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本《叶慈诗选》,是“一位把诗歌当做生命的诗人”与“20世纪*伟大的英语诗人”的美好相遇。名作名译,布面精装,经典收藏。本书台湾版曾在诚品书店夺得年度排行榜文学类榜首,迄今已连续印刷20余次。
2,叶慈(叶芝),20世纪英语世界的桂冠诗人,诺贝尔奖得主,他精美、深刻的诗篇,他高尚的情操,极受泰戈尔、艾略特、奥登、庞德、大江健三郎等等世界文坛巨擘的推崇。杨牧,一位把诗歌当做生命的诗人,一行诗,一段文字,一则论述,一首译诗,都可视为生命里有机的内在连结。译文典雅古朴,别有风韵。
3,《叶慈诗选》,是诗人杨牧特别为儿子翻译的温情之作。
4,译文与英文原诗,左右页逐行对照,便于细细咀嚼玩味。
【链接:“他们在岛屿写作·杨牧·朝向一首诗的完成”:
叶慈(叶芝),爱尔兰有史以来至为伟大的诗人,也是近世极受重视、极受喜爱的诗人之一。他精美深刻的诗篇,始终萦绕着沉重的爱尔兰,萦绕着爱尔兰的神话传说和海滩乡野。
本书由台湾著名诗人——杨牧,着力精译叶慈一生重要诗作近八十首,附以原文汉英对照,另有导言、注释等,以完整的体例呈现,名家编译,确非凡响。
曾在诚品书店夺得年度排行榜文学类榜首,迄今已连续印刷20余次。
叶慈(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又译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神秘主义者。1923年,以其“始终富于灵感的诗歌”,并“以高度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获诺贝尔文学奖。叶慈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他是传统诗歌形式的大师,又完成了向现代主义的转变。
叶慈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1922年,叶慈进入爱尔兰担任参议员;1928年,由于健康问题,从参议院退休。1939年1月28日在法国逝世;1948年9月,依照诗人遗愿,遗体迁回故乡斯莱果郡,其坟墓后成为当地名胜。
【编译者】杨牧,本名王靖献,早期笔名叶珊,1940年生于台湾花莲,著名诗人、作家。1964年自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保罗安格尔及其妻聂华苓创办的“国际写作计划”诗创作班,获艺术硕士学位,在爱荷华的前后期同学有余光中、白先勇、王文兴等日后引领台湾文坛的作家。
杨牧自十六岁开始写作,超过半世纪的创作生涯,累积出无数难以超过的文学经典,并曾分别于北美、台湾、香港等地任教,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身兼诗人、散文家、翻译家与学者多重身身份,作品译为英、韩、德、法、日、瑞典、荷兰等文,获吴三连文艺奖、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多项重要文学奖(其中,马悦然翻译《绿骑:杨牧诗选》[Den grone riddaren]中文、瑞典文对照版,荣获2011年瑞典皇家图书馆书籍艺术大奖),影响后进无数。
代表作有《柏克莱精神》、《搜索者》等,以及文学自传《奇来前书》、《奇来后书》。作品曾被译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荷兰文。译著有《叶慈诗选》、《英诗汉译集》等。
“但知每一片波浪都从花莲开始”,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重新诠释、纪录六位台湾文坛重量级文学家(林海音、周梦蝶、余光中、郑愁予、王文兴以及杨牧的生命与创作历程),其中杨牧电影,即《朝向一首诗的完成》(Towards the Completion of a Poem)。
一九六五年的夏天,在海嵎,又是另外一个海嵎,我细细阅读叶慈诗全集。麦克米伦书店版的全集按照叶慈写作的年代排列,绵亘数十年,变化的脉络清晰可见。我爱上的这位爱尔兰诗人,正是自认为“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者”的诗人。
叶慈狭义的浪漫时期大约结束于他三十五岁左右,其后转入另外一重世界。然而严格说来,那并不是刻意转移,而是自然发展,因为即使是他后期作品的精神也始终不见得超过广义的浪漫精神。客观地说,叶慈可能比华茨华斯和柯律治伟大,因为他于中年后扩充深入,提升其浪漫精神,进入神人关系的探讨,并且评判现实社会的是非,而华柯二人无此能耐,中年以后竟自枯竭以终。可是我觉得不知道应该如何拿他和拜伦,雪莱,济慈比较,因为三十五岁以前的叶慈其实并未超过他们,是三十五岁以后的叶慈才综合把握了他们的精神,得以成大家。我想象这是诗人之幸与不幸,雪莱和济慈早死,拜伦死时也才三十五岁。要之,叶慈得到十九世纪初叶所有浪漫诗人的神髓,承其衣钵,终生锲而不舍,他所做的是那份神髓的扩充和发扬,所以广义地说,终其一生,叶慈是一位浪漫诗人,我相信“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意思应该这样来把握才是。
检视叶慈的生涯,我发现他始终是一个寂寞的人,他在他的爱尔兰朋友当中,正是一个被排斥的右外野手,孤独站在局外,嚼着地里扯出来的青草——那应当是酢浆草了——看他的朋友们在局里商议厮杀,以血肉创造“可怖之美”。我相信叶慈对爱尔兰的爱绝不下于马克布莱少校他们,可是他选择的竟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我可以想象,如果叶慈当年也在人堆中看老师解剖鸽子,血光闪处,他一定也挤出来不愿意看,坐在一角发呆。
我继续思考叶慈的问题。
——杨牧《右外野的浪漫主义者》(节选)
“20世纪*伟大的英语诗人”——托马斯·艾略特
他以无垠星空的爱抚覆盖人世,他对人世的观察,和一般人立足于各种教育、习惯、摹仿所进行的观察截然不同……诗人叶芝让他的诗歌之河在爱尔兰古朴的阡陌上潺湲流动;对他来说这很自然,使他赢得了无与伦比的荣誉。他不是用眼睛用知识,而是用灵魂接触自然。自然在他眼里不单纯是物质的,他在山川感知的鲜活境界,只有想象才能抵达。……他使爱尔兰的心声在世界文坛上胜利地回荡……他倾吐心灵的话语,是爱尔兰的,也是人类的。
——泰戈尔
坦率地说,与26年前站立在这里的同胞相比,我感到71年前获奖的那位爱尔兰诗人威廉·勃特勒·叶芝更为可亲。当时,他和我年龄相仿。当然,我并不是故意把自己与这位天才相提并论。正如威廉·布莱克——叶芝使他的作品在本世纪得以复兴——所赞颂的那样:“如同闪电一般,横扫欧亚两洲,再越过中国,还有日本。”我只是一位谦卑的弟子,在离他的国度非常遥远的土地上,我说了以上这番话。
