样的市场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也成为当地人贩售濒危动物的渠道,给政府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过,即便经常迎来搜检,也依旧不影响人们对这类市场的依赖,可见印尼人对他们的“黑暗料理”是多么的情有独钟啊!
  ……

前言/序言

  陌生而熟悉的邻邦
  地处热带的东南亚,在大多数人心中是一个既近又远、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这片与中国接壤的土地离我们不可谓不近,多年的频繁交流也让人们对东南亚有了或多或少的印象,至少提起那里人们都能说上一两句。但是,它又是陌生而神秘的,也许你能清楚地说出大洋彼岸的美国发生过哪些战争,却不一定能想起某个东南亚邻国是在哪一年独立的。我们往往满足于对这片土地的一知半解,等到真正提起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从没有敲开过这个邻居的大门。
  如果连自己的邻邦都不能正确认识,又何谈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呢?当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去探寻关于东南亚的奥秘时,就会发现自己曾忽略了怎样特殊的文明,对这里越发好奇并倍加向往。本书正好为那些想了解东南亚的读者提供了一条探寻之路,通过解答人们在自然、人文、社会等方面最容易出现的疑惑,帮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东南亚。
  湄公河、昭披耶河、伊洛瓦底江,东南亚到底有多少大河?印度、中国、西班牙、英国,这些国家与东南亚有怎样的渊源?吴哥王朝、暹罗国,究竟谁在历史上留下了更灿烂的一笔?……解开这些关于东南亚地理、历史的疑惑,我们会看到自然的恩赐和时光的积淀。这是支撑起东南亚文明不可缺少的脊梁,也是我们探索东南亚的第一站。如果说了解东南亚的地理可以帮我们画出一张清晰的地图,从空间上认识这个地区,那么研读它的历史就是建起一条纵贯古今的轴线,从时间上剖析它的前世今生。如此,我们才能对东南亚有更加立体的认识。
  初识东南亚后,相信大家更愿意探索东南亚最具特色、最吸引人的领域,这自然少不了旅游、美食和缤纷的神话。从20世纪开始,去“新马泰”旅游就成了备受国人羡慕的事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东南亚各国几乎随处可见去旅游的中国人。人们苦恼的不再是何时能去东南亚各国旅游,而是应该怎么游,这在本书中能找到答案。同时,对于美食爱好者而言,东南亚的特色菜肴、特色小吃也是吸引力之一。大多数人对正宗的东南亚菜都是“只闻其名,未尝其味”,在本书的美食篇中,我们就可以在文字中“一饱口福”。另外,东南亚绚丽璀璨的神话也是引人入胜之处,那些天马行空的传说给人一种“星沉海底当窗见”的奇妙感,仿佛能借此跨越时间的距离,让我们窥探到千百年前东南亚人的世界。
  想了解任何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军事、人文都是必不可少的方面,东南亚也不例外。东南亚各国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差异巨大的经济水平、火热发展的军事现状和多元化的人文特色,都是我们必须了解的内容,这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东南亚的认识。如果非要说东南亚哪里特殊,宗教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应当算一处,复杂的人口问题也要算一处。东南亚的宗教源远流长,成分复杂,加之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让人想不提起都难,所以想要了解东南亚人的生活,必然少不了要了解东南亚的宗教问题。而人口问题则是如今极度困扰东南亚的一大难题,不管是人口老龄化还是人口大爆炸,抑或是人口贩卖,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一点在本书中会有详细介绍。
  了解东南亚的社会是探索的最后一步,也是最深入的一步。在社会篇中,我们揭开了东南亚奇特风俗的秘密,了解到人们生活中的习惯和禁忌,从各个方面窥探到这些热带国家的社会特色。如此一来,我们足不出户便能体会到当地人的生活,真正拨开迷雾,看清东南亚。
  本书从以上几个方面描绘出了一个真实的东南亚,以满足对东南亚有好奇心的读者的探索欲。倘若只徜徉在文字中,便可以完成一场足迹遍布东南亚的旅行,何乐而不为呢?



