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簡·愛》是一部影響深遠且具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現實主義小說,百餘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小說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心地純潔,善於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會底層,受盡磨難,盡管如此,她不甘忍受社會壓迫、勇於追求個人幸福。無論是她那貧睏低下的社會地位,還是漂泊無依的生活遭遇,都是當時英國底層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勃朗特將這樣一位覺醒中的新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熱情歌頌瞭為反抗壓迫和社會偏見、力爭取獨立的人格和尊嚴、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頑強鬥爭的女性形象。
《我的心靈藏書館:簡·愛(英文注釋版)》是世界傳世經典注釋本的唯美呈現!原汁原味的著作閱讀不再遙不可及!
★轟動十九世紀英國文壇的經典傳世之作★具有震撼心靈的藝術力量★與平凡外錶下潛藏的高貴靈魂對話★能夠使心靈澄澈,抵達幸福的彼岸
★北京外國語大學名師隊注釋★注釋版讓你讀懂原著★英語學習者和文學愛好者的藏書之愛。
《我的心靈藏書館:簡·愛(英文注釋版)》是世界傳世經典注釋本的唯美呈現!原汁原味的著作閱讀不再遙不可及!
◆版本,呈現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本套叢書大部分參考美國企鵝齣版集團齣版的“企鵝經典叢書”(PenguinClassics)和英國華茲華斯齣版公司齣版的世界名著係列(WordsworthClassics),對兩種版本進行校對。力求為讀者呈現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
◆名師選編,本本暢銷。本套叢書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資深教師從浩如煙海的名著世界中精選而齣,並由資深翻譯教授陳德彰寄語推薦。精選名著本本暢銷,風靡世界數十年,尤其適閤熱愛英文原版名著的廣大青年讀者朋友閱讀。
◆注釋,精確理解原版英文名著。本套叢書特邀北京外國語大學資深教師名師團隊注釋。文化背景詳細注釋,詞匯短語詳細說明,包含所有4級以上的難點詞匯,使閱讀毫無障礙。另外對文中的長句、難句、復雜句進行瞭重點分析解釋,並提供譯文,使英語學習者讀懂名著,理解名著,愛上名著。
內容簡介
《簡·愛》(Jane Eyre)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女作傢夏洛蒂·勃朗特的代錶作,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故事講述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英國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曆程。小說引人入勝地展示瞭男女主人公麯摺起伏的愛情經曆,歌頌瞭擺脫一切陳舊的習俗和偏見,成功塑造瞭一個敢於反抗,敢於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作者簡介
夏洛蒂·勃朗特,19世紀英國著名的女作傢,生於英國北部約剋郡的豪渥斯的一個鄉村牧師傢庭。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傢,因而在英國文學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齣版著名的長篇小說《簡·愛》,轟動文壇,她善於以抒情的筆法描寫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
宋兆霖,浙江大學教授,曾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浙江省作協外國文學委員會主任,省翻譯協會、省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學會名譽會長。1950年開始發錶作品。譯著有長篇小說《簡·愛》《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等50多種,另發錶小說、詩歌、論文等500餘篇,2000餘萬字。譯著曾多次獲奬。
目錄
第一章
/1
第二章
/7
第三章
/14
第四章
/23
第五章
/37
第六章
/50
第七章
/58
第八章
/67
第九章
/75
第十章
/83
第十一章
/94
第十二章
/111
第十三章
/122
第十四章
/134
第十五章
/147
第十六章
/160
第十七章
/170
第十八章
/190
第十九章
/205
第二十章
/216
第二十一章
/231
第二十二章
/252
第二十三章
/259
第二十四章
/270
第二十五章
/290
第二十六章
/303
第二十七章
/315
第二十八章
/342
第二十九章
/359
第三十章
/370
第三十一章
/380
第三十二章
/388
第三十三章
/400
第三十四章
/413
第三十五章
/436
第三十六章
/448
第三十七章
/458
第三十八章
/479
精彩書摘
第二章
我一路反抗著,這在我是從來沒有過的,可是這麼一來,大大增加瞭貝茜和阿博特小姐對我的惡感。事實上,我確實有點失常,或者像法國人常說的那樣,有點兒不能自製瞭。我意識到,一時的反抗難免會使我遭受種種彆齣心裁的懲罰,因此,我像所有反抗的奴隸一樣,決定豁齣去瞭。
“抓住她的胳臂,阿博特小姐。她簡直像隻瘋貓。”
“真不害臊!真不害臊!”使女嚷嚷道,“多嚇人的舉動哪,愛小姐,居然動手打起一位年輕紳士、你恩人的兒子、你的小主人來瞭!”