现在,我总结自己作为小说家的一生而写作的三部曲已经脱稿,这部作品的书名,即取自于他的一部重要诗作中的一节:“从树梢的枝头,一半全是辉耀着的火焰/另一半全是绿色/这是一株被露水湿润了的丰茂的大树。”他的全部诗集,在这部作品的每一处都投下了透彻的影子。为祝贺大诗人威廉·叶芝获奖,爱尔兰上院提出的决议案演说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您的力量,我们的文明得以被世界所评价……您的文学极为珍贵,在破坏性的盲信中守护了人类的理智……”
——大江健三郎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我在暧昧的日本》
你像我们一样蠢;可是你的才赋
却**这一切:贵妇的教堂,肉体的
衰颓,你自己;爱尔兰刺伤你发为诗歌,
但爱尔兰的疯狂和气候依旧
……
泥土呵,请接纳一个贵宾,
威廉·叶芝已永远安寝:
让这爱尔兰的器皿歇下,
既然它的诗已尽倾洒。
……
——奥登《悼念叶芝》(查良铮译)
1 导 言
19 牧神的祭师∕The Priest of Pan
21 在香谷阡陌∕’Mong Meadows of Sweet Grain
23 露水点点滴落∕The Dew Comes Dropping
25 每当身在荒漠∕Wherever in the Wastes
27 那印度人致所爱∕The Indian to His Love
31 叶落∕The Falling of the Leaves
33 蜉蝣∕Ephemera
37 湖岛因尼斯夫莉∕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39 当你老了∕When You Are Old
41 白鸟∕The White Birds
43 赠与我倾谈向火的人∕To Some I Have Talked with by the Fire
47 让爱平静将息∕He Bids His Beloved Be at Peace
49 黑豕谷∕The Valley of the Black Pig
51 论完美∕He Tells of the Perfect Beauty
53 七重林中∕In the Seven Woods
55 树枯枝萎∕The Withering of the Boughs
59 亚当其惩∕Adam’s Curse
65 老人对水自怜∕The Old Men Admiring Themselves in the Water
67 特洛不再∕No Second Troy
69 睿智随时间∕The Coming of Wisdom with Time
71 什么事都教我分心∕All Things Can Tempt Me
73 一九一三年九月∕September 1913
79 失落的尊荣∕Fallen Majesty
81 寒天∕The Cold Heaven
83 东方三贤士∕The Magi
85 阔园野天鹅∕The Wild Swans at Coole
91 一个爱尔兰飞行员预见死亡∕An Irish Airman Foresees His Death
95 所罗门与希芭∕Solomon to Sheba
99 学者∕The Scholars
101 忧郁作∕Lines Written in Dejection
103 黎明∕The Dawn
105 钓者∕The Fisherman
111 有人要我写一首有关战争的诗∕On Being Asked for a War Poem
113 余尔等主∕Ego Dominus Tuus
125 麦柯·罗拔兹与舞者∕Michael Robartes and the Dancer
133 一来自前生的形象∕An Image from a Past Life
139 复活节·一九一六∕Easter, 1916
149 一名政治犯∕On a Political Prisoner
153 群众领袖∕The Leaders of the Crowd
155 二度降临∕The Second Coming
159 战时冥想∕A Meditation in Time of War
161 航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
167 吾宅∕My House
171 窗子边上的燕巢∕The Stare’s Nest by My Window
175 西元一千九百十九年∕Nineteen Hundred and Nineteen
193 丽妲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
197 爱德芒·杜剌可画黑色人头马∕On a Picture of a Black Centaur by Edmund Dulac
201 在学童当中∕Among School Children
211 人性尊严∕Human Dignity
213 离群∕His Wildness
215 自我与灵魂的对话∕A Dialogue of Self and Soul
225 象征∕Symbols
227 十九世纪以降∕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After
229 三世运∕Three Movements
231 疯月∕The Crazed Moon
235 阔园与灞列力塔·一九三一∕Coole and Ballylee, 1931
243 拜占庭∕Byzantium
249 感念无名教师∕Gratitude to the Unknown Instructors
251 催眠曲∕Lullaby
255 长久沉默之后∕After Long Silence
257 她的优势∕Her Triumph
259 选定∕Chosen
263 她神觉之象在林中∕Her Vision in the Wood
269 乌何由来哉?∕Whence Had They Come?
271 灭忽∕Meru
273 青金石雕∕Lapis Lazuli
281 致桃乐西·卫俄斯里∕To Dorothy Wellesley
285 刺激∕The Spur
287 朝圣者∕The Pilgrim
291 雕像∕The Statues
297 消息为德尔菲预言而作∕News for the Delphic Oracle
303 长脚蚊∕Long-legged Fly
307 一炷香∕A Stick of Incense
309 高谈∕High Talk
311 人及其回声∕Man and the Echo
319 政治∕Politics
320 注释
