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為《燕史》的點校本,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係《燕史》存本十記三十四捲的點校本,以首都圖書館藏清抄本為底本,以福建省圖書館藏和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兩種清抄本為校本;下編為輯錄部分,從《海嶽山房存稿》中輯錄《燕史》敘五十三篇、辨三篇、論二十一篇,從《海嶽山房彆稿》中輯錄《燕史》論六十八篇;並輔以《永平府誌序》《盧龍塞略敘》《海嶽郭先生墓誌銘》等篇著述序跋、傳記資料方麵的附錄內容。使讀者能更全麵地瞭解《燕史》的規模和編撰思路,以及郭造卿的個人生平及史學觀點。
郭造卿(1532—1593),字建初,號玉融山人、海嶽先生,福建福清人。萬曆八年(1580年),郭造卿在戚繼光的力邀之下,入幕戚府,開始編撰《燕史》以及側重於薊鎮曆史和軍事方略的《薊略》。功名不就的郭造卿將《燕史》視為名山事業,用功極深。萬曆十一年,戚繼光調離薊鎮,十五年病逝於故鄉山東蓬萊,此時郭造卿的《燕史》尚未完成。盡管缺少瞭資金和人力的支持,但郭造卿仍然留在薊州,繼續修史。萬曆十八年,《燕史》《薊略》草創初就,但捲帙浩繁,無人能為刻梓,郭造卿遂攜書稿南歸。萬曆二十一年六月,郭造卿於傢鄉逝世,享年六十二歲。
邱居裏,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參加《全元文》工作,點校郝經《陵川文集》、劉因《靜修文集》等元人文集12部(江蘇古籍齣版社2004版)。參加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工作,今譯《後漢書五行誌》及《元史》部分傳記(上海大辭典齣版社2004年版)。發錶論文《郭造卿與燕史修撰》(《民族史研究》第六輯,民族齣版社2005年10月版),《燕史的捲數傳本與輯佚》(《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年第1期)等。
從一個長期關注曆史文獻整理的讀者的角度來看,這套《北京古籍叢書》中的這一輯,體現瞭當代古籍整理工作應有的高度和專業水準。它不僅是曆史文獻的匯集,更是一項嚴肅的文化工程。尤其在涉及一些模糊不清的拓片或手稿資料的整理時,編輯團隊的耐心和專業程度令人肅然起敬。他們似乎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厘清疑點、完善記錄的機會。這種對文獻真實性的執著追求,是確保後世學術研究可靠性的基石。對於那些真正想深入瞭解北京地區曆史源頭的人來說,擁有一套這樣紮實可靠的底本,比閱讀十本二手解讀要來得更有價值。這套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能教給你多少現成的結論,而在於它提供瞭可以直接觸摸曆史文本的途徑,是治學不可或缺的工具。
評分說實話,閱讀這套書的過程,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探險。書中的語言風格從典雅的駢文到生動的白話敘事都有涉獵,這本身就展現瞭不同曆史階段社會文化的變遷。我尤其喜歡其中描述宮廷生活、市井百態以及軍事調動的章節,文字的張力和畫麵感極強,仿佛能聞到那個年代特有的氣味。通過這些細緻的描摹,我對古代北京(彼時的燕京或大都)的社會生態有瞭一個前所未有的感性認知。它不是乾巴巴的教科書知識,而是活生生的曆史碎片拼圖,需要讀者帶著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去解讀。它強迫你跳齣既有的曆史框架,去體察那些被宏大敘事所遺漏的微觀世界,這種閱讀體驗是極其酣暢淋灕的。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實在是太精美瞭,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內頁紙張的質感也非常好,字體清晰,排版考究,讓人有一種翻閱古籍的真實感。我特意去對比瞭不同版本的影印件,這套書的清晰度和細節還原度簡直是業界良心。尤其是那些需要仔細辨認的模糊字跡,在這套書裏也得到瞭很好的呈現。對於研究古代曆史的學者或者愛好者來說,這種高質量的印刷本身就是一種享受,省去瞭很多辨認和校對的麻煩。而且,裝幀上的設計也很有韻味,古典又不失大氣,放在書架上絕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看得齣來,齣版社在整體製作上投入瞭極大的心血,這不是簡單地將文字堆砌在一起,而是在打造一件值得收藏的文化藝術品。光是翻閱這套書的物理形態,就能感受到那種曆史的厚重感和匠人的溫度,非常值得購買。
評分這套書的編纂體例非常獨特,它不像傳統史書那樣完全按照編年體或紀傳體死闆地推進,而是采用瞭更具史學研究前沿視角的分類匯編方式。每一部分都有清晰的脈絡和邏輯,即便是初次接觸相關史料的讀者,也能通過其精妙的結構劃分快速抓住重點。我特彆欣賞它在注釋和校勘上的嚴謹態度,幾乎每一個重要的地名、人物乃至典故,都有詳盡的齣處考證和多版本對比,這對於我們做學術研究的人來說,簡直是省瞭天文數字般的時間。這種對待原始資料的敬畏之心,體現在瞭每一個細微之處。它不像某些粗製濫造的古籍整理本,隻做簡單的影印瞭事,而是真正做瞭深度的“整理”和“激活”,讓沉睡在故紙堆裏的信息重新煥發生機,為後來的研究者鋪平瞭道路。
評分我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購買的,畢竟涉及“燕史”這一塊的史料相對冷門,很多市麵上的通史類書籍隻是泛泛而談,難以深入。然而,深入閱讀後發現,這部叢書的史料挖掘和梳理工作做得極其紮實,簡直可以說是填補瞭研究區域史料的一個重要空白。它不僅收錄瞭正史中零散的記載,更重要的是,它整閤瞭大量地方誌、筆記、甚至是詩文集中纔能找到的關於特定時期的民間敘事和地方風俗的記載,這使得整個曆史圖景變得立體而豐滿。讀起來,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僅僅在看冰冷枯燥的官方記錄,而是在與那個時代的社會脈絡進行對話。對於那些對北京周邊曆史變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細節廣度與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參考書,極大地拓展瞭我對區域曆史認知的邊界。
評分此書不錯 值得閱讀 是不錯的史料 關於北京城 及其周邊地區
評分特彆喜歡以前北京古籍齣版社的古籍。原來七八十年代的係列現在都不好找瞭,希望北京齣版社能多做多齣。
評分北京古籍叢書 燕史(套裝上下冊)
評分這個係列的書質量很不錯,價格良心,值得收
評分東京的物流越來越快瞭,希望繼續保持!
評分東京的物流越來越快瞭,希望繼續保持!
評分書很好,內容佳,價格實惠。
評分特彆喜歡以前北京古籍齣版社的古籍。原來七八十年代的係列現在都不好找瞭,希望北京齣版社能多做多齣。
評分北京及其周邊的曆史 在北京工作生活學習瞭六七年 挺有感情的 這套北京古籍叢書還可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