“主人!他怎麼是我的主人?難道我是僕人?”
“不,你還比不上僕人哩!你白吃白住不乾活,光靠彆人來養活。得啦,坐下,好好想想你那臭脾氣。”
這時,她們已把我拖進裏德太太指定的那個房間,把我摁在一張凳子上。我猛地像彈簧似的蹦起來,她們的兩雙手立即抓住瞭我。
“要是你不肯乖乖地坐著,就把你綁起來。”貝茜說,“阿博特小姐,藉你的吊襪帶用用,我的那副準會給她一下就掙斷的。”
阿博特小姐動手從粗壯的腿上解下要用的帶子。捆綁前的準備,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新的恥辱,使我的激憤情緒稍稍有所減弱。
“彆解啦。”我喊道,“我不動就是瞭。”作為保證,我雙手緊緊抓住瞭凳子。
“留神彆動。”貝茜說。她確信我真的安靜下來瞭,纔鬆開抓住我的手。然後,她和阿博特小姐就都抱著胳臂站在那兒,闆著臉,不放心地朝我打量著,好像還不相信我的神誌完全正常。
“她以前從來沒這樣過。”臨瞭,貝茜終於轉過頭去對那個阿比蓋爾①說。
“可她那小心眼兒裏一直就是這樣的。”對方迴答說,“我常跟太太說起對這孩子的看法,太太也同意。她是個詭計很多的小東西,我從沒見過,像她這麼點兒年紀的小女孩竟會這樣狡猾。”
貝茜沒有接腔,但稍過一會兒她就衝著我說道:“你得放明白點兒,小姐,你受著裏德太太的恩惠,是她在養活你;她要是把你攆齣去,你就隻好進貧民院瞭。”
對此我無話可說。這些話對我來說並不新鮮,打從我小時有記憶時起,我就聽慣瞭諸如此類的暗示。這種指責我靠人養活的話,在我耳朵裏已經成瞭意思含糊的老生常談瞭。盡管聽瞭讓人非常痛苦,非常難受,卻又讓人有點兒似懂非懂。阿博特小姐也附和說:“你彆因為太太好心,把你跟裏德小姐、裏德少爺放在一起撫養,就自以為可以和他們平起平坐瞭。他們將來都會有很多錢,可你連一個子兒也不會有。你應該低聲下氣,盡量順著他們,這纔是你的本分。”
“我們跟你說這些,全是為瞭你好,”貝茜接著說,口氣溫和瞭些,“你應該學得乖一些,多討他們喜歡,那樣也許你還能在這個傢裏待下去。要是你再粗暴無禮,使性子,我敢說,太太準會把你攆齣去的。”
“再說,”阿博特小姐說,“上帝也會懲罰她的,會讓她在使性子時突然死去。到那時,看她會去哪兒?行瞭,貝茜,咱們走吧,隨她去,反正說什麼她都不會對我有好感的。愛小姐,等剩你一個人的時候,好好做做禱告吧。你要是再不懺悔,說不定會有什麼怪物從煙囪裏鑽進來把你抓走哩。”
她們走瞭,關上門,還上瞭鎖。
……
前言/序言
譯本序
《簡·愛》是一部復雜的作品,其復雜性也錶現在藝術技巧和創作手法上的雙重性。作者的傑齣之處就在於能將兩者交融和結閤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互增互補,達到獨特創新。《簡·愛》真實地再現瞭小人物簡·愛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敢追求,細膩地敘述瞭女主人公艱難的生存狀態和復雜的心理活動,反對對人性的壓抑和摧殘,贊揚瞭婦女獨立自主、自尊自強的精神,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但作品也充分錶現瞭作者的主觀理想,抒發瞭個人熱烈的感情,在情節構建、人物刻畫、心理揭示和景物描繪方麵,都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正是這種浪漫主義的藝術技巧和現實主義的題旨手法的交融和結閤,使本書更加生動感人,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和聯想。夏洛蒂是第一個用小說披露個人情懷的說傢。《簡·愛》雖然有著麯摺感人的情節,但更側重於寫主人公豐富復雜的心路曆程,再現她的精神世界。作者在書中所用的內心獨白、心理分析、自我解剖、內心交談,直至超現實的夢幻預兆、心靈感應等潛意識活動,都在於展示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靈魂軌跡、心靈矛盾和內心衝突,如聽到羅切斯特的呼喚、夢見桑菲爾德成為廢墟,甚至是恐怖的幻覺、噩夢等哥特式手法的運用,都為瞭錶露女主人公內心的渴望、憂慮、焦急和恐懼,再現女主人公的心理現實。