《远方回响:南洋往事与地理拾遗》 本书并非《东南亚常识》的延续或补充,而是一次全然不同的文化与地理探索。它是一本沉淀着历史烟云与自然奇观的杂集,旨在通过一个个独立的故事和专题,勾勒出东南亚地区除却基础常识之外,更为细腻、更为生动的生活图景与地理脉络。 第一部分:时光的岸边——南洋移民的家族史诗 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远渡重洋、落地生根的华人家庭。这里没有宏大的历史叙事,只有细碎而珍贵的个人记忆。我们会深入探访散落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地的老一辈华裔,倾听他们讲述家族跨越百年的迁徙故事。从一条简陋的渔船,到一座繁华的都市,他们的足迹镌刻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记录的不仅仅是生意上的起落,更有在异国他乡维系传统、融入新社会的挣扎与智慧。每一位讲述者,都是一部流动的家谱;每一个物件,都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过往。我们将还原他们如何从零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社群,如何将家乡的语言、习俗、美食,以一种新的方式传承下去,并最终成为这片土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有春节时家家户户贴上的红纸,有南洋风情的娘惹糕点,有老一辈口中模糊不清的家乡方言,更有他们对于“根”与“归属”的复杂情感。这些故事,无关政治风云,只关乎人情冷暖,关乎文化血脉的延续。 第二部分:土地的低语——未曾细说的地理风貌与生态密码 告别尘世的烟火,我们将一同走进东南亚那令人惊叹的自然画卷。这本书将带您领略那些隐藏在旅行手册之外的地理奇观。我们不会泛泛而谈气候和地形,而是聚焦于一些鲜为人知的地理现象与生态故事。例如,深入婆罗洲雨林的心脏,探寻隐藏在茂密植被下的古老喀斯特地貌,以及那些与世隔绝的独特动植物;我们将追踪湄公河的蜿蜒曲折,不仅是其作为交通大动脉的意义,更要揭示其沿岸复杂的水文变迁如何塑造了周边村落的生活节奏与生存智慧;我们会潜入菲律宾的海底,不仅是珊瑚礁的缤纷,更是关注那些因气候变化而面临生存威胁的海洋生物,以及当地渔民为此付出的努力和他们的忧虑。本书还将探讨一些因地理环境而形成的特殊文化现象,比如红树林如何保护了海岸线,又如何孕育了独特的渔业文化;山地民族的梯田如何巧妙地适应了陡峭的地形,又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每一处风景,都将附着一段关于其形成、演变以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深度剖析,让您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读懂这片土地深层的生命力与脆弱性。 第三部分:日常的脉络——味蕾上的南洋,指尖上的手艺 常识的背后,是鲜活的生活。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聚焦于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日常文化,但角度更为刁钻,更加贴近生活本身。我们不罗列菜谱,而是深入探究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南洋美食背后的故事:某一种香料的起源,某种烹饪技法的演变,某种街头小吃如何在不同族群间流传与融合。我们将讲述一碗叻沙的灵魂所在,不只是配料,更是那一锅熬煮了无数小时的汤头;我们会剖析一次马来糕的点心制作,不只是手法,更是烘焙师手心的温度与经验的传承。 除了舌尖上的享受,我们还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默默流传的手艺。从泰国北部的手工编织,到越南的漆器制作,我们将采访那些坚守传统的匠人,了解他们的技艺如何一代代传承,以及在现代化浪潮中,他们如何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我们会近距离观察一位传统裁缝如何用一把老式剪刀,为当地人量身定制一件件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服饰;我们将走进一个家庭,了解他们如何手工制作粽子,其中的糯米、馅料、粽叶,都凝聚着节日的仪式感和家庭的温情。这些手艺,是东南亚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远方回响:南洋往事与地理拾遗》是一次远离喧嚣的静心阅读,它不求面面俱到,只愿在您心中激起一丝涟漪,让您对这片魅力之地,有一个更为立体、更为感性的认知。这里没有枯燥的条条框框,只有跳跃的文字,跳动的音符,和对生命、自然、文化的深情回望。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在拿起《东南亚常识》这本书之前,我对东南亚的认知,就像一张模糊的老照片,虽然依稀可见轮廓,但细节之处却模糊不清。这本书,无疑给我这张照片注入了鲜活的色彩和清晰的线条。作者并没有选择从一个宏大的叙事角度切入,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案例,带领我走进东南亚的深处。我最被吸引的是书中对东南亚各国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细致描绘。它揭示了儒家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西方殖民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相互碰撞、融合,又如何塑造了当地居民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例如,书中对越南社会等级观念的分析,以及其在家庭、社会交往中的体现,都让我对这种文化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作者在探讨东南亚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时,也展现了其独特的战略选择和外交智慧。我记得书中关于东盟(ASEAN)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的描述,以及各国如何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寻求共同利益,都让我看到了东南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独立性和韧性。在经济发展方面,本书的分析同样令人耳目一新。它不仅仅关注了那些高速增长的国家,更深入地探讨了那些面临转型挑战的国家,以及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例如,书中关于柬埔寨在后战争时期如何重建经济、吸引外资的叙述,以及其在应对贫困和不平等方面的努力,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和具有挑战性的东南亚。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比我想象中更加复杂、多元和充满活力的东南亚。

