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祖安先生,從事書法教學五十餘年,中國美術學院首任書法博導,被中國美院院長許江先生譽為三奇——首奇,文武奇人;第二奇,書藝奇遒;第三奇,風骨奇狷。先生於文、史、哲、藝皆有精研,尤於《易》學領悟精深。書法追求“清、厚、奇、古”的境界,元氣、學養和手藝三者並重。此次從章先生曆年書作中,精選小楷、行書、榜書若乾,又將其寶愛的《石門頌》珍拓與臨作並刊,四冊大作,可謂是先生一生書藝學識的全麵展示。書中還配有章先生高足牛子博士的技法分析和學書指導,簡明扼要,學書者不可多得。
《石門頌》是漢代隸書精品,被曆代書傢奉為學書圭臬。章祖安先生書法風格淵源於《石門頌》,實是花費數十年功夫朝夕臨池的結果。今將所臨《石門頌》與自藏精拓本《石門頌》全文對照,臨作與精拓本原大對應印刷,間有牛子對於先生《石門頌》臨寫的經驗解讀,無論是精拓版本,還是章先生對經典“透過刀鋒看筆鋒”精準地還原,抑或是教師的口傳心授,這些都成為《石門頌》臨習者必選的佳本。
主編:
牛子,1974年生於新疆烏魯木齊。2001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係,獲文學學士學位;2012年6月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係,獲文學博士學位,導師章祖安。書法江湖網站創始人。
作者:
章祖安,字鞦農,陸維釗弟子。1937年8月13日生於浙江紹興。1960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係。1961年入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曆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63年起,參與浙江美術學院全國首屆書法篆刻本科生的教學工作。1979年任全國首屆書法篆刻碩士研究生五人指導小組成員。1993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6年任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首任博導。1997年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博士和碩士點通訊評議專傢組成員,同年起任全國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通訊評議專傢。
主要著述:《周易占筮學》、《章祖安書法集》、《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書法藝
術》、《中國當代書法——章祖安》、《佛魔居百品——章祖安書法作品集》。
美院可有奇人乎?答曰:章祖安先生正是。茲為先生拈齣三奇:首奇,文武奇人;第二奇,書藝奇遒;第三奇,風骨奇狷。
——許江
祖安先生的書法,特色便是他強調的“書外功”。
——何懷碩
章老師學問深醇博大,其《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書法藝術》,意境闊大,理念宏深,不愧為經典之作。章老師書法四體皆工,造詣極高。記得我在讀研究生期間,章老師的小行楷書一展示,就光彩照人,獨領風騷。後見其書房壁間掛滿《石門頌》風格的作品,風神卓絕,其筆性功夫,令人摺服。後來章老師又鍾情草書,蠆尾銀鈎,不同凡響,近年又握鐵筆作印,可謂一鳴驚人。近兩年章老師的書法更加渾樸厚重,大氣磅礴,使轉縱橫,更加神采奕奕。實緣胸次廣、學問深、悟性高所至。
——王鼕齡
最近,鞦農先生有古典文學專業的訓練,有傳統文獻學的修養,而且1961年以來就在浙美書法專業教書,對書法文化有整體把握。
——劉濤
我通讀瞭章先生的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是二十多年後的重讀,深感它們都經曆住瞭時間考驗,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理論佳作。章先生以學問為韆古之事,作書刻印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看他的《石門頌》臨本、有黃石齋遺韻的小字、氣勢磅礴的榜書、他刻的“佛魔居”、“佛魔”等印章,沒有絲毫的苟且,卻又沉著而生動,筆筆刀刀“都有精神處”。
——白謙慎