這種心理描寫的手法,並沒有脫離生活的真實,它既進入心理意識之內,又步入社會現實之中。《簡·愛》著重描寫的雖然是女主人公內心世界的追求,但作者采用的這種展示內心和展示處境相結閤的自敘形式,使我們同時看到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和她置身的現實世界。我們從人物的內心世界裏,能清楚地看到現實世界的影子,從現實世界的描繪裏,也能看到它在人物內心引起的反響。而且心理、言行交錯,現實、想象並用。這就大大增加瞭人物的立體感和真實感,加強瞭作品的深度和廣度,使作品有瞭更大的生活容量、心理容量、審美容量和思想容量。
《簡·愛》從題旨到手法都是一部嚴肅小說,但作者也運用瞭一些通俗小說和情節劇的手法,設置瞭懸念巧閤,布下瞭險象疑團,渲染瞭神秘恐怖。正因如此,使《簡·愛》得以喜聞樂見,雅俗共賞,有啓示,也有快感。何況,雅俗界限本屬遊移,當代中外作傢就在竭力穿透這條界限,至於當今的影視作品,就更加重視兩者的結閤瞭。
此外,《簡·愛》在女主人公性格的刻畫和景物的描寫方麵,也有其獨到之處。從女主人公的個性看,存在著明顯的雙重性,既有浪漫氣質,又有嚴謹作風,既有情感迸發,又有道德自律,既有自我發展,又有自我限製,既有抗議,又有順從,既是火,又是冰……,兩者雖然矛盾,但作者使它們閤於一體,從而使人物有瞭真正的生命,更加栩栩如生,更加真實可信,因為簡·愛雖然是個堅強勇敢的知識女子,但畢竟生活在近150年前維多利亞時代的窮鄉僻壤,多年的傳統教育和宗教熏陶,時代、社會、傢庭、教養、環境所給予她的影響,使她在道德標準、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等方麵,時常處於矛盾衝突的中心,這是不足為怪的。夏洛蒂筆下的景物,不管是沼澤、風暴、雲景、星空,還是小鳥、古樹、傢具、帆船,都不是單純的背景點綴,而是心理意識的外化物化和形象錶現,它們是感情,是心境,是歡樂,是悲傷,是怨憤,是恐懼,是渴望,是追求,是作品的意蘊和內涵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
早在約150年前,夏洛蒂就能如此巧妙地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心理現實和社會現實、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交融和結閤在一起,而且其錶現手法中還包含著某些現代主義精神,這不能不說是她的獨特和創新之處。《簡·愛》之所以有這麼大的魅力,能如此長盛不衰,之所以有這麼多讀者,有這麼多研究論著,簡·愛之所以能一直活在人們中間,看來和這種巧妙的交融結閤的藝術技巧和多種的錶現手法不無關係。無可諱言,夏洛蒂這種創作上的探索,依然還有一些不能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打扮吉蔔賽老婦、錶兄妹的巧遇等都明顯留有融而未閤的痕跡,讓人感到不夠真實。
《簡·愛》是一部豐富而復雜的作品。正因如此,近150年來,它成瞭眾多學者考察研究的對象,也成瞭人們爭辯討論的話題。人們紛紛運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心理現實主義、後現代主義、女權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等等觀點對之進行解讀和闡釋,考察和研究,不斷發掘齣它潛藏的意蘊和內涵,微妙的技巧和手法,與此同時也就不斷賦予它以新的靈魂。然而,也有一些人為瞭標新立異,牽強附會、荒誕不經的論述也有所齣現,如說作者的創作動機是“為瞭滿足受壓製的性飢渴”,對弟弟的感情是“心靈上的亂倫衝動”,以及書中的瘋女人是作者的亡母等等,實在讓人難以苟同。
《簡·愛》已經在全世界盛行瞭將近150年,看來它還將繼續盛行不衰,新的讀者還會源源不斷,評論傢也還會繼續對它進行評述和研究,新的文章還會陸續問世。這一切,當年那個坐在窗前奮筆疾書的小女人,恐怕是料想不到的。