初次翻开这本《叶芝诗选(汉英对照)》,就被那精美的装帧所吸引,纸张的质感温润,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触碰到了那个遥远的爱尔兰诗人。我并非叶芝的忠实信徒,对他诗歌的了解也仅限于一些零星的片段,但正是这份“不了解”让我带着一种纯粹的好奇心,去探索他文字中那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 打开诗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经典的篇章,比如《茵尼斯弗利岛》,寥寥数语勾勒出的宁静与诗意,让我瞬间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平和。我尝试着对照着英文原句去品读,语言的节奏、韵律在脑海中回响,虽然我的英文水平有限,但翻译的精妙之处依然能够捕捉到。看着中文译文,又对照英文,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语言的对话,感受着两种文化碰撞出的火花。 我尤其喜欢那些描写爱与失落的诗篇,叶芝的爱,不像席琳·迪翁那样轰轰烈烈,却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缠绵,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释然。他笔下的女性,或神秘,或美丽,或带着一丝令人捉摸不透的忧伤,都成为他诗歌中永恒的意象。读他的诗,你会发觉,那些看似遥远的情感,其实都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只是我们常常被现实的喧嚣所淹没,而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中英文对照清晰明了,方便读者在阅读中进行比较和体会。我甚至拿出笔来,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随想,记录下那些触动心灵的句子。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叶芝的诗歌,就像一杯陈年的威士忌,初尝可能略带苦涩,但越品越醇厚,越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对于一个渴望在文字中寻找慰藉和启迪的读者来说,《叶芝诗选(汉英对照)》无疑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它不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一个伟大诗人不凡的灵魂,感受他那穿越时空的智慧与情感。我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叶芝的诗歌进行更深入的对话,让他的文字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属于自己的芬芳。
评分这本《叶芝诗选(汉英对照)》带给我的是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略显严肃的文学读物,可能需要费一番力气去理解,但实际阅读下来,却发现它充满了灵动与鲜活。叶芝的诗歌,不像某些现代诗那样晦涩难懂,而是有着一种古典的美感,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现代思考。 翻到关于“童年”或“童话”的篇章时,我脑海中竟然浮现出了自己小时候听过的许多民间故事,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元素,在叶芝的笔下被赋予了更加深沉的意义。我特别喜欢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那种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仿佛能让你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看到月光洒落在湖面的光辉。 汉英对照的设计,对于我这种对英文不甚精通但又希望领略原汁原味诗意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时候,中文译文的美丽已经让我沉醉,但一旦对照英文,就会发现翻译家是如何巧妙地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融入汉语的韵味。这种双重阅读的体验,让诗歌的意境更加饱满,也让我对翻译这门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叶芝诗歌中那些关于“神秘”和“象征”的部分,也深深吸引了我。他似乎总能捕捉到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神秘气息,将现实与超自然巧妙地融合。读他的诗,你会不自觉地去思考一些关于人生、关于存在的问题,但又不会感到沉重,反而有一种被引领着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感觉。 总而言之,《叶芝诗选(汉英对照)》是一本能够触动人心底最柔软部分的诗集。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用最朴实、最真挚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刻的情感和最隽永的哲思。无论你是诗歌爱好者,还是对文学感兴趣的初学者,这本书都值得你细细品味,它定会为你带来一段难忘的阅读旅程。