评分

说实话,《东南亚常识》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东南亚的固有认知。我一直以为,我对这个地区大概有个模糊的印象,但这本书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认知世界的另一个扇门。作者在讲述东南亚各国历史演变时,并没有生硬地罗列年代和事件,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故事,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民族史诗,将厚重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东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析印象深刻,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到近代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再到冷战时期的阵营对峙,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都深刻地影响了如今东南亚的政治版图和国家关系。书中对各国独立后如何处理与前宗主国、邻国以及超级大国之间关系的阐述,更是细致入微,让我得以窥见这些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与智慧。我原本以为我对东南亚的文化认识已经足够,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其惊人的多样性。书中关于越南的汉字文化圈影响,与泰国、柬埔寨等国的南传佛教文化,以及菲律宾深受西班牙殖民影响的天主教文化,都让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化拼图。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书中对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也让我受益良多。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转型期或者面临发展瓶颈的国家,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评价,而是呈现了多种可能的路径和面临的挑战,这让我对“发展”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东南亚常识》这本书,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一直以为我对东南亚的了解,仅限于一些浅显的旅游信息,但这本书却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为我揭示了一个更加真实、复杂且充满魅力的东南亚。作者在探讨东南亚各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时,并没有简单地套用某种理论框架,而是深入地分析了这些制度如何受到历史、文化、宗教以及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书中关于缅甸军政府统治的历史分析,以及其在民主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都让我看到了政治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文化层面的解读更是让我惊叹。它不仅仅呈现了东南亚地区文化的多元性,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融合,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自身定位的。我记得书中关于泰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如何保持其核心佛教价值观的描述,让我对文化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本书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也极具启发性。它不仅仅关注了经济增长的表率,更深入地探讨了那些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瓶颈的国家,以及它们如何应对贫困、不平等和环境挑战。例如,书中关于马来西亚在摆脱资源依赖,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的努力,都让我看到了其在经济转型中的决心和潜力。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深刻的认知升级,它让我看到一个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东南亚,而是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文化多样性和发展活力的地区。

评分

很难用简单的几个词来概括《东南亚常识》带给我的感受,它就像一本为我量身定制的“东南亚通识课”,而且授课的老师是一位既博学又风趣的长者。我原本以为,对于东南亚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对那些著名景点的了解,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隐藏在这些表象之下的深层肌理。作者在梳理东南亚各国历史时,并没有将它们孤立起来,而是展现了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从古代的贸易往来到近代的殖民竞争,再到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博弈,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对书中关于不同国家如何处理与中国、印度等大国关系的研究感到着迷,这让我对东南亚地区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点的战略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文化层面,本书的描绘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宗教和习俗,而是深入地分析了这些文化元素是如何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又如何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例如,书中对泰国佛教文化对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深刻影响,以及其在艺术、建筑等方面的体现,都让我赞叹不已。同时,作者在探讨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时,也展现了其敏锐的洞察力。它不仅仅关注了经济增长的数字,更深入地分析了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差异的深层原因,例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水平、政治稳定性等等。我记得书中对越南经济改革的案例分析,以及其在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韧性和潜力的东南亚。

