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物學十五講(第二版)

人類生物學十五講(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守良 著
圖書標籤:
  • 人類生物學
  • 生物學
  • 人類學
  • 健康
  • 醫學
  • 進化
  • 遺傳學
  • 解剖學
  • 生理學
  • 生命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76563
版次:2
商品編碼:1200715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名傢通識講座書係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60
字數:438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人類生物學十五講(第二版)》:人是什麼?人是從哪裏來的?人與猩猩、黑猩猩之間存在什麼關係?人體怎樣構成的?我們為什麼要吃飯、喝水......我們每一個人都瞭解自己嗎?

內容簡介

  人需要瞭解的是自己,人不瞭解的也是自己。
  《人類生物學十五講(第二版)》從現代生物學的角度嚮讀者介紹瞭有關人的問題的理論和知識。圖書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人體自身的認識,重點介紹瞭人是什麼?人為什麼要吃,吃應該注意什麼?人為什麼要喝水?為什麼需要能量?人是怎樣和外界發生聯係的?人為什麼會生病,腫瘤和遺傳病是怎麼迴事?人類怎樣繁衍,孩子是怎麼來的?。第二部分告訴讀者人類的由來,如人與猩猩和黑猩猩之間存在什麼關係?人是如何進化的,還介紹瞭在一步一步嚮現代人轉變的過程中所齣現的人類特有的現象:比如,工具的使用,擁有瞭語言,創造瞭藝術,以及腦和智力的進化等。

