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分析了社会正义与市场正义、公民自由、战争与国际容忍等当代公共争议当中蕴含的正义议题,并做出了带有现实关怀的学理判断,见解独到深刻,为时下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2、本书论及议题广泛,并具有深切的现实关怀。“正义与自由主义”一辑考察当代自由主义的社会正义、市场正义与社会权论争,连同罗尔斯的政治性自由主义与义战论说。“公民自由与正义”一辑以公民不服从、仇恨言论、色情管制、性交易除罚化、拒战权利为题,探索公民自由及权利的正义论辩。“战争与正义”一辑从义战道德的视野,析论国际容忍、政体改造、人道干预等。
讽刺漫画是否触及言论禁地?
性服务业是否危及性别平等?
广岛、长崎核爆具有怎样的道德争议?
利比亚战争存在怎样的人道干预问题?
《当代正义论辩》集结了作者十余篇研究论文,论述议题从义战论说到广岛核爆与利比亚战争,从社会正义与市场正义到色情权利。这些文章的问题意识相互关联,共同探讨了当代社会中的公共正义问题。
本书起自当代自由主义者对正义概念与视野的分歧,论及罗尔斯、哈耶克、德沃金、沃尔泽等人的公共正义思想观念,同时深入多项极富争议的论题,分析其中蕴含的正义议题,并做出具有现实关怀的学理判断
陈宜中 1970年生于台湾高雄市。台湾大学电机系学士,剑桥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院博士。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思想》季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正义理论、应用政治哲学、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潮,另著有《中国关键七问:忧思者的访谈》(2013)、《中国转型六问:富国强兵之外》(2016)。
导. 论 001
第一辑. 正义与自由主义
第一章. 社会正义与市场正义 011
一、当代两种正义视野之争 011
二、亚里士多德论正义 013
三、古典自由主义与严格正义 016
四、社会正义与分配正义 020
五、哈耶克论市场正义 025
第二章. 社会权的正当性论辩 033
一、社会权的由来和主旨 033
二、社会权是积极权利 039
三、几项反社会权论证 042
四、论社会权的正当性 047
第三章. 罗尔斯与政治自由主义 054
一、政治哲学的实际任务 054
二、寻求稳定的正义观 055
三、社群层面的省思均衡 059
四、为了宪政政体的稳定 061
五、自由主义与历史主义 066
第四章.罗尔斯的义战论说
一、万民法及其相关争议 071
二、罗尔斯的义战判准 075
三、紧要人权与人道干预 079
四、人道战争的现实面 082
五、法外国家与政体改造 085
第二辑.公民自由与正义
第五章.公民不服从与自由民主 091
一、历史上的公民不服从 091
二、罗尔斯论公民不服从 096
三、理论与现实的间隙 102
四、公民不服从的正当性 105
五、公民不服从的当代特征 111
第六章.仇恨言论不该管制吗? 116
一、仇恨言论的管制争议 116
二、德沃金的反管制论说 121
三、对德沃金论证的商榷 130
第七章.色情管制与言论自由 139
一、色情管制争议 139
二、对一般人的冒犯性 142
三、色情与性犯罪 147
四、色情与儿少保护 151
五、色情与女性 155
六、德沃金与色情权利 160
第八章.性交易该除罚化吗?