评分《叶芝诗选(汉英对照)》带给我的,是一场关于时间、记忆和存在的深度对话。我一直觉得,好的诗歌能够穿透人心的喧嚣,直抵灵魂的深处,而叶芝的诗歌,恰恰具备了这种力量。 当我翻阅到那些关于“时间流逝”和“改变”的诗篇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的共鸣。叶芝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生命的痕迹,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容,那些辉煌的岁月,在时间的洪流中渐渐模糊,却又在诗歌里被永恒地定格。这让我不禁开始反思,在匆忙的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是否也在无意中错过了许多重要的瞬间。 我对那些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印象深刻,比如“飞马”、“月亮”、“玫瑰”等等。这些意象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承载着诗人复杂情感和深刻哲思的载体。通过对照英文原文,我更加理解了这些意象在不同语境下的微妙变化,也更加体会到了诗人是如何通过这些具象的符号,去传达那些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我尤其喜欢叶芝在诗歌中展现出的那种“宿命感”。他似乎并不回避人生的悲剧和无奈,反而将其融入到诗歌的创作中,让诗歌更具力量和深度。这种对生命的坦然,对现实的接受,反而带给我一种平静的力量,让我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的来说,《叶芝诗选(汉英对照)》是一本能够拓展你思维边界的诗集。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思想的盛宴。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让我受益匪浅。它提醒我,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要忘记诗意,不要忘记对生命的热爱和探索。
评分我购买《叶芝诗选(汉英对照)》纯属偶然,当时在书店里随手翻阅,就被那封面设计所吸引,有一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感。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也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当我开始阅读,我立刻被叶芝诗歌中那种独特的忧郁气质所打动。他不是那种只歌颂美好事物的人,他的诗歌中常常带着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逝去时光的留恋。然而,这种忧郁并非绝望,而是一种历经沧桑后,对生命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我尤其欣赏他诗歌中对“爱尔兰”这个民族身份的认同和表达。在那些描绘爱尔兰风景、历史和神话的诗篇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故土的深情。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也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份情感融入到我们的文学创作中。 汉英对照的版式设计,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异。有时候,英文的词语选择会带来一种更直接的冲击力,而中文的翻译则可能更加委婉含蓄。这种对照阅读,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语言的万花筒中,体验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叶芝的诗歌能够唤醒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它不是一本读完就丢弃的书,而是一本可以反复阅读,每次阅读都能有新收获的书。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在我心中的分量会越来越重。
评分我一直对爱尔兰文学情有独钟,而叶芝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当我看到这本《叶芝诗选(汉英对照)》,便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的外观设计低调而有质感,让人一看便心生喜爱。 阅读过程中,我被叶芝诗歌中那种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的风格深深吸引。他善于运用爱尔兰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创作素材,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情感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他的诗,仿佛能听到古老的歌谣在耳边回响,看到爱尔兰那片古老土地上的风景在眼前展开。 汉英对照的排版,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便利。我喜欢在阅读中文译文时,偶尔对照一下英文原句,感受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有时候,英文的词语会带来一种更直接、更强烈的情感冲击,而中文的翻译则可能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叶芝诗歌中对“爱”的描绘,尤其让我动容。他的爱,不是那种一厢情愿的浪漫,而是一种深沉、复杂,甚至带着些许痛苦的情感。他用诗歌记录下了那些不完美的爱情,那些错过的缘分,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力量。 总的来说,《叶芝诗选(汉英对照)》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诗集。它不仅仅是一本收藏品,更是一扇通往叶芝内心世界的窗口。这本书带给我的,是心灵的滋养,是思想的启迪,让我对生命、对爱情、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它是一本真正能够触及灵魂的书。
评分品质、包装、服务、速度…非常完美!
评分制作精良的书,质感很棒。一直在京东买书,非常满意,希望越做越好。
评分非常不错
评分Yeats,叶兹的诗,要多读,常读,深入我心,深得我心
评分Yeats,叶兹的诗,要多读,常读,深入我心,深得我心
评分精华的诗。留给我们的欣赏
评分一直想买书,这两天有活动很合算哦。想买书的快买喽……好书好书相当不错的。
评分心仪已久,终于买到,感谢!
评分非常喜欢的书籍,感谢京东的活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