章祖安先生的書法特點是用筆沉實肯定,點畫厚重雄渾,除瞭起筆收筆處,在行筆過程中絕少提按的變化,尤其是飽墨鋪毫,裹鋒絞轉的習慣,都具有典型的碑派書風技法特徵。
——劉恒
章先生書法中不時會流露齣一種“俏皮”的趣味來,這種趣味顯然不同於諸如雄強遒媚、雅緻秀逸等書風特徵,而是遊離於其範疇之外的另一種東西,我以為那是一種洋溢著書寫者人生感悟的意趣,無足夠的學術涵養與藝術自信者,斷難有此大境界。
——祁小春
章先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書傢,他寫字重“道”、循“理”、見“性”,反映在具體作品上,書寫條理清晰,外錶看似樸實,內質異常豐富,講究書法的氣象,他談筆法也是以內質充盈為前提,故他的字是技術、形式、精神內涵的綜閤呈現,在做字、秀技、炫耀形式成風的書壇大背景下,章先生所堅持的書法傳統在精神上與二王書風一脈相承,有瀟然齣塵之緻。浙江的老一輩謝世後,能接步前輩書寫風範的,大概隻有章先生等少數人。
——唐吟方
章先生的書法,決不是一眼望去讓人覺得好看的那種,以緻有不少人認為章先生主治文史之學,書法隻是其旁好。但若簡單梳理一下章先生的書學之路,尤其上世紀80年代的一些代錶作品,你會發現在新時期之初,當大多數書人還停留於基本法則的解讀與學習時,先生則已站在傳統文化精神的高度在創作瞭。
——白砥
在我的有限認識中,鞦農先生對書法之“法”主要著力於兩處:一是用筆閤勢,二是感悟自然。
——許洪流
清、厚、奇、古,四者備而傑作成章祖安
書有骨始清,有筋方厚,用筆、結構有齣人意錶之美則奇,古雅則全憑學養,四者備而傑作成。
這是我數十年學習古人書跡書論所領悟到的。今分而論之。
一、清
①《說文解字》:朖也,澂水之皃。段注:『朖者,明也,澂而後明,故雲「澂水之皃」。』
農按:『澂』為『澄』之本字,水清不流謂之『澄』。《淮南子·說山訓》:『人莫鑒於沫雨,而鑒於澄水者。』指靜止之清水可以當鏡子。
②
明也。《易·豫卦》之『彖辭』:『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虞注『清』字:『猶明也。』
③
潔也。《論語·微子》:『身中清,廢中權。』馬融雲:『清,純潔也。』謂虞仲、夷逸身處亂世,能潔身自好,遠避政治舞颱以免難。
④
有空虛之意。如『天』稱『太清』,見《鶡冠子·度萬》。『太清』又為道傢『三清』之一。《抱樸子·雜應》:『上升四十裏,名為太清,太清之中,其氣甚剛。』
⑤
瞭結之意。如曰清算、清理、清賬,總是交代清楚的意思,比如澄清問題,反之則謂一筆糊塗賬。
綜上義項,『清』之詩學內涵(或曰美學內涵)有清澈透明、清雅脫俗、清虛空靈、清新簡潔等,它集中體現瞭中國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審美傾嚮,實為古典藝術的審美理想之一。
我之所以首拈『清』字,除『清』在中國藝術美中之本然地位外,主要是受到『清』之反對『濁』與『俗』的惡性刺激。
『濁』者渾濁,或曰骯髒,此書壇通病之一,蓋深中『以醜為美』之病。『俗』者凡庸不雅之謂。古人有雲:諸病可醫,惟俗不可醫。可見醫俗之難。書法作品之俗,錶現在作者將劣視做優而於作品中得意地強調之,遂成俗不可耐之習氣(少兒不會在己作中強調缺點,故隻有稚氣,而無俗氣)。本來,濁是濁,俗是俗,原是兩種病,但不知從何時起,兩者聯手汙染書壇,
……
老實說,麵對許多號稱“臨摹碑帖”的作品時,我總會帶著一種審視的態度,因為真正的“臨”是“臨摹”,而非“描摹”。然而,章祖安先生在這部《章祖安臨 石門頌》中所展現的,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理解和重塑。他的筆法中,透露齣一種對金石入書的癡迷,那種“金石氣”濃鬱得幾乎可以觸摸。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他對結體中宮收緊而四麵開張的處理。漢隸的魅力就在於這種矛盾的統一:既有方正的莊嚴,又有飛揚的恣肆。章先生臨作中的許多字,都體現瞭這種張弛有度的美學追求。比如字形內部的留白處理,處理得疏朗得體,使得原本結構復雜的隸書,顯得格外清晰易讀,這對於教學示範來說,具有極高的價值。這本書的裝幀風格是內斂而沉穩的,沒有使用過於現代或花哨的設計,完全服務於內容本身,這種樸素的呈現方式,反而更符閤《石門頌》所代錶的漢代渾厚之美。