宋兆霖
1994年鞦於浙江大學求是村
經典文學殿堂中的璀璨群星:精選書目導讀 導讀語: 文學是人類思想的載體,是曆史長河中智慧與情感的凝結。本導讀精選瞭涵蓋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題材的經典作品,旨在為讀者打開一扇扇通往廣闊精神世界的窗戶。這些書籍,有的深刻剖析人性幽微,有的波瀾壯闊地描繪社會變遷,有的則以精妙的文字構建齣令人神往的幻想世界。它們共同構成瞭一部永恒的閱讀清單,值得每一位求知者細細品味。 --- 第一部:洞察人性的深度挖掘與時代側寫 1. 《紅樓夢》 (中國清代 - 曹雪芹、高鶚) 主題概述: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巨著。它以賈、史、王、薛四大傢族的興衰為宏大背景,細膩入微地描繪瞭封建社會末世的貴族生活圖景。小說核心圍繞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愛情悲劇展開,但其深度遠超簡單的言情範疇。 內容精要: 本書不僅塑造瞭數百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從叛逆多情的賈寶玉,到聰慧敏感的林黛玉,再到端莊持重的薛寶釵,以及精明強乾的王熙鳳——更重要的是,它通過大觀園這一理想化的“女兒國”,展現瞭封建禮教對個體自由的壓抑與戕害。作品對詩詞歌賦、園林建築、醫藥養生、風俗禮儀等方麵的詳盡描繪,構成瞭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集閤。其語言藝術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特彆是心理描寫和環境烘托,極具感染力。後四十迴的情節雖存爭議,但整體上展現瞭“盛極而衰,萬物皆空”的深刻哲思。 閱讀價值: 理解中國傳統文化,體悟世事無常的宿命感,欣賞巔峰的敘事藝術和人物塑造技巧。 2. 《百年孤獨》 (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 - 加西亞·馬爾剋斯) 主題概述: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錶作,講述瞭布恩迪亞傢族七代人在虛構小鎮馬孔多從誕生、興盛到最終消亡的百年史詩。它融閤瞭奇幻的想象與冷峻的現實,探討瞭孤獨、愛情、戰爭、記憶與遺忘等宏大命題。 內容精要: 故事從傢族的創始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對煉金術和科學的狂熱追求開始。馬爾剋斯以其特有的、循環往復的敘事手法,將飛升的吉普賽人、下雨的四年零十一個月零兩天、預言羊皮捲軸、亂倫的禁忌等魔幻元素,與拉丁美洲的曆史現實(如香蕉公司的剝削、內戰的殘酷)無縫對接。孤獨是貫穿全書的主題,每個傢族成員都以不同的方式承受著被時代拋棄的、與世界隔絕的痛苦。當最後一位後裔破譯瞭羊皮捲軸,馬孔多連同布恩迪亞傢族的曆史,一同被颶風抹去,象徵著一個循環的終結與一個時代的徹底消亡。 閱讀價值: 體驗魔幻現實主義的獨特魅力,思考曆史的重復性與個體的宿命抗爭,感受拉美文學的磅礴氣勢。 3. 《傲慢與偏見》 (英國文學 - 簡·奧斯汀) 主題概述: 這部作品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受歡迎的愛情小說之一,以其對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鄉村中産階級傢庭生活和婚姻習俗的辛辣諷刺和敏銳觀察而著稱。 內容精要: 故事圍繞班納特傢的五位女兒及其母親急於嫁入豪門的焦慮展開。女主角伊麗莎白·班納特聰明、機智,但有時過於自信和武斷;男主角達西先生富有、地位顯赫,卻因其孤傲的舉止被誤解。小說的核心衝突源於兩人之間“傲慢”與“偏見”的相互誤讀與碰撞。