一、性交易与性别平等 170
二、除罚化争议的几个面向 174
三、除罚化与弱势妇女人权 180
四、主罚的平等论证及其缺失 185
第九章.公民有拒战的权利吗? 196
一、拒战权及其问题意识 196
二、良心拒战与国家理性 198
三、主权国家与自我保存 202
四、沃尔泽论公民拒战权 205
五、沃尔泽拒战论说的局限 212
第三辑.战争与正义
第十章.从道德相对主义到国际容忍? 223
一、道德相对于文化? 223
二、战争与国际容忍伦理 225
三、沃尔泽:正义内在于文化 228
四、格雷论文化特殊性 234
五、相对主义无法证立国际容忍 239
第十一章.胜利者的正义?美国对日本的政体改造 247
一、东京审判与政体改造 247
二、藤冈信胜的自由主义史观 250
三、迈尼尔论东京审判 253
四、沃尔泽论政体改造 257
五、对迈尼尔和沃尔泽的商榷 261
六、美国对日本的政体改造 268
第十二章.广岛和长崎核爆的义战论辩 275
一、重估核爆的道德争议 275
二、美国史学界的核爆论争 278
三、义战道德的几项判准 283
四、沃尔泽和罗尔斯论核爆 290
五、比例原则与战争手段 293
六、亚洲平民的道德分量 297
第十三章.义战道德与利比亚战争 305
一、利比亚战争的道德争议 305
二、人道干预原则及其应用 307
三、利比亚战争不是人道干预 314
四、政体改造的义战判准 321
五、非正义的政体改造战争 327
参考文献 333索引 389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带着一种近乎文学作品的细腻和对人类心性的深刻洞察,这在严肃的哲学探讨中是相当难得的。作者对“美德伦理”的重构尝试,没有陷入空泛的道德说教,反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侧面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了“优秀之人”的行为模式和内在驱动力。我尤其被其中关于“勇气”的定义所触动,它被阐释为一种在认知不确定性下依然坚持原则的行动力,而非盲目的鲁莽。这种对传统美德的当代语境化解读,非常适合当下这个充满信息噪音的时代。阅读过程中,我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的电影画面和历史场景,作者的文字像一把锋利的刻刀,将抽象的概念雕刻成立体的形象。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提醒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它在你的潜意识里留下了持续的、微妙的影响力。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难度是存在的,但它提供的那种智识上的满足感,是任何轻松读物都无法比拟的。作者对康德的“绝对命令”的重新阐释,着实让人大开眼界,他巧妙地用现代认知科学的成果来论证理性选择的必然性,使得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焕发出科学的光芒。我注意到,作者在全书的论证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苛刻的客观性,即便在提出自己倾向性的观点时,也从未过度渲染情绪,而是用无可辩驳的逻辑链条来构建支撑。这种冷静而有力的论证风格,使得全书的权威性不言而喻。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份严谨的智力训练手册,它训练的不是记忆力,而是批判性思维的韧性。对于那些渴望进行深度思考、不满足于表面说法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反复研读,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评分这部作品简直是思想的饕餮盛宴,作者的叙事如同精密的仪器,将复杂到令人眩晕的哲学思辨层层剥开,毫不留情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尤其欣赏其对“后果论”的批判性审视,那种抽丝剥茧的逻辑推演,让人不禁拍案叫绝。书中对几种经典伦理困境的探讨,并非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更像是一场高难度的思想体操,引导读者在看似无解的悖论中寻找平衡点。特别是关于“电车难题”的变体分析,作者没有满足于教科书式的解答,而是引入了更贴近现实社会运作的权力结构和信息不对称因素,使得原本就棘手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难以回避。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措辞极其严谨的句子,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细微的转折。它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长期以来奉为圭臬的那些信念,那种被挑战和重塑思想边界的体验,是阅读其他任何同类书籍都难以比拟的。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了一个终极答案,而在于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无比坚实、逻辑自洽的提问框架。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其惊人的广度和深度,它似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值得被深入挖掘的伦理分支。从个体责任到集体义务,从自然法到社会契约,作者像一个技艺高超的织工,将这些原本散乱的丝线编织成一张结构严谨的挂毯。我特别欣赏他对功利主义的现代演绎,它不仅仅停留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个初级阶段,而是深入探讨了“幸福”的量化标准以及个体权利在集体利益面前的消融机制。这种对现代社会治理困境的精准捕捉,让这本书具有了超越纯粹哲学思辨的现实意义。读完之后,我开始审视自己工作领域中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决策流程,那种内心的拷问和反思是极其深刻的。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巧妙,从基础概念的梳理,到复杂情境的剖析,层层递进,确保即便是初次接触该领域的读者也能跟上作者的思维步伐,而不会感到迷失。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著,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和故纸堆里的引文,但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的文笔带着一种令人上瘾的节奏感,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历史上的思想交锋时,简直如同观看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他巧妙地将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当代的社会实践进行对话,这种跨越时空的碰撞,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我特别喜欢他引用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来佐证观点的方式,那份文学的底色让冰冷的逻辑多了一层人性的温度。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理论书籍,而是在跟随一位博学的向导,穿梭于人类文明思想的宏伟殿堂。虽然某些章节的密度需要反复阅读,但我愿意为这份智慧的充盈付出时间。它真正做到了将宏大的哲学命题,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选择之中,让人走出书本后,看世界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评分万圣推荐,from台湾
评分非常好,快递速度也很快
评分好书,点赞
评分京东正版热卖畅销好评最多读者推荐
评分送到竟然磕坏了一角,快递直接扔在门卫室就走了。也不说一声,怕我退货?
评分不错的书
评分看目录觉得挺有趣的,湾湾的学者?
评分信赖京东的品质,愉悦的购物体验。希望京东越做越好,继续提供优质的服务。一次很满意的购物,多快好省就上京东。
评分包子曰,买书不是为了看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信仰。所以,明知看不完,还要继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