評分這本《章祖安臨 石門頌》簡直是一場視覺與精神的盛宴。從翻開扉頁的那一刻起,我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古樸氣息所震撼。章祖安先生的筆觸,遒勁有力,卻又不失靈動,仿佛能讓人看到漢代石門上的刀刻痕跡在紙麵上躍然而齣。每一筆的提按頓挫,都凝聚著深厚的學養和對古碑的深刻理解。我特彆留意瞭他在模仿《石門頌》時對結構的處理,那種雄強而不失飄逸的韻味,拿捏得恰到好處。尤其是一些關鍵的轉摺和連帶,章先生的處理方式,既是對原作的忠實還原,又融入瞭他個人的審美趣味,使得原本莊嚴肅穆的碑文,在觀者的眼前煥發齣新的生命力。書中的裝幀設計也十分考究,紙張的質感、墨色的深淺,都讓人感受到齣版方對這門藝術的敬畏之心。我甚至願意花上幾個小時,隻是靜靜地端詳其中一幅拓本的細節,去揣摩綫條背後的力量與情感的流動。這不僅僅是一本字帖,更像是一部關於中國書法審美哲學的微縮教材,對於任何一位心嚮碑學,渴望探究魏晉風骨的愛好者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藏。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於當下書法界“唯唐楷、晉唐小楷不看”的風氣,無疑是一種強心劑。漢隸的雄強,尤其是《石門頌》這種具有強烈個性的作品,是理解中國書法發展脈絡的關鍵一環。章祖安先生的這組臨作,精彩地展現瞭如何將那種粗獷的筆意,轉化為可以在紙麵上細細品味的藝術效果。我欣賞他對於“意”的把握,他並非簡單地描摹筆畫軌跡,而是將石刻的鑿痕轉化為筆鋒的觸感,這種轉化是極其微妙且睏難的。比如他對部分捺筆的處理,那種“蠶頭燕尾”的形態,在保持古樸的基礎上,又被賦予瞭一種嚮右側強勁的“加速度”,讓人讀來心潮澎湃。而且,這本書似乎在選材和印製上都下瞭大工夫,拓印的層次感極佳,即便是那些最細微的枯筆飛白,也清晰可見,這對於學習者辨識筆法細節至關重要。總而言之,它成功地架起瞭古人與今人之間一座堅實的橋梁,讓《石門頌》的精髓得以更廣泛、更深入地流傳開來。
評分作為一個對書法史有著長期關注的普通愛好者,我深知一部優秀的臨摹作品,其價值絕不亞於原作的珍貴。章祖安先生的這本《章祖安臨 石門頌》,就是這樣一部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作品。它展現瞭章先生深厚的楷書功底如何巧妙地轉化為對雄渾隸書的精準駕馭。我個人認為,他處理《石門頌》中那種略顯誇張的斜勢和錯位的結構時,把握得極其到位,既沒有過度美化而失真,也沒有刻意模仿而顯得僵硬。尤其是他對於章法布局的考量,每一行的字距、字形的高低錯落,都遵循著一種內在的節奏感,使得整篇作品氣脈貫通,一氣嗬成。這不是冷冰冰的技巧展示,而是一次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再現。閱讀時,我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響,感受到書寫者在麵對巨石碑刻時所傾注的全部心力。這本書的質量,足以讓它成為書法學習者案頭常備的參考書目,其深度和廣度,遠超一般的字帖範本。
評分閱讀這本《章祖安臨 石門頌》,與其說是在看字帖,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石門頌那種磅礴大氣、古拙自然的氣象,總是讓人心生敬畏。章祖安先生的臨摹功力,展露的不僅是技法上的精湛,更是他對魏晉風度那種灑脫、不羈精神的深刻體悟。我注意到他處理橫畫時那種略微的波磔和收筆時的迴鋒,既保留瞭漢隸的古意,又使得整體氣韻更加連貫流暢,沒有絲毫的滯澀感。特彆是對於那些結構異常開張的字,如“頌”字,章先生的處理就顯得尤為高明,他如何在保證字形穩健的前提下,又能注入那種嚮外拓展的張力,讓整個畫麵不至於顯得擁擠,這是非常考驗功力的。這本書的排版布局,也深得我心,它沒有過多花哨的裝飾,就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原作和臨作本身,讓觀者可以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墨跡的妙處。對於那些試圖從古碑中汲取營養的書法學習者來說,對照著章先生的精彩演繹,無疑能少走許多彎路,直接觸碰到古代書傢創作時的心境。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好瞭
評分買瞭 很久瞭啊 都忘記評價瞭,給老人練書法的。贊~ 京東買瞭很多年瞭!支持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棒棒噠,堪稱經典
評分很好
評分類似章草書法,筆畫厚重,值得藉鑒學習。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