评分

读完《东南亚常识》,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填补了我对这片神秘土地长久以来的认知空白。一直以来,我对东南亚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旅游宣传片里的阳光沙滩,或是新闻里偶尔出现的政治经济动态。然而,这本书却像一位博学的长者,循循善诱地为我揭示了隐藏在这些表象之下的深层肌理。它不像某些流于表面的旅游指南,仅仅罗列景点和美食,而是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东南亚各国独特的历史演变,从古老的文明遗迹到殖民时期的烙印,再到近代独立的曲折历程,都进行了详尽的描绘。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国家政治体制差异的分析印象深刻,例如君主立宪制在泰国和柬埔寨的不同实践,以及新加坡高度集权的治理模式,这些都让我对“民主”和“发展”有了更宽泛的理解。同时,书中对东南亚多元文化交融的描绘也让我惊叹,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如何在同一片土地上和谐共存,又如何塑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它们视为独立的文化符号,而是细致地展现了它们之间复杂的互动和影响,比如马来西亚多元民族的社会构成,以及他们如何在国家认同和文化传承之间寻求平衡。书中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也颇具启发性,从新加坡的“亚洲四小龙”奇迹,到越南的革新开放,再到缅甸的转型挑战,都展现了东南亚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与困境。我原本以为我对经济学略知一二,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因素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一个国家前进的方向。总而言之,《东南亚常识》是一本让我获益匪浅的书,它不仅仅增长了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我理解世界的方式,让我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复杂而迷人的东南亚。

评分

《东南亚常识》这本书,可以说是打开了我认识东南亚的一扇全新的大门。我一直以来对这个地区的认知,都有些碎片化和刻板化,而这本书则以一种系统而深入的方式,为我构建了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东南亚图景。作者在阐述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演变时,并没有局限于本国边界,而是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区域和全球背景下进行考察。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东南亚各国在二战后如何应对冷战格局,以及如何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分析印象深刻。例如,书中对新加坡作为战略要地的崛起,以及其在冷战时期如何扮演关键角色的描述,都让我看到了地缘政治的深远影响。在文化层面,本书的描绘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呈现了东南亚地区文化的多元性,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融合,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自身定位的。我记得书中关于泰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如何保持其核心佛教价值观的描述,让我对文化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本书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也极具启发性。它不仅仅关注了经济增长的表率,更深入地探讨了那些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瓶颈的国家,以及它们如何应对贫困、不平等和环境挑战。例如,书中关于马来西亚在摆脱资源依赖,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的努力,都让我看到了其在经济转型中的决心和潜力。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深刻的认知升级,它让我看到一个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东南亚,而是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文化多样性和发展活力的地区。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东南亚这个词汇的联想,大多局限于那些标志性的景点、充满异域风情的节日,以及那些在国际新闻里时常出现的关键词。然而,《东南亚常识》这本书,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旅游手册,也不是一本肤浅的社会风情介绍,而是一本真正意义上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东南亚内在逻辑的书籍。作者在阐述东南亚各国的政治发展轨迹时,并没有照搬西方民主的模式,而是深入地探讨了各国独特的政治体制演变,以及这些体制如何受到历史、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我特别对书中关于新加坡政治稳定性的分析印象深刻,作者详细阐述了其精英治国、高效治理的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探讨了其潜在的局限性。在文化层面,本书的描写更是让我叹为观止。它揭示了东南亚地区作为多种文明交汇点的独特地位,从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到基督教,各种宗教信仰在此地相互渗透、融合,又各自保持着鲜明的特色。书中关于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家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以及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其宗教信仰如何渗透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让我对伊斯兰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书中关于东南亚经济发展的探讨也极具价值。它不仅仅关注了经济增长的数字,更深入地分析了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例如资源依赖、区域不平衡、环境压力等等。我记得书中对泰国经济转型的分析,以及其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化的东南亚经济图景。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之独特,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读一本历史学术专著,但又时时被其中生动有趣的叙述所吸引。作者在讲述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时,没有枯燥地罗列年代和事件,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民族史诗,将厚重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东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析,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到近代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再到冷战时期的阵营对峙,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都深刻地影响了如今东南亚的政治版图和国家关系。书中对各国独立后如何处理与前宗主国、邻国以及超级大国之间关系的阐述,更是细致入微,让我得以窥见这些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与智慧。例如,印尼在苏加诺时期推行的“不结盟运动”,以及后来苏哈托时期的经济发展策略,都展现了其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性。同时,作者在文化层面的深入挖掘也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认为东南亚的文化是统一的,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各国之间在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例如,越南的汉字文化圈影响,与泰国、柬埔寨等国的南传佛教文化,以及菲律宾深受西班牙殖民影响的天主教文化,这些都让我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化拼图。书中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也让我受益良多,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转型期或者面临发展瓶颈的国家,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评价,而是呈现了多种可能的路径和面临的挑战,这让我对“发展”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完这本书,我对东南亚的认知,已经远远超越了“热带风情”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文化多样性和发展活力的地区。