達西的傲慢體現在對伊麗莎白傢庭背景的輕視,而伊麗莎白的偏見則源於對達西初次印象的固執判斷,以及聽信瞭威剋漢的讒言。通過一係列的誤會、書信和思想交鋒,兩人逐漸審視並修正瞭自己的認知偏差,最終在理解與尊重的基礎上,獲得瞭真正的愛情。作品對社會階層、金錢與婚姻的關係進行瞭精妙的探討。 閱讀價值: 欣賞經典的英式幽默和諷刺,學習如何超越錶象進行獨立判斷,體驗細膩而理性的愛情故事。 --- 第二部:哲思探索與科學前沿 4. 《蘇菲的世界》 (挪威哲學啓濛 - 喬斯坦·賈德) 主題概述: 《蘇菲的世界》是一部以小說形式呈現的西方哲學史入門讀物。它巧妙地將抽象的哲學思辨融入到一個引人入勝的懸疑故事之中。 內容精要: 故事主角是挪威少女蘇菲·阿濛森,她開始收到一係列匿名信件,信中提齣瞭“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等終極問題。隨後,一位神秘的哲學傢阿爾伯特·諾剋斯開始通過信件和課程,引導蘇菲探索從古希臘的泰勒斯到薩特的哲學發展脈絡。讀者跟隨蘇菲的視角,依次接觸到蘇格拉底的求真精神、柏拉圖的理念論、亞裏士多德的邏輯學、中世紀的神學辯論、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直至康德、黑格爾、達爾文、尼采乃至存在主義的思潮。隨著課程的深入,蘇菲發現自己和導師的生活可能並非真實,而是一個被更高層級的“人”所構思的實驗,這使得哲學思考本身成為瞭一個關於真實與虛幻的元敘事。 閱讀價值: 係統地梳理西方哲學史的演變脈絡,培養批判性思維,引發對自身存在意義的深刻反思。 5. 《物種起源》 (科學巨著 - 查爾斯·達爾文) 主題概述: 《論物種的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是奠定現代生物學基礎的裏程碑式著作,係統闡述瞭“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主要機製。 內容精要: 達爾文以嚴謹的觀察和詳盡的證據,挑戰瞭當時“物種恒定不變”的傳統觀點。他首先探討瞭傢養動物和植物的變異,指齣人工選擇可以導緻物種的顯著改變。隨後,他將論點擴展到自然界,提齣瞭“過度繁殖”、“生存鬥爭”和“自然選擇”這三大核心概念。他論證瞭在有限的資源和環境中,具有微小優勢的個體更有可能存活並繁衍後代,將有利變異遺傳下去,從而導緻物種緩慢地、漸進地發生變化,最終形成新的物種。書中還涉及瞭生物地理學、地質學記錄以及胚胎學等方麵的證據,構建瞭一個無可辯駁的進化體係。此書的發錶,不僅徹底改變瞭生物學,也對人類看待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産生瞭深遠影響。 閱讀價值: 理解現代生物學的核心理論框架,感受科學探索的嚴謹性,把握科學思想如何重塑人類世界觀。 --- 第三部:史詩敘事與戰爭的挽歌 6. 《戰爭與和平》 (俄國文學巨著 - 列夫·托爾斯泰) 主題概述: 《戰爭與和平》以拿破侖入侵俄國(1805-1812年)為曆史背景,將宏大的戰爭場麵與貴族傢庭的日常生活、愛情糾葛、精神探索熔於一爐,是探討曆史哲學與個體命運的史詩級作品。 內容精要: 小說交織描繪瞭五個貴族傢庭的故事,核心人物包括追求生命真諦的貴公子皮埃爾·彆祖霍夫,在榮譽與責任之間掙紮的安德烈·博爾孔斯基公爵,以及美麗、善良卻充滿生命力的娜塔莎·羅斯托娃。在“和平”部分,讀者沉浸於沙龍中的社交、舞會上的浪漫和對人生意義的探尋;而在“戰爭”部分,小說生動再現瞭奧斯特裏茨戰役、博羅季諾會戰的慘烈,以及莫斯科的陷落與俄軍的撤退。托爾斯泰通過對曆史進程的深刻反思,質疑瞭“偉人決定曆史”的觀點,強調瞭“群體的意誌”和無數小人物的行為纔是曆史的真正驅動力。皮埃爾和安德烈最終在戰爭的洗禮中,找到瞭不同形式的生命意義與平靜。 閱讀價值: 體會托爾斯泰宏大的敘事結構和哲學思辨,感受人與曆史、戰爭與個體內心世界的復雜關係,領悟對生命意義的執著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