目錄

目錄
“名傢通識講座書係”總序
本書係編審委員會/1
第一版前言/1
第一講人是什麼?/1
人類在生物界中的位置/1
站立起來的人/12
肌肉骨骼係統是運動和勞動的物質基礎/23
第二講民以食為天/32
飲食之道/32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48
第三講人是水做的———體液、血液與血液循環/65
人體內的水/65
血液/68
血液循環/79
第四講生命活動需要能量/98
能量的來源與轉化/98
人體怎樣維持體溫的穩定?/103
呼吸/107
第五講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穩定/119
排泄與排泄係統/119
內分泌調節穩態/130
第六講怎樣感知內外環境的變化?/146
神經調節與神經元/146
人體的感覺機能和感覺器官/153
第七講神經係統調節全身的活動/174
神經係統的結構/174
神經活動的基本形式———反射/180
神經係統的高級機能/187
第八講人體怎樣對抗病原體的侵害?/199
人類對抗天花、狂犬病的曆史/199
淋巴係統的重要機能/202
人體對抗病原體侵襲的三道防綫/204
適應性免疫(免疫應答)/207
第九講人類的性/217
性的生物學意義/218
男性的生殖係統/218
男性生殖係統的機能/223
女性的生殖係統/226
女性生殖係統的機能/231
生育控製/237
性傳播疾病/245
第十講人類的妊娠、生長與發育、老化/251
受精與妊娠/251
生長與發育/262
老化(老齡化)/268
異常的發育———腫瘤/269
第十一講人類遺傳/276
遺傳學的發展/276
認識人體的基因/281
基因突變與基因病/293
染色體畸變與染色體病/298
關於“優生”/303
第十二講進化機理/306
達爾文是進化論的主要創立者/306
群體的進化性變化/315
物種形成與種係發生/326
第十三講靈長類的進化/336
靈長類的特徵/337
靈長類的分類/342
人和非洲猿體質上的比較/348
黑猩猩的社會組織和行為/353
靈長目化石記錄/361
第十四講南方古猿、能人和直立人/367
人類起源的探索/368
南方古猿———稀樹草原上的二足猿/369
能人和直立人/376
舊石器時代早期人屬的生存方式與文化/381
第十五講嚮現代人轉變/395
轉變中的直立人/395
尼安德特人和莫斯特文化/397
剋羅馬農人及智人的起源/401
語言和象徵行為的起源/408
現代人遷徙到全世界/416
參考書目/420
名詞索引/425
人名索引/440
靈長目動物中英文名稱及學名對照錶/442
《人類生物學十五講》(第二版)是一部深度探索人類生命奧秘的力作。它並非一本淺嘗輒止的科普讀物,而是以嚴謹的學術視角,係統地梳理和呈現瞭人類生物學領域的核心知識與前沿進展。本書緻力於為讀者構建一個清晰、全麵且富有邏輯的人類生物學知識體係,幫助理解我們作為生命體的獨特性和復雜性。 第一講:人類生物學的宏觀圖景與學科定位 本講首先為讀者勾勒齣人類生物學的全貌,明確其在科學體係中的學科地位。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學科,而是與遺傳學、分子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生理學、解剖學、生態學、社會學、醫學等多個學科交叉融閤的産物。人類生物學旨在解答“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如何運作?我們將走嚮何方?”等根本性問題。通過介紹其研究對象、基本方法和主要分支,讓讀者對這門學科有一個宏觀而深刻的認識,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它強調瞭人類生物學不僅關注個體,也關注群體,關注人類與環境的互動,以及人類在漫長進化史中的地位。 第二講:生命的基石——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作為生命的最小單位,細胞是人類生物學研究的基石。本講深入剖析瞭真核細胞的精巧結構,從細胞膜的通透性到細胞核的遺傳信息儲存,從細胞質內的各種細胞器的分工協作(如綫粒體的能量生産、內質網與高爾基體的蛋白質加工與運輸、溶酶體的降解功能)到細胞骨架的支持與運動。更重要的是,它闡述瞭細胞如何在微觀層麵完成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如物質代謝、能量轉換、信號傳遞、信息復製和細胞分化。通過對細胞這一基本單元的透徹理解,為理解更高級的組織、器官和係統的運作鋪平瞭道路。 第三講:遺傳密碼的奧秘——DNA、基因與染色體 生命的藍圖隱藏在DNA之中。本講詳細介紹瞭DNA的分子結構,闡述瞭基因如何編碼蛋白質,以及染色體作為遺傳信息的載體,是如何在細胞分裂中精確傳遞的。讀者將瞭解到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等遺傳變異的機製,以及這些變異對生物性狀的影響。同時,本講也會涉及基因調控的復雜網絡,解釋細胞如何根據環境和發育階段精確地錶達特定的基因。對遺傳物質的理解,是理解人類多樣性、疾病發生以及進化根源的關鍵。 第四講:從基因到蛋白質——生命活動的執行者 基因的指令需要通過一係列復雜的生化過程纔能轉化為具有實際功能的蛋白質。本講將深入講解遺傳信息的錶達過程,包括轉錄(DNA到RNA)和翻譯(RNA到蛋白質)。讀者將瞭解mRNA、tRNA、rRNA在蛋白質閤成中的關鍵作用,以及核糖體如何精確地按照信使RNA的序列組裝氨基酸鏈。此外,本講還會探討蛋白質的摺疊、修飾以及其在體內扮演的各種角色,例如酶、結構蛋白、信號分子和轉運蛋白。這清晰地展示瞭基因的“藍圖”如何被“執行”,從而驅動著生命的運轉。 第五講:個體發育的奇跡——從受精卵到完整生命 人類個體的發育是一個充滿奇跡的連續過程。本講將追溯生命起源的起點——受精卵,並詳細闡述受精卵如何通過細胞分裂、分化和形態發生,逐步構建齣復雜的人體。讀者將瞭解胚層(外胚層、中胚層、內胚層)的形成及其在不同組織和器官發育中的作用,以及各種發育信號分子如何引導細胞的行為。從單細胞到擁有數十萬億細胞的復雜個體,發育的精確調控和時空順序是生命最令人驚嘆的展現之一。 第六講:生命維持係統的運行——生理學的基本原理 個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依賴於各個器官係統之間協調一緻的生理功能。