评分

读完《东南亚常识》,我感觉自己就像刚从一场漫长而精彩的旅行中归来,脑海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刻印象和无限遐想。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东南亚各国简单地视为独立的个体,而是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进行考察。作者在分析各国政治发展时,特别强调了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例如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与竞争,以及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差异,都让我对该地区的复杂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特别被书中关于越南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巧妙地平衡与中国、美国等大国关系,同时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叙述所吸引。在文化层面,这本书的描写更是让我叹为观止。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宗教和习俗,而是深入地分析了这些文化元素是如何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又如何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例如,书中关于菲律宾天主教文化在家庭、婚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以及其在艺术、节日庆典等方面的独特体现,都让我赞叹不已。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书中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也让我受益良多。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转型期或者面临发展瓶颈的国家,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评价,而是呈现了多种可能的路径和面临的挑战,这让我对“发展”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记得书中关于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分析,以及其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方面的机遇与挑战,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化的东南亚经济图景。

评分

我得说,《东南亚常识》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令人惊喜的一部。一开始,我以为它会是一本关于东南亚风土人情的旅游读物,结果却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是一本真正有深度、有广度的社会科学读物,而且语言风格极其引人入胜。作者在梳理东南亚各国历史脉络时,并没有采取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巧妙地将宏观的历史事件与微观的人物命运相结合,使得那些遥远而复杂的历史变得生动鲜活。我尤其被书中对不同国家在民族独立过程中所经历的斗争和妥协的描述所打动。例如,马来西亚在独立过程中所面临的民族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妥协和协商构建多元民族国家的挑战,都让我深思。书中对于东南亚各国在后殖民时期如何应对西方文化冲击,以及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和思想的探讨,也极具启发性。我记得书中关于泰国如何在高棉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双重影响下,逐渐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标识的描述,让我对文化融合的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东南亚地区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比如宗教冲突、贫富差距、环境恶化等等,而是以一种客观、审慎的态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例如,书中对印度尼西亚不同岛屿之间发展差异的分析,以及其在应对自然灾害和资源开发方面的挑战,都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东南亚。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对一个地区的了解,绝不能停留在表面,而需要深入其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各个层面。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很多常识,内容丰富,可以买来看看

评分

很多常识,内容丰富,可以买来看看

评分

不错,挺好的。

评分

非常满意

评分

很多常识,内容丰富,可以买来看看

评分

很多常识,内容丰富,可以买来看看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