本講將係統介紹人體主要的生理係統,包括循環係統(心髒、血管、血液的功能)、呼吸係統(氣體交換的機製)、消化係統(食物的消化吸收)、泌尿係統(廢物排泄與體液平衡)、神經係統(信號傳遞與信息整閤)和內分泌係統(激素調控)。每個係統都被深入剖析其結構與功能的關係,以及它們之間如何相互協作,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穩定(穩態)。 第七講:認識我們的身體——解剖學概覽 解剖學是理解生命結構的基礎。本講將以清晰的圖示和詳實的描述,介紹人體的主要結構,包括骨骼係統(支撐與保護)、肌肉係統(運動與力量)、神經係統(感知與控製)、感覺器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身體各部位的宏觀構造。它不僅提供瞭人體形態的認知框架,也為理解生理功能提供瞭必要的空間結構基礎。瞭解身體的“骨架”和“筋肉”,是認識生命運作的直觀起點。 第八講:人體的化學世界——生物化學基礎 生命活動本質上是一係列復雜的化學反應。本講將深入探討構成人體的關鍵生物分子,如碳水化閤物、脂質、蛋白質和核酸。讀者將瞭解這些分子在能量代謝、結構構成、信息傳遞和遺傳中的核心作用。同時,本講還會介紹重要的代謝途徑,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環和氧化磷酸化,以及酶在催化這些反應中的關鍵作用。理解生命背後的化學原理,是揭示生命奧秘的另一重要維度。 第九講:人體的“管傢”——免疫係統的工作原理 免疫係統是我們抵禦病原體入侵、維護身體健康的“守護神”。本講將詳細闡述免疫係統的構成,包括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讀者將瞭解各種免疫細胞(如T細胞、B細胞、巨噬細胞)和免疫分子(如抗體、細胞因子)如何協同作戰,識彆並清除外來入侵者。同時,本講也會探討免疫係統的另一麵——自身免疫疾病和過敏反應,以及免疫係統的失調如何導緻疾病。 第十講:神經科學的探索——大腦的奧秘與行為的産生 大腦是人類最復雜的器官,是意識、思維、情感和行為的源泉。本講將帶領讀者探索神經科學的廣闊領域,介紹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神經衝動的産生與傳遞,以及神經遞質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通過對大腦不同區域(如大腦皮層、小腦、腦乾)功能的研究,讀者將瞭解到大腦如何處理感覺信息、産生運動指令、調控情緒以及形成記憶。神經科學的進步,正不斷刷新我們對自身智能與意識的認識。 第十一講:健康與疾病——人體的動態平衡 健康並非絕對,而是身體在動態平衡中的一種狀態。本講將探討人類健康與疾病的生物學基礎。讀者將瞭解多種常見疾病的發生機製,包括感染性疾病(細菌、病毒、真菌等)、遺傳性疾病、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癥。重點將放在疾病的分子機製、病理生理過程以及當前的診斷和治療策略,從而幫助讀者理解疾病是如何打破身體的平衡,以及維護健康的關鍵。 第十二講:人類的演化曆程——從古猿到現代人 人類的齣現並非偶然,而是漫長演化史的産物。本講將迴顧人類的演化曆程,從我們與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到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再到智人的齣現。通過化石證據、古DNA分析和比較基因組學,讀者將瞭解到人類體徵(如直立行走、大腦增大、語言能力)是如何在演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以及人類與其他物種的親緣關係。理解我們的演化根源,有助於我們認識人類的普遍性和獨特性。 第十三講:人類的多樣性——遺傳與環境的交織 雖然同屬智人,但人類個體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多樣性。本講將深入探討人類多樣性的生物學基礎,包括基因的變異、群體遺傳學以及基因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讀者將瞭解不同人群在外貌特徵、生理功能乃至疾病易感性上的差異是如何形成的。同時,本講也會強調,盡管存在差異,人類在根本生物學上是高度同源的,並批判性地看待基於生物學差異的社會偏見。 第十四講:人類與環境的互動——生態學視角下的生存 人類並非孤立的生命體,而是與廣闊的生態環境緊密相連。本講將從生態學的視角審視人類的生存。讀者將瞭解人類種群的增長、分布及其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環境因素(如氣候、資源、汙染)如何反作用於人類的健康與生存。本講還將探討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以及可持續發展麵臨的挑戰。這提醒我們,人類的未來與地球生態係統的健康息息相關。 第十五講:人類生物學的未來與挑戰 在對人類生物學進行全麵梳理之後,本講將展望這門學科的未來發展方嚮與麵臨的挑戰。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生物成像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飛速發展,人類生物學將迎來更多的突破。本講會討論如精準醫療、再生醫學、閤成生物學、神經科學前沿等熱門領域,並探討倫理、社會和哲學層麵的深遠影響。人類生物學的研究不僅是為瞭理解生命本身,更是為瞭更好地應對未來健康、環境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挑戰,並塑造人類的未來。 《人類生物學十五講》(第二版)以其科學的嚴謹性、內容的深度和廣泛的覆蓋麵,為讀者提供瞭一次深刻而富有啓發的生命探索之旅。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思維方式的啓迪,鼓勵讀者以更科學、更全麵的視角去理解人類自身以及我們所處的生命世界。

用戶評價

評分

從整體閱讀體驗來看,這本書展現齣一種非常難得的平衡感——它既保持瞭基礎科學的嚴謹性,又兼顧瞭麵嚮廣大愛好者的可讀性。它沒有為瞭迎閤大眾而犧牲深度,也沒有因為追求深度而變得晦澀難懂。這本書的深度足夠支撐起一個專業人士的知識框架,同時它的廣度又足夠讓一個對此領域充滿好奇的普通人,也能從中獲得巨大的滿足感。這種恰到好處的拿捏,是作者深厚功力和多年教學經驗的體現。我發現,讀完這本書後,我看嚮自然界、看嚮身邊的人體的眼光都發生瞭微妙的改變,許多從前視為理所當然的現象,現在都能用更深層次的生物學邏輯去解釋瞭。它不隻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把鑰匙,為你開啓瞭一個全新的、更宏大也更精妙的世界觀。這種“改變認知”的力量,遠超瞭我最初對一本關於“生物學”書籍的預期。

評分

這本書的章節結構編排得極為巧妙,它並不是那種生硬地堆砌知識點,而是像一位經驗老到的老師,引導著你一步步深入復雜的領域。一開始的鋪墊非常到位,它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甚至帶點故事性的口吻,將那些宏大的生物學概念巧妙地融入到我們日常能觀察到的現象中去。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過渡章節的處理方式,那種流暢感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它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從一個概念跳躍到另一個概念,中間沒有任何突兀的斷裂感。讀完一個單元,你感覺自己好像剛跑完一段輕鬆的慢跑,身體舒展,呼吸順暢,而不是被硬生生地拖拽著爬陡坡。這種循序漸進的節奏感,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畏難情緒。我之前對一些核心理論總是感到難以捉摸,但這本書通過這種精妙的結構設計,把那些復雜的因果鏈條梳理得井井有條,讓人豁然開朗,原來“是這麼迴事兒”。這種編排的藝術,比起單純的知識點羅列,價值要高齣太多瞭。

評分

這本書在插圖和圖錶的運用上,可以說是做到瞭極緻的“少即是多”,而且每一個圖錶都恰到好處,絕非為瞭填充版麵而存在的裝飾品。那些示意圖,配色科學閤理,綫條簡潔有力,精準地捕捉瞭生物學過程的核心要義。它們不是那種復雜到讓人頭暈眼花的示意圖,而是經過高度提煉的視覺語言,你隻需要看一眼,就能立刻明白作者想要傳達的復雜信息。我之前看過的很多參考書,圖文是脫節的,圖注和正文需要反復對照纔能理解,非常費力。但這本書的圖文是完美融閤的,圖錶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解釋力,和文字形成瞭完美的互補和強化。這種設計體現瞭作者對讀者認知負荷的充分尊重。可以說,光是研究這些圖錶的設計思路,對於學習如何高效地製作教學材料來說,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種對視覺傳達的精妙把控,讓復雜的生物學知識變得觸手可及。

評分

這本書的包裝設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種質感和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本來隻是隨便翻翻,沒想到這裝幀的考究程度竟然如此之高。封麵那種細膩的紋理處理,讓我忍不住想多摩挲幾下,這絕對不是那種隨便印印就瞭事的平庸之作。內頁的紙張選擇也相當齣色,字體的排版疏密得當,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盯著看也不會覺得眼睛纍。這說明齣版方在圖書製作的每一個細節上都投入瞭極大的心血,不僅僅滿足於內容本身,連同它作為“實體書”的體驗感也考慮到瞭。對於我這種有點收藏癖的讀者來說,光是這份對實體書的尊重,就足以讓我感到驚喜。現在很多書都做得越來越輕薄廉價,這本書能有這樣的分量和質感,實在難得,讓人覺得物有所值,甚至更超值。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就好像握住瞭知識的重量,而不是空洞的紙片。這種對“物”的重視,讓我對接下來要閱讀的內容也抱有瞭更高的期待,畢竟能把外在做得如此精緻,內在想必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評分

我必須稱贊一下作者的敘事風格,它完全擺脫瞭傳統學術著作那種冷峻、疏離的腔調。讀起來感覺就像是在聽一位學識淵博的朋友在娓娓道來,充滿瞭熱情和真誠。作者在闡述關鍵理論時,總是能找到那種既準確又生動的類比。比如,他描述細胞機製時,用到的比喻簡直太貼切瞭,一下子就讓那些抽象的分子運動變得可視化、可觸摸。這種“人情味”十足的寫作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讓我幾乎忘記瞭自己正在閱讀一本嚴謹的學術書籍。很多科學著作讀起來像是在啃石頭,枯燥乏味,但這本書卻像是在品嘗一道精心烹製的佳肴,每翻一頁都有新的驚喜和滿足感。特彆是當涉及到一些充滿爭議或者前沿的領域時,作者展現齣的那種批判性思維和開放態度,非常令人摺服。他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是什麼”,而是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並且鼓勵你形成自己的判斷,這纔是真正的啓發。

評分

雙十一備貨,還沒有開封。

評分

棒棒棒

評分

不錯,物美價廉。

評分

不錯,物美價廉。

評分

很好,書很全麵,快遞也很給力!geiliable!

評分

無塑封。。。還沒看

評分

文科生很有必要讀讀。

評分

非常好,非常好,值得推薦。。。

評分

經過推薦買的,未看,應該是本不錯的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